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了解暹罗史,暹罗简史(“暹罗”的由来)
关于【三分钟了解暹罗史】,暹罗简史,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三分钟了解暹罗史:“暹罗”的由来
- 2、三分钟了解暹罗史,暹罗简史
1、三分钟了解暹罗史:“暹罗”的由来
泰国旧称“暹罗”。潮汕华侨不少在泰国,民间有“食到无,打个包裹过暹罗”,“从暹罗口皮到猪槽”的俗语。为什么泰国称“暹罗”?
根据历史的记载:暹罗是十四世纪中叶由暹国与罗斛国合并而成,这首见于周达观《真腊风土记》。其基本居民是泰人,说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多信佛,佛教是泰国的国教。泰国是农业国,多种水稻和橡胶。
暹国,古国名,旧地在今泰国宋加洛一带,为泰族速古台王朝所建,其名始见于《宋史·陈宜中列传》。据元史记载:自元朝的至元二十九年(一二九二)到至治三年(一三二三)与中国通使,有友好关系,《岛夷志略》也有专条记述。
罗斛,古国名,故地在今泰国中班塔欣一带。《宋会要缉稿》第一九七册、《诸蕃志》卷上“真腊国》条、《宋史·外国列传》“丹眉流国”条和《元史·世纪本纪、成宗本纪》等处都记载:罗斛自宋代崇宁二年(一一0三)至元代大德三年(一二九九)便同中国互遣使节往来。《岛夷志略》也有专条记述。
中国与泰国有传统友谊。泰国华侨众多,发展中泰友好关系十分重要。
“暹罗”是个音译词。但是汉字这个“暹”字是什么意思呢?顺便探究一番也挺有趣味的。
从汉字来说,“暹”字在早期宋书如《说文解字》、《五篇》等都未收录,始见于宋人所编的《广韵》、《集韵》,义为“日光,进也”,或“日光,升也”,表示太阳升起前进的动态。暹的初文作,在殷墟甲古文和战国古玺文中,其字是,上曰下鸟(佳),其时间大约在五千年前。《山海经·大荒东经》说:汤(旸)古上有扶木(即传说中的扶桑),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字就是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仅留其一的阳鸟载日的神话。这一神话成为造字的依据。这个字表示太阳在天空中行进运动的意思,后人又为它加上个“”旁,成了“暹”字。王安石《舟中望九华山》诗云:“卧送秋月没,起看朝日暹”又《宋诗纪事》卷一引宋徽宗《赐太师》诗云:“共欣尊玉烟初达,争奉回鸾日已暹”。诗中的“暹”字就保留了它的古义。
2、三分钟了解暹罗史,暹罗简史
文 | 獬执事
相比于与中原王朝战事频繁的缅甸,暹罗自元朝之后便保持着向中原王朝朝贡的传统,由此也跻身于朱元璋钦定的十五个“不征之国”中。泰国直到13世纪初素可泰王朝建立之后才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国家,在此之前泰人常年处于邻国的统治之中,并没有发展成一支强大的势力。素可泰王朝独立时南宋已经摇摇欲坠,随后元朝统一中原,自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到至治三年(1323年)之间,素可泰王朝向元朝通使达十二次,不过此时并没有其向元朝请封称藩的记载。
元贞三年(1296年)周达观奉命随元使赴真腊访问后写成《真腊风土记》,其中将素可泰王朝称为暹罗。其实这里的“暹罗”二字还要拆开来阐述:“暹”是指暹国,即素可泰王朝;而“罗”则是暹国以南的罗斛国,后者于至正九年征服了前者,建立了泰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大城王朝。在元朝航海家汪大渊所著的《岛夷志》中,暹国与罗斛国的确是分开记录的,而两国的合并,自然也成了后世“暹罗”之谓的渊源。
而中原王朝对暹罗的册封,也正始于大城王朝。洪武十年(1377年),大城王朝入朝请封,朱元璋遂合暹、罗斛二国之名封大城国王为暹罗国王,“暹罗”之名也由此成为中华文化圈中各国对其的称呼。不过,暹罗人一直自称为“泰”,直到曼谷王朝时期出于国际交往的便利才正式以暹罗为国号,从这个角度也能看出暹罗作为中原王朝宗藩体系中的一员,相对处于比较边缘化的位置。
比较有戏剧性的是泰国第三个王朝吞武里王朝——这一王朝的开创者竟是原籍广东澄海的华裔郑信。郑信本为大城王朝的将领,在反抗缅甸贡榜王朝侵略的战争中黄袍加身,另立新朝。郑信领导下的暹罗军队南征北战,在与贡榜、安南的斗争中逐渐占据上峰,一时成为中南半岛的霸主,东南亚的政治格局在18世纪末期再一次被改写。
相对于刚刚结束了与清朝十余年战争才无奈向清帝国称藩的贡榜王朝,郑信所建立的吞武里王朝与中原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刚刚执政的郑信便呈书清廷,希望接替大城国王由清帝册封其为暹罗国王。乾隆皇帝认为其夺国不正,不予认可,并回了一封措词严厉的饬文。三年后,郑信趁清缅战事正酣时命人解送一批缅甸俘虏进献北京,并再次请封,几经投诚之下清廷终于承认郑信为暹罗国王,吞武里王朝由此再次被纳入到中原王朝的宗藩体系中。
无论从军政还是外交来看,吞武里王朝都是一个极为辉煌的朝代,不过它同时也是一个“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朝代。吞武里王朝的兴盛源于郑信这一“卡里斯玛型”君主,而一旦这一君主出现拥护危机,政权也势必随之紊乱。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政变出身的郑信同样因政变而被迫退位,随即被新登基的拉玛一世处死。出于郑信的前车之鉴,拉玛一世在向清朝入贡请封时自称郑信之子郑华,很快受封为暹罗国王——清朝与暹罗的宗藩体系就在这一次弥天大谎中平稳过渡了。
拉玛一世登基后立刻将首都适往曼谷,其开创的王朝也因此被称为曼谷王朝。泰国由此未再出现王朝更迭,其与清帝国的宗藩关系也由此稳定下来,直到欧洲列强的入侵。依托于郑信打下的江山,曼谷王朝的疆域颇广,包括了掸邦、老挝和柬埔寨的大部分地区,直接与清帝国接壤。然而该来得终究会来。19世纪中期,英法两国的侵略军逐渐染指印度及印度支那,曼谷王朝陷入腹背受敌的境遇,国家主权危在旦夕。
咸丰三年(1853年),曼谷王朝派至清帝国的朝贡使在回国途中受到英国驻香港总督鲍林的接见,后者令其回国后奏请暹罗国王不再向清帝国朝贡;两年之后,又是这位鲍林率军舰与暹罗国王拉玛四世签订城下之盟《鲍林条约》,将暹罗逼上了半殖民地的道理。与此同时,法国人的入侵也马不停蹄,开始蚕食暹罗领土。
同治八年(1869年),出于安全考虑,暹罗国王请求改变朝贡路线而未获批准,由此咸丰三年的朝贡使团便成为暹罗历史上最后一批朝贡使团。至20世纪初,暹罗逐渐割让北部与东部几乎一半的领土,与清帝国也不再接壤,朝贡之事由此再无恢复的可能与必要。
本文关键词:暹罗的解释,暹罗百度百科,暹罗什么意思 暹读什么,暹罗故事,暹罗简介。这就是关于《三分钟了解暹罗史,暹罗简史(“暹罗”的由来)》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