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豹傅盛盈利模式,傅盛无枝可依
关于【猎豹傅盛盈利模式】,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猎豹傅盛盈利模式:傅盛无枝可依
- 2、猎豹傅盛盈利模式,猎豹傅盛的多面人生
1、猎豹傅盛盈利模式:傅盛无枝可依
2012年9月,金山网络CEO傅盛参加一场行业论坛。他在演讲中宣称,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拼爹时代”。
在傅盛看来,大公司和投资人就是创业团队的“爹”,能够带来充裕的资金和资源,是后者取得成功的关键。
这一年,傅盛只有34岁,却已经是互联网圈的风云人物,得到雷军和马化腾两位大佬的垂青,与搜狗王小川、腾讯张小龙等人一时瑜亮。“拼爹论”让他遭受了不少调侃,背后逻辑却也说得通。
但十年后,傅盛和他的公司再一次陷入低谷,无所依持,想拼爹也没得拼。
3月7日,雷峰网的一篇报道称,傅盛麾下的AI(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猎户星空陷入困境,累计烧钱近10亿元,去年初的一笔融资也没了下文;公司多条业务线裁员过半,近期又决定中高层缓发或停发薪水。
次日凌晨,傅盛发表一篇题为《相信世界的美好,乐观面对质疑》的3000字长文,宣称上述报道“基于各种不实传闻和小道消息”,存在严重失实和错误。
不过,傅盛仅澄清了办公地址变化、餐饮合作商家数量、机器人机械臂硬件成本等问题,并未直接否认裁员,而是称作“效率提升带来的队伍调整”;降薪则被解释为“奋斗者计划”,核心骨干自愿参加。
谨慎的措辞或许暗示,猎户星空确实遇到不小挑战。无论这家子公司的真实状况如何,傅盛及猎豹移动近年来时运不济,已经成为不争事实。
从2018年起,猎豹的经营状况进入下滑轨道。这一年,公司总营收49.8亿元人民币;2019年降至35.9亿元,2020年降至15.6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仅录得6亿元。按1.3亿元的第四季度收入指引计算,猎豹去年营收将跌至7.3亿元,连续第二年腰斩。
另一方面,傅盛寄予厚望的机器人业务号称已在全球十多个国家、国内100多个城市、1200多家商场落地,但反映到财报上,这块面向B端的业务收入起起伏伏,每季度仅带来数千万人民币收入。
2020年至今,猎豹AI及其他业务的季度营收在1000~3000万元区间波动;2021年第三季度为3560万元,占总营收的18%,其余季度通常低于10%,距离挑起大梁为时尚早。
更大问题是,无论在公开市场还是投资圈,傅盛背靠大树的难度越来越大了。
截至本周三美股收市,猎豹股价报于1.04美元,相比52周高点下跌66%;市值仅为1.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2亿元),比公司所持现金和短期投资还少了9亿元。投资者的消极态度可见一斑。
风投方面,企查查数据显示,猎户星空最近一笔融资停留在2019年底,金额未披露。但彼时傅盛表示,本轮融资完成后,猎豹仍是猎户星空的主要股东。
过去十年,傅盛长期在大佬羽翼荫蔽下成长,外援匮乏或许并不在预料之中,这让猎豹的战略转型充满不确定性。而雷军、马化腾等人的多年关照,在成就猎豹的同时,也让这家起了个大早的公司并未从中国移动互联网的黄金发展期分得几杯羹。
正如茨威格所言:
他“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A
在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傅盛先后遇到三位贵人:周鸿祎、雷军和马化腾。
傅盛2005年加入360,带着两三个人负责当时的边缘产品安全卫士。彼时周鸿祎一心想要和百度扳手腕,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做搜索、门户等,成效却非常一般。
与此同时,360安全卫士的增长超出预期,2006年的日装机量达到20万次,第二年翻番至40万次。2008年,这款软件的装机量已达1亿次,占据国内PC安全市场半壁江山。
周鸿祎索性将公司重点转向安全,推出360杀毒软件等产品,高举免费大旗攻城略地,仍然收费的瑞星、江民、金山等老牌杀软厂商节节败退。居功阙伟的傅盛从此声名鹊起,成为互联网圈子里炙手可热的人物。
也是在2008年,傅盛突然从360出走,加入经纬中国,开始了一段短暂的投资经历。对于为何离开,傅盛与周鸿祎方面各有说辞,甚至不惜互相攻讦。但倘若没有“红衣教主”的青眼有加,傅盛只是万千产品经理的普通一员,事业起飞难度要高得多。
傅盛并没有在投资机构干很久,2009年再次创业,做了可牛影像。竞业禁止期结束后,傅盛把业务方向转向安全。
雷军(左)和周鸿祎(右)
这时候,金山软件的雷军找到傅盛,希望他以“蛇吞象”的方式,将可牛与金山安全合并。雷军还找了马化腾,希望后者投一些钱。
有报道称,马化腾给雷军打了一个多小时电话,问“傅盛到底行不行”。最终雷军还是说服了马化腾,可牛与金山安全2010年底合并为金山网络,傅盛任CEO,雷军进入董事会。
一开始并未得到马化腾100%信任的傅盛,很快迎来了契机。
就在金山网络成立的同一时间,腾讯与360之间的“3Q大战”进入白热化,双方在用户电脑上互相屏蔽、大打出手。金山网络义无反顾地站在腾讯一边,双方一起发布QQ电脑管家与金山毒霸的安全套装,与“360全家桶”对垒。
这份非常及时的“投名状”,大大改变了马化腾对当时只有32岁的傅盛的看法。2011年7月,腾讯向金山网络投资2000万美元,后者的各项产品逐渐接入腾讯开放平台。金山网络从此站稳脚跟,在未来几年里成为腾讯阻击360的桥头堡。
但在腾讯亲自涉足安全领域、推出“QQ安全全家桶”后,金山网络无力“夺嫡”,只能把目光投向海外。
2012年9月,它在谷歌安卓应用商店发布手机内存清理软件Clean Master,一年半时间用户量超1.5亿,排名品类第一。随后几年里,它又推出了电池医生之类的APP,组成自己的工具软件矩阵,大部分反响良好。
在免费APP中植入广告,是金山网络以及后来的猎豹移动最重要的赚钱方式。在谷歌和Facebook广告联盟的助推下,傅盛找到了现金牛,依靠广告导流赚得盆满钵丰。
2014年5月,更名后的猎豹移动在纽交所上市。傅盛的“拼爹”哲学达到巅峰。
持股方面,金山、腾讯为猎豹最大机构股东,且依靠AB股设计掌握大部分投票权;收入方面,猎豹70%广告收入来自百度、阿里和腾讯;此外,金山软件、小米和百度还将认购IPO(首次公开发行)股份。
这意味着,傅盛在短短两三年里集齐了“BAT+雷军”的靠山;而在海外,谷歌和Facebook这两家最强大的互联网公司正源源不断地带来收入。只要BAT、雷军、谷歌、Facebook等大公司不倒闭,猎豹就可以永远“躺赢”。
B
“拼爹”成就了傅盛,但隐患也早已埋下。
在金山网络成立后的前6年里,雷军和马化腾是这家公司的真正主人,间接控制的股权和投票权均远超傅盛,事实上掌控着公司的航向。
2014年,猎豹在招股书中披露,金山软件持股54.1%,腾讯持股18%,均超过傅盛的17%。此外,两大股东还借助AB股设计,分别握有大量投票权;而傅盛的投票权占比仅为个位数,只能算是职业经理人。
傅盛对于雷军的知遇之恩格外感激,也影响了两人在公司中的角色。坊间传言称,雷军一开口说话,傅盛就掏出一个本子做笔记。而猎豹超过100万元的开支,都必须送到雷军那里签字。
这种尊敬甚至延伸到了公司之外。雷军曾撰文《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而奋斗》;傅盛随即在自己的公众号全文转发,并于次日发文《猎豹是谁,猎豹为什么而奋斗》,以此唱和。
傅盛曾公开表示,人生需要贵人,而自己的贵人之一是雷军,另一位则是经纬中国的张颖。有人戏言,猎豹是雷军的过河卒,在2013年腾讯入股搜狗时,周鸿祎发了一条微博,嘲讽搜狗都没忘了捎带傅盛:“恭喜腾讯,本来已经穿了铁裤衩(金山网络),现在又养了条狗!”
然而,傅盛也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于自主权的渴望。在某次媒体采访中,面对“棋子论”,傅盛说“尽管说我们是一个棋子,也是一个阶段性的棋子”。
2017年2月,金山软件和腾讯开始将投票权移交猎豹管理层。一年后,傅盛的投票权从5.9%暴涨至45.4%,几乎赶上腾讯与金山软件之和,创业七年终于成为掌舵者。
但在傅盛甘当“储君”的漫长时光里,猎豹虽然将广告收入提升了45倍,却连续错失移动互联网的重要风口,把大多数精力和时间耗费在了别处。这导致它即使在最风光的日子里,也从未被视为中国互联网的核心玩家。
猎豹2012年奠定了“免费工具+嵌入广告”的基本收入模型,随后一直没有大调整。这种模式不仅对外部经济形势十分敏感,还需要仰仗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广告网络,并不可避免地破坏用户体验,引发商业伦理和信息安全方面的争议。
傅盛也试图做出改变。他在2014年投资了Musical.ly,2015年内部孵化直播平台Live.me,2016年又收购移动新闻服务商News Republic。但猎豹团队做惯了工具,对于内容运营并不擅长,三款产品虽有发展,却并没有一飞冲天。
傅盛自己也显得不够专注。猎豹上市后的几年里,他写了许多公众号文章,分享创业心得和心灵鸡汤;搞了个“傅盛战队”,试图做创业孵化器;甚至在看到雾霾后,迅速做了一款空气净化器。这些事并未给猎豹带来有意义的收入,折腾半天仍然靠广告赚钱。
同一时间,微博、微信、快手、抖音等更有潜力的后辈纷纷崛起,切割手机用户的上网时间和广告主的营销预算。相比之下,猎豹在社交、直播、短视频等新兴板块并无令人印象深刻的动作。
傅盛曾说,互联网最可怕的壁垒不是资金或技术,而是时间。他还引用雷军的一句话,“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的懒惰”。道理不错,但知易行难,傅盛大声提醒其他人千万别犯的错误,自己却犯了。
C
2016年是猎豹海外业务的转折点。这一年,Facebook广告平台向更多第三方开放,猎豹的竞争对手猛增,收入被分流,两个月股价下跌1/3。
2018年底,猎豹又被指控存在广告欺诈,Facebook旋即停止合作;2020年2月,谷歌又把猎豹旗下45款应用下架,广告网络合作随之终止。
曾经是公司支柱的海外广告收入断崖式下跌,傅盛“中国公司走向全球、改变全球”的梦想彻底成为泡影。他不得不回归国内,一番研究后提出All in AI战略。
2018年3月,猎豹在水立方举办发布会,发布5款机器人。傅盛从跳台上一跃而下,宣称“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以此表达向AI转型的决心。
与此同时,雷军和马化腾相继淡出猎豹,还政于傅盛。在40岁的不惑之年,傅盛终于完全掌握了猎豹的命运。
但傅盛很快暴露出战略直觉方面的差距。他无疑是一位顶尖的产品经理、优秀的创业公司CEO,但并不能算是第一流的互联网战略家。
例如,在傅盛收回大权不到一个季度后,猎豹就把Musical.ly的股权与News Republic打包,以大约3亿美元的价格卖给字节跳动。
傅盛后来谈及这次出售,声称自己“不是放弃了,而是我并没有太多选择”。彼时Musical.ly中国版的日活跃用户只有40万,而抖音已经有500万,“大家都觉得有点打不动了”。
但无论如何,卖掉Musical.ly之后,猎豹失去了短视频赛道的立足点,就此错过了一辆正在加速的时代快车。而字节把Musical.ly与TikTok合并,最终成就了全球第一大短视频APP。
在主航道的选择上,傅盛挑选的AI赛道并不算差。毕竟,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等AI四小龙一度受到风投热捧,近两年相继上市,而押注AI的百度也从中获得了不小助力。
但问题是,猎豹更进一步,直接跨入了更加细分的AI机器人赛道。这不仅需要强大的软硬件开发和供应链整合能力,也对面向B端和政府机构的营销能力提出很高要求。
从财报来看,尽管猎豹的AI业务受到了一些用户的认可和欢迎,但迟迟无法贡献大量收入,迄今季度收入还不到5000万元,成本却非常高昂。
另一方面,猎豹做AI机器人,基本上全靠自己输血,从侧面反映出“拼爹”哲学似乎并不适合这条商业模式尚不健全的新赛道。
BAT、小米等公司曾经给予猎豹鼎力支持,但在AI领域,他们都或多或少有所布局,猎户星空这样的“外来户”只能靠边站。
即使是长期陪跑的雷军,能够给这块业务的帮助也比较有限。小米固然能够给猎户星空贡献一些销售额,但从产业链协同角度来看,目前还没有格外突出的动作。
目前,猎豹仍是猎户星空的主要股东。傅盛在转型压力下,匆忙踏入一块看似前途无量的未知领域,却迟迟没有遇到新的贵人。
2010年,32岁的傅盛与周鸿祎成为冤家对头,最终在雷军、马化腾等人的扶持下走了出来,发出“拼爹时代”的慨叹。十二年后,44岁的傅盛再一次陷入茫然,四顾之下却已发现无“爹”可拼。
参考资料:
创日报,《北漂13年梦终成,这名CEO包飞机邮轮2000多人去三亚迪斯尼》
第一财经,《傅盛:成于工具困于工具 猎豹寻找新赛道》
电商报,《傅盛:就算我是一颗棋子,也是阶段性的棋子》
晚点LatePost,《傅盛:悬崖边的反思》
雷峰网,《傅盛与「失足狂奔」的机器人美梦:烧光十亿、痛手裁员、高层停薪》
2、猎豹傅盛盈利模式,猎豹傅盛的多面人生
砺石导语:当BAT在国内纵横捭阖、所向无敌的时候,人们不应该忘记,远在大洋彼岸,有一家神奇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美国千亿巨鲸级互联网巨头夹击中,正在顽强的成长着。
相比傅盛这个名字,360显然更加如雷贯耳。
早年在3721供职,并被雅虎收购之后,傅盛跟随周鸿祎参与了新公司奇虎的运作。当周在奇虎搜索项目上大举投入,却难见成效,苦苦支撑时,傅盛在公司内部孵化的网络安全产品“360安全卫士”,却在不受关注的情况下,以更快的速度悄然发展壮大。
最终的结果众所周知,360安全卫士撑起了周鸿祎的江山,并以此衍生出360安全浏览器、360杀毒软件、应用分发市场等多款应用。可以说,360形成了比“奇虎”强势得多的品牌效应,而这一切的肇始,都源自傅盛对于产品打造的能力与执着。
免费模式的海外布道者
在两年前上市之初,傅盛曾经发布过一封给员工的信,信中提道:猎豹已经在国际范围内占据了非常好的竞争身位。
“根据App Annie报告显示,在全球google play排名前五十的非游戏移动应用中,我们拥有四款产品,在中国所有的互联网公司中排名第一。纵观全球,也只有Facebook等公司取得了类似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在工具分类,我们是No.1”。
虽然话说得比较骄傲,但基本上也是有事实的依据。主打产品Clean master(清理大师)、CM Security(猎豹安全大师)两款APP,在Google Play平台上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下载量。在2014、2015年,Clean master连续两年都排到前五。
在清理大师之后,猎豹浏览器、金山毒霸、猎豹免费WiFi、金山手机助手等APP同样有非常不俗的下载量。由于猎豹主打国际市场,这些产品在国内更少为人所知,但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同时说明了傅盛国际化战略的奏效。
猎豹的海外用户数量一直保持在60%以上,海外营业收入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这和国内大量的互联网公司相比,几乎就是个特立独行的“奇葩”。
产品出海、参与国际化竞争这个事情,国内也有一些互联网巨头在做。阿里巴巴在俄罗斯等国推行电商应用“速卖通”,微信以“Wechat”为品牌推动微信的布局。但目前来看,都没有实现非常亮眼的市场表现。反而是“屌丝创业”的傅盛,在国际移动互联网市场上撑起了中国APP的门面。
傅盛本人曾经在一次活动中总结过,猎豹之所以下定决心“走出去”,主要是考虑到具有三大核心优势:1.更低廉的人力资源成本;2.独一无二的中国成长经验;3.免费模式天下无敌。
笔者认为,这三大核心优势当然缺一不可,但如果没有国内竞争环境的高压,傅盛也很难真正下定走出国门的决心。如果不真正以国际市场为破釜沉舟的方向,那么他所提及的三大优势,恐怕也是无处施展。
在创业之初,傅盛必须去面对国内市场强大的竞争,特别是360占据着5亿左右的装机量,很难让彼时可牛、金山的清理、安全产品顺利杀出重围。再加上BAT三巨头也都同时在国内布局类似的产品,在这种局面之下,只要继续开拓类似的产品,出海几乎成为了唯一选择。
下定决心后,时年33岁的傅盛第一次踏上飞往美国的旅途。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真正开启了猎豹的国际化征程。
内容战略的坚定推进者
根据猎豹移动最新的财报显示,目前猎豹移动拥有超过20亿的用户安装量,在移动端的月度活跃用户规模已达6.51亿。当然,这样优秀的数据意味着国际化战略的初步成功。
在以付费服务为主的欧美市场,免费模式的攻城略地效果显著。这些工具类软件简便易用,让欧美国家的用户,也同样体会到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剽悍打法。而建立在海量装机用户基础之上,猎豹也开始逐渐进入到一些新的服务和业务领域。
2015年3月底,猎豹移动宣布以5800万美元的对价,100%收购了来自法国的全球移动营销公司MobPartner。
公开资料显示,这家企业专注于为广告主在移动端提供创新的效果营销技术,并帮助发行商更好的将流量进行变现。其业务一直是以全球化的方式布局,已覆盖200个国家和地区,与全球超过一万家发行商建立了合作,广告客户超过500家,每月覆盖超过两亿移动用户,产生180多亿次的广告曝光。
长期以来,猎豹移动在流量变现上,都非常依赖Facebook、 Audience、 Network等广告分发平台,让猎豹在盈利上具有很强的依附性,这成为了猎豹进一步扩展盈利能力最大的掣肘。
傅盛认为,猎豹移动的流量必然需要变现,而想不被大的分发平台所控制,就必须自己掌控广告分发业务。这就与MobPartner全球的广告主资源、移动广告技术及海外移动广告专业经验形成了非常好的互补。
免费的APP矩阵,再加上广告分发平台,猎豹就这样以并不高昂的代价,获取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流量汇集 变现的产业链小闭环。
尝到跨国收购的甜头之后,猎豹继续用并购来完善自己的业务。8月初,猎豹移动宣布,已斥资5700万美元收购全球移动新闻服务运营商News Republic。
这家公司被称为美国版的“今日头条”,它通过智能编辑、数据分析和挖掘等手段向全球用户提供最新锐和广泛的个性化新闻内容推荐,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家没有记者的新闻媒体”。
另外,猎豹移动开发的两款免费轻游戏《钢琴块2》、《滚动的天空》,都在Google Play APP平台上取得了非常优秀的市场表现,其中《钢琴块2》截至2016年1月下载量就已经破亿,新游戏《滚动的天空》也已进入美国地区App Store免费下载榜前十。
在视频方面,猎豹也同时在海外布局了数个直播平台,由于起步非常早,获得了比较好的市场效果。
笔者看到,猎豹正在将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商业模式向欧美市场进行输出,而取得的成果还是非常显著的。在产品线完善的过程中,傅盛又将眼光盯上了一个更新的领域——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狂热簇拥
不同于其他CEO,傅盛经常会在网络平台上发表一些文章,包括公众号、百度百家,都有他的痕迹。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具备很强学习能力的领导者。
从对腾讯入股大众点评,到对Facebook收购WhatsApp,傅盛对于各个细分行业都有自己的认识和判断,但他最为专注和思考最深入的,还是人工智能相关的内容。
在《为什么我专注人工智能》一文中,他提到:
“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会极大超出我们想象。比摩尔定律还要快地突破。这样的突破就可能会带来一次算法革命,甚至会使很多科技企业积累了很久的技术壁垒,荡然无存。
所有重复脑力劳动,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智能将帮助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这种极高的评价,自然融入了他所构建的猎豹移动企业战略中。在接受《中国企业家》的专访时,他表示,带领猎豹上市之后,一直在寻找人生的下一个支点,而人工智能正是这个问题最终的答案。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傅盛已经通过内生增长与并购,做到了从工具向内容的转型,同时完成了业务线的扩张。但随之而来的,是高达65.2%的利润大滑坡,飞流直下的股价,显示着华尔街的精英们,也对这样的一次扩张之旅并不看好。
摆在傅盛面前的人工智能之路,看起来是必须要走的了。
在猎豹移动全球超过20亿装机量的势能下,大数据如同海浪一般朝夕不停的产生,对于所有的人工智能布局来说,这都是难能可贵的财富。怎样利用这些人工智能所生存的“土壤”,浇灌出更加丰厚的果实?这是傅盛最多考虑的,也是目前猎豹在战术部署中,最关键的点。
傅盛挖人、钻研技术。猎豹的广告、内容业务,也得以获得人工智能的“赋能”,获得更高效率的提升,改善用户的体验。被傅盛高度重视的内容产品,目前呈现在用户面前的,都是经由基于用户大数据所作出的自动推荐。
拥有海量用户的猎豹,天生就是一个大数据企业,这是无数国内外用户留给傅盛珍贵的市场机遇。除内容的推送,在浏览器中商品、服务等等的推送,都可以经由人工智能系统来实现。
傅盛投资了5000万美元,去专注的推动这件事,相比钱财,更重要的是他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明确。有些时候,对于成功来说,正确的目标比庞大的资源更加重要。
免费模式的海外布道者,内容战略的坚定推进者,人工智能的狂热簇拥,傅盛身上的标签,随着他事业的推进而更换着。变的,是随着用户、数据积累而出现的转型机遇,不变的,是傅盛那颗坚定向前、绝不随波逐流的事业决心。
本文关键词:猎豹移动傅盛:这轮投资的泡沫反而是好事,猎豹公司傅盛,猎豹移动ceo傅盛演讲,傅盛猎豹移动公司的产品是什么,猎豹创始人傅盛的故事。这就是关于《猎豹傅盛盈利模式,傅盛无枝可依》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