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古代的计量单位怎么算,古代计量单位趣闻

05-06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古代的计量单位怎么算】,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古代的计量单位怎么算:古代计量单位趣闻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的不断发展,计量单位也随着发展的需求不断的变革,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要求,同时,通过计量单位的变革也透射出时代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当时人民的生活水平。

古代的计量单位怎么算,古代计量单位趣闻

一两银子值多少钱?

 我们平时常说一两银子一碗酒,用文、两来做为计量单位,那么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呢?因为各个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现在推算古币值一般都采用等价物量交换的方式来计算。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价格一斤在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等于人民币660.8元。

  这一两银子要是在唐朝就购买力而言更是高得吓人。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及其丰富,一斗米只能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

  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一两银子基本上可以买到4到8石大米,以宋朝一石66公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元至1848元。

古代的计量单位怎么算,古代计量单位趣闻

衡的历史变迁

  在民国时期,衡,就是称物品轻重以担、斤、两来计算价值,使用的器具是秤和磅。我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各时代各地区使用的衡制,各不相同,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整顿了复杂的各项事物,也统一了度量衡制度。但后来在各朝代不同环境中,使用不同的度量衡制度,还是各有差异,不同于现代。

  清朝末年民国初期,由于国家开放,经济逐渐繁荣,各国来华通商贸易,也带来不同度量衡制,加上我国地方区域性社会上使用的度量衡制的多样化,所以当时的度量衡制相当复杂,以社会上通用的衡制来说,就有舶来的英法制和原有的通用制。英国是英磅,法国是公斤,它们大致是使用在对外贸易和涉外商店中;衡器有大型的地磅、座磅和小型的台磅。

  在民国时期,我国社会上使用的衡制有三种:天平秤:社会上普遍通用的衡制,旧制每斤为十六两。司码秤:也称为“关秤”100斤司码秤即是一“关担”,是对外贸易中海关出口货物的衡量,等于天平秤105斤。会官秤:一斤等于天平秤之十三两六钱,1.102英榜,因为是官方制定的衡制,所以叫作“会官秤”。三十年代初由国民政府制定为统一标准衡制,改称为“市斤”。英榜、公斤、及天平、司码二制除了个别和需要外,都被取消,市斤制一直使用至解放后。

古代的计量单位怎么算,古代计量单位趣闻

你知道“堠”是啥意思吗?

  除了衡器外,道路的计程器也是很有趣的。古人分程计里的最早工具是“堠”。堠,是古代记录里程的土堆或土墩。《正字通》云:“禹治水所穿凿处,皆青泥封记,使玄黾印其上。今人聚土为界,乃遗事也。此封堠之始也。”但皇帝巡游天下时,就已有记里之车,则道路之纪以里堠,从轩辕时就有了。也有传说“神农度地形,甄度四海,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一万里。”在炎帝时就有里数了。

  “堠”在路旁,因而帝公成为诗人记录离别的象征物。柳宗元《寄零陵亲故》诗:“岸旁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范成大《枫桥》诗:“墙上浮图路傍堠,送人南北管离愁。”韩愈有题为《路旁堠》一诗,前四句是“堆堆路旁堠,一双复一只。迎我出秦关,送我入楚泽。”元代萨都刺则在诗中感叹:“烟树云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堠长堠短逢官马,山南山北听鹧鸪。”
罗隐也专门写有题为《堠子》一诗:“终日路歧旁,前程亦可量。未能惭面黑,只是恨头方。”后来,古人认为里堠用土堆成,经过刮风下雨,常常会遭到损坏,于是就用植树来代替里堠。

  据《北史·韦孝宽传》:“先是,路侧一里置一土堠,经风颓毁,每须修之。自孝宽临州,乃勒部内,当堠处植槐树代之。既免修复,行族又得庇荫。”用种树来代替土堆,确是一大过步,优化了环境。

  其实这一计程方式至今还在使用,我们乘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只见右侧路旁有小方牌,有的是石头或水泥做成的,上面记载着自始发地至目的地的实际里程。这种里程牌也是自古传承下来的文化,只不过我们今天用公里计算,而古时则以300步或360步为一里来计算。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计量单位的变化折射着时代的变迁,记载这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是值得我们挖掘和发扬的。

2、古代的计量单位怎么算,古方计量单位今解

来源:【中国医药报】在我国历代医药书籍中,关于用药计量单位的名称虽然大体相同,但其具体的轻重、多少,往往随着各个朝代的变迁和制度的改革而颇有出入方剂中常用的“两”就有很大的变化以考古发现为基础,经现代研究确定,秦、西汉时期一两只有15.6克,东汉时一两变为约15.4克,魏、晋时期一两是17.7克,隋唐宋元一两多在40克以上,直到明、清两代才大体稳定下来,计量以十六两为一斤,一两为十钱,一钱为十分一钱约为3.125克,故古方中的一两都换算成30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古代的计量单位怎么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代的计量单位怎么算,古代计量单位趣闻

古代的计量单位怎么算

来源:【中国医药报】

在我国历代医药书籍中,关于用药计量单位的名称虽然大体相同,但其具体的轻重、多少,往往随着各个朝代的变迁和制度的改革而颇有出入。方剂中常用的“两”就有很大的变化。以考古发现为基础,经现代研究确定,秦、西汉时期一两只有15.6克,东汉时一两变为约15.4克,魏、晋时期一两是17.7克,隋唐宋元一两多在40克以上,直到明、清两代才大体稳定下来,计量以十六两为一斤,一两为十钱,一钱为十分。一钱约为3.125克,故古方中的一两都换算成30克。

在古代医药书籍中,一些特殊计量单位也比较常见,如方寸匕、钱匕、刀圭、一字等。这些古代特殊的计量单位折合现代计量单位是多少呢?下面给大家做简要介绍。

方寸匕 方寸匕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制的量器,形状如刀匕,犹今之药匙。《政和证类本草》载:“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者为度。”按照古今度量衡的换算,一方寸匕的容量,约等于现代的2.74毫升;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

钱匕 钱匕是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用汉代的五铢钱币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称为一钱匕,一钱匕的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约合一方寸匕的6/10~7/10,约今五分六厘,约合当今不到2克;半钱匕,则是用五铢钱的一半面积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约合一钱匕的1/2,约今二分八厘,约合不到1克;钱五匕,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为度,约合一钱匕的1/4,约今一分四厘,约合0.42克。

刀圭 刀圭是指形状像刀头的圭角,端尖锐,中低洼。以此刀头的圭角做计量工具,《政和证类本草》引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也就是说,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1/10。

一字 古代以唐“开元通宝”钱币抄取药末,钱面共有四字,将药末填去钱面一字之量,即称为一字,约合今之0.4克。

鸡子黄大 鸡子黄大是采用取象类比的思路确定用药分量的一种方法。如《伤寒论》大青龙汤中的石膏,“如鸡子黄大”。一鸡子黄大略等于40颗梧桐子大,约合9克。

枚 为果实入药的计数单位,根据品种的不同,选择标准各异。如大枣十二枚,则可选较大者为一枚之标准;又如白果五枚,则可选中等个头的为一枚之标准。

握、把、束 是指部分草本类或蔓茎类药物的一种约略计量单位。就是以手握拳取药为一握、一把;握紧拳头取药后,切去其两端超出部分,称为一束。

片 亦为汤剂中常用的一种约略计量单位。如生姜一片,约计一钱(3克)。

盏、杯、碗、盅 为药液(或水、酒)的约略计量单位。通常的容量约合今之150~300毫升。

另外,在古代方书中或在民间用药时,还有一些模糊的计量名称,如一捻、一撮、一指撮等,是指用药取较少的分量,一般仅有几克。

笔者建议,在对古代医籍中记载这些剂量进行换算时,可以此作为参考,但不可拘泥这些换算方法,还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按照治疗的要求,以现代临床经验为主要依据,辨证施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韩德承)

本文来自【中国医药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关键词:古代少为人知的计量单位,古代计量单位大全表,趣谈古代的计量单位,古代计量长度单位有哪些,古代的计量单位与现代的计量单位如何换算。这就是关于《古代的计量单位怎么算,古代计量单位趣闻》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