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魏晋南北朝

05-13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连载】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魏晋南北朝

服饰篇: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中原服饰基本承袭了秦汉的旧制,不过“蛮夷入主中原”,非汉民族在中原建立了政权,在这个社会大动乱的时期,政权更迭非常的频繁,北方民族与中原汉族之间在服饰上互相取长补短,以图其新。宋儒学之士朱熹曾说:“今之公服,乃夷狄之戎服,自五胡之末流入中国。”这个时期也是最富个性审美意识的朝代,此时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思想界呈现出儒道佛三家相互对抗又相互融合的情景。佛教推行少思寡欲,清净无为的出世思想与中国道家的本土思想的相同之处,使得当时推崇玄学、清淡的汉族士大夫阶层更易接受。文人雅士纷纷毁弃礼法,崇尚“老庄”思想,讲究“无为”、“遁世”。

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魏晋南北朝

(敦煌壁画,图片来源于网络)

政治动荡、经济衰退,文人欲实现政治理想又怯于宦海沉浮。加上佛教思想与道教思想的碰撞,显示在穿着上往往是蔑视礼教,不拘礼法,率性自然,放浪形骸,甚至袒胸露脐、披发跣足。此时的服饰上承秦汉、下启唐宋,也成为中国服饰史上的第二次改革。

“褒衣博带”也因此成为了魏晋时期的普遍服装形式。不仅兼有广、狭两种形式,还演变出一些新的服饰风格,如上衣紧身、窄袖,衣袖从肘部开始做得特别宽,几乎可以拖到地面,下裳宽大博广,被东晋学者干宝在《晋记》中称其为“上俭下丰”。衣料以柔软轻薄为主,腰间系长带,有的还披散衣襟。众所周知的竹林七贤,不仅喜欢穿着此装,还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魏晋的名士们多光身着宽大外衣,或者外衣内着一件类似今天吊带衫的奇特内衣,并不穿中衣,此衣式仅见于这一时代。此时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即著名的魏晋风度。

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魏晋南北朝

(竹林七贤,图片来源于网络)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装承袭秦汉遗风,在传统服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并吸收借鉴了少数民族服饰的特色,创造了奢靡异常的女装风貌。女子服饰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表现出优雅和飘逸的风格。当时在服装和配饰的细节处理更为倾向于“繁华、奢丽、脱俗、飘逸”的风格。另外,如北齐妇女戴用的幂、穿着的皮靴、缘边袍、系扎的革带等,都为汉族人民所吸收,并流传到了后代。

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魏晋南北朝

(顾恺之 洛神赋图 局部,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方的少数民族不像汉族那样将头发束成发髻,他们或将头发编成辫子,或披散头发,或将部分头发剪掉。因此,他们就不需要使用冠、簪等用品,也就没有汉族最为重视的冠冕制度了。他们习惯于在头上戴各种帽子,根据记录北朝史实的《邺中记》、《北史》等文献记载,当时有“金缕合欢帽”、“突骑帽”、“面帽”等多种帽式。

纶巾,是幅巾的一种,一般以丝带织成,为三国时期士人流行的服饰装扮。幅巾束守,即不戴冠帽,只以一块帛巾束首,始于东汉后期,一直延续到魏晋仍十分流行,对唐宋时期的男子首服也有一定的影响。

汉朝的巾帻依然流行,但与汉朝不同的是,巾、帻后逐渐加高,中呈平型,体积则缩小至顶,帻上横插簪笄。簪笄质料因戴者身份而为犀玉骨角不等,称为平巾帻或小冠。小冠加用黑漆细沙而制成笼巾,叫笼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饰。它的制作方法是在冠上用经纬稀疏且轻薄的黑色丝纱,上面涂漆水,使之高高立起。里面的冠顶隐约可见。因为以黑漆细纱制成,又称“漆纱笼冠”。

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魏晋南北朝

(漆纱笼冠,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的女子们发明了“帔子”,出门的时候披在肩上用来遮风暖背。形似围巾,交于领前而自然垂下。渐渐地人们又发现帔子随风飞舞时飘飘欲仙,很是动人。索性就把它加长变薄演化成敦煌壁画里飞天肩上那种样子了。它的装饰价值也因此大于了实用价值,而今天的披肩也正是由此演化而来的。简文帝“散诞披红帔,生情约新黄”一诗描写了女子披戴后的形象。它一直到隋唐时期仍被广泛采用。

女子贴身穿的上衣,即肚兜中的上兜,因不能轻易示人的服用性质而得名。“主”是指系扣的意思,通常为宫女所穿的款式,强调刺绣装饰。是一种“腰间小衣”,是“肚兜”的前身,始于南北朝,是唐宋时期内衣的称谓,结构上以紧束前胸为特征,以防风寒,用于约束和固定胸部。也称兜肚,以正方或菱形衣片最为常见,有素色与刺绣之分,左右两角装有绳带,系于后背,还有有袋和无袋之分。中国古代的内衣不像历代外衣具备严谨的典章服制,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外衣是政治,而内衣则是情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衣裳最具特色的有三种,一是大袖衫,二是裤褶与裲裆,三是不拘仪表的宽袍。

魏晋时期男子穿着以长衫为尚。衫在魏晋之时不仅是玄者所着,而且也是上流社会的服饰特征之一。它是在传统的汉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单夹二式,以练、纱、罗为材料,通常制成对襟,两襟之间用襟带相连。色彩则以素雅者居多,尤以白色。当时的衫与现在的衫是不同的,其形制与袍相仿,只是袖口不同,袖口有祛者为袍,无祛者则为衫。《释名·释衣服》称:“衫,衣无袖端也。”指的就是袍与衫的区别所在。也就是衫不收袖口,不施祛口,袖口宽敞,此时的衫袖口的宽度在我国历史中除宋代外可为最宽。“凡一袖之大,足断为两,一裙之长,可分为二。”转相流传,成为风俗,并一直影响到南朝服饰。此时的衫上自王公名士,下至黎庶百姓,皆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不过底层劳动者虽也是以宽衣敞袖为尚,只是下地干活时,仍是短衣长裤,下缠裹腿。

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魏晋南北朝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时还流行裤褶,晋朝崔豹《古今注》云:“袴,盖古之裳也。周武王以布为之,名曰褶。”裤褶之名起于汉末,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褶作为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与汉族传统服饰的宽袍大袖是不同的,其典型特点是短身、左衽,衣袖相对较窄。不过在长期的民族大融合中,汉族人接受了褶并做了一些创新,把原本细窄的衣袖改为宽松肥大的袖子,衣襟也改为右衽。褶上衣的下摆有整齐划一的,也有正前方两个衣角错开呈燕尾状的。东晋葛洪的《抱朴子》有记:“丧乱以来,事物屡变,冠履衣服,袖袂财制,日月改易,无复一定。乍长乍短,一广一狭,忽高忽卑,或粗或细,所饰无常,以同为快。”不过“所饰无常”并非无可把握。

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魏晋南北朝

(图片来源于网络)

裤褶的下装是合裆裤,这种裤装最初是很合身的,细细的,行动起来相当利落,适合骑马奔驰和从事劳动。传到中原以后,尤其是当某些文官大臣也穿着裤褶上朝时,引起了保守派的质疑,认为这样两条细裤管立在朝堂之上不合体统,与古来礼服的上衣下裳样式相去甚远。因此,有人提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将裤管加肥,这样立于朝堂宛如裙裳,待抬腿走路时,仍是便利的裤子。可是,裤管太肥大,有碍军阵急事。于是,便将裤管轻轻提起然后用三尺长的锦带系在膝下将裤管缚住,这样就又派生了一种新式服装——缚裤。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上层社会男女也都穿裤褶,脚踏长靿靴或短靿靴。这种形式反过来又影响了北方的服装样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裤,一种是带条纹的小口裤,较窄瘦,是西北少数民族服装的式样,曾一度流行于士庶女子或婢仆之中。另一种是比较宽阔的大口裤,北方妇女穿此裤时,都把裤腿上提于膝下,用丝带系缚,这种方式大多为劳动妇女或婢仆等所喜用。魏晋时期,采桑妇女穿袍服、围裳,百姓女子穿上俭下丰服装;南北朝时期的百姓妇女梳丫髻、穿宽袖短衣、长裙,侍女梳环髻、穿对襟衣。

所谓裲裆,源自北方民族,流行于南朝齐梁之间。起初是由军戎服中的裲裆甲演变而来。《释名·释衣服》称:“裲裆,其一挡胸,其一挡背也。”这种衣服不用衣袖,只有前后两片衣襟,比半臂小,质以布帛,肩部用皮制的褡襻连缀,腰部用皮带系扎。裲裆可保身躯温度,而不使衣袖增加厚度,以使手臂行动方便。裲裆有单、夹、皮、棉等的区别,裲裆起初虽为男子服饰,沿用到唐宋以后,男女皆服。既可着于衣内,也可着于衣外,《玉台新咏·吴歌》:“新衫绣裲裆,连置罗裙里。”描写的是妇女在里面穿裲裆;《晋书·舆服志》:“元康末,妇人衣裲裆,加于交领之上。”描写的是把裲裆穿在交领衣衫之外。是裲裆穿法在今天服饰中的延续和残留,只不过今天穿的不是裲裆,而是坎肩。

魏晋妇女襦裙多承汉制,有衫、袄、襦、裙之分。明显特征为上俭下丰, 上衣较短,衣身变得细瘦,紧贴身体;交领上襦,分为斜襟和对襟两种领形,开始袒露小部分颈部和胸部;衣袖变得又细又窄,但在小臂部突然变宽;在袖口、衣襟、下摆等处装饰不同色彩的缘边;头部多会加假发。下著条纹间色裙,较为宽广,腰用帛带系扎,衣裙之间还有一条围裳,以便束腰。

穿裤和短上襦,合称襦裤,但贵族必须在襦裤外加穿袍裳,只有骑马者、廝徒等从事劳动的人为了行动方便,才直接把裤露在外面。贵族是不能穿短衣和裤外出的。到了晋代这种习惯才有所改变。

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魏晋南北朝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时还有一种外层上襦是半袖的款式。《释名 释衣服》中记载:“半袖,其衣袂翩翩,襦而施袖也。“在随葬的衣服疏中也有“故紫绫半裕一领”的记载,这个半裕,据专家分析就是指的半袖。此外,时尚的古人还会在半袖的袖口处用精致的缘饰作为点缀,为整套衣服增添几分甜美的气息。

腰襕就是从上衣中腰部的位置向下拼接两个衣服的布片,可以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这是上襦衣摆的位置拼接出来的一块布,侧边不开叉,可同色也可异色。有两种穿法,一种是厌腰穿法,另一种是外出穿法,第二种穿法,异色腰襕会显得更加亮眼。

衫裙是魏晋女子的常服,上衣的衫紧身合体,袖子宽肥;女裙的款式丰富多样,有条纹间色裙、绛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丹纱杯纹罗裙等,做工都非常精细。这一时期女裙的长度和式样都在不停地变化:有的裙子下摆加长,拖曳在地;有的裙子裙腰升高,裙幅增加,还增加许多褶裥,整个裙子造型呈上细下宽的喇叭形,这种上俭下丰的样式增加了视觉高度,给人瘦瘦长长的美感。再加上众多精美的首饰相配,华丽之风跃然而出。同时也能够展现出魏晋女子潇洒俊美的风度。

在妇女中也流行一种杂裾垂髾服,男子不穿的深衣在妇女中流行并有所发展。将下摆裁剪成数个三角形,上宽下尖,层层相叠,因形似旌旗而称髾。围裳中伸出两条或数条飘带,称为襳,这种装饰始于东汉,走动时可以起助长动姿的作用。这种形式的出现,也和中国丝绸原料轻柔的质感有关。因为飘带拖得较长,走起路来带动下摆的尖角随风飘起,如燕子轻舞,煞是迷人,“褒衣博带、华袿飞髾”极致奢华!南北朝时,这种髾去掉了长可拽地的飘带,将尖角的“燕尾”大大加长,使两者合为一体。

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魏晋南北朝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追求那种若隐若现的效果,当时女装的面料大量采用了轻软细薄的罗沙等精细丝织品。轻而薄的衣服,加上紧凑贴身的新样式,充分体现了女子体貌的动人之处。由于女装过于轻薄,女子们就将多层衣裳组合起来穿,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新的服装款式——抱腰。它的外形有些像一条极短的短裙,穿时围在腰间,用丝带系住。 也因此,当时的衣服无法御寒。于是,聪明的妇女便发明了上文说的“帔”。

南北朝时期随着胡服盛行,服饰纹样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空前的变化。此时画工和工艺技巧都已不及东汉精美,这也意味着东汉式动物云气纹已经衰退过时。佛教艺术也影响了汉服的形制纹样。魏晋之初,织锦有了很大发展,当时锦缎上的花纹风格及主题也较之两汉有了极大的不同,纹样结构,受到了西方影响,而狮子、大象乃至神像大都随佛教而来。但是这些变化并不拘泥于形式,而是互相杂糅,构成了汉民族的新的审美趣味,如天王化生纹属佛教影响与东汉传统吉祥铭文的结合;孔雀联珠罗是波斯、印度及中国文化特征相结合而来的典型纹样。南北朝的卷草花纹则是在汉朝的云纹图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敦煌造井(单独适合纹样)、三角形花(适合纹样)和条状花(二方连续)、飞天、云纹等动态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古朴秀丽而又含蓄柔和。当时的毛织毯、麻布和丝绸都是盛行的产品。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纹样还有大登高、小登高、大博山、凤凰锦、朱雀锦等。

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魏晋南北朝

(图片来源于网络)

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多穿履、靴等,有皮履、丝履、麻履、锦履等。凡娶妇之家先下丝鞋为礼。鞋子的形式有风头履、聚云履、五朵履;宋有重台履;梁有分梢履、立风履、笏头履、五色云霞履;陈有玉华飞头履;西晋又有鸠头履。有的以形式定名,有的以色饰定名。其中各种履不一定都是妇女所穿。在史书中还提到一种名叫“尘香”的鞋子,是用薄玉花作为装饰,里面装有龙脑等香料,名为“尘香”,是妇女在睡觉时穿的鞋子。重台履是厚底鞋,男女都有之,因为南北朝时男足女足无异样。还有加以锈纹的履,例如陆机《织女怨》有“足蹑刺绣之履”;梁时沈约有“锦履并花纹”。另外木屐在当时也为妇女穿着。中国的鞋头非常有特色,露在衫裙的外面,可以免得前襟挡脚,又可以作为装饰,即突出了鞋子的实用性又兼顾了美观。 

官服就是当官上朝时的正式服装。魏晋南北朝都是世家子弟,每个人基本都有官职,所以每个人都有官服。这时的服式仍以襦、裙为主,裘是非正式衣服。妇女装饰比较考究,有金环、银约指和绕腕的跳脱等。在质地上宫中与宫外仍有很大区别。

通天冠服,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王朝均以此服作为天子的朝服,也是次等的礼服。着绛纱袍,皂缘中衣,黑鞋。礼服中最大的礼服祭服,除了北周以外,仍然只有一种,与汉朝形式大致相同,只是衣裳的主色稍有差异。平冕服中各级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有衣裳上的章纹根据级别的高低有所区分。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等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等七章,天子用刺绣文,公卿用织成文。委貌冠服,为公卿行卿射礼之礼服。衣黑而裳素,中衣以皂缘为领袖。

魏晋时期规定宫中朝服用红色、常服用紫色、白色则为平民百姓的服色。南北朝时期创立了五等官服制度:朱、紫、绯(深红色)、绿、青。郊庙祭服穿黑色深衣,蚕祭穿缥(浅青)色深衣。

由于战争频繁,魏晋时期的武士胄甲,在原来基础上有很大发展。比较典型的有筒袖铠、两裆铠及明光铠等。筒袖铠一般都用鱼鳞纹甲片或龟背纹甲片,前后连属,肩装筒袖。头戴兜鍪,顶上多饰有长缨,两侧都有护耳。两裆铠服制则与两裆衫比较接近,长至膝上,腰部以上是胸背甲有的用小甲片编缀而成,有的用整块大甲片,甲身分前后两片,肩部及两侧用带系束。胸前和背后有圆护。因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得极光,颇似镜子,也有兽皮制作的。据记载当时武卫服制,有“平巾帻,紫衫,大口裤,金装两裆甲”、“平巾帻,绛衫”、“大口裤褶,银装两裆甲”。穿两裆铠,除头戴兜鍪外,身上必穿裤褶,少有例外。明光铠是一种在胸背装有金属圆护的铠甲。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所以这样称呼。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这种铠甲到了北朝末年,使用更加广泛,并逐渐取代了两裆铠的形制。

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魏晋南北朝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妆容篇:

由于儒学的没落和玄学的兴起,魏晋时期不论男女,均追求以漂亮的外在风貌来表达超凡的内在人格。佛教东传,南北迁徙交流令魏晋人眼界大开,再加上后宫佳丽、家伎舞女数量实在众多,她们必须以独特的妆容来吸引主人的目光,种种原因促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彩妆的爆发式的发展。

胭脂是上红妆必不可少的伙伴。在魏晋南北朝人爱美思潮的烘托之下,此时胭脂的制作也大胜于秦汉。绵胭脂、金花胭脂这两种方便携带的胭脂便隆重现世了。将丝绵裹成卷,浸染红蓝花汁,魏晋南北朝女子们常用来敷面或抹唇,这便是绵胭脂。金花胭脂,一听名字便觉得美丽。它确实也与“金”有缘。金箔、纸片,浸染于红蓝花汁中荡漾,再将它加工做成薄片状,不仅美观而且还便于携带。这应该是女子们外出携带的胭脂。若女子们想要补妆,拿出金花胭脂,将唾沫微微蘸点于其上,它便渐渐溶化散开来,女子们只需要轻轻粘一点,便可以涂抹于面颊、点注于嘴唇。俏妆胭脂,红粉佳人。因了俏妆的魔力,缺陷也能诞生出美,这就是“面靥妆”。

长眉,即是一种眉心相连的眉妆。在眉妆上,魏晋南北朝最为流行的仍然是汉朝的蛾眉、长眉与广眉。晋代的《古今注》中便写道:“今人多作娥眉。”南朝沈约《拟三妇》诗中有:“小妇独无事,对镜画蛾眉。”此时的长眉在汉朝的基础上更有发展。《妆台记》中叙“魏武帝令宫人扫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甚长,人谓之仙蛾妆;齐梁间多效之”。长眉既是一个时代的审美主流,又蕴含着复古之情。至于广眉,在十六国时期出土的一系列女乐伎壁画中多见广眉,其所展现的旷达随性的气质,在今天看来依然动人。

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魏晋南北朝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八字眉,晋葛洪《抱朴子·祛惑》云:“世云尧眉八彩,不然也。直两眉头甚竖,似八字耳。”李商隐《蝶三首》中描写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时也曾写道:“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公主连出嫁也画八字眉,可见其流行程度。

此时的妆容也开始更加大胆,出现了白妆、晕红妆、紫妆、斜红妆、额黄妆、寿阳妆等等。

白妆,即以白粉敷面,两颊不施胭脂,此种妆容多见于宫女。《中华古今注》云:“梁天监中,武帝诏宫人梳回心髻、归真髻,作白妆青黛眉。”这种妆式多追求素雅之美,颇似先秦时期的素妆。

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魏晋南北朝

(洛神素雅的白妆青黛眉,图片来源于网络)

晕红妆,即以胭脂、红粉涂染面颊,此种妆容比较浓艳。温庭筠《靓妆录》中记载有:“晋惠帝令宫人梳芙蓉髻,插通草五色花,又作晕红妆。”

紫妆,即以紫色的粉拂面而成。紫粉最初多用米粉、胡粉掺落葵子汁调和,呈浅紫色。相传为魏宫人段巧笑始作。晋崔豹《古今注》载:“魏文帝宫人绝所宠者,有莫琼树、薛夜来、田尚衣、段巧笑四人,日夕在侧。……巧笑始以锦衣丝履,作紫粉拂面。”以现代化妆的经验来看,黄脸者,多会以紫色粉底打底,以掩盖其黄色皮肤。

徐妃半面妆,顾名思义,即只妆饰半边脸面,或是给左右两边脸颊上不同颜色的妆容,以达到从左右两侧看上去完全不像一个人的观感。此法相传出自梁元帝之妃徐氏之手。因不满被招进宫的命运,加上梁元帝有眼疾瞎了一只眼,拜见时则故意只画了半边脸的妆容以此来嘲笑。《南史·梁元帝徐妃传》中载:“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

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魏晋南北朝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额黄妆,也称“鹅黄““约黄”“贴黄”等,因以黄色颜料将额头涂成黄色,故名。它的流行与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有直接关系。当时全国大兴寺院,塑佛身、开石窟蔚然成风,女性或许是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了启发,也将自己的额头染成黄色,久之便形成了染额黄的风习。如果是用黄色的纸片或者其他的薄片剪成花的样子,黏贴在额头上,就成为“花黄”,这是当时妇女比较时髦的装饰。北周庾信《舞媚娘》诗中写:“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

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魏晋南北朝

(图片来源于网络)

染鹅黄的颜料选择上,姜黄十分适宜。姜黄染色后呈现出明亮的黄色,附着力强而且非常透明。一千多年前,姜黄(粉)就作为药品陆续被记录在古印度的传统医学“阿育吠陀”、泰米尔古医学著作《悉达医学》等诸多亚洲古医学书籍中。

除了染画,也有用黄色硬纸或金箔剪制成鹅黄花样,以胶水粘贴于额头上的。这种剪贴的鹅黄有星、月、花、鸟等多种形状,又称“花黄”。北朝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载誉归来后,也不忘“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斜红妆,为面颊两侧、鬓眉之间的一种妆饰,大多形如月牙,色泽鲜红,有的还会故意描成残破状,犹若两道刀痕伤疤,亦有作卷曲花纹者。其俗始于三国时。南朝梁简文帝《艳歌篇》中的“分妆间浅靥,绕脸傅斜红”便是指此妆。这种面妆,现在看来似乎不伦不类,但在当时却颇为时髦,不过这也是有原因的。

唐代张泌《妆楼记》中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夜来初入魏宫,一夕,文帝在灯下咏,以水晶七尺屏风障之。夜来至,不觉,面触屏上,伤处如晓霞将散。自是,宫人俱用臙脂仿画,名晓霞妆。”魏文帝曹丕宫中新添了一名宫女叫薛夜来,文帝十分宠爱她。某夜,文帝在灯下读书,四周是水晶制成的屏风。薛夜来走近文帝,因为没留意到屏风,一头撞上,顿时脸颊撞伤,伤处仿若晓霞之将散,其他宫女见而生羡,也纷纷模仿薛夜来,用胭脂在脸颊上画上血痕,取名曰“晓霞妆”。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这种特殊的面妆。可见,斜红源起之初,是一种缺陷美。

梅花妆,花钿的一种。花钿专指一种额饰,也称“额花”“眉间俏”“花子”等,秦始皇时便已有之。六朝时特别盛行一种梅花形的花钿,即“梅花妆”。相传宋武帝刘裕之女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那天仰卧于含章殿下,殿前的梅树被微风一吹,落下一朵梅花,不偏不倚的正巧落在公主额上,额中被染成花瓣之状,且久洗不掉。宫中其他女子见其新异,竞相效仿,剪梅花贴于额,后渐渐由宫廷传至民间,成为一时风尚。因此梅花妆又有“寿阳妆”之称。

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魏晋南北朝

(图片来源于网络)

碎妆,是一种将面靥画满脸或贴满脸的妆容。六朝时期的面靥相比汉朝时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圆点状,而是各种花样、质地均有,如似金黄色小花的“星靥”,“靥上星稀,黄中月落”(北周庾信《镜赋》);以金箔片制成小型花样的面靥。并且,此时面靥已经不局限于仅贴在酒窝处,而是发展到贴满整个面颊了,给人以支离破碎之感,故又称“碎妆”。

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魏晋南北朝

(图片来源于网络)

和现代女性单纯地在脸上涂抹一些护肤品不同,古代女子似乎更加注重和讲究通过化妆增添脸部的美感,她们经常在脸部描绘一些花卉的图案,更时尚的人甚至还将金珀、翠珠黏贴在脸上,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古代女子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并不逊于今日女子,故而每当一种新异的装扮出现,人们便竞相效仿,新的妆容也借此得以推广。

魏晋时期人物的身材,不论男女,均以“秀骨清像”为美。“秀骨清像”源自唐代张怀瓘在《画断》中对陆探微绘画的评语:“陆公参灵酌妙,动与神会,笔迹劲利,如锥刀。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这里虽然没有说胖瘦,但“清”往往和“瘦”“癯”“羸”等字并用,可见“清”反映在人的形象上,应该是属于比较瘦的类型。“秀”作为一种美的形象,和“清”一样,形容的是道骨仙风、消瘦俊朗的人物形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碰撞最为明显的,人们十分信奉佛学,而佛像又过于偏女性化,所以很多雅士将自己打扮的偏女性化,渐渐的,很多人都以这个为标准打扮自己,不过男子的化妆步骤相对女性而言,要简单很多,没有那么复杂。

首先第一个步骤是熏衣剃面。《颜氏家训·勉学》中记载:“梁朝全盛之时,贵族子弟,多无学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可见当时梁朝的贵族子弟对自身形象的重视程度,不但略施粉黛,而且还刮掉了胡子,用熏香熏衣服和裤子。

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熏香十分看重,并且对于香料的要求十分高,需要十几种香料混合在一起才可以。但正因为如此,熏香浪费的钱财也非常之多,因此在《魏武令》中描绘到,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曹操甚至通过禁令来遏制:“昔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内不得香薰……其以香藏衣着身,亦不得。”

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魏晋南北朝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时男子化妆的第二个步骤是糊粉。无论男女,都喜爱白皙的肤色,而这一时期的男性主要使用固态及糊状这两种形态的铅粉,来使自己变得更白。在这里面,糊状的铅粉又被称之为“糊(胡)粉”或“水粉”。《释名·释首饰》曾记载:“胡粉,胡糊也,脂和之如糊,以涂面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化妆时最注重的便是这一步骤。在《魏书》中,曾记载过何晏对化妆的喜爱:“粉白不去手,行不顾影。”

男子化妆的第三个步骤是涂口脂,口脂也称为口泽。相当于现代人用的润唇膏,男子使用的大多是无色或者是浅粉色,起到滋润双唇并且略微润色的效果。除此之外,如果你的头发干燥且有头皮屑,那么则需使用到香泽。香泽则类似于现代的润发油,能够让头发变得乌黑光亮,同时还可以起到去头屑的作用。

《晋书》在讲到天子之冕时,写到“魏明帝好妇人之饰,改以珊瑚珠。晋初仍旧不改。及过江,服章多阙,而冕饰以翡翠珊瑚杂珠”。这位魏明帝不但喜好化妆,而且还爱好穿女子的服饰。

后来,魏晋时期的帝王也都喜欢那些阴柔的男子,更严重的就是喜欢男人,这种情况还蔓延到了一些豪门里,于是为了奉承帝王,也纷纷在家里豢养了一些美貌的男子,每当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就会让他们出来招待客人,吟诗作画,诗词歌赋,营造一幅兴盛的样子。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发式名目繁多,与前代有所不同。魏晋流行的“蔽髻”,是一种假髻。著名的是灵蛇鬓、飞天鬓、云鬓等。飞天鬓,就是把头发集中在头顶,分成几股,然后绾成圆环,高耸在上。这是在南朝刘宋时期比较流行的一种发式;灵蛇鬓据说是文昭皇后甄氏发明的,发髻就像蛇的身体一样扭曲盘旋;云鬓是魏晋南北朝妇女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发式,就是把鬓发梳理成薄薄一片,好像蝉的翅膀一样,给人动荡飘逸的美感。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发髻形式高大,发饰除一般形式的簪钗以外,流行一种专供支承假发的钗子,替钗。同时此时的首饰与配饰、步摇、梳蓖、指环、耳坠、玉双璃鸡心佩、金奔马饰件、金花饰片和金博山、带具等。髻上所镶的金翠首饰各有严格的规定,非命妇不得使用。

2、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是什么

“晋制”汉服与“魏晋风”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有腰襕襕就是从上衣中腰部的位置向下拼接两个衣服的布片,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但是“魏晋风”为了迎合当下消费者对于服饰简洁大方的需求,省略了腰襕这一要素,因此,它可以作为一个区分两种服饰的重要依据,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魏晋南北朝

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

“晋制”汉服与“魏晋风”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有腰襕。襕就是从上衣中腰部的位置向下拼接两个衣服的布片,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但是“魏晋风”为了迎合当下消费者对于服饰简洁大方的需求,省略了腰襕这一要素,因此,它可以作为一个区分两种服饰的重要依据。

“晋制”汉服的袖口比较多样,一般可以分直袖、喇叭袖、窄袖等等。虽也与手臂留有空余,但并不是特别宽大,对于日常生活和出行来说,都有极大的便利性。而“魏晋风”更多是与古装剧中的人物穿着比较类似,袖子整体比较宽大,更倾向于追求飘逸洒脱的境界,与“晋制”汉服差异明显。

本文关键词:晋制汉服和魏晋风汉服有什么区别,魏晋风属于哪个朝代,魏晋制和魏晋风区别在哪里,魏晋风改晋制,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图片。这就是关于《魏晋风和晋制的区别,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魏晋南北朝》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