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的自然地理,<系列02>-九州之兖州
关于【兖州的自然地理】,<系列02>-九州之兖州,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上古地理解读(系列02)-九州之兖州
相关链接:
上古地理解读(系列01)-济水
九州,自古是华夏的代名词,因为上古华夏划分九州而得名。
九州最早的记载虽然目前只有《禹贡》,但实际上在大禹之前帝喾、帝尧早有九州,而帝舜时是十二州。
《广雅·释地》:「帝尧所治九州地,二千四百三十万八千二百四顷,其垦者九百一十万八千二十四顷。」
《玉海》:「尧九州。《説文》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禹贡正义》九州之境旧定,而云禹别者,尧遭洪水万事改新,陶唐有冀方是冀州,尧所都也。诸州冀为先治水先从冀起。」
《禹贡会笺》:「又所藏宋大观中地理指掌图,其中有帝喾及尧九州图、舜十二州图、禹迹图。」
《史记·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
《史记·五帝本纪》:「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肇十有二州,决川。」
这些记载都证明在大禹之前尧舜甚至帝喾时代已有九州,舜帝时改为十二州,大禹治水之后恢复九州。所以禹贡及夏朝九州名称和范围就是治水之前的九州。
九州在不同书中版本罗列如下:
州 | 禹贡 | 尔雅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周九州 |
冀州 | 冀州为首 | 两河间曰冀州 | 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 | 正北泲州 | 冀州 |
青州 | 海岱惟青州 | 东方为青州,齐也 | 正东阳州 | 青州 | |
扬州 | 淮海惟扬州 | 江南曰扬州 | 东南为扬州,越也 | 正南次州 | 扬州 |
梁州 | 华阳黑水惟梁州 | 正西弇州 | |||
豫州 | 荆河惟豫州 | 河南曰豫州 | 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 | 正中冀州 | 豫州 |
兖州 | 济河惟兖州 | 济河间曰兖州 | 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 | 东北薄州 | 兖州 |
徐州 | 海岱及淮惟徐州 | 济东曰徐州 | 泗上为徐州,鲁也 | 东南神州 | 徐州 |
荆州 | 荆及衡阳惟荆州 | 汉南曰荆州 | 南方为荆州,楚也 | 西南戎州 | 荆州 |
雍州 | 黑水西河惟雍州 | 河西曰雝州 | 西方为雍州,秦也 | 西北台州 | 雍州 |
幽州 | 燕曰幽州 | 北方为幽州,燕也 | |||
营州 | 齐曰营州 | ||||
并州 | 并州 |
红色标记为在书中九州之首。
周秦汉以来,学者们解读的禹贡九州大抵范围都差不多,如图。
这些版本的九州都有两个问题,首先,不是按照九宫格方位排列。其次,九州是山川自然地理划分,并非实际意义上的行政区划,所以理应不会出现各州按照人口分布面积差别太大的划分,九宫格方位面积相当才符合划分九州的意义。
很早以前我也曾注意过这个问题,特别是东部沿海的兖州、青州、徐州太过密集而又面积狭小。
这个版本的九州是怎么考证出来的呢?因为有《禹贡》和《尔雅》简单的文字描述。
《禹贡》和《尔雅》版本中都有的州且描述范围一致的,只有兖州。所以兖州所在地的确定是分析九州的关键。
《禹贡》:「济河惟兖州」。济水与河水之间惟兖州。
《尔雅》:「济河间曰兖州」。济水与河水之间就是兖州。
这些版本画错了兖州,就是因为忽略了黄河入海在大禹时代改道的问题,详细请看前一文《上古地理解读(系列01)-济水》
错误的把兖州位置当成黄河改道后的河、济之间,然而九州在黄河改道之前已经存在,所以九州的兖州位置锁定在改道之后的河、济之间是不正确的。
那么兖州是济水与改道前的黄河下游之间吗?
显然也不是,因为按照《禹贡》和《尔雅》的文字描述这里属于青州。那么济水、河水之间只能是指陕西与山西分界线的黄河断,也就是大禹之后被称之为西河的部分。
当然,还有其他佐证可以证明。
前文说到过,济水发源于王屋山,源水叫沇(yǎn)水。沇、兖同音异形。
《尔雅·释地》:「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陓,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燕有昭余祁,郑有圃田,周有焦护。」
《尔雅》中在讲上古几大湖泽时,别的都好理解,鲁国之地有大野泽,晋国之地有大陆泽,宋国之地有孟诸泽,楚国有云梦泽,吴国越国有具区泽(今太湖),齐国靠海,郑国有圃田泽,周有焦护泽。唯独这昭余祁泽,它在今太原地区,历史上属于三晋大地,从来不属于燕国,为何说燕有昭余祁?
昭余祁泽在先秦时就逐渐消失了。
《水经注·汾水》:「《十三州志》曰:出武州之燕京山。亦管涔之异名也。」
《淮南子》曰:「济出王屋,汾出燕京。」
《山海经》中的管涔山,就是燕京山,所以尔雅言燕有昭余祁,并非是说燕国有昭余祁,而是燕地有昭余祁。而周朝所封的燕国在今北京、燕山一带。
燕地、沇(yǎn)水、燕国,齐聚在这一块古兖州大地,这是地理文化的传承。所以侧面也证明的兖州包括今山西、河北、山东北部、河南北部等广大地区。
2、兖州的自然地理,<系列02>-九州之兖州
【开篇语】自幼长在孔孟之乡,虽不才亦多受传统文化之影响,一向喜欢探究历史,追溯既往。一直以来,对地名颇感兴趣,充满好奇——为何金乡并无金矿,济南、济宁、济阳得名的济水消失去了哪里,而鱼台、嘉祥又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凡此种种,都让我浮想联翩,于是我决定去探究这些地名的由来,以及这名字背后隐藏的历史,还有,关于这里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兖州地图
【地名由来】兖(yǎn)州(古作“沇州”),古九州之一,在今山东西部与山东河北交界处,在古黄河与古济水之间。
兖州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先秦著作《尚书·禹贡》。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划天下之地为九州,兖州即为其一。《禹贡》就是各州向朝廷贡赋的标准。其中最普遍为人们接受的还是大禹定九州。
《尚书·禹贡》
兖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介于北纬35°43′17″—35°43′17″,东经116°35′21″—116°45′01″之间。北邻宁阳,西靠汶上,南、西分别与邹城、任城接壤,东隔泗河和孔子故里曲阜毗邻,总面积651.1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辖7个镇、5个街道,人口54.78万人。
禹贡九州图
兖州的这个“兖”字,来源于兖水。兖水又称济水,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的王屋山中。济水分黄河南和黄河北两部分,后来由于水系变化,黄河以南如今已经没有济水了。兖水的兖字古代写作“沇”。在小篆里,“三点水”有时候可以写成“横水”而放在“允”字的上边,后来由篆书向隶书演化时,“横水”就变成了“六”,于是成为今天的“兖”字。
兖州的“兖”字,还被后人赋予了地名之外的新含义,那就是端信。此说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的纬书《春秋元命苞》:“兖,端也,信也。”初唐编《晋书》、《隋书》等国家正史,都曾对此转述引申,例如《隋书·地理志》就说:“兖之为言,端也。”这就更明确地说明,不仅“兖”字有端信的含义,而且兖州人也是端信的人。
说兖州的“兖”字有端信的含义和兖州人有端信的禀性,不是偶然的。兖州人的端信,既是地理条件、自然环境的赐予,又有历史的渊源。
《晋书·地理志》引西汉《春秋元命苞》:“兖,端也,信也”。《说文》:“端,直也”;“信,诚也”。端信是说这里的人民行为端正,诚信无欺。兖州素有孔孟桑梓之乡、圣贤礼乐之地的美称。受儒家文化的浸润熏陶,重视道德品质的修养和人格的磨砺,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堪称端信楷模的人物。
【寻欢兖州】
九州
4000多年前夏禹划天下为九州,兖州为其一;2000多年前孔子、孟子、曾子等曾在此讲学;“诗仙”李白曾寓家在此。
作为山东人一直很骄傲的是山东可称坐拥三州之地,其中青州兖州大部分都属于山东,徐州也有山东的一杯羹,现在青州和兖州还是山东的县级市。九州占了三个,你说值不值得骄傲。
不得不承认的是,随着历史变迁,这些荣光都已消逝,九州大部分都已没落,管辖范围逐步缩小,现在大部分都是县市级的城市了。
兖州站
兖州火车站一直都是一个大站,肩负着通衢南北的重任,我感受最深的是到了兖州停站时间很长,据说是需要更换火车头。
【历史沿革】
夏、商、周三代均有关于九州或十二州的记载,虽所指有所不同,三代皆有“兖州”,作为地理概念用语。其地约在今河南东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春秋以后,诸侯国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行政区划,但由于地理概念的代名词不太适应作为行政区划的用语需要,因此常易混淆。到了秦代,废除州名,全国实行郡县制。
汉代由于“开地斥境”,扩大了疆域规模。据《汉书·地理志》载,汉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把全国重新划分为十四州,设十四州刺史部。兖州是其中之一,治所设在濮阳,辖山阳、东郡、陈留、济阴、泰山、东平六郡国。
王莽时期认为汉代的“州名及界,多不应经”,把州名作了改动或合并,兖州未变。
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将西汉时期的朔方并入并州,改全国为十三州。兖州治所在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下辖陈留、东郡、任城、泰山、济北、山阳(今兖州属山阳郡)、济阴、东平八个郡国,大体范围在今山东西部及河南东部。
三国时,兖州区域属魏国。
晋时,设兖州刺史部,辖濮阳国、东平国、济北国、泰山郡、陈留郡、济阴郡、任城国、高平国八郡国五十六县。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掉吴国,把全国划分为十九个州部。
西晋晋怀帝永嘉年间设立二十一个州部。兖州均为其中之一,初治廪丘,后移治郓城(今山东郓城西北)。晋惠帝末年(290),兖州全境沦没,附属后赵。
晋明帝太宁年间(323年—325年)以郄鉴为兖州刺史,寄居广陵(今江苏扬州江都区东北)。
康帝建元初(343年)寄治金城(今江苏南京江宁区北)。
穆帝永和(345年—356年)中侨治下邳(今江苏邳州市东),淮西公太和(366—371)中又移治山阴(今江苏淮安),孝武帝太元(376年—396年)中还治广陵,并割江淮地区为兖州辖境,领十四郡。历史上称广陵之兖州为南兖州。而称北方郓城同时存在的兖州为北兖州。北兖州辖东平、高平、济阴、济北、任城等郡。
南朝刘宋初年,武帝刘裕平河南,又设兖州于滑台(今河南滑县),时称西兖州。
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年)移治邹山(今山东邹城东南故邾城),又寄治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徒迁须昌(今山东东平县西北50里)。
元嘉二十年(443年)把兖州区域分属徐州、冀州,其兖州旧地为鲁郡代替。至元嘉三十年(453年)六月复立兖州,治瑕丘,宋孝武帝孝建初年(454年)治湖陆(今江苏沛县北),宋明帝秦始初(465年)移治瑕丘。
齐、梁时,又设北兖州于清江,设南兖州于广陵。
兖州降魏之后,侨治于淮阴,旧地兖州移治于滑台,后治瑕丘。时称瑕丘之兖州为东兖州,复曰兖州。而滑台之兖州则为西兖州。
北魏孝昌年间(525年—527年),西兖州又移治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西北)。北魏太和年间(477年—499年)置南兖州于涡阳(今安徽蒙城县东北),北魏正光年间(520年—525年)又移治谯城(今安徽毫州)。当时称兖州(瑕丘)、西兖州(滑台)、南兖州(谯城)为三兖州。
东魏时设兖州于瑕丘,改置南兖州于陈留,西兖州于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北齐时,改清江之兖州为淮州,广陵之兖州为东广州。
隋初沿袭前制,开皇三年(583年),“遂废诸郡,行州县之制”。大业二年(606年),瑕丘之兖州改为鲁郡,领十县。西兖州改为曹州(今山东菏泽),南兖州改为谯郡。
唐高祖李渊立朝后,实行州治。武德五年(622年)平徐元朗部,置兖州。
贞观十四年(640年)置兖州都督府,辖兖、秦、沂三个州。
天宝元年(742年)改兖州为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兖州,领八县,同时设兖海节度使,治瑕丘,隶属河南道,辖兖、海、沂、密四个州。
五代十国时期,梁、唐、晋、汉设兖州秦沂节度使,属河南道,治瑕丘。到后周时期,因慕容彦超据兖州时反叛,遂降兖州为防御州,领六个县。
宋代时期,兖州属京东路,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兖州升为大都督府。熙宁五年(1072年)正式分京东路为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兖州属京东西路。政和八年(1118年)改为袭庆府,治瑕县,下辖瑕县(今兖州)、奉符(今泰安)、泗水、袭县(今宁阳)、邹县(今邹城)、任城(今任城)、仙源(今曲阜)、莱芜、金乡、鱼台十个县。
金改设兖州。初置泰宁军,治嵫阳。大定十九年(1179年)改为泰宁军节度使,隶属山东西路,辖嵫阳、曲阜、泗水、宁阳四个县。
元朝设兖州,治嵫阳,隶属济宁路。宪宗二年(1252年)分隶东平路。至元五年(1268年)复属济州,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隶济宁路总管府,辖嵫阳、曲阜、泗水、宁阳四个县。
明初,嵫阳并入兖州。兖州辖三县,隶属济宁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封其第十子朱檀为鲁王,藩兖州,升兖州府,隶属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复置嵫阳县为兖州府治所在地,辖济宁、东平、曹、沂四州二十三县。
清代仍设兖州府,治滋阳,隶属山东省。据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版(兖州府志)记载,兖州府辖一州十三县。
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府制,改道县制。撤销兖州府,府所在地改属济宁道。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滋阳县城区称兖州县,农村称滋阳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市县合并,称滋阳县,隶属尼山专区。
【兖州物产】
兖州雪茄
兖州雪茄
兖州雪茄,历史悠久,以鲁城“所烟”著称。兖州雪茄制造工作起源于清朝宣统年间(1909—1911),民国初年,城内有大中、春华、华美、大华、万兴等十几家雪茄烟商号(即制烟作坊)。20世纪30年代初,驻兖二十师师长孙桐萱,为救助孤贫学生建官办烟厂,名“孤贫学校习艺所”,产品有“力争”、“木峰”牌(100支装)和“英女”牌(20支装)、“兴隆塔”牌(50支装),远销北京、张家口、青岛等地。兖州制烟业发展迅猛,建国前已达40余家。其中尤以大中烟厂生产的“桂花”、“荣花”所雪茄最为著名。
兖州雪茄为何又称“所烟”,皆因所用烟叶多为本城皇城园地种植的“所烟”而得名。“所”即明代鲁王宫廷之屠宰所,历三百年,此地土地肥沃,种植的土烟叶大肥厚含油分多,成熟后鲜烟叶摘下晾晒片刻即可燃吸,久晒呈枣泥色,燃后,灰白火亮,其香味浓郁,在清代曾以贡品进贡朝廷。“桂花”牌雪茄于1929年在上海工商部展览会上获二等奖章,1934年在物产展览会上获金牌。
兖州壮馍
壮馍
兖州壮馍是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的特色小吃。兖州壮馍其“味”之香、其“劲”之足,非亲口品尝,难知滋味,真是越嚼越香,越香越嚼,香在口里,美在心里。
兖州“壮馍”由来已久,是干粮中“巨无霸”,烤制食品中的“大将军”,其直径约为50公分,厚度达5-7公分不等,每个壮馍,重达10斤以上,纵然张飞、李逵、鲁智深等大肚汉也难以一次消化得了。当然,“壮馍”是一块块切割卖的。
对于壮馍,兖州民语云“上面烘,下面烧,女人吃了不撒娇,男爷们吃了好杠腰”。可见壮馍不愧其名,其壮其力是韧劲,是任何美食都难以比拟的。如果说吃壮馍能壮男儿豪气,能添女子刚强,这绝非空穴来风、广告用语,不信你吃吃试试。如你还有疑惑,听我把壮馍的制作工艺简介一下便明白了。但限于民间工艺秘密,不便公布于众,只能囫囵吞枣,卖卖关子,望诸君谅解。
先说“面”,面的讲究是重要的,最好是新麦面,韧性足,千万不能用掺加增白剂的面粉,以少去麸皮的白面为佳。再说“揉”,“揉”的学问可大了,多少水,多少面,掺几次,揉几遍,都有讲究。“揉”而“压”之,擀面仗来回滚动,不断加以“老面”融合,总之,揉面不把女人的胳膊掺酸,男人的头上冒汗,那便很难做成“壮馍”。还有“做”,面揉好后,做成“平锅”型,上撒芝麻,下透“气眼”,型边印上花纹。最后一遍工序是烘烤,这是关键一环。旧时多用木炭烤制,现用大焦烘烤,烘烤时在特制的平锅内,用“文火”加工,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心急吃不了好壮馍。要烘得外黄内壮,即外层焦酥香美,内层壮而不硌牙。反正是越有“嚼沫头”越好。
兖州的壮馍当属龙桥师家兄弟烤制的最好。祖传手艺,经久不衰,应感谢这一“特产”后继有人。大家要想“壮”,不妨多品尝一下兖州壮馍。
兖州大烧饼
兖州大烧饼
兖州大烧饼是兖州的名吃。名吃必有名堂,名堂是什么?名堂是两个特点:一是大,二是有哲学意味。兖州大烧饼,圆圆的,形体大如盘,蛮有山东人的豪气,一看就有一种坦荡、真诚、落落大方的感觉。兖州大烧饼不像馒头那样单调,它有香、酥、脆、甜、软的特色。一种食品有一样人们认可的特色,就很不简单,把香酥脆甜软统一在一个大圆之内,就更加难得了,很有点和合的哲学意味。大烧饼是外圈厚、内芯薄,中间抹糖浆粘芝麻。烤制起来,薄的内芯酥了,厚的外圈正好熟了。内芯吃起来香甜酥脆,外圈吃起来松软可口,脆软相同,相得益彰,脆的更脆,软的更软,真好吃也。同一热度下,一个整体内竟出了一酥一软的结果,这是多么天才的创造,应冠以“诺贝尔美食奖”。
兖州大烧饼的做法并不复杂,操作的技术却要求精而又精。面要发酵适中,和起面来要均匀,水分要适度,火候要精确。做法是将面胎在石头上用手研抹成外厚内薄的饼胎,抹上糖浆用手指醮了芝麻,轻轻一弹,芝麻天女散花般地粘在芯上,用刷帚把饼胎送进了烤炉。 烧饼烤制用木炭,木炭又分多种,有梨木、松木、枣木等,不同的木炭烤出的烧饼味道气息也不一样。据说梨木炭烤的烧饼可止咳,枣木炭烤的可滋补。传说梨木炭烤烧饼治好了康熙爷的风寒病。这传说中的科学成分有多少,实不敢说。后来,有人改用焦碳烤制烧饼,虽保留了原有成色,味道也不错,但可以肯定地说,绝不如用各式木炭烤制的地道。原因不说自明,如同肉食鸡不如农家放养的“笨鸡”味道好一样。
烧饼烤制用木炭,木炭又分多种,有梨木、松木、枣木等,不同的木炭烤出的烧饼味道气息也不一样。据说梨木炭烤的烧饼可止咳,枣木炭烤的可滋补。传说梨木炭烤烧饼治好了康熙爷的风寒病。这传说中的科学成分有多少,实不敢说。后来,有人改用焦碳烤制烧饼,虽保留了原有成色,味道也不错,但可以肯定地说,绝不如用各式木炭烤制的地道。原因不说自明,如同肉食鸡不如农家放养的“笨鸡”味道好一样。
大烧饼的吃法,可有多种,最好的吃法是喝羊汤吃大烧饼。干吃、泡着吃都可。这种吃法缺点是:越吃越爱吃,不知饥饱,往往吃多。
兖州大烧饼好吃的根本原因,用兖州老百姓的话说是:好水好土出好麦。兖州土质肥沃,水质清冽甘甜,从地下抽上来浇地的水,其整体质量包括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都可达到矿泉水的水平。你想想,这样的水土上生产出的小麦制作出来的食品能不好吃吗?
兖州胡辣汤
兖州胡辣汤
在兖州的名产名吃中,首屈一指的要算胡辣汤了。有这么一句话在流传,“不喝胡辣汤,一辈子不知香”。胡辣汤可说是“隔坛十里香,一闻就要醉”,胡辣汤味美、口辣、色清,喝起来清心透脾,舒肝润肠。
兖州人爱喝胡辣汤,这种习惯,也不知沿袭了多少年,也不知是哪一位上古的美食家创造了这种可以流传的美食,一代接一代,代代相传。
兖州人喝胡辣汤是有讲究的,并不是什么场合下都能喝的,这种讲究决定了喝胡辣汤不能安排在中午或晚上,只能作为早点。兖州人的早点花色品种是非常丰富的,水饺、包子、米饭、面条,但人们却十分钟情于胡辣汤。清早起来,晨练的、行路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胡辣汤的香味随风飘来,就把人们喝汤的食欲引出来了。抓紧找个位置坐下,盛上满满的一大碗胡辣汤,猛喝两口,那感觉简直是美极了。稠稠的汤汁随着那份香气流到肠胃,那种感觉是多么的惬意,汤中的海带丝和碎花生米在你的咀嚼下,满口清香。如果你还感觉味道不够,可以随手拿起汤匙来舀一些陈醋调剂。如果是冬天,胡辣汤中的胡椒可以多放些,辣、酸、脆、香,一碗汤下去,你会顿时感觉到精神清爽了,心情舒畅了,浑身充满了干劲。
胡辣汤是兖州人早餐的著名品牌。在宾馆里有,小饭馆里有,而最不可缺少的就是早点铺了。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大家团坐在一起,一人一碗汤,来上两根油条,边吃边聊,兴味浓得很哟。若是你昨天晚上酒喝多了或没有吃饭,那么早晨喝上两碗汤,又压饿,又打渴,又养胃,岂不快哉!
胡辣汤的制作是有讲究的。虽然原料一样,但因制作工艺的的不同而在差异,有的人做的就味香色美,有的人做的则会稍逊一筹。其实胡辣汤的原料也只有那么几种,而且非常常见。有面粉、海带丝、花生米、胡椒粉、食醋,仅此而已。当你把这些东西备齐后,下一步就该是制作了。首先和面,水不要太多,面要硬,把和好的面放入布兜中,放在水中反复洗,一遍一遍,慢慢地把淀粉洗掉,剩下的就是面筋,接着就是开始烧制。把洗面筋的水放在锅中,加上打碎的花生米,用火烧开,火可以是急火,也可以是慢火,待水烧开后,把切好的海带丝放入锅中,再酌量加入胡椒粉,稍过片刻,一锅味香色美的胡辣汤就烧成了。
【风景名胜】作为古代九州之一,且一直居于中原要道,兖州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人物也多会于此。奈何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历史烟云散去,现今可堪一说的遗迹不算太多。
天下第一剑
天下第一剑
天下第一剑在兖州博物馆陈列的大厅里,有一把硕大、修长的铸铁剑,重1539.8公斤,长达7.5米,剑柄上铸有文字图案。铭文为:“康熙丁酉二月知兖州府事山阴金一凤置”。图案为:剑的吞口为一个怒目横眉的怪兽头形状,叫“睚眦”,传说它是龙王九个儿子中的第二个儿子,因为性格凶猛好斗,才作了兵器上的装饰。据有关专家介绍,这把大剑,无论是重量还是其长度,在华夏现今出土的剑文物中均属第一。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剑”,成为四方来客到兖州参观的首选项目。
青莲阁
青莲阁
位于城东泗河西岸,原水利局宿舍院内。始建无可考,1522~1565年(明嘉靖年间)知县李知茂重修,后倾圯。据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载:“阁在黑风口龙王庙内,其地即李白诗所云‘鲁东门’者。道光间邑令冯云鹓重建,以祀谪仙。”李白号青莲居士,到兖时常住于此,并留下30余首著名诗篇。后人为示纪念,在此建青莲阁。阁为砖木结构,3间2层楼阁式。硬山顶,前面设廊,内设木质楼梯、地板。阁内曾塑李白及两子女像,冯云鹓在阁门立柱上写有一副对联,上联为:“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为:“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著名文人张性梓曾赋《青莲阁落成》,记叙此阁的建成。青莲阁1985年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口坝
金口坝
金口坝在城东五里泗、沂、府河交会处,系调节河水流量的设置。1966年以前兽河工农兵大桥未建成时,此坝为兖州至曲阜的必经之路。因其所处位置重要,坝身石与石之间均以金属(铁)扣接,故名。
解放初期,曾对金口坝进行过维修,但由于桥身长年负荷交通重压,基础已向河床下陷,原巨大石条之间已相互错位。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此桥已不堪重负,几处桥石塌落,坝基木桩裸露,如不及时维修,一遇洪汛,这座石坝将毁于一旦。鉴于此,兖州市文化部门在科学制定大坝修复方案的基础上,采取“修旧如旧”的方法,对坝基进行整体修复。工程于1997年4月启动,同年7月竣工,共用资金近100余万元。修复之后的金口坝,恢复了往日的秀丽风姿,成为反映兖州历史与文化的重要人文景观。
兴隆文化园
兖州兴隆文化园按照“一园三区”总体布局规划建设,是以佛教文化资源为基础,集礼佛、演艺、禅修于一体。西区为礼佛祈福区,由高118米的灵光宝殿、静心园、观音园、兴隆寺等组成。东区为体验演艺区,推出大型实景演出《菩提东行》,有8万平方米的室内大型佛教主题公园体验楼,区内99米高的合十塔与演艺、主题公园有机融合。南区为禅修休闲区,通过塌陷地生态治理,建设艺术村和度假村。
兴隆塔
兴隆塔位于城内东北隅寺庙内。隋仁寿二年建普乐寺,后易普乐寺为兴隆塔寺,兴隆塔由此得名。唐大中年间维修该塔,公元982年(宋太平兴国七年)重修,改成直阁间塔,成为“鲁邦之胜,法门之雄。”
兴隆塔
兴隆塔为砖木结构,共13层,高54米,为八角楼阁式空芯砖塔,砖叠涩檐,有简单斗拱。底7层塔体粗大,层与层设台阶踏步,层间设回廊,游人可拾阶而上。上6层骤缩细小,形成2米宽的阳台,台周设有石雕栏杆,扶栏远眺,兖州风貌尽入眼底。上6层空心,设有楼板木梯,可直至塔顶(现已拆除)。琉璃瓦制成的莲台宝相式塔刹耸立在塔的顶部。塔内六层有公元1688年(宋嘉佑八年)题名碑记l块。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大地震,塔上截被震倒,塔体裂缝多处。后经20余年重新修复建成。二、三层有1692~1712年熙三十一年至五十一年)重修兴隆塔题名碑记6块,为了解兴隆塔维修情况提供了依据。
1979—1985年,国家先后拨款13.5万元,对兴隆塔进行了大型修葺。维修公程1985年12月竣工。1986年春节正式向游人开放。兴隆塔1977年12月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桑园遗址
西桑园遗址位于小孟镇西桑园村西约200米处的一片高台地上。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200米,面积4万平方米。1992年,西桑园遗址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因遗址
王因遗址位于王因镇王因村南一片高地上,长、宽各约200米,总面积4万平方米。1992年,王因遗址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吴寺遗址
西吴寺遗址位于小孟镇西吴寺村东南,为相传赵王河古河道北500米处,高出地面1.5-2米,遗址面积6万平方米。1957年发现。1997年,西吴寺遗址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泗河大桥
泗河大桥位于兖州城南泗河上。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长约200米,宽8米,15孔,纯以巨石砌成,气势宏伟,造型优美,有“鲁国石虹”之称。桥面两边石栏及护板雕刻精致,两端还有石狮水兽等装饰。据记载,此桥建筑耗银数十万两,历时五载,在当时为全国二十四名桥之一。数百年中此桥都是南北交通的要冲。清代康熙、乾隆、光绪时及1957年的大洪水中,该桥均有所毁坏,历经重修改建,基本上尚保持原貌,为兖州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关键词:兖州地形,兖州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是什么,兖州的自然地理位置,兖州地势,兖州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这就是关于《兖州的自然地理,<系列02>-九州之兖州》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