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道德经》的智慧与启示​

04-29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道德经》的智慧与启示​

老子《道德经》堪称中国古代哲学的巅峰之作,言简意赅,思想深邃,蕴含着深刻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道德经》犹如一座丰富的思想矿藏,每个人都能够从中挖掘出格物致知、修身养性、干事创业、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与启示。

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道德经》的智慧与启示​

一、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开篇论道:“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是可以言说的,但是,说出来的这个道并不是真正的道。

“道”是什么?有诸多解释。我个人理解,“道”是宇宙的本源和规律,是天地、万物和人的总根源和总遵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说,道所遵循的就是道本身的自然法则,而不是别的什么法则,道的法则就是最高的法则。

“道”是无形的、无限的,人类的语言是有形的、有限的,用有形和有限的语言去描述无形和无限的“道”,注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道可道,非常道”。这是老子给我们打的一剂预防针,告诉我们语言、文字乃至任何形式的表达都有其局限性,都不可能完整、准确地描述“道”。就像爱情、气场,“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尽管如此,老子还是用了5000多字来论道,勉力描述道的不同侧面和特征,目的在于引导我们悟道,而不是将《道德经》关于“道”的论述奉为终极真理。

“道可道,非常道。”对《道德经》,对任何人的著述和言论,我们都应保持这样的理性和清醒。

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道德经》的智慧与启示​

二、正言若反

老子是古代朴素辩证法大师。运用辩证思维和逆向思维,从正反两方面把道理说透,是《道德经》的语言特点。物极必反,正言若反,这种观点贯穿于《道德经》全书。

例1:第2章讲到事物的正反属性相对相生、相反相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例2:第18章讲到社会治理与德行的关系。“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社会大力提倡和表彰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等德行,正是由于社会治理失范,欠缺这些德行的缘故。

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道德经》的智慧与启示​

例3:第22章讲到以退求进的逆向策略。“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例4:第30章讲到盛极则衰。“物壮则老”。

例5:第36章讲到张弛、强弱、兴废、夺与等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例6:第36章讲到张弛、强弱、兴废、夺与等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道德经》的智慧与启示​

例7:第41章和第45章讲到事物的最高境界。“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事物达到最高境界时,正面特征往往会隐没,甚至貌似反面。

例8:第58章讲到祸福相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例9:第81章讲到语言与人格的关系。“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道德经》没有具体说明矛盾双方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互相转化,这需要我们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道德经》的智慧与启示​

三、为无为,则无不治

关于治国理政,《道德经》主张无为而治。“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为无为,则无不治。”

很多人对《道德经》无为而治的思想颇有误解,以为无为就是不作为,将无为而治等同于庸政、懒政、殆政。其实,这是对无为而治思想的曲解和误读。《道德经》里的“无为”是不用强力而为,尊重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只要社会事务在正常轨道和合理区间运转,治国者就不干预,不施加自己的意志,不发号施令。

大道至简。无为就是不蛮干,不任性,不折腾,不扰民,尊重人民群众的意志,简政放权。“治大国若烹小鲜。”“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管得越少的治国者越是好的治国者,最好的治国者一切顺其自然,以至于人民群众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道德经》的智慧与启示​

四、上善若水

智者乐水。老子最为推崇水的德性,认为人类至高的德性应该像水一样,“上善若水”。水具有诸多美德:

其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水滋养万物却与世不争,不居功,自居卑下,往众人都不愿意去的低处流。“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夫唯不争,故无尤。”

其二,“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水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地方,避高趋下;心胸像深渊一样,虚心静默,深不可测;广施仁爱,滋养万物,不求回报;重诺信守,如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顺势而为,无为而治;处事善于发挥自身的长处,遇物赋形;行动善于顺应天时、把握时机。

其三,“柔弱胜刚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水滴石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现代社会中,我们习惯于“人往高处走”,往往导致纷争不断、人际关系紧张、发展遇挫,不如学习水的德性,“水往低处流”,自居谦卑,有容乃大,以柔克刚,最终反而更容易实现人生理想。

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道德经》的智慧与启示​

五、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与无为而治的理念相通,《道德经》在修身养性方面主张返璞归真,摈弃过多物欲,与此相应,高明的治国者应使民众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珍馐佳肴与声色犬马能够满足感官欲望,但会钝化眼耳鼻舌身意的正常功能,甚至导致道德败坏。因此,我们不要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但求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高明的治国者应使民风淳朴,民众无知无欲,不妄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有人据此认为,老子提倡愚民政治。事实上并非如此。老子认为,为了避免民众心术不正、争名夺利,治国者使用但不过分推崇有才德的人,拥有但不过分珍爱难得的货物,享用但不炫耀引起贪欲的东西。“虚其心”“弱其志”“使民无知无欲”,并非要让民众的心智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恰恰相反,要提升民众的思想境界,去除私欲和机诈智巧,恢复淳朴善良的本性。治国者也要去除私欲,以上率下,“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如果每个人能够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就会知足常乐,身心健康,国家和社会就会安定和谐。

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道德经》的智慧与启示​

六、无私故能成其私,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在老子看来,无私、不争是最高明的治国策略和生存之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有人据此认为,《道德经》宣扬避世、退让的消极思想。这实在是对老子思想的一大误解。无私是为了成其私,不争是为了争,无私、不争只是实现目标的策略而已。例如,“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意思是说,不爱出风头,反能受人注重;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自己;不自夸,反能得到功劳;不自傲,反能有所长进。又如,“曲则全,枉则直”。委屈是为了求全,弯曲是为了伸直。“柔弱胜刚强”。貌似消极的做法,实际上是为了实现积极的目的。这是高级的人生智慧。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似乎悖于常理,实则不然。俗语说的“吃亏是福”“财散人聚”,类似于这个道理。比如,你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懂得施舍,不计较得失,你就能够收获友谊。老板舍得与员工分利而不是争利,公司就更有凝聚力,员工就会努力为公司创造更多财富。

高明的治国者也不会与民众争权夺利。“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作为行政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在带队伍的过程中,对待下属如果能够做到言辞谦下,先人后己,推功揽过, 那么就会深得下属的拥戴和敬重。

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道德经》的智慧与启示​

七、知雄守雌,和光同尘

《道德经》认为,得道之人大智若愚,品德浑厚,为人处世低调,韬光养晦。一是深知世人向往雄强、光明和荣耀,自己却安守雌柔、暗昧和卑辱的地位。“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二是能够收敛自己的光芒,不事张扬,不显山不露水,与周遭世界融为一体。“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老子主要基于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危机四伏的时代背景,告诫人们,知雄守雌、和光同尘,“不敢为天下先”,才能免于各种灾难,成就一番事业。

即便在当代社会,由于信息极速传播,做人过于高调,除了会带来舆论压力之外,还会连带牵扯出意想不到的负面信息和不良后果。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们有时也看到,业绩突出的人受到同僚的嫉妒和排挤。尽管这不是普遍现象,但也警醒我们,即使自己能力超群,也不要过于锋芒毕露,要注意处理好与同僚的关系,风头不要出尽,好处不要占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枝独秀不是春,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的锐气导致整个团队失去和气,要注重发挥集体的力量。

当然,和光同尘不是一团和气,更不是同流合污。“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八、知止不殆

物极必反,知止不殆。“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这是《道德经》的中庸之道。

从水满则溢、剑锐易折等自然现象得到启发,老子认为,过多的财富和过高的地位,如果骄奢淫欲,那就要招致损失和祸患,因此,人在功成名就后,就要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否则,功高震主,容易落到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

从价值观这一深层次原因来看,名和利都不如身体和性命重要,对名利的过分追逐会损害身心健康,所以要知足、知止,这样才可以永保平安。“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道德经》的智慧与启示​

《道德经》还有很多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反复咀嚼的论述,如“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这需要我们不断用生命去体悟,学以致用,实现智慧的进阶。

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道德经》的智慧与启示​


2、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三句经典智慧名言

王伟有一首叫《终南别业》: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就是人生的境界,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

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就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

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但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

在这样一个社会,人人都很浮躁,很多人只注重结果,很少有时间关注自,也已经忘记来时的路。

这说明什么呢?

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道德经》的智慧与启示​

人,太过注重结果的时候,行走的步调会紊乱,匆忙赶路的过程中,双脚触及地面的力度就会减轻,如此生活就会有失踏实,进而降低生活、成功的质量。

所以,在做事的时候,凡事切不可急躁冒进,切记戒除急躁。

浮躁的时候,要静下心来,看清自己的内心,看清自己真正要追求什么。

世间美好的东西太多,我们总是希望拥有更多的东西,于是心浮气躁、汲汲营营地追求。求得了这个,丢失了那个,心中满是愤懑,求不得、舍不得,懊恼不堪,生命就这样在拥有和失去之间流走。

其实,生活中诸多的压力,都是自己给自己找的坎;生命中诸多的痛苦,都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当你放下心中不必要的攀比与欲望,让自己的身心都慢下来,细细地品味生活,你会发现,原来自己还是以前的那个自己,快乐,而不缺乏梦想。

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道德经》的智慧与启示​

一、不要着急,慢下来,才能盛开生命之花

《道德经》中说,不知常,妄作凶。也就是说,人不能妄动妄作。

世上许多人钻营忙碌了一辈子,究竟为谁辛苦为谁忙,有时候自己都没搞清楚。《道德经》又言:孰能安以久动之而徐生?

真正的动,是充满意义的动之徐生,这个动之徐生是心平气和,生生不息,是建立在心静基础上的外在运动。

在静到极点后,要能起用起动。动以后,则是生生不息,永远长生。

徐生的涵义,也可说是生生不息的长生妙用,它是慢慢地用。这个观念很重要,等于能源一样,慢慢地用,俭省地用,虽说能源充满宇宙,永远存在,若是不加节制,乱用一通,那只是自我糟蹋而已。

动之徐生,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法则。

道家要人做一切事不暴不躁,不乱不浊,一切要悠然徐生,慢慢地来。

做人做事,要态度从容,怡然自得,千万不要气急败坏,自乱阵脚。

社会上,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天天分秒必争,忙忙碌碌,事事穷紧张,不知是为了什么,在拼命玩命。这与“动之徐生”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为人态度从容,可以怡然自得,和谐处众,以智化怨;做事不暴不躁,可以不乱不浊,冷静就难,淡定受喜。这对于普通人而言,尤其是这个时代的人,尤为需要。

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道德经》的智慧与启示​

二、少就是多,慢就是快,不争即是争

《道德经》有云:“少则得,多则惑”,“大器曼(慢)成”。不论游戏,还是人生,少就是多,慢就是快,不争就是争。

据说曾国藩少年时乘夜读书,恰有一小偷在梁上,想等着曾国藩睡了偷窃。想不到,一篇文章反反复复的诵读,曾国藩就是背不下来。最终,小偷一怒之下跳下房梁,将这篇文章给曾国藩背了一遍,并且扬言:你这脑子,就不要读书了。

可见曾国藩资质之平庸,但正因为他自知自己非聪明人,所以读书做事不求捷径,用最扎实的方法慢慢来。

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

他自知没有智力优势,因此比别人更虚心;他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打击能力更强;他做事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因此不留死角。

所以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七次,但是一旦开窍,后面的路就越来越顺。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高中进士。这样才有他一生出将入相,没有起伏蹉跌,实属罕见。

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往往不愿意下苦工,做事总想找捷径,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松松垮垮,结果平庸一生!有些方法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它扎扎实实、不留遗弊。

慢是一种境界,慢的不得不快。

而现在的年轻人最大的问题是:所有人都想做老板,却没有人静下心来好好做事了;都认为,站在风口上猪都能上天,没有人扎扎实实提升自己的能力了;都认为机会来了,所有人都想一夜暴富,没有人想到成长也是需要时间的!

所有的成长都不是一天两天,三年树一品,十年磨一剑,要想成为一棵大树首要的条件是时间的积累。

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道德经》的智慧与启示​

三、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

孔子讲:“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说话做事,该慢下来的事情,就必须慢下来,扎扎实实地做好。

而养心与求知,恰恰是人生种种修行里,最急不得的事情。心如若随着权与利跳来跳去,不过徒然心烦而已。

孔子一日曾与几位侍坐的弟子闲谈,让他们谈谈志向。子路性子急,孔子话音未落,他就洋洋洒洒地讲了一大套。

可子路万万没想到,他这一通情感流露,却让孔子转身就赏了他一声冷笑,这热脸可是大大地贴上了凉屁股。

孔子事后也解释了冷笑的原因——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不是说你讲得不好,而是你这沉不住气的劲儿,太不像样。

孔子一直强调敏于行而慎于言,遇事须机敏麻利,雷厉风行。可讲话最忌抢,一定要思虑清楚,等时机恰当,再慢条斯理地说出来。

急着发话,本就易失之慎重。

即便话本身没什么毛病,若说话的时机不成熟,好话也多半成了坏话。试想,即便子路说破大天,师尊话音未落就抢将上来,任谁见了,不会先皱皱眉头,怪他失礼?

北宋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王安石太过于激进,就连王安石自己都承认改革激进。

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他只认定一个目标,却忽略了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必然会连带产生一系列问题。在短短数年间将十几项改革全面铺开,全面的得罪了各个阶层支持者,于是改革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窘境,加速了北宋的灭亡。

宋代神童方仲永年少时业艺惊人,家家羡慕,可他父亲偏偏图他早赚名利,不让他静心学习,终日带他出席各种名流聚会,博取名声。

就这样,方仲永的学养日退五尺,最终没能避免泯然众人的命运。

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道德经》的智慧与启示​

大涵养的积淀,远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无论心智的历练,还是知识的学习,都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唯心神宁定,厚积薄发,才是收获大涵养,大格局的正途。

有一个有趣的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了。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不如,让我们试着从当下开始,慢下来。

慢不等于懒惰,慢不等于停滞不前,慢是对生活中风景的驻足,是凡事包容,是不挣扎,不狰狞,不恐慌。

稳而思进、慢而有为,才是慢生活的真谛。

只有慢下来,我们才会有时间去思考;静下来,我们才能看到自己的内心,感受到生活的欢乐与真谛。在纷繁忙碌的生活中,我们的心渐渐遗失了对美好的想象。但事实上,美好的事物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

因此,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应该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让灵魂跟上。

这就是老子的智慧。

本文关键词: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是什么,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和精神,老子的道德经的奥秘,老子《道德经》的人生智慧,老子的 道德经。这就是关于《老子的道德经含着极为深刻的智慧,《道德经》的智慧与启示​》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