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古人所谓的慎独是什么意思,慎独、慎染、慎微、慎终

05-04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古人所谓的慎独是什么意思】,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古人所谓的慎独是什么意思:人生有“四慎”,慎独、慎染、慎微、慎终

“慎”是中国古代修身、处世很重要的一种智慧。古人推崇慎独、慎微、慎染、慎终。这四慎合起来就是谨慎的智慧,“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读懂古人慎的智慧,人生自然能从容不迫。

慎独——君子不以冥冥堕行

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时也能谨慎自律,操行自守,不欺暗室。古人云,君子不以冥冥堕行。在没有人监督,没有人看到我们的暗处,一定要慎独、坚守一个君子的原则。

中国历代文人学士受“慎独”思想的影响颇深,都以此来砥砺标榜,作为修身进德的重要目标。如清末重臣曾国藩著名的“日课四条”就是: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条之中,慎独是根本,其他三条是枝叶。

明代曹鼎任泰和典史,相当于现在的检察干部,在一次捕盗贼的时候,抓了一名绝色女贼,由于离县衙路途遥远,夜宿在一座庙中。月光下,女贼千方百计地以色相来引诱他。曹鼎为提醒自己抵住诱惑,写了“曹鼎不可”四个字贴在墙上,以随时提醒自己不要失控。

过了一会儿,他想,在这荒郊野外,送到嘴边的“肉”吃了谁能知晓。于是他把纸撕了下来,欲破门而入。这时,他又感到不妥,这是因私欲而废公法的行为,不能做,退回来又把纸贴上。再过一会儿,他歧念又生,他想,她是犯人,我做了坏事她也不敢说,于是又把纸撕了下来。可是刚要进门的时候,良知告诉他:这样不行,乘人之危是不道德的行为。又把纸贴了上去。就这样贴了撕,撕了贴,折腾了一晚上,最后,曹鼎终于保住了清白之身。由此可见慎独是很难的,其思想斗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同盗贼兵刃相见。

古人所谓的慎独是什么意思,慎独、慎染、慎微、慎终

慎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墨子·所染》记载一段故事。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

墨子用染丝来比拟环境对于人的影响,告诫我们,在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或者交朋友的时候,一定要非常谨慎。

《孔子家语》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孟母正是看到了坏环境和好环境对人的成长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才决定三迁其所,而使孟子终成大器。“慎染”,就是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主动接受良好环境的影响,涵养正气。

古人所谓的慎独是什么意思,慎独、慎染、慎微、慎终

慎微——防微杜渐

《周易》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人如果不在小事小节上谨慎,就难以做到防微杜渐,难免在大事大节上不稳。

蜀汉先主刘备将之概括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

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从不向民间索取任何名贵物品。想不到离任返乡,他发现自己做了一件错事,为此写了一首“检讨”诗曰:“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蘖,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临行所带,不过两片山石,可见白居易为官之清白。

慎终——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古人所谓的慎独是什么意思,慎独、慎染、慎微、慎终

“慎终”也是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慎终是防止“功败垂成”的关键。

《诗经》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们每个人都有好的梦想和想法,愿意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很多事情都会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因为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很多人会中途退出,所以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善始善终。

《道德经》有言:“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有些时候,越是到了事情的最后我们越容易松懈或者放松警惕,而导致事业功亏一篑。老子教育我们,一定要“慎终如始”,越是到最后越要挺住不掉链子,这样才能功德圆满。

2、古人所谓的慎独是什么意思,慎独而心安

“慎独而心安”出自曾国藩《诫子书》,他将“能慎独”奉为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言简意赅揭示了慎独于修身、于人生的作用和意义作为儒家提出的修身之法,慎独为历代贤达所重视,乃至将其视为第一要节,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古人所谓的慎独是什么意思?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古人所谓的慎独是什么意思,慎独、慎染、慎微、慎终

古人所谓的慎独是什么意思

“慎独而心安”出自曾国藩《诫子书》,他将“能慎独”奉为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言简意赅揭示了慎独于修身、于人生的作用和意义。作为儒家提出的修身之法,慎独为历代贤达所重视,乃至将其视为第一要节。

何谓慎独?《中庸》有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学》也有“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的表述。意思是不要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不要因为事情细小琐碎而不拘小节。可以看出,慎独的关键在“隐”“微”处正心、在“诚”“形”上如一。

越是隐蔽处、细微处越能见修养。慎独之时要面对的是自己,要在“隐”“微”处与己赤诚相见,与私心斗争、与贪欲较量。若能清心自守自然心安,反之则乱。东汉杨震,面对故人送来的十斤黄金和“暮夜无知者”的自欺,果断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却之,实现了自己无愧于心的价值追求;清代官吏叶存仁,面对僚属深夜特意避开耳目相送的礼品,原封退回并赋诗以“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阐述缘由,不是担心被发现,而是“畏己知”。

“畏法度者最快活”“守王法梦里无惊”。反观受到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时间有的发生在“八小时以外”,违纪违法地点也常在私密隐蔽场所。但不少人事后忏悔,从第一次越过红线开始,无一例外都内心不安,将这些违纪违法行为视为给自己埋下的“定时炸弹”,惶惶不可终日。

《大学》所言“形于外”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不是为了博取廉名,而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诚”为底,表里如一。康熙教子《庭训格言》中的“诚而有信,不欺暗室”正是这个道理。不少被查处的党员干部都有一个典型特点,就是人前大讲廉洁从政,人后大搞权钱交易。自我粉饰,可以蒙混一时,却难欺骗一世,长期伪装只能使自己在违纪违法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最终追悔莫及。

慎独是为政修身之要。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时常面对权力、金钱等诱惑,更应该慎独。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将慎独作为党性修养的有效形式和最高境界加以提倡,他说:“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为了做到慎独,被誉为“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经常与自己“打官司”,省察一言一行;彭德怀坚持每月“反省自查一遍”……

慎独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自我修养。《格言联璧》有言:“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党员干部要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处处自律,时时自警,日日自省,如此,才会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做到慎独而心安。

(来源:2021年9月1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许静华)

监制/李小标 责编/刘文韬 编辑/王仁锋 制作/王仁锋

本文关键词:古人所谓的慎独是什么意思啊,“慎独”的含义,古人所谓的慎独的意思是,慎独是指,古人说慎独。这就是关于《古人所谓的慎独是什么意思,慎独、慎染、慎微、慎终》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