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襄汾风景,襄汾印象襄汾游历
关于【山西襄汾风景】,襄汾印象襄汾游历,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 襄汾县属山西省临汾市,在尧都区以南,位于临汾盆地南(汾河谷地,正如山西许多地方一样,两山夹一谷,东为太行山脉,西为吕梁山脉);
山西省临汾市 襄汾地图
2、 "襄"字读音为xiang一声,小时候不会读;后来知道就是袁阔成评书《三国演义》中常说的荆襄九郡之襄,譬如湖北襄阳,我省襄垣、定襄等;亦常常用于帝王国君谥号,譬如宋襄公、晋襄公等。《现代汉语词典》注为书面语"帮助";《说文》汉令:解衣而耕谓之襄;谥号"襄":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执心克刚曰襄、协赞有成曰襄、威德服远曰襄。总结此字:种地→帮助→地名、谥号,总之是褒义字,多见于地名、谥号。
3、 襄汾,襄者如上,汾者汾河也,想必自古即有"襄汾"这一地名;然非也,实为两古地名二合一也!县境之北原为襄陵县(现襄陵镇为县治),县境之南原为太平县(现汾城镇为县治),汾河西侧大致以今古城镇北侧东西向为界。然现汾河东侧的乡镇,包括县城所在地新城镇、陶寺乡、大邓乡、邓庄镇等四个乡镇,旧时分属两县以何为界,目前资料未查到。因均处于汾河两岸,汾河谷地,土地肥沃,自古为小麦等粮食主产区,故有"金襄陵,银太平"一说。然今县人民似乎更爱说河东、河西,自然是以南北向汾河为界的。
4、 因上述地势,人口自不会少,人口接近50万,若在山西排名,恐属中上游了。然河东、河西之汾城、河西之襄陵土语发音差别还是很大的,这是当地人告我的,因为我个外乡人目前的道行尚不能分辨,竟还觉得洪洞、襄汾都是一个音,临汾音。
5、 襄汾自古人杰地灵,哈哈(套话却是真话)!襄汾人文、地理厚重!!!必须的,见下述。
6、 驱车先到县城:1954年襄陵县、汾城县合并称为襄汾县,襄汾县城遂置于汾河湾东西两侧的新城镇/史村,就是说汾河从南向北横穿整个县城;东侧为老城区,现西侧多为新扩展区域。下高速后直奔县城,从县城西北进入县城的丁陶大道(取名源于丁村和陶寺文化),和其平行的是振兴路,两路很宽阔,中间有风情街相连,当地人说风情街是汾河东侧新发展的繁华热闹之处,印象不错。由桥西街越过汾河到达对岸即为老城区,南大街、东大街、北大街、府前街等,因县城规划沿汾河弯的缘故,各条街巷并非东西南北直来直去,稍有偏斜倒也可以,街容街貌及县城大小超出我的想象;值得一提的是每隔数百米都设置有WC,24h全天候开放,还附送对子(见图),依旧延续了临汾市区的人性化特色,这样不论当地人还是外乡人都"方便"的很,那方面决无压力!点赞。
汾河穿过县城
公卫 对联
7、 陶寺遗址:穿县城后,立即前往陶寺遗址。陶寺遗址位于陶寺乡,在县城东侧8公里处,很快高德地图导航找到陶寺遗址标牌处,只见简易遮阳厅一处、简易房几间,沟谷一条在旁,周围全是庄稼地,无任何特殊处,独自徘徊在田间,小雨中多少有些怅然;东走再走2里突发现古观象台,这里有多个大幅图文标牌介绍陶寺文化,称数亿元建设规划中,哈哈原来是早来了几年,建设中也无门票之忧。陶寺遗址发端于夏商周断代工程,有废弃城垣,面积近300万平方米,内有不同功能分区,认为是夏墟早期城池,更认为是"尧之都城",故为"最早中国",不由得对这片土地肃然起敬,目前发掘仅仅为极少的部分,可能在未来会有更惊天发现;站在古观象台前仿佛穿越到上古,惊叹古人的智慧。田间发现数棵柿子树,一直以为柿子长在灌木上,原来是高大的树木!
陶寺乡
陶寺遗址---尧都
陶寺遗址 停车场
陶寺遗址 田野
陶寺遗址 古观象台
陶寺遗址内的一棵柿子树
8、 离开陶寺遗址前,驻足面向西南方向,眺望远处山峦,寻找着心中那座山——塔儿山(海拔1493米,襄汾最高之处),因为在此山的那一头是晋国最早发源地:翼城县、绛县、曲沃县。
9、 返回县城途中经陶寺乡陶寺村的正街,中心位置可见关帝楼一座,与一裴姓村民闲聊,内容如下:①陶寺之名源于上古制陶部落陶唐氏,且就襄汾而言,相比其他乡镇,陶寺这片老百姓的方言更"土",例如独称太阳为"尧窝",可能从另外一个侧面提示为尧都之地;②陶寺乡的这个关帝楼上曾有临汾字样的一个匾额,后被文物部门取走,故"临汾"这一地名或最早出现在襄汾地面;③襄汾河东河西均有多个邓姓冠名的乡镇村,笔者邓姓,祖居晋中,据族中老人讲山西邓姓,为明朝万历年间由河南南阳迁来,兄弟三人分散到大同、晋中及晋南,襄汾邓姓集中或为佐证。
陶寺乡 关帝庙
10、 县城晚餐:街面人流量可以;满街满眼还是牛肉丸子面最多见,还有臊子面、刀削面、炒面、饸饹面、拉条子、擦格斗、当地饼子等提供;顺嘴提一提饸饹面,晋南以及陕西多称为饸饹(le)面,晋中太原一带则多称为河捞面,和面时以小麦粉为主,到了晋北一带,则在河捞前多加了个"压"字,压河捞,且杂粮面居多,多少也算是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吧。而我是奔着当地特色"油粉饭"来的,走进一家小店,端上来的是一碗略稠的白面汤,多少有点像和子饭,内有少许面条加上海带丝、白萝卜条、花生碎、豆腐等,喝到嘴里酸不溜丢的,还能接受,肯定比北京豆汁好喝,本以为是加了晋南本地小米醋的缘故,但老板告诉这碗油粉饭是绿豆粉发酵而变酸的,这种吃食源于襄汾河西地区,据说开胃又解暑。
油粉饭
11、 当晚车宿县人武部旁,县城安静,只是领略了襄汾蚊子的厉害!
12、 丁村遗址:第二天早起站前街要一碗"汾城臊子面",有两种豆腐,炸豆腐条、白豆腐丁、几粒猪肉臊子、海带、韭菜,味道不赖,面 汤全喝掉。沿108国道南行,直驱丁村。丁村位于县城南4公里,该村续接县城,仍属于新城镇管辖,其位于汾河东侧,紧邻汾河,汾河在此处正好也打了一个湾,呈C形将丁村纳入其中。就在这个汾河湾54-100地标处发现了三枚古人牙齿和一块小孩头骨,由此称为丁村人,为旧石器时代,介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之间,村中有丁村文化陈列馆,展出部分出土物件或仿制品;另此村中尚有明清古建、内有当地民俗陈列,如太平麻纸、版刻年画、剪纸等。
丁村门楼
丁村人
丁村出土珍品
丁村街景
13、 汾城镇(原太平县治):襄汾县境河西区域有G5高速及省道232南北穿行;近中午到达汾城镇;汾城镇位于河西偏南S232旁汾城镇,距县城16公里。汉为临汾县地,后于北魏改太平县,初县治于其北边的古城镇,唐因此地分封给尉迟恭也称为鄂公堡,遂南移太平县治于此;民国改为汾城县。尚存鼓楼等古建筑,十字街可见鼓楼,然西侧古建尚在修缮未开放略遗憾。街面多有汾城羊肉面、羊肉锅子、臊子面招牌;我进入一家要了碗当地羊肉面,量很大、味美;街边有榨油糕摊点,除了枣泥馅,居然有绿豆馅、黄豆馅、糖馅的,称了些,非常好吃;旁边还有打饼子摊,据说这一带永固的晋南饼子有名遂亦买之、烤馍形状虽有特点但不合我的口味。
汾城鼓楼
汾城街景 炸油糕
汾城羊肉面
襄汾民居 门神贴画一瞥(尉迟恭 秦叔宝)
14、 襄陵镇(原襄陵县治):襄陵镇距县城20公里;中午犯困,坚持北上,沿232省道一路向北,经过古城镇,接近襄陵镇时,带着敬仰之心开始探寻晋襄公墓。此地为晋国国君晋襄公陵墓所在地,晋襄公为晋文公重耳之子,故于汉时遂称为襄陵县。高德搜到"晋襄公墓"导航到232省道东侧屯南村一条小道上,告知在此小路南侧,然未见任何封土及标志,遂步行至百米外的庄稼地完全重合,就是一块农民地,再用百度导航完全一致,迷惑中恰逢一农妇在地中劳作,问之尽一脸茫然,好在最后告我再往南的一个村子似有两个大土包,心想应该就是封土了,高德再查确实不远处还标有"晋襄公陵",一字之差,差点没找到;遂驱车至该村口看到牌楼的一副对联时确信无疑:"怀襄公歌厚土笑声喧天,话英才夸豆腐呆气盈庭",然村内来回溜达了两趟仍然无果,后在村民指引下在田间隐蔽处终于发现大封土,无任何标识,向其作揖以表敬意,且忌讳起见不发图。遂观察襄陵地势,东向汾河,西靠吕梁山脉之姑射山,处于汾河谷地西岸,风水宝地也。
晋襄公陵所处宝地
已然离襄陵镇不远,继续北进,吐槽开始:S232省道大车多,路面坑洼不整,接近襄陵镇时灰尘甚大;进入襄陵镇街道后街面摊点乱摆、汽车随意停放,当地人说是"逢集"3、6、9、7,算下来一个月中至少有40%的时间当地人得忍受这种乱环境;此时已然看到襄陵砂锅的招牌也无心情就晚餐了,遂北上返并。
结语,由于时间问题,襄汾的赵康镇古城及普净寺、龙澍峪风景区未能游历。夜幕降临,高速途中将襄汾饼子吃下。
襄汾游历总结手绘图
邓展进 2019于国庆
本文关键词:襄汾旅游景点,山西襄汾景点,山西襄汾风景区有哪些,山西襄汾好玩的地方,襄汾风景图片。这就是关于《山西襄汾风景,襄汾印象襄汾游历》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