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中秋节风俗习惯,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唱月、比月、走月亮……中秋玩月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04-09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中秋节风俗习惯】,中秋节的风俗习惯,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中秋节风俗习惯:唱月、比月、走月亮……中秋玩月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文|戴永夏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这天晚上,明月当空,银辉遍地,月亮成为节日的灵魂和中心。人们喜爱月亮、崇拜月亮,由此也产生了许多与月亮有关的节俗活动,“玩月”便是其中之一。

所谓“玩月”,就是伴着明月游赏玩乐。此俗始于汉代,盛于唐宋。唐代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说:“月可玩,玩月,古也。谢赋鲍诗,朓之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意思是说,月是可以玩的,玩月古已有之。比如南北朝时期诗人谢灵运的《月赋》、鲍照的《玩月城西门廨中》,以及谢朓、庾亮的一些诗句,都曾写到玩月。

《唐逸史》等书中记载的唐明皇中秋之夜游览月宫、观看仙女跳“霓裳羽衣舞”的传说,就是唐朝宫廷中秋玩月习俗的缩影。

当时在民间,玩月也很普遍。中秋之夜,为赏玩明月,富者多自搭彩楼,贫者多集于酒楼,好游者或登高于山顶,或泛舟于水上,文人赋诗,艺人说古,饮酒欢歌,唱酬娱乐,往往通宵达旦,极尽玩月之欢。

至宋代,中秋玩月之风更盛。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曾这样描绘当时杭州城中的玩月情景:“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圞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

宋代以后,中秋玩月之风少了些绮丽繁华,形式却更加多样。如江南各地盛行“走月亮”之俗:

中秋之夜,明月朗照,妇女们盛装打扮,三五相邀,踏月访亲,结伴闲游。她们在明亮的月色中,或畅游于街市田陌,欢舞高歌;或进出于佛寺尼庵,摆设香案,望月礼拜,祈福求子。她们玩得兴高采烈,乐以忘忧,直到鸡声喔喔仍意兴未尽。

正如清顾禄在《清嘉录》中所写:“(中秋月夜)妇女盛装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之‘走月亮’。”

清人蔡云则在《吴歈·走月亮》一诗中咏道:“木犀球压鬓丝香,两两三三姊妹行。行冷不嫌罗袖薄,路遥翻恨绣裙长。”

中秋节风俗习惯,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唱月、比月、走月亮……中秋玩月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在苏州、上海等地,妇女们在中秋之夜出游时,要走过三座桥才能停下来,因此“走月亮”也叫“走三桥”。晚清王韬在《海陬冶游录》中就曾写到妇女“走三桥”的情景:“八月十五,每家必烧斗香。至夕,倾城粉黛结伴闲游,踏月访亲,听趾所至,谓之‘走三桥’。以西园及蕊珠宫最盛,烛光夺月,篆烟散香。”

这种“走三桥”之风,在明代就已很盛。明人陆坤在《走三桥词》中曾形象地写道:“细娘吩咐后庭鸡,不到天明莫浪啼。走遍三桥灯已落,却嫌罗袜污春泥。”

在山东一些地区,中秋玩月更加平民化,也更贴近百姓的现实生活。玩月的形式,主要是“唱月”。

中秋节前,家家都要做一些祭月用的特制面饼——“月”和“月鼓”。“月”形大,“月鼓”形小。

“月”的制作方法是:把发酵好的面团揉软,分成三块,分别用擀面杖轧成圆饼;在两层较厚的面饼之间插上红枣,再将另一块薄的面饼覆在上面。这块薄的面饼边缘剪成莲花瓣形状,俗称“云肩”。覆上“云肩”之后,再将各种面塑粘在“云肩”上。

这些面塑有“五福捧寿”(五只蝙蝠围绕一个“寿”字)、“喜报三元”(三颗桂圆和一只喜鹊)、“长命富贵”(花生与牡丹)、“长生不老”(花生与松枝)、“事事如意”(两个柿子和一个如意)、“连生贵子”(莲花与桂花)及“嫦娥奔月”“蟠桃献寿”“喜鹊争梅”等造型,还要在上面装饰小兔、刺猬、小猪、老鼠、小鸟、蝈蝈、蟒蛇等图案。将“月”蒸熟后,再以各样颜色绘染,整个面饼花团锦簇、栩栩如生。

“月鼓”与“月”同时制作,形制较“月”小,但数量很多,每个也都用面花装饰,同样要绘画染色。一个大“月”,配着许多“月鼓”。

到了中秋节的晚上,月亮升起时,孩子们便上街“唱月”(也叫“念月”)。每人端着一个用高粱篾子编的浅筐,选一个自家最好看的“月”放在筐中,在大人的陪伴下来到大街上,迎着初升的圆月边走边唱:“唱月来,唱月来,来年日子好过来!蒸月来,蒸月来,一斗麦子一个来!唱月饼,唱月饼,明年还是好年景……”

“唱月”之后是“比月”。孩子们聚集到开阔的街口,揭去盖在“月”上的蓖麻叶,互相比较、评点。最后,由年龄大、威望高的老奶奶出面,评出最好的一个“月”,称为“月王”。

“比月“之后则是“食月”。先由“月王”得主端着“月王”请大家欣赏,接受大家的赞扬和祝福,然后把“月王”掰成数份,分给众人品尝,先给老人,再给小孩,最后给新媳妇、姑娘。“食月”完毕,孩子们一人手上托一个“月鼓”,欢跳玩耍,边跳边唱:“月明光光,小儿烧香。月明圆圆,小儿玩玩……”

孩子们玩月玩到极致时,便在村头点起蒿子秸棵,擎在手中,用力摇动、旋转,远远望去,如金球,如火龙,俗称点“蒿子灯”。这明亮的灯火最能表达孩子玩月的欢乐心情。

清末潍县诗人郭麟有一首描写老潍县中秋节光景的《潍县竹枝词》,生动地描述了儿童“玩月”的情景,诗云:“中秋难得是晴天,金粟香飘几处传。待到一轮月东上,小儿齐唱月光圆。”

2、中秋节风俗习惯,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中秋节的风俗习惯?赏月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中秋节的风俗习惯?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秋节风俗习惯,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唱月、比月、走月亮……中秋玩月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赏月。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吃月饼。“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本文关键词:中秋风俗,中秋节的,风俗,中秋节风俗详细,中秋节 风俗,中秋节有哪些传统的风俗。这就是关于《中秋节风俗习惯,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唱月、比月、走月亮……中秋玩月的习俗你知道多少)》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