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男装品牌,又一外国服装品牌败走中国
关于【90年代男装品牌】,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90年代男装品牌:又一外国服装品牌败走中国,关店1300多家,背后掌舵者是丹麦首富
又一个外国服装品牌要关店了。2022年5月消息:绫致中国向内部供应商发布告知函称,将于7月31日前关闭思莱德在中国地区的所有店铺,共计超过1300家。这个80后追捧的品牌,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先简单介绍一下:思莱德(SELECTED)创立于上世纪90年代,是为20至45岁之间的时尚男士设计的商务休闲系列男装品牌,主要品类有T恤、西装、牛仔裤、香水、配饰等,在欧洲、中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5300家店铺。
背后的绫致(BESTSELLER)是欧洲大型时装集团之一,总部位于丹麦,员工总数逾12000名。旗下拥有杰克·琼斯(JACK&JONES)、VERO MODA、ONLY、Vila、J.LINDEBERG等10余个品牌,在全球近40个国家拥有超过1万家门店。
绫致集团首席执行官、现年49岁的安德斯·霍尔奇·波维森是丹麦首富。根据《2022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其身家达到820亿元,同比增长43%。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英国拥有最多土地的人,在苏格兰拥有221000英亩(相当于890平方公里)土地,包括Aldourie城堡内的十几个房产。
1972年,安德斯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小镇家庭。三年后,他的父母特勒尔斯·霍尔希·波维森与莫雷特·比彻·波维森,在丹麦西部的一个港口小镇灵克宾开设了一家女装店铺,这就是绫致集团的前身。
从一开始,老波维森就明确提出,要做消费者买得起的时尚产品。前期主要开发流行女装,相继推出女装品牌Only和Vero Moda,凭借着亲民的价格和时尚的设计,迅速在市场站稳脚跟。往后发展,绫致开始多元化摸索,引入童装产品线,童装品牌Exit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80年代末杰克琼斯应运而生,迅速成长为欧洲最为知名的男装品牌。
千禧年,夫妇俩将集团所有权交给了28岁的安德斯。不过并没有退休,至今仍然参与公司业务,莫雷特担任董事长一职,特勒尔斯则是董事会成员。而在安德斯的带领下,绫致集团不断前进。根据2020/21财年(截至2021年7月)业绩报告显示,销售额同比增长9%至264亿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250亿元),税前利润26亿丹麦克朗,创下历史新高。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绫致就以成立全资子公司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成为最早引入我国的快时尚品牌之一。从在西单赛特商场开设第一家Only专卖店,短短一年时间,就在北京、上海等9个城市开出24家Only专卖店。千禧年杰克·琼斯被引入国内,不同于当时市面上流行的韩式休闲,独特的欧式风格让消费者耳目一新,迅速席卷市场。
往后发展,H&M、ZARA、优衣库扎堆入华,凭借更多的款式、更快的上新速度、相近乃至更低的售价,迅速站稳脚跟。多重竞争下,绫致于08年引入思莱德,试图打造“全能衣橱”,囊括从西服外套到衬衫毛衣的商务男装品类,可供消费者“一站式购买”。
绫致中国的4个品牌,ONLY和VERO MODA定位年轻女装,杰克·琼斯和思莱德定位大众男装,价格基本都在500元左右。前三者均在中国设有近2000家门店,较晚进入的思莱德拥有超过1300家店铺。大部分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设计是在国内完成的,且90%以上的产品是自产自销,本土化程度很深。
然而随着服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年轻化成为大趋势。绫致因为产品风格和设计没有显著突破,被不少消费者吐槽“太老太土”。另一方面,为了处理积压的库存,不得不进行打折出售,严重损害品牌形象,发展自然每况愈下。
思莱德所坚守的男士商务剪裁和商务休闲单品牌调性,与市场格格不入。它曾做过转型尝试,与多家品牌开发过联名款,如与世界著名设计师ETUDES合作开发联名款、开发“银标”系列舒适耐用的功能性服装等,但并没有掀起什么浪花。线上电商冲击,加之线下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的客流量大幅减少,则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思莱德计划关闭中国市场所有店铺,也给同行敲响了警钟。事实上,中国男装行业利润总额呈逐年下降趋势,去年已不足50亿元。海澜之家、七匹狼、雅戈尔等品牌的营收均出现过不同程度下滑,且面临着品牌老化、高库存、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2、90年代男装品牌,90年代上海男装三大单品
文/姜天涯
上周我们聊了《孽债》里的潮流女装(《孽债》版夏日女装穿搭指南)。
今天,我们再通过这部“神剧”来看看上世纪90年代上海男装的潮流风向标。
剧中,男性人物的服装和其各自的职业、性格一一呼应。
沈若尘身为杂志编辑,总是一副黑框方镜,胸前配有两个大口袋的素色衬衫↓
而云南知青朋友来上海探亲时,同为知识分子的两人,几乎穿了同款↓
吴观潮,合资企业经理,坐拥面对东方明珠的独立办公室。
哪怕在别人打赤膊的天气里,也永远是长袖衬衫,打领带,着全套西装↓
俞乐吟的老公马超俊,一个混社会的暴发户。
他的着装风格,可以和1995年《文汇报》上《穿衣氛围》里描述的一类完美契合:
“着价位在四位数以上的名牌西装,但不结领带,手戴三枚以上方戒,走出豪华餐厅时不时剔牙,‘土方老板’是也。”
另有配饰链子、摩托车、大哥大、大背头配合,马哥的江湖气息扑面而来。
不过,今天主要想讲的是通刷《孽债》后,我们从剧中更多男性衣着里,总结出了90年代上海男装出镜率最高的三大单品。
这位路人完美结合了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三大男装单品
单品一:西短
《孽债》男装给人最直接的印象是,下装短裤比例很高。
开头一幕,几个云南知青子女刚到上海,找路人小哥问路。
路人小哥穿着一件横条纹T恤,棕色西短,搭配黑色中筒袜和皮鞋↓
这身穿搭炸出了一波弹幕:
“这大哥西短袜子好潮啊”,“短裤长袜,这装扮好有年代感”,“皮鞋配丝袜,我老爸也老那样穿”。
沈若尘所在编辑部门口的一个镜头,四个路人里,三个短裤 中筒袜的小哥↓
虽然现在潮人们也会这么搭,但没90年代初期的短裤这么短,这么紧↓
镜头里90年代初期的西短,大致在大腿中部偏上的位置,款式偏向紧身,往往搭配中筒袜,再加皮鞋或者凉鞋。
为什么30年前上海街头那么多穿短裤的男性?理由就一个字,热。
从80年代初开始,男人们穿起了“西短”,并且有相对固定的搭配路数。
1987年6月的《新民晚报》刊登《西装短裤的配套美》一文,对此做了概括:
“着西式短裤配套的有两点。一是皮带装饰,另外就是长筒袜子。皮带宜选深色调的光牛皮装饰搭扣型的,一般不宜用细窄型。袜子讲究深色调的,如藏青色、棕褐色、绛紫红。浅色未免给人以头重脚轻的感觉。”
到了90年代初期,上海的“西短”开始变长了。
1992年《新民晚报》关于西短的报道所搭配的图片
1992年的《新民晚报》提到:
“几年前曾经很流行的又短又紧身的西短,正在逐渐被又长又宽松的西短所取代。”
剧中卢家伯伯和儿子出门找思凡的时候,穿着的西短已经到了膝盖上↓
可以说,《孽债》拍摄的时间,属于“西短”的流行末尾。
宽松的西短没流行多久,随着空调的普及,上海男士们的夏装逐渐被长裤取代。
1997年的《解放日报》里《处处有空调,“西短”不行时》中,记者在南京路做了一番观察,“发现在百人中只有十余人穿着西短”。
“那些买长裤的男士说,过去穿西短是图个凉快,如今写字楼里的工作条件好多了,大多有空调设备……除此之外谈业务、谈生意的场合都选择在饭店、宾馆和酒吧里进行,不说这些地方皆有空调,而且穿西短也显得不合时宜。”
率先坐进写字楼的吴观潮夏天一直穿长裤
到了2000年,记者再次在南京路观察了半个多小时发现:
“几乎没有什么男性穿着西装短裤出来逛街,除偶有一、二个穿沙滩裤外,差不多都身着长裤。”
单品二:锦纶丝袜
要和这身紧身西短搭配,中筒锦纶丝男袜少不了。
剧中俞乐吟的丈夫马超俊有一幕从餐厅里出来,跨上摩托车,露出了一截锦纶丝男袜,也称“卡丝袜”↓
锦纶丝袜很早就有,但80年代的趋势,是长度变长。
1984年7月的《解放日报》提到:
“近年来由于服装的不断翻新,袜子与服装的配套是当年值得注意的倾向,流行款式已从短袜转向中统、长统。如夏天男青年着西装短裤,女青年穿裙子,都喜欢配套中统锦纶丝袜。”
1984年7月4日《解放日报》上关于袜子流行趋势的报道
女式以透明、白色、玉色、棕色为流行,男式以咖啡色、紫绛色为好销。
锦纶丝袜在80年代的流行和皮鞋的普及有关。
“在衣着不讲究的年月里,夏天男女清一色的塑料凉拖,确实无需锦纶丝袜裹足。但是近几年来,人们穿着入时起来,‘乌龟壳’似的塑料凉鞋已被千姿百态的皮鞋取代,与之配套的锦纶丝袜的供应量也就急剧增加……据有关部门预计,由于消费习惯的改变,每年锦纶丝袜的需求量要上升50%,男袜上升幅度就更大。”
——1987年6月的《解放日报》提及了这种变化。
不过化纤材质的丝袜,到了80年代末出现了竞争对手——运动袜。
1988年《新民晚报》的记者对此颇为看不懂,称其为“小青年大热天穿厚厚的棉尼运动袜的怪现象”。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鞋子的关系。
“白色棉尼运动袜十分抢手与今夏流行运动鞋旅游鞋有关”,由于透气性更佳,不易有脚臭,“在十几岁至三四十岁的男士中风行极速”。
1988年8月29日《新民晚报》上关于“卡丝袜”落伍的报道
《孽债》中,俞乐吟的儿子盛天华几次穿着高帮帆布鞋,都搭配了白色运动袜↓
而后随着休闲运动鞋的全面流行,锦纶丝袜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现在要在街上买一双锦纶丝袜,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某宝上这种纯化纤材质的袜子,会加上“老式”两个字↓
街上还在穿着这种“时代遗珠”丝袜的,也多是老年人。
前些天在马路上偶遇一位穿锦纶袜的老伯伯
单品三:Polo衫
《孽债》中男性夏天上装出现比例最高的是polo衫。素色较少,条纹和印花居多。并且这是一个横跨了中青年的单品。
剧中少年安永辉找中年“几根法”屈显亮同志打架的时候,一个黄色条纹,一个绿色条纹,两相对望↓
而梁曼诚的同事小黑皮,喜欢更为花俏的图案↓
当时,上海人管这种上衣叫“汗衫”,晚一点叫“T恤”,没有polo衫这个说法。
也有称为扣子衫,或者网球衫。
1986年,上海各大报纸都开始讨论起了“T恤”这个新冒出来的词语。
《为什么叫“T恤”》(文汇报1986年7月)对此进行了科普:
“T恤俗称扣子翻领衫,是一种夏令时装。”
“T恤是英文T-shirt的译音,据说‘T’是短袖衫的象形字母……T恤在七十年代风靡于欧美地区,后来流行到香港、东南亚等地区。近年来,T恤在国内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身价越来越高。”
1986年7月15日《文汇报》有文章讨论“T恤”这种叫法
同年10月的《新民晚报》则嘲了一把译法:
“在港风北渐影响下,国内也原封不动地把香港音译‘T恤’搬过来了,使人有莫名其妙质感,不知道国内报纸的体育报纸是否也要效法香港,把踢球称为‘踢波(ball)’”。
——《橘化为枳》一文写道。
这种带有半截纽扣的翻领汗衫,80年代初从广东流行过来。
一开始,上海市面上的“T恤”大多是在完成外销任务后,用余布生产的,就是现在说的“原单”。一个夏天投放几万件,立马被争购一空。
李爽穿的是长袖条纹翻领T恤,腰间别了只拷机。
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卞向阳教授回忆说:“我们那时候买T恤,都是跑到华亭路去买的。”
“(当时)从香港去买一件正儿八紧地Polo by Ralph Lauren的价格,跟现在其实差不多,大概300-400港币。”
“那个时候有一堆外贸小店。到外贸小店买呢,相对来讲就比较便宜。大概20-30块,40-50块钱都有的。”
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翻领T恤可谓风头正劲,上海男人的衣橱里总有一件。
杨绍荃给永辉买小了的衣服是件儿童Polo衫
《孽债》中作为合资企业经理的吴观潮,总是一身西装、打领带,但在自己私人时间里,也穿上了条纹翻领T恤↓
不同于正经Polo衫的全棉材质,当时的翻领T恤一般是化纤材料,或者混纺的,看起来比Polo衫更薄、更软。
同时,世界名牌涌现上海滩。
当时的时髦小青年,一定可以细数梦特娇、鳄鱼、花花公子、宾奴、圣罗兰这些品牌,以右胸有个绣花标志或英文字母为荣。
1992年7月3日《新民晚报》,YSL的T恤已经出现在上海的商场里。
只不过,大部分是假的。
1989年夏天,有关部门对上海60多个柜台进行检查,发现假货竟有八成。这些假货卖百元左右一件,但成本仅10余元。
可见,当时为了追逐潮流,上海小青年也没有少交学费。
30年前过去了,锦纶中筒袜被淘汰成“老年单品”;西短以新的材质、剪裁再现潮人身上;而如今已经没有人不知“Polo衫”几个字了。
(感谢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卞向阳教授为本文提供学术支持)
参考资料:
1. 老松,《穿衣氛围》,文汇报,1995年12月4日。
2. 周德明、张敏生,《西装短裤的搭配美》,新民晚报,1987年6月13日。
3. 袁星荣,《西裤“变”长》,新民晚报,1992年8月21日。
4. 范冬梅,《处处有空调,“西短”不行时》,解放日报,1997年,9月2日。
5. 黄银龙,《上海男人“不怕热”》,新闻晚报,2000年7月15日。
6. 百川,《袜子花色增多销售逐步上升,流行趋势由短统转向中长统》,解放日报,1984年7月4日。
7. 干谷,《锦纶丝袜之“谜”》,解放日报,1987年6月21日。
8. 小彧,《女穿高弹袜,男穿运动袜》,解放日报,1990年1月31日。
9. 王燮林,《卡丝袜落伍,棉尼袜走俏》,新民晚报,1988年8月29日。
10. 潘金铭,《为什么叫“T恤”》,文汇报,1986年7月15日。
11. 乐斯汉,《橘化为枳》,新民晚报,1986年10月12日。
12. 王燮林,《中老年人也希望穿T恤衫》,新民晚报,1986年8月9日。
13. 王燮林,《今夏进口名牌T恤“假凤虚凰”特别多,“高档衫”令人啼笑皆非》,新民晚报,1989年8月28日。
- END -
写稿子:姜天涯/ 编稿子:韩小妮/
写毛笔:杨 卓/ 做图片:二黑/
拿摩温:陈不好玩/
本文关键词:90年代中国流行的男装牌子,90年代奶粉品牌,90年代男装品牌有哪些,90年代男士服装,90年代西装品牌。这就是关于《90年代男装品牌,又一外国服装品牌败走中国》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