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甗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一尊青铜甗与15岁少女头骨的出现
关于【青铜甗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青铜甗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一尊青铜甗与15岁少女头骨的出现,揭开了殷商文化的阴暗面
引言
如果说《封神演义》只是一则神话故事,那么商朝背景下,被描述成心狠手辣的君主商纣王帝辛,却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
神话中的商纣王帝辛及妖妃妲己,两人处心积虑所想出来的炮烙、剖腹、挖心等刑罚,残忍程度皆是众人有目共睹的。
但你知道吗?历史上的商朝“噬人制度”恐怖程度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例如商朝的人殉人祭制度,就是用来殉葬或祭祀的,虽然都是把活人弄死,但这些人多为奴隶,亦称之为人牲。人殉顾名思义就是用活人殉葬;人祭的起源要更早一些,奴隶主会把人同猪狗等牲畜般当作祭品。
(古装神话剧《封神演义》)
讲到这里已然使人毛骨悚然,但这还不是最残忍的,更恐怖的还有一种吸食人头的祭祀仪式,残暴程度令人咋舌。
见过吃猴脑、猪脑的,却仍然无法相信有吃人脑的,真是骇人听闻。可是,从考古学家两次意外发现青铜甗里装有被蒸煮过的人头后,不得不承认,此事并非空穴来风。
那么问题来了,商朝为何会有如此残酷的祭祀文化?
一、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从现有的考古材料看,甲骨文卜辞中,关于殷商人好战的记载可谓屡见不鲜,这可能源于商王朝是史上巫术鼎盛的朝代。
在当时,祭祀乃国事的重中之重,而他们日常祭祀几乎每次都必备人牲,从而导致了无休止的血腥和杀戮。
(殷商战争)
殷商晚期,奴隶主贵族横征暴敛,诸侯国也常因私利战乱四起,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奴隶主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实施各种残暴的剥削,一时间民众的反抗声激发了战祸,导致生灵涂炭。
殷商人对待战俘的手段极其残忍,大多都是先刺死,再用于祭祀活动。祭祀一般以人殉人祭为主,身份不同,祭祀方式也有所不同。
人祭多以战俘为主。人殉则分为两种:一种是全躯葬,多为亡者宠幸的妻妾及奴仆武士。墓主人的周围放入全躯葬的殉人,还备有薄棺和少数随葬品;
另一种是身首异地而葬。这种殉人,身首都是分别埋入墓坑填土中或墓道中,真的是连个全尸都不给人留。
(奴隶身首异地而葬)
祭祀坑遍布于殷王陵陵区内,还有公共祭祀场所,人牲坑中近2000人,分别埋葬的有全躯人骨、身首异地的人头和肢体。
古往今来,祭祀仪式以祭祖为最常见,比如,我们固定的传统祭祖节日有清明节、中元节等,届时远方的游子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会赶回家乡祭拜祖先。
但殷商人的祭祀却是五花八门,几乎纳入日常。有砍头的伐祭,焚人的燎祭、将人剁成肉酱及血祭、活埋等各种方式,简直是无所不祭。商朝早中期的人殉,一般都是与狗同埋,迁殷后则单埋为主。
(恐怖的祭祀)
比如武丁等时期的奴隶主要来源于被掳获的羌人,而羌人奴隶经常作为祭祀品与牛羊同祭,所以为了大量掳获奴隶,羌方便是他们主伐对象。
考古专家从已发掘的殷墟中,证实人殉人祭的人数高达6000多人。发现殷王陵和殷王室墓15座。每墓殉葬数十人至数百人,中小奴隶主墓每墓殉葬一人至数人。
殷商的宫殿、宗庙建筑,也是使用人祭的重要场所。人祭最多的是小屯乙组第7号宫殿址,共用585人。
(各种祭祀仪式)
其实这种噬人的文化,早在4000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就有了,却在盘庚迁殷后盛极一时,武丁时期用于祭祀的人数更是高达9021人。如此残酷的习俗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时,被人们深恶痛绝才逐渐废除。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暴虐的实施者终不能将真相掩盖。随着考古热的崛起,出土的文物如雨后春笋一茬接一茬,专家们的追根溯源,令民众对过往种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装有人头的青铜甗,在《封神演义》的催化下,显得格外神秘。其实考古学家在1984年第一次发掘青铜甗时,并未做多想,只是单纯地认为青铜甗埋在地底几千年,可能受外力破坏才导致有颗人头滚入其中,不足为奇。
(盛放头骨的青铜甗)
当1999年,再次发掘青铜甗中,赫然盛放着千年人头时,他们震惊了,如果第一次实属偶然,那么第二次就是历史必然发生的产物,考古学者带着猎奇的巧思,紧锣密鼓地展开研究。
二、青铜甗里的秘密
青铜甗在现代是尊贵的文物瑰宝,但商朝却是贵族用的炊具。青铜甗的出土为学者们研究历史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那是一个等级制度划分极森严的时代,贵族使用青铜器、小民百姓使用陶器。
殷商晚期是青铜时代的鼎盛期,甗作为古代炊具的一种,上方盛放食物;下方装水,中间隔层有孔的箅子,整个青铜甗类似蒸锅。
(青铜甗)
本是供贵族用来蒸煮食物的,为何蒸煮的是颗人头呢?难道殷商人喜欢人食人?这也太恐怖了。
当然,考古是件非常严谨的事情,为了揭开青铜甗中的秘密,并验证商人同类相食的真相,还需要对头骨全面检测。
于是专家凭借现代化先进的检测技术,将些许头骨碎片进行化验,研究结果显示,该头骨钙质流失殆尽,证明的确有人刻意蒸煮过这颗少女头。
专家们还从颅骨形状及牙齿磨损度和发育的程度中,确定这是位15岁少女的头,来自安阳东南方的安徽六安。
(15岁少女头骨)
根据青铜甗出土的地表层时间分析,晚商时期,东南方的族群曾被帝乙和纣王征讨过,当时他们掳获了众多战俘。这个被残忍杀害的15岁少女很可能是个战俘。
事实证明,殷商人确实有着吃人的习俗。在《封神演义》里也有商纣王烹杀伯邑考做成肉酱的桥段,虽是神话,看来也是凭借商纣王的原型改编。
事情越明了,离真相就越近了。既然是吃人,那么被吃掉的少女究竟是什么身份?
(《封神演义》里商纣王将伯邑考做成肉酱)
三、少女身份揭开最血腥的历史
从史料中获悉商朝偶尔会有食人行为,但都是在发生大事时,为了庆祝才吃,并只能供贵族享用。要知道,族群的食人等级制度是非常严格的,例如:高等级的人吃人,低等级的只有被吃掉的份。
专家分析,由于殷商战争频繁,这个少女的部落战败后,她也成了众多俘虏中的一员。她可能是个地位低下的人,又或是个被随意贩卖的奴隶。但在接下来的研究发现,这少女并不是地位低下的奴隶。
专家取下一颗牙齿做元素分析,因为地域差异造成不同区域生活的族群饮食气候不同,那么牙齿里的元素比例也会有差异。女孩牙齿平整度较高。说明她日常以肉为食,其真实身份应该属于贵族阶级。
(取下少女牙齿做分析)
毕竟当时的贫穷人家连吃粮食都是奢侈,更别想吃到肉食,还有的也许只有吃树皮啃草根的份。在这种情况下,牙齿的形状在坚硬食物的咀嚼中变得差异化。
人类的牙齿正常情况下,长到12岁就基本发育成熟。成熟后的牙齿里,锶同位素将被彻底锁定。也就是说,不管当初她在哪,就算是12岁以后移居他处,其锶同位素也不会改变。追本溯源,学者们断定她是安徽六安人,而且很可能是贵族。
由此可见,1984年、1999年两次出现被蒸煮过的千年头骨,并非意外掉落在青铜甗里的。而是战争结束后,祭祀时被人砍下脑袋煮着吃了,细思极恐。
为何商朝会有如此缺德的食人制度?
四、泯灭人性的祭祀行为
当时整个殷商社会都盛行巫鬼之风,用俘虏的血肉来祭祀神明。在商朝君主的认知里,人是万物之灵,是作为献祭神明时最虔诚的祭品。
只有将非常重要的人物作为祭品,置于青铜器中祭祖,才能彰显殷商文化最隆重的祭祀。
(献祭作为一种威慑手段)
从政权层面上说,用敌对族群的首领及亲属作为献祭之物,对周边部落也是一种威慑。商王为了独享诸神福佑,只得给神明提供大量的祭品,那么唯有征服统治大地上的所有民族,才能垄断向仙神献祭的权力。
因此殷商统治从来没有外来威胁可以动摇,他们独占中原长达600年。作为商朝君王,最重要的就是不停安排献祭,把祭祀当作日常工作。
当时这名贵族少女被斩首后,殷商人将她的头颅作为鬼神祭祀里一个高贵的祭祀品,盛在青铜甗中蒸煮,并恭敬地奉献给鬼神和祖先,以祈求上苍的庇佑。
殷商人迷信祭祀,这一点甲骨文里记录有关人祭的祭祀人数就有14197人。其祭法也多达数十种,以人牲或兽牲居多,有时一次祭祀,商王就会宰杀、奉献3000人牲及1000头牛。
人牲的献祭比牲畜还多,何其悲哀!而这两顶盛放人头的青铜甗,也只是殷商人祭祀中最血腥的一瞥。同时,也揭露了商王朝最为阴暗的一面,那就是以人祭祀。
(祭祀后的累累头骨)
殷商人一致认为,人间一切祸福命运都被天上诸神所主宰。那些历代已故的君王、贵族都成为神灵,只要向他们献祭的人牲、牛羊越多,诸神就会保证献祭者在人间享受一切福佑。
在这种思维下,殷商人对道德戒律无所顾忌,成了一个以纵欲著称的民族。《史记》记载了纣王建造酒池肉林、男女裸身集体荒淫无度等种种荒唐行为。
其实整个商朝的各种血腥的杀祭及残酷的刑罚,非纣王独享的娱乐方式。都是殷商人集体所为,只是作为君王,人们将丑恶的一面全部集中到他一人身上。
人在做天在看,他们虔诚的供奉并没有得到上天的庇护。强盛的大邑商,在西方的周亮出最锋利的戈矛之时化为灰烬。现实中商纣王帝辛与我们耳熟能详的《封神演义》里,结局如出一辙,正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
五、殷墟是新史学的开端
3000年后随着时间的斗转星移,人们发现了被黄土掩埋的商王朝最后的都城废墟:殷墟。这也标志着近代考古热的兴起。
(殷墟)
专家们从殷墟中并未掘出大规模的烹煮人骨,也间接证明,商朝人吃人并不是常态,若非必要,他们是不会以人为食。
殷墟时期虽然承载着古人的暗黑史,但其遗留下来的文化底蕴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瑰宝,特别是自然科技很多领域就已达到世界超前水准。
学者们从商朝王室用于占卜记事的甲骨文中,发现殷商人早已认识到超新星等天文现。
如今我国沿用的农历将1年分成12个月,也是采取阴阳合历的殷历法。
商人在数学方面也形成了十进位制计数法,能精准的将个、十、百、千、万等数字表达出来。
(青铜冶炼)
在手工业方面更是空前发达,门类齐全,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青铜冶铸、制陶、制骨、制车等工艺结构复杂,可谓独具匠心。
结语
殷商文化之所以恐怖,主要体现在殷商人有着严重的等级观念,这种固化思维早已深入骨髓。
他们认为统治者如天神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因此才助长了商王们的嚣张气焰。他们可以随意左右他人的思想,夺人性命犹如捏碎一只蚂蚁,无法无天到民怨沸腾。
惨绝人寰的殷商文化,腐朽而糜烂,血腥的祭祀典礼被忘却在梦魇般恐怖而悠长的岁月里。被掩埋着的累累骸骨时刻警醒着世人,不能一味地迷信神灵庇佑,现在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社会。
(殷商时期)
世界纷繁复杂,凡事都有正负两面,我们看待人、事、物不能只停留在表层。
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像殷墟文化也有积极的一面,对人类科技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需要多方位去探寻结果,有效地做到趋利避害,共同为时代文明的发展尽心竭力。
参考文献
15岁少女头颅青铜器中蒸煮 揭开一个王朝崩溃真相[OL].励志网,2019-01-31
殷墟的考古发掘 [OL].河南省人民政府网,2014-09-16
2、青铜甗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10分钟助你分清鼎鬲甗簋簠
每当我们谈起博物馆里的“国之重宝”,青铜器是绕不开的主角。作为最重要的商周礼器,青铜器见证着遥远历史时代的权力和活力,它们常被用来装盛供奉给祖灵的食物和酒水,是商周人与祖先沟通的媒介,也在当时贵族各种礼仪场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商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使得青铜制器成为贵族权力的代表 图源网络
但数千年的时光阻隔,后世很难分清这些国之重器的功用到底是什么,甚至连名字都读不出来。从宋代开始,学者不再把青铜器单纯视为古董珍玩,而是将其作为历史资料开展系统研究,并对青铜器进行初步分类。到了近代,罗振玉、容庚、陈梦家等学者依照器物用途、形状,结合文献记载和青铜铭文,对青铜器做了科学分类和命名,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左至右是罗振玉、容庚和陈梦家,皆为近代在青铜器研究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学者 图源网络
如今,就我们所知,中国常见的青铜器包括30种主要类型,可以分为烹饪食物的炊器、盛放熟食的食器、盛酒和饮酒器、行沃盥之礼的水器、奏“乐”所用的乐器、行军打仗时的兵器以及其他杂器等等。
青铜器主要品类 ©华夏风物
民以食为天,烹饪食物的炊具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器具,现存青铜器中有大量炊具,包括鼎、鬲、甗等,而这些器物在历史演变中逐渐获得了礼仪功能,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西周礼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宴饮“九鼎八簋”的用鼎制度 ©《如果国宝会说话》
也许鼎是我们最耳熟能详的青铜器。因为器型高大,它们常常会独占一个展柜。
但实际上,博物馆中还会有不少普通炊具大小的鼎。鼎最初就是烹煮食物的炊具,先民烹制肉食时,以三条腿架起锅烧火,便是鼎的雏形。如今我们所见的鼎足之间的空隙,便是灶口和支架的所在,便于腹下烧火。
1979年出土于陕西淳化县的淳化大鼎是三足鼎器的代表之作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随着鼎的发展,一种巨型的鼎大到可以放下一头牛,便是《淮南子》中的“函牛之鼎”,因为过于巨大,也曾被用作施行“烹杀”的刑具,罪犯会被扔进鼎中活活煮死。大鼎逐渐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是突出统治者身份等级差别的标志之一。在周代,便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
现藏于安徽博物院的铸客大鼎,口径与体积极大,十分接近《淮南子》中提到的“函牛之鼎” ©安徽博物院
鼎有三足圆鼎和四足方鼎两类。国家博物馆中藏有商代体量最大的子龙鼎,和拥有291字铭文的周代大盂鼎,2021年,国博联合上海博物馆举办的“礼和万方——商周青铜鼎特展”,更将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周代大克鼎运送进京,让三座重要的青铜大鼎得以相聚。此外,重要的三足鼎还有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拥有500字铭文的毛公鼎。
“礼和万方——商周青铜器特展”中展出的大盂鼎 ©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足方鼎制作工艺更复杂,存世相对较少,最为盛名的后母戊大方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所铸的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饕餮纹饰精美,完美展现了鼎在当时作为权力象征的宏伟气魄。
后母戊鼎,中国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假如国宝会说话》
与鼎相似,鬲也是重要的烹煮炊器。最大的特征是拥有口沿外倾的侈(chǐ)口,以及3个肥大形似布袋的足。这些特征也印证了鬲出现的原因也许是为了节省柴火。虽然鼎已经足够稳定,但鼎足之间的中空让烧火时热量容易散失,而鬲肥大的足压缩了中空的空间,让受热面积更大,也更省薪柴。
侈口与袋形足是鬲器的重要特征,图为西周师趛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甗的字形看起来很复杂,但经过拆解后,你会发现其中藏着“鬲”。从外形上,我们也能直观地发现这是一种组合器物,甗上部盛放黍粟,中间有一层叫箄的带孔薄板相隔,下部的鬲里装水烧火,蒸汽通过箄加热食物,如同今天的蒸锅。
妇好三联甗,目前所见唯一的复合型青铜炊具 图源网络
国家博物馆所藏的殷墟妇好墓三联甗,是一件罕见的巨型殷商青铜器,长方形的鬲部上放置了3个甗,极为特殊,可以想象当时宴飨或祭祀时的盛大场面。
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已经培育出粟、黍、稷、稻、菽等粮食作物。为了盛放熟食,食器也就相应诞生。青铜食器是古代最早、最正式的饮食用具,可分为盛食器、挹取器、切肉器等。
古代青铜食器最早是用于储存盛放粮食作物 ©《假如国宝会说话》
食器不仅会被贵族用来进行祭祀等礼制活动,也会被用到日常生活中。这些食器多有盖,一是为了保温,同时也可以翻转过来,便于盛放食物。
圆口双耳的簋,类似我们现在使用的大碗,用来盛放饭食。当黍粟在甗中蒸熟以后,会被盛在簋里祭祖。簋的地位与鼎相当,西周时实行“列鼎制度”,簋常和鼎同时出现,一盛主食,一烹肉食。簋常以偶数组合,与成奇数的列鼎配合使用,有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等形制。现在广东还把八大碗菜称为“八簋”,这也是北京“簋街”名字的由来。
鼎(上方)与簋(下方)数量上的差异,区分了周朝不同阶层的权力地位 图源网络
国家博物馆的“古代中国”常展中陈列着几个重要的簋。“利”青铜簋上的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的重大历史事件,上圆下方的形制也是天圆地方观念的体现;宜侯夨(cè)簋内的铭文记载有周代分封制,见证了周人通过分封制以扩大政治版图;“禽”青铜簋的铭文记录了周成王东征的历史,为西周初期“周公摄政”、“伯禽代封”等历史提供了线索。
青铜簋上的铭文,是考究周朝礼制的重要线索。图为利簋,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假如国宝会说话》
簋到了春秋时演变成簠、盨,它们都是装饭粥的食器,上部都有盖,不同的是簠是长方形,盨为椭圆形,类似现在的带盖饭盒。这两种器具盖上都带有钮,当盖被倒置时,钮就成了足,器盖也可盛放东西,十分便捷实用。
遂公盨,现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保利艺术博物馆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藏的遂公盨,于2002年春天由博物馆专家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偶然发现,内底铭文10行98字,是目前所知最早关于大禹及德治的文献记录。
就盛食器的变化来说,与盛肉食的鼎相配的盛饭食器,在西周是簋,到了春秋则是簠、盨和敦,战国以后则是盒。敦的外形像一只圆球,下部有足,上部装有钮,两侧加有耳。因为它浑圆的外观,也被称为“西瓜鼎”。
嵌地几何云纹铜敦,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图源网络
豆是一种高足容器,用来盛装调料和副食,例如古代常常食用的干果、肉酱“醢”和肉脯。豆在使用时,常以偶数出现,按尊卑长幼有数量之分,古有“觞酒豆肉箪食(一觞酒一豆肉一箪饭)”一说。
中国青铜炊器与食器谱系图 ©华夏风物
殷商时的贵族饮酒成风,盛酒的青铜器皿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酒器包括盛酒器和饮酒器。盛酒器主要有尊、觥、彝、卣、罍、瓿、缶、壶;饮酒器有爵、觚、觯、角、散、斝等。先秦时期对不同青铜饮酒器的容量有明确区别,如一升为爵,二升为觚,三升为觯,四升为角,五升为散。
自殷商而来的贵族饮酒之风,使得青铜酒器发展多样。图为徐州洪楼祠堂中的汉画像石“迎宾宴饮图” 图源网络
尊是商周时一种大中型盛酒器。从器物形状可以分为两类,一种体形较大,长颈,敞口,口径较大,可以想象下北京的建筑“中国尊”;还有一类形制特殊,多模拟鸟兽形状,统称为鸟兽尊。尊在酒器中的地位重要,也让这个字衍生出“尊重”、“尊贵”、“尊严”的说法。
四羊方尊,现存商代方尊中最大的一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源网络
尊中常常出现青铜器的“明星”。国家博物馆藏的四羊方尊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它也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的何尊,底铸有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商代的“妇好”鸮尊,则是鸟兽尊的极致体现。此外,国家博物馆中的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山西博物院的晋侯鸟尊,都是重要的镇馆之宝。
商代鸮尊,是以古代神鸟为原型制作的青铜尊,是鸟兽尊的传世之作 ©《假如国宝会说话》
“觥筹交错”如今也用来形容饮酒时的热闹场面。觥通常全器会做成动物状,装饰纹样同鸟兽尊相似,然而与鸟兽尊不同,觥的盖会做成兽首连接兽背脊的形状,用来倒酒的流部,便是兽的颈部。
湖南省博物馆所藏的牛形铜觥以水牛为形象,为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结合的杰作;山西博物院的龙形觥装饰花纹中出现了鳄鱼形象,在国内青铜器中独一无二。
龙形觥的纹样装饰中有明显的鳄鱼形象特征 图源网络
商周至战国一类形制巨大且特殊的盛酒器,到宋朝时始称为方彝。彝多为长方形器身,直口直腹,盖与器身往往铸有4条或8条凸起的扉棱,全器满饰云雷纹地,给人庄重华丽的感觉。
国家博物馆所藏的“妇好”青铜偶方彝犹如两个方彝组合,故称偶方彝,造型取材于庑殿顶状的宗庙建筑,可以窥见商王室宫殿的建筑风采。
“妇好”青铜偶方彝的庑殿顶状装饰元素,为其赋予了独特的建筑美感 图源网络
卣多为椭圆形,底部有脚,重要特征是有提梁,俗称“提梁卣”。在商代和西周时盛行,但到了西周,卣的形制有所变化,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鸟兽形卣。
提梁,是青铜卣最为重要的特征。图为鱼伯彭铜卣,藏于随州市博物馆 ©图虫创意
湖南省衡阳博物馆藏的春秋动物纹提梁卣为古越人青铜文化经典之作;南京博物院藏的商代菱形雷纹提梁卣,盖周沿饰菱形雷纹很典型。
商代菱形雷纹提梁卣,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罍是古代大型的盛酒器,体量略小于彝,有方罍和圆罍两种,罍出现于商晚期,流行至春秋中期。《诗经·卷耳》有“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多处以夔龙、蟠龙和兽面作为装饰。从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渐由瘦高转为矮粗,繁缛图案渐少,变得素雅。安徽博物院藏的战国兽耳罍便是一件战国时期少见的青铜器。
卷纹夔纹蟠龙盖罍,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图虫创意
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其中尊缶是盛酒器,盥缶是水器,最初为瓦制,可以理解为瓦盆、瓦罐,但缶之后演变为一种乐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就有秦王为赵王击缶的记载。而缶最著名的一次出场,是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的“击缶成歌”,它的原型便出自曾侯乙铜鉴缶。
出土于随州曾侯乙墓的铜鉴缶,是由中心的铜缶和外部的铜鉴两部分构成 ©中国国家博物馆
古人用水来调和酒味浓淡的器具,一般认为盉中装玄酒(水)用于调和酒。从字形上,盉由“禾”和“皿”组成,便是表示把五谷所酿的酒放到容器里进行配比的工具。古时酿酒没有测量酒精度的仪器,只能凭主观口感调和饮用。盉的重要特征,便是前端有明显的出水流口,美国费利尔美术馆藏的人面盉出土自河南安阳市殷墟,器盖与器身连起来看如同仰卧的人头,形态非常奇异;河南博物院藏的西周鸭形盉整体酷似水鸭,也是一件绝妙佳作。
商人面盉,现藏于费利尔博物馆 ©The Freer Gallery
壶分为两种,一种规格较大用于盛酒器,一种为饮酒器叫饮壶。壶通常用来盛水、酒,流行于商至汉代。因为壶使用的年代较长,式样也比较多,但通常壶的断面为扁圆形,深腹下垂是它的特征。国家博物馆所藏的“颂”青铜壶,在铭文中详细记录了西周时期重要的“册命”仪式。
西周颂壶,共有两件。无盖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有盖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
青铜爵相当于如今的酒杯,始于二里头文化,是流行于夏商周时期的饮酒器和礼器,可以说青铜爵见证了中国伟大的酒文化传统。爵有圆润的腹部,前面有倒酒用的流槽,后有尾,旁有把手。青铜爵上多有立柱,它的用途,一说是为了在上面挂滤布滤掉酒中的酒糟,还有学者指出是为了冬日温酒后方便提取。洛阳博物馆藏的夏代乳钉纹铜爵,1975年发现于偃师二里头遗址,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青铜爵。
夏乳钉纹铜爵,现藏于洛阳博物馆 图源网络
像一个小号的尊,是瘦长带有喇叭口的饮酒器。觚初现于二里头遗址,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例如1999年4月出土于山东微山县的商觚。
商青铜觚,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圆腹,侈口,形状类似小瓶,大多数有盖,流行于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
形制与爵相似,但区别在于没有柱,最初是普通的斟酒器皿,供低级别贵族使用。角的出土和传世数量远少于爵。《礼记·礼器》说:“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在一般墓葬中出土的酒器,通常是觚和爵的组合,但有时会以角代爵。
西周父乙角,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图源网络
斝为行祼礼之礼器,用于把酒倒入地上的祭祀仪式,也有认为是温酒之器,有三足,一耳,两柱。上海博物馆藏的青铜方斝,器物立柱顶端所饰火纹是太阳标志。
兽面纹斝,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商周时贵族举行的礼仪活动常在宴前饭后,都要行沃盥之礼。沃意为浇水,盥意为洗手洗脸。《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有“奉匜沃盥”的记载,便是在说祭祀典礼之前,需要浇水洗手的仪式,以表示对神明的虔敬。
匜是沃盥之礼时用来舀水的工具,通常是长圆形,前面有流,后面有可以手提的鋬,相当于现代的瓢或舀水器。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藏的青铜朕匜是当时的贵族洗漱用具,器形整体像一只羊,有157字铭文,上面记载一桩完整的诉讼案件,被誉为中国的“青铜法典”。
青铜朕匜,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图源网络
盘是周朝沃盥之礼所用的水器,在商代会以盘 盉组合来行礼,到了周代,则变成了盘 匜的组合。山西博物院所藏的晋公盘是晋文公给大女儿的嫁妆之一,装饰的浮雕龙、立体水鸟等圆雕动物,能在装置原处作360°转动,工艺精绝,和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子仲姜盘非常相像。
现藏于山西博物院的晋公盘,以其精美的圆雕动物装饰而闻名 图源网络
古代盛水或冰的器皿。形体一般很大,大口、深腹,和今天的盆很相似。在没有普遍使用铜镜前,古人常在鉴内盛水用来照影,所以后来也把铜镜称为“鉴”,有“以铜为镜”一说。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墓铜鉴,可置冰贮酒,所以又称为冰鉴。
春秋“吴王夫差”鉴,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源网络
中国青铜酒器与水器谱系图 ©华夏风物
西周时为维护以周天子为中心的统治,“礼乐”成为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体系。“乐”者以音乐和舞蹈为基础,内延包含天地自然,相应产生了不少青铜乐器用于奏“乐”。古代青铜乐器大致可分为铙、钲、钩鑃、铎、铃、钟和鼓等,主要用于祭祀、宴会、举行典礼以及军事活动。
形制似铃,多枚铙组成一套称为编铙,是中国最早的打击乐器。妇好墓出土的5个一组的编铙,即为年代最早、件数最多、断代最为可靠的一例。
商象纹大铜铙,是长沙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长沙博物馆
形状与小型的钟相似,可执柄敲击,几个大小不同的钲组合在一起,成为编钲。
编钟也许是我们最熟悉的青铜乐器,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音调高低次序排列,用木锤和长棒敲打铜钟发出不同乐音,也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著名的曾侯乙编钟是目前出土的最大编钟,全套编钟上饰有人、兽、龙等花纹,并刻有错金铭文,记录了许多乐律术语,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
如今的曾侯乙编钟仍能完美演奏,保存状况极好 ©图虫创意
除了以上常见的青铜器类型以外,中国古代重要的青铜器文物还有兵器、车马饰、衣带饰等杂器。今天的人们有幸还能看到数量庞大的青铜器,既有体型巨大的国之重器,也有独具匠心的生活用具,还有别致小巧的饰品,透过解码这些文物的纹饰、用途、铭文,我们得以一窥数千年前人们的生活场景,进一步走进遥远而迷人的先秦时代。
文|杨娲中
文字编辑|罗维、沐钧、大华
图片编辑|雪哥
封图|图虫创意
本文由华夏风物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 青铜礼器之外,中国还有哪些国之重宝值得一看?-
拓展阅读:《这195件中国最顶级的珍贵文物,都藏在哪里?》
本文关键词:青铜器鼎盛期,青铜鼎在哪个朝代,青铜鼎出现在哪个朝代,青铜器鼎盛期的五个特点,青铜器的鼎盛。这就是关于《青铜甗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一尊青铜甗与15岁少女头骨的出现》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