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活了几岁,太平天国最后的大将李秀成
关于【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活了几岁】,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活了几岁:太平天国最后的大将李秀成,天国孤忠却难说功罪
有些人可能觉得奇怪:李自成和黄巢好歹还做了几年皇帝,朱元璋更是革命成功了,而太平天国最后却被扼杀,为什么我们会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旧式农民战争呢?
这其实是因为,与以往的农民革命不同,太平天国有完备的制度和纲领,能建立起一个国家政权,就比如那天京事变之后的太平天国来说吧,在这种等级的动乱之后,太平天国竟然还能打出一片中兴局面!这就说明太平天国的制度是有极强的修补能力的。
而天国的中兴,和洪秀全善用人才有关,他靠两大擎天柱撑起来大厦将倾的政权: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
不过和陈玉成不太一样,陈玉成最终英勇战死,后世评价为大无畏的英雄,对李秀成的评价嘛,则有些复杂,虽然他也被当做正面人物看,但是他一般被认为是有瑕疵的!
李秀成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将才,还是帅才,当天京事变后洪秀全迷信洪姓族人的时候,他就上奏谏言,结果受到严厉处分。而李秀成的战功更是不用说,后期的天京破围,三河大捷,挺近苏浙,李秀成都是立下大功的。
而且李秀成还颇有政治才干,他在挺近苏浙之后,积极发展生产,为天国积蓄国力,他的构想是:占领苏浙富庶之地,积蓄钱粮,再打下上海,与洋人联络,购买先进军械、军舰后与清朝对抗。一直到后期天国末路了,他都能理智的劝说洪秀全离开天京,另辟根据地,可惜洪秀全当时已完全被宗教迷惑,听不进去,尽管如此,在天京保卫战中,李秀成仍然尽了全力(但此时李秀成的苏兵已经腐化到了极点,毫无战力)。
但是李秀成同时有不少争议,首先就是军阀化,李秀成的忠王府(在苏州)是目前太平天国现存最大的太平天国府邸遗址,极为奢华,连李鸿章都震惊了,而且李秀成似乎将江浙一带当成了自己的地盘,扩军百万,征收钱粮,当安庆被围攻,天京上游十万火急的时候,他竟然没有积极救援,导致安庆失守,在这个问题上,史学一般认为李秀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此外他还有一个争议就是:变节,对的,李秀成有疑似变节的行为,这主要是他在被俘后的作品《李秀成自述》中有“摇尾乞怜”的语句,当然,此部分真伪尚且存疑,不过这就造成了一个“忠王忠不忠”的疑问,然而从自述的内容来看,他没有公布太平天国的一些机密,而是满怀着对失败的不甘和对太平军余部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这部分倒是肯定的,而且根据记载,李秀成被杀时谈笑自若,写绝句诗来表现自己的忠诚。
所以说,虽然是千秋功罪任评说,但是李秀成即使不是完人,也是一位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这一点,即使是他的对手曾国藩,也是承认的。
2、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活了几岁,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
李世贤,亦作侍贤,广西藤县大黎里(乡)人。出身农家,家境贫寒。李秀成堂弟。咸丰元年(1851年)随李秀成加入太平军,骁勇善战,颇有战功。
1857年,积功封侍天福。当年12月,随爵封忠王的堂兄李秀成等率军增援被清军围困的镇江,救出守军。次年,擢拔为左军主将,率军驻扎安徽芜湖,主持皖南军务。
7月,参加天国史上著名的枞阳会议。8月,与英王陈玉成等联手攻克庐州(今安徽合肥),旋即回师皖南。10月,挥兵进占溧水(今江苏溧水),继而围攻秣陵关。
12月,在宁国府(今安徽宣城)湾沚镇与清浙江总督邓绍良的镇竿军(湘军支系、湘西乾州厅凤凰县汉、苗土著军队 )展开激战,素称剽悍善战的竿军几乎被人多势众的太平军团灭, 邓绍良力战不支,死于乱军中。
1859年春,李世贤率部参与浦口、江浦(均在江苏)之战,被湘军挫败。翌年2月,联合襄王刘官芳部攻取泾县(今安徽宣城泾县)等地。随后挥军进入浙江,与忠王李秀成大军会合后连克安吉、长兴(今浙江湖州安吉、长兴县)。3月,率军围攻湖州府(今湖州市吴兴区)以牵制清军主力 ,李秀成则率7000精锐昼夜不停地奔袭杭州。
3月,因湘军曾国荃部围困天京(今南京),李世贤率部撤回安徽,会合刘官芳等攻占建平(今安徽宣城市郎溪县),随后共商救援天京(今南京)之策。继而率军一举攻克江苏溧阳、宜兴,进逼常州,围攻金坛不克,遂撤围攻占句容 。1859年初,李世贤率部投入到摧垮清军江南大营的战役中,因其率部歼灭5营近2000清军,战绩卓著,被封侍王。
随后与堂兄忠王李秀成大军一起东下丹阳、常州、无锡、苏州,连战连捷,攻无不克,又相继攻取吴江、平望和浙江嘉兴等重镇。
1859年9月,李世贤部一举攻克江苏金坛,并与辅王杨辅清、堵王黄文金部联合作战,袭取宁国府(今安徽宣城)。后率部单独作战,连克安徽绩溪、徽州(歙县)、休宁,进逼祁门。曾国藩将湘军大营(总指挥部)设在祁门,听说李世贤部大举袭来,曾一日数惊。李世贤由浙西转战而来,目的并非攻打祁门,而是救援天京,他在祁门外围虚晃一枪,旋即撤围北上欲与李秀成配合作战,曾国藩这才逃过一劫。
李世贤率军转入浙江,攻占严州、富阳等地,接着攻取余杭,在攻击杭州、湖州时遇清军有力抵抗,久攻不克,作战失利,只得再次回师安徽。12月底,率军自休宁出击,再逼祁门。见太平军又大举袭来,孤立无援的曾国藩心如死灰,甚至连遗书都写好了,李世贤却志不在此,不久即撤围而去,再一次错失了围歼湘军大本营的的良机。
1861年3月,李世贤率军进入江西。4月,攻克景德镇,却在乐平被湘军击败,伤亡不小,遂向东退往浙江,连破金华、义乌等地,并分兵袭取宁波。
同治元年(1862)3月,侍王李世贤督军围攻衢州,被左宗棠击退,撤围后退守江山。7月,再攻淳安,与左宗棠部楚军激战好几回合,依旧不克,只得怏怏退去。
10月,率军进援天京,助忠王李秀成部猛攻屯扎在雨花台的湘军吉字大营。曾国荃的吉字营正闹瘟疫,减员严重,却凶悍顽梗,死战不退。李秀成、李世贤虽然兵力占据绝对优势,但面对吉字营不要命的打法,也是一筹莫展,无法取胜。
11月下旬,李世贤率部退到东坝,攻克丹阳。随后督率大军猛攻金柱关,以打通天京粮道,金柱关守将是曾国藩的亲弟曾贞干,他率守军拼死抵抗,李世贤无法得手,未能破关。
1863年9月,淮军围攻苏州,李世贤率部救援被淮军击退,未能成功。10月,往救无锡再次失利。 李秀成等人制定的“进北救南” 计划失败,20余万将士死难,长江北岸的太平军堡垒全部失去,天京水路、粮道断绝。不久,几乎陷入绝境的曾国荃吉字营得到补充,迅速恢复了战斗力,完全实现了对天京的包围。
同治三年6月16日(1864年7月19 日),湘军吉字营挖地道填埋炸药轰塌了太平门一角,天京陷落,一场惊天浩劫即将到来。历史惊人相似,当年太平军也是用这个办法攻克江宁城(南京)的。
天京覆灭前,侍王李世贤作战不利,率部退往浙江昌化,后又开到湖州。旋即又进入江西,攻击抚州、建昌而不下,遂攻占宜黄、崇仁。天京失陷、天国覆亡后,李世贤仍未甘心,他率军自南丰、广昌进围宁都,攻克雩都(今于都),在走信丰、南安(今江西上饶大余),翻越梅关进入广东,先攻南雄而不克,后撤围,再绕回江西龙南、定南,从江西南走广东平远、蕉岭(古称镇平)等地。
10月,辗转进入福建,一举攻克漳州,旋即在平和遭遇清军伏击,伤亡多达两万余人, 另有3万多人缴械投降了清军。李世贤率少数残部逃出重围,半夜策马渡河时不慎落水,随从为救他溺死好几个,他挣扎着凫水上岸,部下已不见踪影,只得割须弃袍,藏匿山中。
李世贤的最终结局:被自己人汪海洋杀害:李世贤残军讹传侍王已死,群龙无首,遂推举侍王族叔李元茂继任统帅,随即投奔驻扎粤东、闽南的康王王海洋部。
汪海洋表面欢迎李世贤余部的到来,暗地里却想兼并这群百战之士,以充实自己的力量。他借故李元茂在战斗中不救护侍王,使其兵败身死,斩李元茂以祭祀侍王。
李元茂无故被杀,李世贤残部愤愤不平,军心涣散,意志消沉。数千清军在永定设下埋伏,大败汪海洋部7万大军。汪海洋率部败退至镇平(今广东蕉岭),据险坚守 。衔枚追击的清军久攻而不克,形成对峙之势。
1865年8月19日,李世贤昼伏夜行、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镇平县(蕉岭)寻找汪海洋,汪海洋得知李世贤未死,已经来到军前,假装欢喜,率众迎接侍王到来,将他迎入镇平城中。但心中惧怕李世贤追查自己诛杀李元茂一事,更害怕威望卓著的他乘机夺去手中军权。当夜,汪海洋派4个心腹潜入李世贤卧室,将酣睡中的侍王刺死 。次日,汪海洋声称:“李世贤已降清军,今来镇平,是为了联络旧部以为官军内应”。
汪海洋残害李世贤,使太平军将士心寒齿冷,军心涣散,相率逃亡者与日俱增。1866年1月,汪海洋率余部转战嘉应州(今梅州市)时被清军击伤。2月1日,伤重而亡。
【插图源自网络】
本文关键词:太平天国李秀成之死,太平天国李秀成总:失败原因,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活了几岁啊,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之死。这就是关于《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活了几岁,太平天国最后的大将李秀成》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