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05-07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河南拥有洛阳和开封两大古都,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河南所处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河南也拥有众多的历史名城和古都,洛阳和开封一度成为封建王朝的首都。

从秦朝到唐朝的近千年中,长安和洛阳长期以来作为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安史之乱爆发后,国都长安和经济重镇洛阳因受到战争冲击而衰落,政治经济中心逐渐从关中迁到中原。到北宋,地处中原腹地的开封成为国都。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开封府曾作为北宋时期的都城而存在

元朝在地方首创行省制度。自陕西设省以来,西安一直延续其在关中地区历史上的中心地位,直到今天依旧是陕西省会。开封自宋朝以来就是中原的政治中心,使其保持了河南行政中心的地位。

然而在1954年,河南还是决定把省会从开封迁至郑州。郑州这个“后起之秀”,为什么能挤掉古都洛阳和开封成为河南的省会?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 河南地图


一、洛阳:中原门户,关中守卫

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处于温暖时期,水源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十分适合耕作,也是适合人类生存的理想场所,大量人口的繁衍为此后文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属于黄河流域的关中平原不仅水系发达,水量丰富,而且四周多被群山环绕,战略上“易守难攻”,是封建王朝理想的定都场所。秦朝统一中国后的千年里,关中平原就一直是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中心。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关中北靠黄土高原,南临秦岭,东隔函谷关与中原交界,是理想的筑城场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关中平原生产的粮食已难以满足封建王朝的要求。为了维系统治,外部的粮食供应就显得尤为重要。

洛阳地处中原和关中交界,三面环山,西接函谷关,是中原陆路前往关中地区的必经之路。洛河水量丰富,亦是中原进入关中的水运交通枢纽。当关中平原是封建大一统王朝的政治中心时,洛阳则作为长安在中原的“屏障”。守卫好洛阳,对关中来说至关重要。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洛阳三面环山,一面朝着广阔的中原大地,对关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利用洛阳坐拥山河之险的优势,修筑多处关隘,意味着洛阳既可以作为陪都而存在,在特殊时期也可以作为首都。自东周第一次定都洛阳以来,此后的东汉、西晋等多个封建王朝曾在洛阳定都。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古代洛阳的关隘图(电脑复原)

与此同时,随着关中和中原地区人口剧增,在生产力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中国北方人口承载能力逐渐接近了上限,促使源源不断的汉人南迁。经过几代人的开发,气候更湿润的南方,成为中国又一个重要产粮区。

出于巩固统治、加强南北联系的需要,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加强了长安、洛阳与南方的联系。洛阳成为了隋唐时期南粮北运的重要节点,巩固了“关中门户”的地位。唐朝期间,洛阳被确立为“东都”,甚至一度将部分办公地点转移到洛阳。到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洛阳已成为中原地区最富庶的城市。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大运河的开通让洛阳更加繁荣


二、关中衰落,洛阳让位开封

然而,开元盛世后的“安史之乱”在755年爆发。在7年的混乱中,关中地区成为了唐军和叛军交战的主战场。尽管唐朝最终战胜了叛军,但长期战争耗尽了唐朝的国力。

安史之乱不仅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使关中逐渐丧失了政治中心的地位。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秦朝到唐朝的千年时间里,生产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人口的剧增。关中因平原面积狭小,已再也无法满足大规模垦荒的需要,人地矛盾日趋尖锐。与此同时,随着气候和环境的恶化,关中地区水灾旱灾不断,导致越来越多人迁出关中。

与关中临近的中原,平原面积广阔,适合大面积耕种,吸引了大量人口的涌入。中原开始逐渐取代关中成为新的经济中心。

在过去,洛阳作为中原通往关中的枢纽和屏障而存在。而当关中地位丧失,洛阳反而处在了中原偏西的“边缘”位置。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当关中衰落,洛阳从“两地枢纽”变成“边缘地区”

汴州(开封)地处中原腹地,在运河通济渠和黄河的交汇处,有利于整合中原的资源,逐渐取代洛阳成为了中原的经济和政治中心。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北宋国都东京(开封)的地图

此后的五代北方政权以及北宋的百年时间内,开封坐拥地理优势和水利便利等条件,成为国家都城。尤其在北宋,经历从宋太祖赵匡胤等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到宋徽宗时期,首都开封空前繁荣。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清明上河图,体现了开封的繁华

但相比洛阳,开封的繁华过于短暂。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国防实力孱弱,无力应对北方少数民族入侵。1127年金灭北宋,宋朝皇室赵构南迁并在杭州定都,史称南宋。

南宋虽然没有放弃收复中原的努力,但实力限制一直无力收复中原。中国形成宋金对峙的局面,直到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才结束。元朝建立后定都北京,意味着封建大一统王朝的政治中心从此迁出中原地区。

出于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元朝在地方设行省,地方行政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包括关中在内的周边地区设“陕西行省”,省会西安。包括中原地区在内的周边设“河南江北行省”。开封长期以来一直都是中原的政治经济中心,因而成为省会。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元朝的行省划分

明朝沿用行省制度进行调整,在南京及周边设直隶省,河南江北行省被缩小,河南省成型。清朝基本上沿袭明朝区划,今日河南省的范围大致确立,开封依旧为河南的省会。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明朝地图,其中开封为河南宣抚使的行政中心


三、广修铁路,郑州后来居上

从元朝在地方设立行省制度之后,开封一直延续了其在中原地区的重要地位而作为河南省会。然而,清末西方列强的入侵却意外给开封下辖的郑县带来了机遇。

鸦片战争后,为了掠夺中国丰富的资源,各路列强纷纷在中国取得了修筑铁路的特权。铁路作为一种技术传入,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脚步。为了抵御列强的入侵,清政府着手准备自己修建铁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自救。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 近代铁路修建仪式

1899年,在张之洞的主持下,一条北起北京,南至汉口的京汉铁路开始修建。在铁路的规划过程中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址问题:从哪里穿过黄河。

最初的规划中,郑县(郑州)、省会开封和古都洛阳成为当时的三个备选。铁路修建要考虑尽可能降低成本,因此尽量走直线,多走平原少穿隧道。三面环山的洛阳就被排除在外。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因素导致开封一带的黄河泥沙淤积,成为地上悬河,意味着要从开封穿越黄河,不仅提高了修筑成本,且后期维护成本极高,风险大。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黄河开封段因大量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悬河,不利于铁路修建

相比之下,郑县北部的邙山头不仅宽度短,而且水流相对平稳,施工难度小,成本低。因此,京汉铁路决定选择经过郑县跨河,绕过了省会开封和古都洛阳。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郑州邙山头

1906年,全长1214公里的京汉铁路全线通车。为了能够连起省会开封及西部重镇洛阳,清政府在京汉铁路竣工后着手修建183公里长的汴洛铁路,并于1909年竣工。两条铁路在此交汇,为郑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京汉铁路,汴洛铁路在郑州交汇

铁路运输凭借着速度快,运量大的优势逐渐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伴随着铁路带来的巨大福利,郑县成为了中原的重要商品集散地。铁路带来的商业繁荣和大规模人口流动,让郑县(1931年改名郑州)逐渐完成了从县城向城市的转变。

到抗战之前,郑州火车站附近的商铺已经有1000余家,成为重要的商埠,经济实力直追开封和洛阳。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 新中国成立后的郑州地图,随着铁路而繁华的城市

京汉铁路和汴洛铁路为郑州发展为城市奠定了基础,而两条铁路线的延长,则使得郑州的地位显著提高。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在汴洛铁路基础上,修建了东接苏北重镇连云港,西甘肃兰州的陇海铁路,陇海线成了中国东西的交通要道。

与此同时,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把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在一起,京广铁路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两条中国最重要的铁路线在郑州交汇,给郑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粮食和棉花产地。地处铁路要道的郑州,成为了河南粮食和棉花输出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必经之路。郑州抓住这一优势大批兴办棉纺织厂,成为了重要的纺织中心,经济实力进一步增长。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郑州国棉一厂,是老郑州工业化的见证之一

除了棉纺织工业发展的优势之外,焦作的煤矿资源也通过郑州运往全国各地,为郑州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又一资源支持。工业化的推进,带来了郑州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不少“上层人士”纷纷建议将省会搬迁到郑州。

然而,开封既是古都,又是长期以来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相对来说郑州在历史上的地位并不突出。郑州取代开封成为省会也经过了一番讨论。

20世纪50年代初 ,河南省方面认为开封与郑州相比,交通上不占据优势,经济上被郑州超越,对全省辐射能力逐渐下降。而且黄河的开封段形成了地上悬河,对安全造成隐患,或多或少会影响省会的地位。

相反,作为中国交通枢纽的郑州坐拥更便利的交通条件,更容易对全省形成辐射。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政府从开封迁往郑州。省会搬迁郑州后,伴随着铁路交汇和工业化带来的福利,郑州不负众望,成为了河南经济的领头羊,并在全国城市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2018年,郑州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排名内地城市第15位。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 郑州进入15强,已经算是个突破

尽管作为省会的历史不长,但郑州还是发挥了相应的辐射作用,基于河南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战略,旨在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当然,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地和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免会有“历史包袱”。而郑州却是一座新兴的省会城市,如何进一步发挥省会的带动作用,并带领全省在区域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也将会是上亿河南人民的期望。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 现代化的郑州

作者:雄鹰

编辑:Thomas (唐)

2、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河南省会迁郑始末

1954年,河南省会从开封搬迁到郑州,郑州迎来了这座城市的第二次移民潮,开始扮演起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角色。大郑州是如何建成的?郑州为什么有那么多经纬路、政N街?又为什么广种法桐?

曹路 | 文

亲历省府迁郑

舅姥爷是开封人,和我是校友,同是开封高中毕业。

那个时候开高还不在铁北街,还在前营门旧址(今开封医专)。那个时候,上高中就包分配,舅姥爷一毕业就分到省政府工作。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当时的开封还是河南省会,河南的省政府大院就在开封省府前街的医药大院里。

1952年9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复函,同意将河南省省会迁至郑州

1954年一开春,省会搬迁就成为省委省政府的头等大事。8月8日,省委初定省直各单位搬迁时间表。

9月23日,省委决定分4批迁移省直机关:第一批11个单位共1035人当年10月6日~9日走;7日~9日第二批7个单位共1096人走;第三批省军区2275人,12日~15日走;第四批18个单位2015人,13日~16日走。

1954年10月14日,开封市召开大会,欢送省会迁郑;当年10月底,省直机关全部迁郑。

当时,在“讨论省直搬家”的省委会上,有一条“由于住房紧张,所有家属和保姆一律不搬”的硬性规定,让许多同志很难接受。

搬迁的那天,舅姥爷和同事乘着一列从开封直达郑州的绿皮车,到了郑州。下了火车,大家被带到了一片沙地上,周围有零星的几个不高的平房。领导指了指,喏,那里就是职工宿舍。

经纬路的命名

当时省直建筑委员会为省直机关在郑州市划定的建设区域为:燕庄以西、京汉铁路以东、金水河以北、现在的黄河路以南。

这个区域后来就被人称作“行政区”。城市主干道采取正东西、正南北走向,紧密连接老城区,使城市道路、街坊基本形成棋盘式风格。

1954年,由于省会迁郑,郑州市的城市规划需要重新设计。新规划的目标是要建设以工业、交通为主的省会城市。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金水路

由于地质、气候条件,京广路以西土质好、地下水位低,适合建设大型建筑,城市发展以向西为主,主要的大中型工业和市中心放在这一带,城市设计人口100万左右。

当时的行政区在金水路以北,有经一路,经二路,经三路,纬二路……为什么这么起名呢,据说当时郑州市长王均智在济南上过学,想到那里有经纬路,后来就根据经纬线给郑州这些路命名。

1904年,胶济铁路建成通车,济南纺织业较为兴盛,根据古时织物“长者为经、短者为纬”的称说,就命名西关外商埠区的东西方向道路为“经”。

从此,以铁路为限的“经一路”向南依次排列;把南北方向的道路命名为“纬”,从东起十王殿的“纬一路”依次向西排列,与经路垂直相交。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济南的道路命名是根据古时织物“长者为经、短者为纬”的说法,并没有按照地理学上的南北经线,东西纬线所命名。

而郑州这些经纬路则是考虑到经纬线,对东西南北道路做了重新的划分。把南北走向的称为经N路,东西走向的称为纬N路。

这样的称谓符合地球经纬度的走向,经纬之间的小街道称为政N街。

新省会的新生活

50年代,不像现在实行市场经济,当时还是有计划的供给制,为了迎接省会迁郑,郑州各界都做了充分准备:

合作社在省直区设立了菜场,布店,百货、副食品等门市部;河南饭店门口设立了零售糖果、糕点、纸烟物品的小木房;还有照相、理发、洗染、自行车修理等门市部。

食品公司在菜场设立肉类门市部,已开始供应;煤建公司也设了煤场,供应燃料。明码标价,19家私营菜行在合作社领导下建立了价格制度。新建了河南人民剧院、郑州剧院和德济路剧院,……”

当时省直机关有自己的食堂,3分钱可以吃上一份菜,5分钱就能吃上肉。其实在要求不高的当时,待遇算是不错的了。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刚到郑州,由于单位宿舍楼不够,三个人住一间房。当时有的同志已经结婚,像舅姥爷这样还没有结婚的同志不多,但是最后都暂时安排到一个房间,有的时候假期一个屋里装满了人,三个家庭团聚在一起,热闹得像过年一样。

那个时候省委大院这一片还是荒地,隔着窗子往外望,可以看见波光粼粼的金水河。那个时候苦中作乐,大家就把这里当成开封,金水河是开封的包公湖,德化街是开封的马道街。

后来,宿舍楼慢慢盖起来,条件好了,舅姥爷在郑州业成了家,把舅姥姥接到了省城。

那个时候金水大道非常宽,金水河两岸都是空地,同事们在那里种了玉米、花生、南瓜,自给自足,逐渐习惯了新省会的生活。

法国梧桐

当时郑州还是沙城,几乎没有树,风沙大得不得了。一到春天和秋冬交替的时候,沙土遮天蔽日。

郑州的风沙源有两处:一处在京广铁路西,荒地连着沙丘,最有名的是碧沙岗,原来叫“白沙岗”;另一处在郑州的东北部,那里是沙海茫茫,就是现在的花园口、柳林镇一带。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流动沙丘也时刻威胁着郑州城。那个时候虽说没有pm2.5指标,但是郑州经常是看不到蓝色。郑州东边是沙区,西边是黄土丘陵,再加上紧邻黄河,土地沙化很厉害。

现在,金水区是全市最繁华的地方,可是1953年前还是沙岗遍野,少有人烟。为了给省直机关创造绿色的工作环境,郑州市委决定种树治沙。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法国梧桐树形好,生长快,树荫大;春天发芽又早又快,几天就长起来了;秋天落叶也快,十来天工夫就落完了,便于清扫。于是,大家决定在郑州广种法国梧桐。

法国梧桐其实原产地不是法国,而是英国,所以又叫英桐。因为上世纪,上海法租界首先引入这个树种作为行道树,所以以后大家都被这种树称为法国梧桐。

法国梧桐树荫非常大,容易生长,可以长到40米高。树皮经常脱落,露出光滑的树干。树叶大,一到夏天,树叶荫蔽,十分凉快。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法桐非常耐污染,少虫害,因此十分适合作为城市绿化的行道树种。它不仅是郑州的象征,在全世界法桐都十分有名,随着行道树的广泛种植,它先后传播到其他城市,并成为包括纽约、巴黎、郑州、上海、马德里等城市的象征之一。

从1953年,郑州市开始大量栽种法桐,机关、学校、工厂的庭院也提倡大量植树。

市政府从农民手里买了大量土地,把如今的动物园、东风渠到省人大、肿瘤医院一带全建成苗圃,又在东南、东北方向大量种植刺槐,用以治理那里肆虐的流动沙丘。现在的森林公园,就是在那时栽种起来的。

第二次移民潮

郑州第一次移民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京汉铁路与汴洛铁路在郑州交汇,郑州作为商埠逐渐兴盛起来。铁路与纺织两支工人队伍先后到达郑州。

当时铁路员工有8000余人,纺织员工4000余人,连同他们的家属近3万人,将郑州的面积和人口扩充了一倍。

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郑州被确定为新型工业基地,省会迁到郑州后,郑州迎来了数以万计的工人、知识分子、技术人员、教师以及一些管理干部。

他们以支援内地建设的名义来到郑州,当时郑州人口达到14.8万,城区面积库达到11.5平方公里。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随着一五计划,国棉一、三、四、五、六厂、二砂场、油脂化学厂、郑州面粉厂、郑州电缆厂、郑州肉类加工厂、郑州火电厂、郑州卷烟厂等一批工厂的建立,郑州的经济很快跃升到全省第一,实力也远超开封。

伴随省会迁郑,1956年至1959年这三年间,郑大、农学院、河医、郑州工学院、省中医学院以及纺织学校、电力学校、商业专科学校、师范、幼师、机械制造学校、省市技工学校等近百所大中专院校由外地迁郑或在郑建成。

省体育场、风雨球场、河南饭店、郑州饭店、百货大楼、河南人民剧院、省工人文化宫、中原电影院等文化体育场所也相继建成。

1954年,郑州开始有了公共汽车,同年建成柿园水厂。1959年,郑州城区面积已达50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

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

这时的郑州才像个省会了。当年的《河南日报》社论评说“省会迁郑是河南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从那时起,郑州才真正扮演了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角色。

现代的郑州,燕庄没有了,金水路立交,中州大道两旁连接着老城和新区。绿地在立交桥下边,开着车走在立交桥上很难看到城市的绿色。想找当年的法国梧桐只能到经纬路这些老城街道里,历史在渐渐的消逝。

郑州是一个新城市,因为它不断有外地人涌入,发展快,变化大。郑州也是一个老城,那些记忆上了年头,被岁月有意无意的掩藏。

“新郑州”会变老,可是郑州依然年轻。乡愁是父辈与子辈之间的凝望,是郑州剪不断的经纬线。

作者简介

曹路,河南开封人,笔名立言,现为新乡市群众艺术馆导演,热爱家乡这片热土和脚下的历史。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会城市为什么定郑州,河南为什么换省会,建国后河南省会为什么迁到郑州,河南省会为什么改成郑州,河南省会为何选在郑州。这就是关于《河南省会为什么迁郑州,为什么在1954年把省会迁到郑州》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