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对人体的危害,长期噪音对人体的危害(娱乐性噪声可致永久性听力损伤)
关于【噪音对人体的危害】,长期噪音对人体的危害,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娱乐性噪声可致永久性听力损伤,当心孩子身边的“听力杀手”
现象
耳机不离身 降噪效果差
在家做作业,戴上耳机听音乐;出门坐地铁,戴上耳机看视频;晚上睡觉前,戴上耳机听小说……对于初中生阳阳而言,耳机几乎长在了身上,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不太愿意跟大人交流,觉得只要戴上耳机,就能把自己封闭起来,沉浸在没有外界打扰的专属空间里。”作为家长,刘女士倍感无奈,“一天下来几个小时,耳朵受得了吗?”
记者调查发现,耳机不离身的情况在青少年人群中相当普遍。即使是在嘈杂的地铁里,他们也会选择“以噪制噪”,甚至将音量开到最大,以掩盖超过100分贝的背景噪声。
这样的做法并非个例。研究表明,为了确保聆听效果,人在嘈杂环境中听音乐时,音乐输出强度要比背景噪声高,这会大大增加听力损伤的风险。有学者对不同配置的耳机进行研究,发现当音量为100%时,使用压耳式耳机只有18分钟的安全接触时间,使用耳塞及iPod耳机只有5分钟的安全接触时间,使用隔振式耳塞只有3分钟的安全接触时间。
为抵御噪声对听力的影响,不少人开始选择降噪耳机。记者在电商平台上搜索相关产品,发现降噪耳机分为入耳式、头戴式、颈挂式等多种款式,主动降噪功能成为大多数耳机的核心卖点。面对五花八门的降噪耳机,消费者往往很难判断性能究竟如何。
去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专门针对主动降噪耳机进行了风险监测,产品共涉及47家企业的60副耳机,价格在199元到2950元之间。测试人员模拟火车站、机场等场所的噪声环境,输送100分贝的总噪声量,对最大声压级、主动降噪量、综合降噪量等项目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在测试的60副耳机中,主动降噪量低于10分贝的多达30副,还有超过百分之十的产品主动降噪量低于5分贝。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终将风险监测的耳机产品定为中等风险,认为风险监测中五成的降噪耳机降噪量不足,可能会使消费者在嘈杂环境中调高音量,而噪声声压级过高,可能存在一定的听力损伤风险。
专家指出,部分降噪耳机之所以欠缺主动降噪能力,主要原因在于产品在硬件设计及算法处理方面不足,不能准确识别并处理外部噪声,导致降噪耳机在消除外部噪声方面效果较差。由此可见,即使选用降噪耳机,也不意味着可以畅听无忧。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委)发布新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 第1部分:安全要求》(GB 4943.1-2022),要求耳机音量在一定时间内累计超过规定限值以上时,电子产品应该给出警告并要求使用者确认,在不确认的情况下则自动降低到安全音量。
危害
渐进性加重 损伤不可逆
除了个人音频设备外,嘈杂的娱乐场所也会悄悄偷走孩子的听力。
在电玩游戏中心,数十台电子设备同时发出高亢刺耳的音效。置身其中,仿佛整个人都要被噪声吞没。一个小学生模样的男孩手握方向盘,聚精会神地体验模拟赛车游戏,丝毫不顾耳边环绕的巨大轰鸣声。
在他身旁不远处,两名玩家随着动感十足的音乐节奏,用力拍打屏幕周围的按键,噼啪作响的声音震耳欲聋。记者打开分贝测试仪,发现现场噪声持续在110分贝上下。
“KTV里也特别吵,音响本来就开很大,好多人还喜欢对着话筒飙歌,在房间里跟人说话只能扯着嗓子喊,心脏都震得难受。”放假的时候,晓琪曾经跟同学约着一起唱歌。结果几个小时下来,感觉耳朵快要“炸”了。
“在娱乐活动中产生的可能导致听力障碍的声音其实都属于娱乐性噪声。”据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商莹莹介绍,娱乐性噪声既包括电脑、手机、音响等各种播放器和耳机发出的声音,电动玩具等各种儿童玩具发出的声音,打击乐器等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也包括KTV、迪厅、酒吧、游戏厅、影院等休闲演出场所发出的声音和赛车、射击等体育赛事活动发出的声音。“娱乐性噪声简直无孔不入,哪怕是健身房,也可能是‘重灾区’。例如跳操时,不少教练为了调动气氛,总是习惯把音乐调到很大音量,不知不觉中也会造成听力损伤。”
事实上,娱乐性噪声的强度不容小觑。有研究表明,在距离发声玩具10厘米处测得的噪声强度可达78至108分贝,电子产品耳机的最大声输出级可达120分贝,在距离爆竹3米处测得的噪声强度可达125至156分贝,在摇滚音乐表演现场测得的噪声强度可达120至140分贝。
“近年来,公众接触娱乐性噪声的范围越来越广,而青少年恰恰是娱乐性噪声的主要接触人群。”商莹莹谈到,噪声可能造成内耳的机械性损伤,也可能造成内耳微循环及代谢的病理性改变,损伤毛细胞,引发听力障碍。值得注意的是,噪声通常是日积月累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并呈现渐进性加重的特点。此外,噪声还会刺激心血管、消化、神经、内分泌等系统,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消化不良、情绪低落、失眠等问题。
提醒
控音量时长 耳鸣及时治
“要想预防娱乐性噪声,首先要提高公众意识,让大家明白娱乐性噪声的危害。”商莹莹说,娱乐性噪声导致的听力损伤通常是缓慢且进行性的,前期不易察觉。等到严重时,比如经常听不清别人讲话,或者需要把音量开得很大时才会引起注意,但这种情况下,听力损伤已经比较严重。“现在,很多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视力,会定期去医院检查,但对听力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要知道,听力一旦损伤,同样很难挽回,平时也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在商莹莹看来,日常生活中完全屏蔽娱乐性噪声并不现实,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在于尽可能远离噪声环境或减少持续暴露时间。“总体来说,噪声强度越大、个体暴露的时间越长,出现听力损伤的风险越高。数据显示,人持续暴露于85 分贝的噪声超过8小时就有可能发生永久性听力损伤。噪声强度每增加3分贝,人可接受的暴露时间就要减少一半。如果不得不长时间暴露于高强度噪声环境,就要采取防护措施,通过佩戴耳塞或耳罩来保护听力,养成安全用耳习惯。”
“在使用耳机时,一定要合理控制输出强度和聆听时间,避免在地铁等嘈杂环境下听音乐。无论什么样的耳机,长时间大音量使用都是会损伤听力的。”商莹莹谈到,出于对听力的保护,国际上普遍呼吁遵循“60-60-60”原则,也就是每次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音量不要超过最大值的60%,环境噪声最好不超过60分贝。
商莹莹提醒,当耳朵出现耳鸣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如果错过治疗的最佳窗口期或者治疗不当,听力损伤可能会终身伴随。
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的同时,商莹莹还呼吁政府和社会共同采取措施,打造健康的聆听环境。“以《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为例,其中规定了营业性文化场所和商业经营活动中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边界噪声排放限值和测量方法,可以用于噪声管理、评价和控制,应当认真落实,真正把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不必要的听力损伤。”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宗媛媛 美编 张存
流程编辑:U016
2、长期噪音对人体的危害
长期噪音对人体的危害
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
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是一个从生理移行至病理的过程,造成病理性听力损伤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接触时间。长期接触较强烈的噪声引起听觉器官损伤的变化一般是从暂时性听阈位移逐渐发展为永久性听阈位移。
1、暂时性听阈位移。暂时性听阈位移是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暂时性的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听觉适应:短时间暴露在强烈噪声环境中,感觉声音刺耳、不适,停止接触后,听觉器官敏感性下降,脱离接触后对外界的声音有“小”或“远”的感觉,听力检查听阈可提高10~15dB,离开噪声环境1min之内可以恢复,这种现象称为听觉适应。
听觉疲劳:较长时间持续暴露于强噪声环境或多次接受脉冲噪声,引起听力明显下降,离开噪声环境后,听阈提高超过15~30dB,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听力才能恢复,称为听觉疲劳。一般在十几小时内可以完全恢复的属于生理性听觉疲劳。在实际工作中常以16h为限,即在脱离接触后到第二天上班前的时间间隔,在此期间内恢复至正常水平。随着接触噪声的时间继续延长,如果前一次接触引起的听力变化未能完全恢复又再次接触,可使听觉疲劳逐渐加重,最终听力不能恢复而变为永久性听阈位移。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均属于可逆性听力损伤,可以被视为生理性保护效应。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发生时,听力下降,能听到声响的阈值提高,从而减轻噪声的伤害。
2、永久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阈位移指噪声或其他有害因素导致的听阈升高,不能恢复到原有水平。出现这种情况是听觉器官具有器质性的变化。永久性听阈位移又可分为听力损失、噪声性耳聋以及爆震性声损伤。
听力损失:是指长期处于超过听力保护标准的环境中[>85~90dB(A)],听觉疲劳难以恢复,持续累积作用的结果,可使听阈由生理性移行至不可恢复的病理过程。主要表现在高频(3000Hz、4000Hz、6000Hz)任一频段出现永久性听阈位移大于30dB,但无语言听力障碍,又称高频听力损失。高频听力损失(特别是在3000~6000Hz)可作为噪声性耳聋的早期指标。
噪声性耳聋:当高频听力损失扩展至语言频率三频段(500Hz、1000Hz、2000Hz),造成平均听阈位移大于25dB,伴有主观听力障碍感,称噪声性耳聋。并且在4000Hz处有一听力突然下降的听谷存在。噪声性耳聋是由于长期遭受噪声刺激所引起的一种缓慢性、进行性的感音神经性耳聋。
爆震性耳聋:又称爆震性声损伤。是在一次强噪声作用下造成的听力损伤,如爆破作业、火器发射或其他突然发生的巨响所形成的强脉冲噪声和弱冲击波的复合作用,使外耳道气压瞬间达到峰值,强大的压强可使鼓膜充血、出血或穿孔,严重时可致听骨链骨折。瞬间高压传入内耳,造成内淋巴强烈振荡至基底膜损伤、出现听力障碍,并可由于前庭受到刺激而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生理保护结构所起的反应已经完全不起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听觉器官的个体防护。
3、耳蜗形态学的改变。噪声引起的听觉系统损伤是物理(机械力学)、生理、生化、代谢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可使听毛细胞受损伤,严重时Corti器(柯替氏器)全部消失或破坏。损伤部位常发生在距卵圆窗9~13mm处。
噪声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与噪声的性质、强度和接触时间有关。噪声反复长时间的刺激,超过生理承受能力,就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导致条件反射的异常,使脑血管功能紊乱,脑电位改变,从而产生神经衰弱综合征,可出现头痛、头昏、耳鸣、易疲倦以及睡眠不良等表现,还可以引起暴露者记忆力、思考力、学习能力、阅读能力降低等神经行为效应。在强声刺激下可引起交感神经紧张,引起呼吸和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发冷、出汗、心律不齐、胃液分泌减少、抑制胃肠运动、影响食欲。
2、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噪声可通过下丘脑-垂体系统,促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腺激素以及促甲状腺激素等分泌的增加,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生化改变。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心率、脉搏加快,噪声越强,反应也越强烈,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增加,收缩压有某种程度的升高。但随噪声作用时间的延长,机体这种“应激”反应逐渐减弱,继而出现抑制,心率、脉搏减缓,心输出量减少,收缩压下降。一般认为,心血管系统改变的程度与噪声的性质、参数以及接触时间的长短有关。
4、对视觉器官的影响。噪声对视觉器官会造成不良影响。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工人常主诉眼痛、视力减退、眼花等。噪声与振动还能引起眼睛对运动物体的对称平衡反应失灵,其原因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在噪声刺激下产生抑制作用后的结果。一般来说,噪声强度越大,视力清晰度稳定性越差。由于视力清晰度降低,会使劳动生产率下降。同时,噪声还会使色觉、视野发生异常,调查发现噪声对红、蓝、白三色视野缩小80%。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在噪声的长期作用下,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消瘦、胃液分泌减少、胃蠕动无力、胃排空减慢等。
噪声的非特异性效应
1、对睡眠、休息的干扰。噪声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强烈的噪声甚至使人无法入睡,心烦意乱或使人多梦、惊醒,而老年人和病人对噪声的干扰更为敏感。
2、对心理的影响。噪声引起的心理影响主要是烦恼,使人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噪声也容易使人疲劳,因此往往会影响精力集中和工作效率,尤其是对一些做非重复性动作的劳动者,影响更为明显。噪声的掩蔽效应,往往掩盖一些危险信号的声响示警,故吵闹的施工区域或生产场所易出现工伤事故。
3、噪声对胎儿和儿童的影响。研究表明,噪声会使母亲产生紧张反应,引起子宫血管收缩,以致影响供给胎儿发育所必需的`养料和氧气。噪声还影响胎儿的体重。此外,因儿童发育尚未成熟,各组织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不论是体内的胎儿还是刚出世的婴儿,噪声均可损伤听觉器官,使听力减退或丧失。噪声还会影响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有调查显示,吵闹环境下儿童智力发育比安静环境中的低20%。
4、对女性的健康影响。噪声对女性的月经机能会产生影响,常表现为周期异常(周期不规律),经期延长,血量异常(血量增多者多于血量减少),痛经等。当女性接触高强度噪声,特别是接触100dB以上强度噪声时,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可明显增高。孕妇长期接触噪声,生出低体重儿发生率增加,对神经系统先天畸形可能也有轻度影响。
长期噪音对人体的危害
一、干扰生活工作:
睡眠是人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维持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噪声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和数量,老年人和病人对噪声干扰更敏感。当睡眠受到干扰而辗转不能入睡时,就会出现呼吸频繁、脉博跳动加剧,神经兴奋等现象,第二天会觉得疲倦、易累,从而影响工作效率。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失眠、耳鸣多梦、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在医学上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在高噪声环境下,这种病的发病率可达50~60%。
据统计,噪声会使劳动生产率降低10~50%,随着噪声的增加,差错率上升。由此可见,噪声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导致反应迟钝,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差错率上升。噪声还会掩蔽安全信号,如报警信号和车辆行驶信号等,以致造成事故。
二、损伤听力:
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又称听觉疲劳。但是,如果人们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形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若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出现暴震性耳聋。
三、诱发多种疾病:
因为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以致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故噪声除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外,还会给人体其它系统带来危害。由于噪声的作用,会产生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与低噪声环境下的情况相比,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2~3倍。可见噪声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噪声也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使肠胃病和溃疡病发病率升高。此外,噪声对视觉器官、内分泌机能及胎儿的正常发育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在高噪声中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诱发一些疾病。
长期噪音对人体的危害
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
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是一个从生理移行至病理的过程,造成病理性听力损伤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接触时间。长期接触较强烈的噪声引起听觉器官损伤的变化一般是从暂时性听阈位移逐渐发展为永久性听阈位移。
1、暂时性听阈位移。暂时性听阈位移是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暂时性的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听觉适应:短时间暴露在强烈噪声环境中,感觉声音刺耳、不适,停止接触后,听觉器官敏感性下降,脱离接触后对外界的声音有“小”或“远”的感觉,听力检查听阈可提高10~15dB,离开噪声环境1min之内可以恢复,这种现象称为听觉适应。
听觉疲劳:较长时间持续暴露于强噪声环境或多次接受脉冲噪声,引起听力明显下降,离开噪声环境后,听阈提高超过15~30dB,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听力才能恢复,称为听觉疲劳。一般在十几小时内可以完全恢复的属于生理性听觉疲劳。在实际工作中常以16h为限,即在脱离接触后到第二天上班前的时间间隔,在此期间内恢复至正常水平。随着接触噪声的时间继续延长,如果前一次接触引起的听力变化未能完全恢复又再次接触,可使听觉疲劳逐渐加重,最终听力不能恢复而变为永久性听阈位移。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均属于可逆性听力损伤,可以被视为生理性保护效应。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发生时,听力下降,能听到声响的阈值提高,从而减轻噪声的伤害。
2、永久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阈位移指噪声或其他有害因素导致的听阈升高,不能恢复到原有水平。出现这种情况是听觉器官具有器质性的变化。永久性听阈位移又可分为听力损失、噪声性耳聋以及爆震性声损伤。
听力损失:是指长期处于超过听力保护标准的环境中[>85~90dB(A)],听觉疲劳难以恢复,持续累积作用的结果,可使听阈由生理性移行至不可恢复的病理过程。主要表现在高频(3000Hz、4000Hz、6000Hz)任一频段出现永久性听阈位移大于30dB,但无语言听力障碍,又称高频听力损失。高频听力损失(特别是在3000~6000Hz)可作为噪声性耳聋的早期指标。
噪声性耳聋:当高频听力损失扩展至语言频率三频段(500Hz、1000Hz、2000Hz),造成平均听阈位移大于25dB,伴有主观听力障碍感,称噪声性耳聋。并且在4000Hz处有一听力突然下降的听谷存在。噪声性耳聋是由于长期遭受噪声刺激所引起的一种缓慢性、进行性的感音神经性耳聋。
爆震性耳聋:又称爆震性声损伤。是在一次强噪声作用下造成的听力损伤,如爆破作业、火器发射或其他突然发生的巨响所形成的强脉冲噪声和弱冲击波的复合作用,使外耳道气压瞬间达到峰值,强大的压强可使鼓膜充血、出血或穿孔,严重时可致听骨链骨折。瞬间高压传入内耳,造成内淋巴强烈振荡至基底膜损伤、出现听力障碍,并可由于前庭受到刺激而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生理保护结构所起的反应已经完全不起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听觉器官的个体防护。
3、耳蜗形态学的改变。噪声引起的听觉系统损伤是物理(机械力学)、生理、生化、代谢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可使听毛细胞受损伤,严重时Corti器(柯替氏器)全部消失或破坏。损伤部位常发生在距卵圆窗9~13mm处。
噪声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与噪声的性质、强度和接触时间有关。噪声反复长时间的刺激,超过生理承受能力,就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导致条件反射的异常,使脑血管功能紊乱,脑电位改变,从而产生神经衰弱综合征,可出现头痛、头昏、耳鸣、易疲倦以及睡眠不良等表现,还可以引起暴露者记忆力、思考力、学习能力、阅读能力降低等神经行为效应。在强声刺激下可引起交感神经紧张,引起呼吸和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发冷、出汗、心律不齐、胃液分泌减少、抑制胃肠运动、影响食欲。
2、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噪声可通过下丘脑-垂体系统,促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腺激素以及促甲状腺激素等分泌的增加,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生化改变。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心率、脉搏加快,噪声越强,反应也越强烈,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增加,收缩压有某种程度的升高。但随噪声作用时间的延长,机体这种“应激”反应逐渐减弱,继而出现抑制,心率、脉搏减缓,心输出量减少,收缩压下降。一般认为,心血管系统改变的程度与噪声的性质、参数以及接触时间的长短有关。
4、对视觉器官的影响。噪声对视觉器官会造成不良影响。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工人常主诉眼痛、视力减退、眼花等。噪声与振动还能引起眼睛对运动物体的对称平衡反应失灵,其原因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在噪声刺激下产生抑制作用后的结果。一般来说,噪声强度越大,视力清晰度稳定性越差。由于视力清晰度降低,会使劳动生产率下降。同时,噪声还会使色觉、视野发生异常,调查发现噪声对红、蓝、白三色视野缩小80%。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在噪声的长期作用下,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消瘦、胃液分泌减少、胃蠕动无力、胃排空减慢等。
噪声的非特异性效应
1、对睡眠、休息的干扰。噪声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强烈的噪声甚至使人无法入睡,心烦意乱或使人多梦、惊醒,而老年人和病人对噪声的干扰更为敏感。
2、对心理的影响。噪声引起的心理影响主要是烦恼,使人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噪声也容易使人疲劳,因此往往会影响精力集中和工作效率,尤其是对一些做非重复性动作的劳动者,影响更为明显。噪声的掩蔽效应,往往掩盖一些危险信号的声响示警,故吵闹的施工区域或生产场所易出现工伤事故。
3、噪声对胎儿和儿童的影响。研究表明,噪声会使母亲产生紧张反应,引起子宫血管收缩,以致影响供给胎儿发育所必需的`养料和氧气。噪声还影响胎儿的体重。此外,因儿童发育尚未成熟,各组织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不论是体内的胎儿还是刚出世的婴儿,噪声均可损伤听觉器官,使听力减退或丧失。噪声还会影响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有调查显示,吵闹环境下儿童智力发育比安静环境中的低20%。
4、对女性的健康影响。噪声对女性的月经机能会产生影响,常表现为周期异常(周期不规律),经期延长,血量异常(血量增多者多于血量减少),痛经等。当女性接触高强度噪声,特别是接触100dB以上强度噪声时,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可明显增高。孕妇长期接触噪声,生出低体重儿发生率增加,对神经系统先天畸形可能也有轻度影响。
本文关键词:长期噪音会对人体造成,噪音对人体有害,长期噪音对人体的损害,噪音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长期噪音大对人体的影响。这就是关于《噪音对人体的危害,长期噪音对人体的危害(娱乐性噪声可致永久性听力损伤)》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