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老子的历史故事,由司马迁《史记》引发的一场“学术公案\"

05-06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老子的历史故事】,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老子的历史故事:老子和孔子谁在先?由司马迁《史记》引发的一场“学术公案\"

《道德经》,也就是《老子》的作者,是被道家奉为始祖的老子。由于相关的文献记载非常有限,老子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成为了一个神一样的存在,道教三清观中供奉的"太上老君"便是他的化身。

老子的历史故事,由司马迁《史记》引发的一场“学术公案\

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形象

在真实的历史中,老子因为与长期处于文化主导地位的儒家扯上了关系(有可信度存疑的文献记载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使得人们对老子所处的年代不断拷问、探究,然而却难以有哪一家的观点获得压倒性胜利。

"捣糨糊"的司马迁?我把我知道的都摆出来了

虽然现在不时能听到一种声音,说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纯粹的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参考价值云云,但小编认为,仅仅从出土的甲骨文的商王世系表与《史记》中所载完全一致这一件事,就足以认定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史家兼文学家了。可以想象,史官出身的他一定是搜罗了当时能够收集到的所有资料,经过严谨的比较和筛选之后,将它们汇而成书的。对于实在难以取舍的,便把它们都罗列出来,供后人参考。

老子的历史故事,由司马迁《史记》引发的一场“学术公案\

司马迁画像

他关于老子的处理便是这样,先介绍了老子的出身和姓氏,讲述了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情况以及《道德经》的来历: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接着笔锋一转,说"有人说老莱子(即老子)也是楚国人,著过十五篇关于道家的文章,与孔子是同时代的……据说老子活了160多岁……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究竟是什么情况。总之,老子是位隐君子。"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关于老子的部分并不长,因此将其余部分悉录如下,供参考: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脩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於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於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司马迁本是好意,他拿不准的,就把他掌握的资料摆出来供人参考,但却不曾想他的好意却给自己带来了"大麻烦"——正是他摆出来的这几个"或曰",使得老子的身份和年代更加扑朔迷离,也为后世关于老子所处年代的争论,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以后几乎所有关于老子年代的争论,都从对司马迁以上文本的质疑开始。

学术史上的一桩千年公案:孔子是否曾经"问礼于老子"?

司马迁之所以将老子的传记写成这样,说明在汉初的时候,《道德经》的作者年代就已经难以确认了。但是在从汉初至唐代之间的几百年间,或许是因为儒学的正统地位一直稳如泰山,儒生们不屑于与道家争论,因此竟没有引起过对老子生活年代的大规模质疑。直到唐朝中期,佛教的势头眼看就要超过儒家了,因为写《论佛骨表》劝谏唐宪宗而获罪、差点丢了性命的韩愈,这才开始怀疑至圣先师孔子是否真的曾经"问礼于老子",企图以此来捍卫儒学的正统性地位。

老子的历史故事,由司马迁《史记》引发的一场“学术公案\

韩愈画像

唐中叶以后,学者们关于老子和孔子孰先孰后的论断便不绝如缕。比如南宋时期,永嘉学派的叶适就认为,"孔子问礼于老子"是道家者流为借孔子来抬高自己祖师爷的地位而杜撰出来的故事;同在南宋时代的陈师道则明确提出,老子的年代晚于孔子,在孟子和荀子之间……

到了清朝,文字狱长期大行其道,考据学的兴起又使得对老子年代的考察更加充分和深入,比如汪中、崔述等人,都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专门研究,但都没能引起学界的广泛重视。一直到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学时,还曾质疑"孔子问礼于老子"的真实性,他认为《老子》和《管子》一样,都是孔子后学。

"各子书,虽《老子》《管子》亦皆战国书,在孔子后,皆孔子后学。"

——康有为《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万木草堂口说》

老子的历史故事,由司马迁《史记》引发的一场“学术公案\

康有为

确定孔子究竟是否曾经"问礼于老子"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确定老子生活年代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这件事真实发生过,那就能确定老子生活的年代,乃至《道德经》的成书年代都早于孔子;反之,如果这件事根本没有发生过,那么不但推翻了老子早于孔子的论断,还反向证明了庄子等道家人士借孔子抬高老子及道家地位的事实,而且也为《道德经》成书于战国时代增加了不小的可信度。

梁启超对胡适的质疑:你服不服?

1917年,春风得意的胡适留美归来之后,把他的博士论文稍事修改,以《中国哲学史大纲》为名出版,作为他在北京大学的授课讲义。此书一出,学界哗然,美誉四溢。但是1922年,梁启超在北京大学以《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为题,作了两天的公开演讲,把胡适膈应得在日记中牢骚连篇,认为梁启超是有意针对他。

老子的历史故事,由司马迁《史记》引发的一场“学术公案\

胡适和梁启超

因为在这次演讲中,梁启超对胡适的这部成名作进行了多方面批评,说他"把思想的来源抹杀的太过了",又说他"写时代的背景太不对了",甚至说他"内中一部分,总不免有些拿二十世纪的洋帽子,戴在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诗人的头上。"(梁启超《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

但其中最关键的是,梁启超在演讲中认为胡适从老子开始讲哲学史的做法不妥,因为他"很疑心《老子》这部书的著作年代是在战国之末",并列举了如下六个理由:

首先,根据《史记》中的《老子列传》和《孔子世家》推演,"前辈的老子八代孙和后背的孔子十三代孙同时,未免不合情理";第二,孔子善于夸人,墨子、孟子好批评人,但他们却都未夸或批评过老子;第三,即使根据《礼记·曾子问》的记载承认老子,但那里面的老子却是个极其守礼的人,与《老子》的精神截然相反;第四,《史记》中关于老子的神话主要来自《庄子》的《天道》,《天运》和《外物》三篇,但《庄子》本就不是史书,更不可靠;第五,从思想的逻辑性上说,"老子的话太自由了,太激烈了",如果是春秋时期说的话,旁人不可能不受影响;第六,《老子》中如"仁义"、"万乘之君"、"偏将军"、"上将军"等,都是战国时期才有的用语,尤其"仁义"对举,更是孟子的"专利"。因此,

"《老子》这部书,或者身份很晚,到底在庄周前或在其后,还有商量余地。"

——梁启超《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

在梁启超看来,

"胡先生对于诸子时代,考核精详,是他的名著里头特色之一,不晓得为什么像他这样勇于疑古的急先锋,胡先生对于这位'老太爷'的年代竟自不发生问题。"

——梁启超《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

一石激起千层浪:至今悬而未决的"疑案"

梁启超的批评显然引起了胡适的"不适",但作为学界新星和后起之秀,他又不好在公开场合对德高望重的前辈的批评表态,于是只能在日记里发发牢骚,认为梁启超不通人情世故,胡适的学生傅斯年则认为梁启超"上门演讲"就是来欺负胡适的。胡适虽然没有很快地公开回应梁启超的批评,但他的学生们却出于捍卫师门、应对梁启超及其"研究系"的"挑战",而频频作文向梁启超"发难"。

老子的历史故事,由司马迁《史记》引发的一场“学术公案\

傅斯年

同时,由于梁启超、胡适的名人效应,加上在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中,对老子年代的考证,又必然事关刚刚兴起的诸子学研究中,诸子学谱系的重建问题,因此,这个由司马迁肇始的、从韩愈就开始怀疑的跨越千年的老子年代问题,竟然在上世纪20年代的学界掀起了一股热潮,成为了后来持续多年的"古史辨"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张煦、张荫麟、高亨、熊伟、张福庆等各路学子纷纷撰文,冯友兰、顾颉刚、钱穆、马叙伦等也先后各抒己见。

"简明之经体,是战国时期作品。"

——冯友兰《老子年代问题》,载《古史辨》第四册

"《墨子》、《荀子》是辩论体,《老子》则是辩论体之精者,所以《老子》成书的年代,不但不应在《春秋》、《士丧礼》、《论语》、墨、孟诸书之前,而且还不应在庄、荀之前。"

——张福庆《对钱穆先生<从文章的体裁和修辞上考察老子成书年代>的意见》,载《古史辨》第六册

然而遗憾的是,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无论是以胡适为首的主张"老先孔后"的一方,还是以梁启超为首的主张"孔先老后"的一方,谁也没能说服对方认可自己的观点。

老子的历史故事,由司马迁《史记》引发的一场“学术公案\

钱穆

时至今日,在各种研究资料空前丰富的情况下,关于老子年代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和具体,"老子晚于孔子"的观点近年来逐渐占了上风,理由大致与梁启超、冯友兰、钱穆等人的理由类似,从《老子》的用语、行文风格和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作品的比较,以及司马迁的《史记》与其它相关典籍的矛盾中,得出老子年代晚于孔子的确切结论。

台湾学者杨照通过考察"道"、"性"、"命"等字词的使用变化、考察《老子》中出现的事物与观念,对比它们出现的时代,并进行了音韵学上的考订之后甚至认为,老子的年代不但晚于孔子,而且很可能晚于庄子。

"从这么多不同角度进行的考证,显示《老子》晚于《庄子》的证据,远远多过《老子》早于《庄子》的证据。"

——杨照《考证老子年代的五种方法》

还有一种人们接受度较高的观点认为,老子,也就是《老子》的作者,是早于孔子的,但是我们现在见到的《老子》这部书,又是经过后人(很可能是后世的儒生)因为某种需要而篡改过的、非原始版本的《老子》,这种说法被称为"历史修编说"。关于孔子与老子年代的讨论,依然不时地出现在学术刊物上。或许有朝一日,某个关键性文献的出土,才会对关于老子年代的争论,给出一个服众的答案。

参考阅读:司马迁《史记》、梁启超《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杨照《考证老子年代的五种方法》,等

2、老子的历史故事,老子不是道德经的作者

春秋末年的一天,东周的守藏史老子,深感周王室这个单位没前途,便辞职隐居。老子来到函谷关的时候,函谷关的关令尹恳求道:“先生既然要隐居,请您勉强为我写一本书,将您的学说保留下来。”老子便写下了《道德经》,随后出关,不知所踪。

这是《史记》中的一段故事。两千年来,绝大多数人都相信老子是春秋时期的哲学家,晚年出关隐居。但是司马迁对老子年龄和家谱的记载很可疑。《史记》里甚至有三个老子——老子、老莱子、太史儋。这些疑点,为后人怀疑老子的身份留下了话柄。

民国时期,许多学者怀疑老子是传说人物,《道德经》则是后人托名老子编造的书。梁启超和钱穆认为《道德经》成书于战国后期,顾颉刚甚至认为《道德经》成书于西汉初年,晚于《淮南子》。

有的学者不否认老子的存在,只是认为他是战国时期的人物,在孔子之后。罗根泽认为,老子就是《史记·老子列传》中提到的太史儋。太史儋曾出函谷关入秦,与老子的经历类似。

同时,也有学者认为老子就是春秋时期的人,与孔子同时。郭沫若认为,《庄子》和《吕氏春秋》等先秦文献都指出,孔子曾问学于老子。难道西汉的《史记》比先秦的文献更可靠吗?

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了抄写于西汉之前的帛书《道德经》。从此,老子身世研究进入了以出土文物为证据的新时期。

老子的历史故事,由司马迁《史记》引发的一场“学术公案\

马王堆帛书《道德经》

1993年,湖北郭店的战国墓葬又出土了竹简本《道德经》。经鉴定,竹简本《道德经》成书于战国中期以前,其篇幅相当于今本《道德经》的三分之一。这个发现不仅推翻了梁启超和钱穆的观点,也为研究老子的身份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

学者郭沂认为,竹简本《道德经》没有今本《道德经》中的高远玄虚之论、非黜仁义之语和狡猾权谋之术,其思想体系与今本不同。例如:

今本《道德经》第19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竹简本为: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今本《道德经》第36章: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竹简本无此章。

竹简本内容完整,语言连贯,是一个完整的版本,其语言、思想更加古朴。显然竹简本出自一人之手,且此人所处的年代很早。

老子的历史故事,由司马迁《史记》引发的一场“学术公案\

郭店竹简《道德经》部分内容

郭沂认为,老子确实是孔子同时代的人物,竹简本《道德经》是老子的作品。第一,诸多先秦文献能证明老子与孔子的关系;第二,竹简本《道德经》的思想更符合春秋末年的思想状况,与孔子的思想也不冲突。

老子见周王室衰败,便将竹简本《道德经》传给学生文子,随后归隐山林,“莫之所终”。

那么,今本《道德经》的作者又是谁?郭沂推测,今本《道德经》的作者并非老子,而是《史记·老子列传》中的太史儋。

据郭沂考证,孔子死后106年,太史儋离周入秦。他应该在函谷关见到了守关的关令尹。关令尹与太史儋交谈后,为太史儋的学识所折服,便请求他著书留念。太史儋便根据老子的著作——竹简本《道德经》,再加入自己的感悟,写成了今本《道德经》。这段历史却被后人误传为“老子出关”,甚至误导了司马迁。

老子的历史故事,由司马迁《史记》引发的一场“学术公案\

老子出函谷关雕像

太史儋入秦后,对秦献公说:

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岁,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史记·秦本纪)

他预言,西周分崩离析500年之后,会有一个霸主统一天下。而这个霸主很可能就是秦国。

这个预言可能让太史儋在秦国大受欢迎,甚至使他影响了秦国的商鞅变法。今本《道德经》包含了一些抨击儒家的思想和权术,因而成为了法家思想的源头。公元前356年,商鞅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在秦国变法。商鞅变法的民意基础,很可能源自太史儋思想在秦国的影响。

太史儋走后,关令尹很可能离开了秦国,前往齐国的稷下学宫游学。《史记》中记载,稷下学宫有一名叫环渊的学者。郭沫若认为,“环渊”与“关尹”读音相近,因此环渊应该就是关令尹。关令尹将道家思想传入稷下学宫,并写了一篇文章——《太一生水》。《太一生水》与竹简本《道德经》被埋进一座墓中作为陪葬品。1993年,竹简本《道德经》和《太一生水》终于重见天日。

老子的历史故事,由司马迁《史记》引发的一场“学术公案\

稷下学宫

郭沂认为,先秦道家包含两个学派。一派源于史官,其传承谱系为:老子、文子、太史儋、关令尹、稷下学宫黄老道家。另一派源于隐者,其传承谱系为:春秋隐者(《论语》中的隐者、老莱子等)、杨朱、列子、庄子、庄子弟子及后学。前者讲入世,追求治国平天下;后者讲出世,追求修身养性。两派的学说共同构成了道家学派的底色。

总之,今本《道德经》虽不是老子原著,却保存了老子的著作和学说。若不是关令尹请求太史儋著书,老子的《道德经》很可能会像许多古书一样,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太史儋和关令尹的函谷关之会,真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本文关键词:老子的历史故事300字,老子的历史故事300字左右,老子的历史故事20字,老子的历史故事一百字,老子的历史故事简短。这就是关于《老子的历史故事,由司马迁《史记》引发的一场“学术公案\"》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