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民间故事―负荆请罪
关于【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民间故事―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
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之会,使赵
蝇池之会
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赵王这么看重蔺相如,可气坏了赵国的大将军廉颇。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
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他碰面,每逢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过了些时候,蔺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
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齐规谏说:“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节义啊。现在您与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口出恶言,您却害怕他躲避他,怕得太过分了。就是普通人对这种情况也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我们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回答说:“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蔺相如说:“以秦王那样的威势,我蔺相如却敢在秦国的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蔺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廉颇听说了蔺相如的话,羞愧不已,于是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引导到蔺相如家的门前请罪,说:“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蔺相如双手扶起廉颇,给他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请他坐下。(原文: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蔺相如和廉颇从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这两个人一文一武,同心协力为国家办事,秦国因此更不敢欺侮赵国了。
这就是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也是“负荆请罪”的由来!
2、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世人皆知负荆请罪
《将相和》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篇极为重要的文章,这篇文章讲的是成语“负荆请罪”的故事,取材于正史《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国时期,时局变化万千,而公元前284年,是影响当时天下格局最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燕国的上将军乐毅,提出了合纵伐齐的策略。既燕国联合韩国、赵国、魏国、秦国一起,讨伐实力最为强大的齐国。
这一历史事件,史称“乐毅伐齐”
乐毅伐齐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齐国的实力,但还远远不够,第二年秦国联合其它四国,也发起了合纵伐齐,在这一次诸侯伐齐的大战中,赵国涌现出一名大将,他便是廉颇。廉颇率领赵军,深入齐国腹地,攻下了齐国的战略要地昔阳,名震天下。
为了表彰廉颇,赵国的国王赵惠文王,赐封廉颇为上卿。也是这一年,赵国还涌现出一位杰出的谋士,他便是蔺相如,蔺相如出使秦国,将和氏璧完璧归赵。
为了表彰蔺相如,赵惠文王封其为上大夫,官职在廉颇之下。
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一文一武,赵国占据了人才优势。
完璧归赵后,秦国突然举兵攻打赵国,夺下了赵国几座重要城池,并且消灭了赵国两万士兵。赵惠文王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前往渑池与秦王和谈,蔺相如随行。蔺相如再次用其计谋,保存了赵国的颜面,让秦王占据不到半点好处。
这场鸿门宴,史称“渑池之会”
蔺相如在渑池之会立下大功,回到赵国便被赵惠文王封为上卿,官在廉颇之上,廉颇为此颇不服气,想方设法要找机会羞辱下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处处退让谦让廉颇,起初廉颇洋洋得意,当得知蔺相如不愿意内讧,让敌人有可乘之机的良苦用心之后,廉颇对蔺相如的识大局,知大体感到佩服,亲自负荆向蔺相如请罪。
从此,廉颇与蔺相如成为了莫逆之交,负荆请罪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那么,廉颇与蔺相如最后的结局如何?结局很悲催,令人惋惜。
秦国的战略,发生了改变,秦国宰相范雎,很有远见地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受到了秦王的采纳,所谓的“远交近攻”,既交好距离秦国较远的楚国和被合纵讨伐后的齐国,对秦国周边的三个国家,韩国、魏国和赵国展开进攻。
秦国的这一战略,在赵惠文王在位期间,就已经默默开展了,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驾崩,赵孝成王继承衣钵,统领赵国。
而赵国的国力,在赵孝成王一朝,一落千丈。
韩国境内的上党郡,连接着秦、魏、赵、韩。对秦国实行“远交近攻”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公元262年,秦军大举进攻上党,韩国守将冯亭不敌,将上党郡整整十七座城尽数献给了赵国,赵孝成王接受了这份“厚礼”,惹怒了秦国。
公元260年,秦军再次围攻上党,赵孝成王派廉颇增援上党,可惜廉颇大军到了长平,上党已经沦陷了,廉颇继而屯兵长平,避免秦军趁机进入赵国境内。
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廉颇准确地分析了敌我形势,决定采取坚守不出、等待时机的策略应对,在长平精密布置了三道防线,秦军久攻长平不下,整整持续三年。
赵孝成王急于求成,对廉颇的保守策略极为不满,指责廉颇懦弱惧敌。秦相范雎得知这一情报,决定采取离间计,在赵国境内散播谣言,称秦国最畏惧的是赵国已故大将赵奢之子赵括,最不怕的便是廉颇。
很快,范雎的计谋得逞,赵孝成王不顾蔺相如、赵括母亲等人的反对,一意孤行,撤下了廉颇,派赵括接替,君命难为,廉颇也不得不遵命。
得知赵国换将,秦国暗地里调用白起前往上党。年少轻狂、高傲鲁莽的赵括,怎会是常胜将军白起的对手,很快,白起便利用赵括的性格弱点,先是后退诱敌,再是分隔敌军,最后断了赵军粮草。
赵国集结举国大部分兵力在长平对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被白起击溃,白起屠杀了赵军士兵整整四十五万,血流成河。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彻底衰溃。
长平之战后,蔺相如也因为痛心疾首,驾鹤西去。
长平之战后,齐国和楚国才反应过来,在他们的保卫之下,赵国还能继续苟延残喘。
谁知,在公元251年,燕国见赵国有可乘之机,竟然趁火打劫,突然进攻赵国。此时,赵孝成王彻底信任并任用廉颇,廉颇率领八万大军前往,与燕君抗衡,创下了许多以少胜多的战例,最终将燕国彻底击溃,挽救赵国于水火之中。
廉颇乘胜追击,率大军进攻并包围了燕国的都城,燕国最后割让给赵国五座城池来求和。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驾崩,其子赵悼襄王继承衣钵。
赵悼襄王听信奸臣郭开的谗言,其一继位,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撤掉廉颇的职位,派大将乐乘去接替廉颇,廉颇为此大怒,回师攻打乐乘,乐乘被吓得逃跑,而廉颇也为此逃离了赵国,前往魏国的大梁。
魏国国君虽然收留了廉颇,但是他不信任廉颇,并没有重用廉颇。
此后,秦国再次率兵攻打赵国,赵国连连溃败,赵悼襄王此时才想起了被赶到异国他乡的廉颇,于是派出使者前往魏国,询问廉颇是否愿意为赵国效力。
见到赵悼襄王派来的使者,廉颇激动万分,虽然他岁数已高,年近八十,但是老当益壮,实力不减当年,他当着使者的面,吃下一斗米,十斤肉,表示自己任然能够率兵打仗。
可是谁成料到,赵悼襄王派来的使者,暗中被奸臣郭开收买,使者回来禀报赵悼襄王,称他与廉颇聊天仅一会儿,廉颇就上了三次茅房,为此,赵悼襄王听信了使者的谎言,认为廉颇已经老了,便放弃了。
使者离开后,廉颇苦等,等不到赵悼襄王的任何回音。反而楚国国王却十分清楚廉颇实力尚存,邀请廉颇前往楚国,并封廉颇为楚国的大将。
廉颇的后半生极为悲惨,他离开故土,如同丧家之犬般,辗转漂泊在异国他乡。虽为楚国大将,但是他并不愿意为楚国卖命,廉颇心中,自始至终想着为赵国效力,他在楚国,即使是梦中,也道:“我思用赵人”,既他想指挥赵国的士兵,奋勇杀敌。
等不来赵悼襄王的任用,等来的却是赵国接连溃败的战报,廉颇心如死灰,郁郁而终,客死异国他乡。
身虽死在楚国国都寿春,魂却归赵国故里。
本文关键词: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从中能看出他的什么品质,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原因是什么,廉颇为什么对蔺相如不服气,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为什么把廉颇和蔺相如放在一起。这就是关于《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民间故事―负荆请罪》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