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hms新技术,华为HMS生态稳了
关于【华为hms新技术】,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华为hms新技术:HMS Core 6能力全面升级,开放API超2万,华为HMS生态稳了
这些年来发生的种种事情告诉我们,虽然合作共赢依然是世界的主旋律,但为了规避风险我们还是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比如芯片,比如操作系统。早就拥有自研芯片的华为也深知如此,在时机成熟后便在应用生态、操作系统方面加速布局,并在短短的几年里,取得了惊人成绩。
时间的指针拨回2018年,彼时智能手机销量一飞冲天、成功登顶中国第一的华为正踌躇满志地向海外市场发出冲击,对行业宣布要构建一个开放的服务生态,面向海外用户发布了华为应用商店(AppGallery),正式向Google Play发起挑战。不过从体量来看,AppGallery在起步之初只能说中规中矩,56万注册开发者的成绩不功不过,在华为的构想中,“时间还有很多”,一切都在循序渐进地推进中。
然而,2019年风云变幻,突如其来的事件打乱了华为的脚步,为了解决海外市场中无法使用GMS的难题,华为只能加快速度,将已经筹划多年的HMS搬上舞台。在极短的时间内,华为召集了数百名工程师不断攻坚,最终向行业推出了HMS Core 4,并开放了14个Kit,在基础功能上已经基本可以替代GMS Core。不管如何,HMS移动应用生态自此正式开始了征程,移动生态圈一名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出现了。
2020是重要的一年,是HMS“承前启后”的一年。HMS Core 5一口气围绕7大领域开放了56个Kit,共计开放的API达到了惊人的12981个。为什么说HMS Core 5“承前启后”?首先,大量能力的开放让其补齐了和头部应用生态的差距,至少在能力层面已经可以和GMS Core平起平坐;其次,HMS Core 5还将大量华为独有的软硬件优势能力开放出来,还针对海外发布了支付、搜索、地图、广告、浏览器等五个根服务,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化,进入到“转守为攻”的时代。
和HMS开放能力一样快速提升的还有注册开发者的数量,从2018到2020,其数量的提升只能用“惊人”来形容:2018年注册开发者为56万,2019年为130万,2020年为230万。
2021年的HDC,华为给我们带来了最新消息:目前为止,华为HMS的注册开发者数量已经达到510万,相比去年同期180万增长近两倍。同时,终端用户数量达到了7.3亿,应用分发量达到了3322亿次。
从体量来看,华为HMS不仅是实至名归的“世界第三移动应用生态”,更以惊人的成长速度不断刷新外界的认知。本次,HMS Core 6也如期而至,向全球开发者开放了7大领域的69个Kit,包括13个跨操作系统能力;除了聚焦于产品体验外也思考了更多维度,比如社会关怀、版权保护等等,可以说华为HMS已经打好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正在思考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HMS Core 6:用创新丰富想象
回顾过去几代,HMS Core一直在有条不紊地做着两件事:完善自己和促进开放。而到了最新的HMS Core 6,我们见到华为在这两点上的更多动作。
HMS Core 6最大的升级,个人觉得是“支持多操作系统”。当然,我们不能望文生义,准确来说HMS Core 6现在已经支持包括Web应用、快应用、Android和HarmonyOS等生态平台的应用和服务开发,具体开发的应用支持在平板、智慧屏、智能手表及车机等硬件平台上调用。再加上第三方开发框架如React Native、Cordova的支持,让HMS Core 6变成了一个横跨各类软硬件平台的超级“底座”,开发者可以在HMS Core 6的基础上开发各类软件和服务,并无缝地衔接到不同形态的设备上,轻松地就能完成适配和调试。
众所周知,跨平台开发应用和服务素来是困扰广大开发者的难题,如今智能设备的形态不断增多、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消费者却要求要有统一的体验,这可让开发者感到左右为难。以苹果为例,近年来苹果加大力度打通不同的硬件平台,比如说让开发者可以开发同时适用于iOS和macOS的应用,而发布搭载ARM架构自研芯片的笔记本电脑,也被视为努力统一生态、降低开发者开发压力的举措。
然而,受限于系统底层的根本性差异,在iOS Core基础上开发的应用和服务,根本不可能完美地运行到macOS或其他苹果硬件上。对大多数开发者来说,如果想开发出最适配的应用,还是要回到当前系统、硬件的开发平台上,如果该应用和服务面向多个硬件,那么就意味着需要同时开发多个版本的应用,效率自然不高。
个人认为,对开发者来说支持多终端,能够跨OS运作的HMS Core 6最大的价值在于,他们只需要专注于功能和体验的开发,而不需要在系统的适配上花费太多的心思,这能极大地降低工作量,提升开发效率。
基于此,“支持多终端、跨OS”必然会成为HMS Core 6上最受关注也是最重要的特性,更是有别于GMS、iOS的重要差异化优势。同时,“开放”已经成为HMS的标签,我们也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HMS还会加大开放的力度,对开发者而言便利性只增不减。
除了这些宏观的能力,本次HMS Core 6还新增了13个Kit,涵盖多个场景和领域。
举例来说,在图形图像领域中,HMS Core 6共开放了7项能力,旨在帮助开发者更轻松地构建和实现“现实和虚拟交织”的数字孪生世界。HMS Core 6增加或增强了3D建模、AR引擎、图形计算和图形引擎等开放能力,允许开发者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去构建全场景的沉浸数字体验。
这里面HMS Core 6能够提供的支持是,3D Modeling Kit让开发者能调用普通的RGB相机来快速实现3D几何模型和纹理,这在电商和动画制作等领域中,能够大幅度减少建模工作量,节省时间。
至于光影问题,华为也有AR Engine能够为广大开发者解决难题,基于厘米级的虚实融合能力,AR Engine可以提供更出色的环境光照预估算法,让光照效果更加逼真,真实光影和虚拟光影有更高的一致性,显著地提升虚拟现实的体验。
而在渲染层面,HMS Core 6的ComputerGraphics Kit能够帮助开发者在移动端实现动态光影雾效,在中高端设备中渲染时延不足4ms,而且局部光源与体积雾的实时交互数量也达到了最大16个,这些特性在移动设备生态上是业界罕见的。
最后是Scene Kit,这项开发包含有华为自有专利的RT方案和高效的RT求交算法,不仅能够让设备的功耗有所下降,更是成功在移动设备上实现了应用光线追踪技术,让3D虚拟世界变得更加逼真。
在图形图像领域新开放的这些新能力,无疑是第二个值得关注的创新重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随着在图形图像领域新能力的开放,华为已经向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内容生产平台,对开发者来说只需要用小量的准备工作,就能产出精美的3D动画、模型,节省了大量的建模和调整时间。
纵观行业,能够提供如此“保姆”级服务的生态核心能力几乎没有,HMS Core 6可谓是打开了我们的新思路。除了图形图像外,HMS Core 6还在“媒体”、“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和“连接与通信”几个板块中开放了大量能力,数量太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此外,HMS Core 6的另一个新特性虽然和开发者没有太多关系,但我却觉得意义却相当不凡。据介绍,花瓣少儿编程现在能够基于HarmonyOS智能设备和HMS智慧服务进行图形化编程,这对于引导青少年学习、喜欢编程显然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全新Kit的加入、功能的优化是为了吸引现在的开发者,那么支持花瓣少儿编程的举措则是为了吸引“未来的开发者”。
而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毫无疑问编程学习是绝佳的课外素质教育课题,尤其是对身处于智能世界的、在智能世界中成长的青少年来说,学习编程的价值绝不是“掌握多一种技能”那么简单。
花瓣少儿编程现在能够在HarmonyOS设备上运行,这也意味着学习编程的准入门槛降低,编程教育和学习,不再需要昂贵的PC设备。换言之,哪怕是小山村、乡镇地区的青少年,也能通过他们手中的入门级移动设备学习编程、玩转编程,这未尝不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种举措。
综合来说,HMS Core 6对广大开发者的意义是非凡的,随着更多功能的加入和开放,HMS无疑已经变成了应用、服务开发平台中的“全能选项”,甚至已经能够成为部分开发者开发产品的“首选项”。
除此之外,新能力的开放速度远超对手平台也是HMS的一大特点,肉眼可见的是HMS在短短的几个版本中已经迅速补齐甚至带来了一些其他开发平台没有的新功能,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加强大的工具支持。由此可见,HMS注册开发者人数的快速上升似乎是“必然”,目前为止HMS Core的表现总是超出预期,它的潜力正等到更多开发者的认可。
HMS Core让我们看得见未来
开发者总会用自己的行动投票,来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生态平台,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头部平台基本只有Android和iOS,其他小平台难以生存的主要原因。作为第三势力,华为HMS已经拥有510万的注册开发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HMS本身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吸引优秀的开发者入驻。
而每一年均保持超过100%的增速则说明另一个情况:大家都认可HMS的发展前景,觉得它“潜力满满”。这一切均有迹可循,站在开发者的角度,道理也十分简单,平台能够源源不断地进化、完善,并提供新功能,更重要的是分成利润有肉眼可见的增长,蛋糕越做越大,那么自然被视为“潜力十足”。
有关HMS和开发者合作共赢的事例比比皆是,以今年年初火爆全网的“华为太空人表盘”为例,其开发者就获得了超千万元的分成收益,可谓羡煞旁人;在HDC 2021上,华为表示2021年前三季度给开发者带来的分成收益同比增长62%,对应用生态来说能够给开发者带来真金白银的收益才是硬道理,否则的话就只能是“画大饼”。
另外,收益这个事情并不单纯和“分成比例”划等号,还要结合其发展的前景。比如说曾经活跃在智能可穿戴领域的操作系统Tizen,曾一度将分成比例提升至100%来吸引开发者,但从结果来看开发者并没有认可Tizen的发展潜力,市场份额一路走低,三星也在自家最新的智能手表用上了WearOS,Tizen被“打入冷宫”。
而在HMS上我们就无需担心会出现类似情况,因为HMS的理念更加先进,是面向全平台、全硬件的通用平台,不会受到硬件形态的限制,上限更高;在特性和能力的开放上更迅速、更有持续性,这是一个高速进化的平台,“可能性”见不到尽头。
随着HMS Core 6的推出,应用生态的开放程度、智慧程度再度去到新的高度,同时一些有关社会关怀的功能加入,比如适用于智能设备手语表达开发的SignPal Kit的出现,让我们重新思考智能设备到底怎么才能惠及每一个人包括障碍人群,让科技产品有更多温度,而不是单纯地比拼冷冰冰的数字。
整体而言,HMS能够得到开发者、消费者和行业的认可和支持,还是因为它符合了未来智能世界发展的核心趋势:开放和集成化。
说到开放,这是HMS一直以来都在做的事情,可以说自HMS诞生之日起,“开放”就是第一信条。然而,我们可以见到在发展过程中HMS有关“开放”的定义是不断发展的,最开始可能只是说“一个生态可以应用到不同的硬件上”,是“适用范围的开放”,但到了最新的HMS Core 6,已经变成了跨越硬件形态甚至是OS差异的开放,不光是范围越来越大,也是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
至于集成化,这个严格来说是可以行业百年来的发展趋势,但这不光是简单的能力集成,更讲究如何将多项能力串到一起,最终实现质的变化。在HMS上我们见到,林林总总的开放能力单独拎出来看已经很不错,但这些能力在组合使用的时候,威力会更加强大。
换言之,HMS Core 6上集成的不光是“能力”,而是成系统的解决方案。传统的开发平台,输入1可能会输出2,但在HMS Core 6上,输入1再借助解决方案的帮助,可能会输出100。这在效率上是前所未有的提升,丰富的能力集成并串联到一起,未尝不是更高层次的集成。
因此,与其说HMS是在“能力上先进”,不如说是“理念上先进”。诞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HMS,充分地观察了当下应用生态存在的弊端,并基于更先进的理念进行建设和部署各项能力,这就是其最大的潜力。
2、华为hms新技术,没有谷歌很简单
在当下HMS与GMS的竞争中,双方共同的战场都是Android这个已然非常成熟的手机操作系统,但在未来,Android基于Linux的底层架构从各项性能上都越来跟不上时代,在后Android时代开发面向新时代的手机操作系统乃至跨平台操作系统,已经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近日,华为正式面向海外市场发布 Mate Xs 折叠屏手机与 MatePad Pro 5G 平板电脑时,一同被发布的还有华为自家的 HMS Core 4.0 华为移动服务框架(下文简称 HMS)。
即使是将在 3 月发布的 P40 系列手机,华为也仍然决定将在巴黎召开全球发布会来面向国际市场发布,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华为不会像先前部分外媒预测的那样直接放弃欧洲乃至整个海外市场。
但想要在欧洲市场重新获得客户,仅仅依靠优秀的硬件参数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说今年发布的 P40 系列手机与去年发布的华为 P30 系列对海外用户来讲有什么最显著的区别 —— 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搭载 GMS 的手机与搭载 HMS 的手机之间的区别。
其实,对于中国的华为手机用户来说,HMS 已经是一套非常熟悉的系统了,早在华为正式发布 HMS Core 4.0 之前,中国手机用户就已经在 HMS 的生态之下正常使用很久了,这也给 HMS 一段发展的时间,在华为无法在 2020 年新发布的手机上使用 GMS 时,HMS 就变成了华为打出的一张牌。
为什么 GMS 对 Android 手机那么重要,HMS 想要凭借华为自家的服务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究竟需要哪些努力?HMS 真的是第一个想要从 Android 中剥离 GMS 的厂商吗?
穹顶之下 —— GMS 与 Android 生态
谷歌移动服务框架(Google Mobile Services,简称为 GMS)几乎是伴随着 Android 的发展而一同成熟的生态系统,截至 2020 年,Android 已经推出了 Android 11 开发者预览版。将 Android 从曾经的「简陋、卡顿、低性能」中改变出来,谷歌与 GMS 在这个过程中功不可没。
同时,Android 生态早期的发展情况是非常困难的,「难用」也的确是当时的事实。现在我们熟知的 MIUI 、Flyme 等第三方 Android 定制系统,实际上都是从那时的 Android 中由开发者为了更好的 Android 使用体验二次开发而来,如今也各自找到了在市场中的定位,并借此发扬壮大,如今的小米手机乃至整个小米集团,可以说都是从 MIUI 开发团队起家的。
而作为 Android 开发公司的谷歌,在这个过程中也为了帮助引导开发者来开发 App,又或是试图让 Android 体验更加优秀,也依托自家的服务体系让 Android 体验变得更好,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的开发者与公司都搭上了这个名为 GMS 的「便车」,随着 Android 的不断成熟以及愈发的庞大,谷歌对于 Android 也愈发重要,对如今的 Android 生态来说,这更像是「骨」与「肉」的共存关系:在 Android 系统中,每个细节都能看到谷歌的影子。
“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即使是来自谷歌竞争对手的大多数 Android 应用程序,仍然在使用 Google 的部分后台服务。”
举个例子,当你打开 Uber(网约车 App,Uber 中国目前已被滴滴收购)想叫一辆车时,你所看到的地图都是谷歌地图所提供的,而司机师傅想通知你他的位置时,给你发送的通知也将由谷歌的 Firebase 推送服务分发到你的手机上。在你想刷手机付款时,你又发现手机的默认付款 App 是谷歌支付(Google Pay)……
在这个例子中,从你叫到车到你最后下车,每一个环节看似都和谷歌扯不上什么关系,但当你看清楚这些数据背后的流通之后,又会惊叹于谷歌的「无微不至」。
实际上,谷歌 Play 商店中的每个应用程序都在使用 Google 的后台管理服务,华为发布的 AppGallery 应用商店,实际上需要做的并不只是让开发者将自己的 App 上架到华为的应用商店中,而是要依靠 HMS 来整个取代谷歌服务在华为手机中原本应当承担的任务。
反过来说,已经根植于 GMS 生态之中的 App ,无论是依赖谷歌旗下的 AdMoD 广告推送服务盈利的免费 App / 游戏,还是依靠用户付费但仍然需要与谷歌分享 30% 收入的付费 App,你问为什么要和谷歌分享收入?因为 GMS 中的谷歌 Play 商店是海外市场最为庞大的(也几乎是唯一的)应用分发渠道,用户在这里购买 App、下载 App、更新 App。
这是每一个在 GMS 中生存的开发者都能深刻的感受到的「穹顶」:谷歌制定的开发文档即是所有开发人员都严格遵守的规则,即使现在来看这种市场运行机制仍然行之有效,但 Android 生态中只有谷歌一家独大的畸形生态,自然有不少人想要作出与之相反的改变 —— 从这个意义上,华为的 HMS 并不是第一个。
HMS 的前辈们:那些没有谷歌的 Android
想要剥离谷歌的软件生态,重新建立一个新的 Android 生态,这种说法几乎等同于「开发一个兼容 Android 应用程序的全新系统」一样,但从过去 Android 发展历史来看,即使是在海外市场,也有为数不少的开发者在为此而努力,基于 Android 开放的源代码项目(AOSP)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
亚马逊 Fire OS
亚马逊作为与谷歌有着诸多相同点的科技公司,在发力移动互联网领域时,自然想引入自家 的服务来代替 GMS 所构建的生态,所以在亚马逊推出的 Fire Phone 手机以及 Fire 平板电脑上,所搭载的 Fire OS 中尽可能的消除了 GMS 的存在,并用亚马逊旗下自家的服务来替换。
虽然在表面迹象上,Fire OS 与华为的 HMS 有着许多的共同点,但两者的出发点实则大相径庭:亚马逊是为了在软件生态中获得更多的利润来补贴硬件上的低盈利甚至是负盈利,简单来讲就是将搭载 Fire OS 的平板电脑/手机通过低廉的售价卖给用户,在用户购买电子书或是订阅电影时将钱赚回来;而华为的 HMS 则是要从用户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来通过 HMS 的服务来取代 GMS 的作用。
虽然最后亚马逊搭载 Fire OS 的手机产品 Fire Phone 在仅仅发布了第一代产品之后便杳无音讯,但同样是搭载 Fire OS 的亚马逊平板电脑却在美国市场取得了成功:甚至在 2019 年 Android 平板市场整体下滑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惊人的 46.3% 同比增长率,这与其定位不可谓没有关系:能通过亚马逊的资源看到热门的电影/电视剧集、听到音乐,也能买到排版精美的电子书,这一切都只需要不到 50 美元就可以实现,亚马逊搭载 Fire OS 的平板电脑能从平板市场脱颖而出是有更强大的亚马逊影音视听娱乐生态作为其支撑的。
而亚马逊 Fire OS 在更加重要的手机市场并没有如同廉价平板电脑那样成功,也向市场暗示将 GMS 从用户日常生活中替换掉是多么的困难。
CyanogenMod:没有 GMS 的乌托邦
CyanogenMod (以下简称 CM)是由一部分极客爱好者基于 AOSP 开发而来的,第三方 Android 手机系统,不同于亚马逊或是其他硬件厂商为自家手机推出定制版 Android 系统,CM 是将系统通过「刷机」的形式刷入其他厂商的 Android 手机,CM 同样是基于早期 Android 恶劣的使用环境中而诞生的,但并没有像 MIUI 那样,在之后推出了专属于 MIUI 的智能手机 —— 小米手机 1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一开始的 CM 并非没有预装 GMS ,但谷歌曾就 CM 中内置的 GMS 与相关的谷歌 App 发出「律师函警告」,并且要求不再发布相关的修改 Android 系统,CM 在短暂的停摆之后,便在之后的系统更新中移除了 GMS 的存在。
在这之后,CM 虽然在不少玩机发烧友的簇拥喜爱之下继续向前发展,并在原有 Android 基础上提供更多更加方便用户使用的功能,在 2015 年,CM 还与一加手机合作,为一加手机 1 预装 CM 系统。
Cyanogen 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 科特•麦克马斯特(Kirt McMaster)在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曾说:「我们正把枪顶在谷歌的脑门上(干掉谷歌)!」
只是,在没有一个如同 GMS 一样的手机系统生态的 Android 中,用户虽然可以自行安装 App ,但种种「折腾」的玩法并不适合更多日常使用的用户,最终在谷歌的压力以及经营模式的问题下,CM 最终只能放弃商业运营并停止更新,转为一个社区项目,继续小众下去。
息息相关的日常服务
从 CM 的失败与亚马逊 Fire OS 最终「修成正果」来看,对于华为与 HMS 来说,让习惯 GMS 的用户在 HMS 中正常的使用往常使用的各项服务,需要华为本着更加开发的合作态度以及对开发者的支持,与业界同样优秀的开发者合作,来构建没有 GMS 的生态:例如现在华为就与荷兰地图供应商 TOMTOM 合作,,为华为 HMS 的地图 API 提供数字地图数据。
无论是对于开发者还是开发公司来说,能在谷歌的 GMS 之外为 Android 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都是一个好消息,在竞争的压力下,无论是谷歌还是华为都能更加专注于对生态的完善开发,而对于手机用户来讲,减轻谷歌与自己手机的绑定,也是在谷歌之外的一个购买手机的新选项。
后一篇:华为的鸿蒙以及谷歌的 Fuchsia
在当下 HMS 与 GMS 的竞争中,双方共同的战场都是 Android 这个已然非常成熟的手机操作系统,但在未来,Android 基于 Linux 的底层架构从各项性能上都越来跟不上时代,在后 Android 时代开发面向新时代的手机操作系统乃至跨平台操作系统,已经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华为在 2019 年中,也开始在公开场合宣传自家的「鸿蒙」操作系统的存在,而谷歌则早在 2017 年就有关于开发下一代操作系统「Fuchsia」的曝光。
而 Android 作为用户数量十亿级的庞大平台,无论是哪个新时代的操作系统,在 Android 向新一代操作系统演变的过渡期中,新操作系统对于 Android 应用的支持都会是操作系统开发者优先考虑的问题。
本文关键词:从平台思维的角度,华为hms怎样发展?,华为hms概念,华为hms架构,华为hms板块,华为hms是干什么的。这就是关于《华为hms新技术,华为HMS生态稳了》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