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谁是刘邦的太子,刘邦定谁为太子(刘邦最终决定不废太子的原因是什么)

02-28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谁是刘邦的太子】,刘邦定谁为太子,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和张良的妙计无关,刘邦最终决定不废太子的原因是什么?

征战多年的刘邦在平定天下后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原本吕后所生的皇子刘盈被立为太子,但随着戚夫人的日益受宠,刘邦似乎动了废掉刘盈而改立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为太子的想法。这一想法遭到了朝中大臣的极力反对,他们据理力争都没能说服刘邦回心转意,直到张良的一条计策才使得刘邦放弃了废立太子。《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由此可见,张良不愧为“谋圣”的称谓,只一条计策就改变了刘邦的想法,也改变了汉朝的历史走向。那么张良的这条计策是什么?刘邦真的是因为张良的计策才改变主意的吗?如果不是这样,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刘邦最终回心转意、不废太子了呢?

谁是刘邦的太子,刘邦定谁为太子(刘邦最终决定不废太子的原因是什么)

太子的废立是困扰刘邦的一道难题

一、刘邦最初欲行废立的原因

刘盈是刘邦的嫡长子,早在5岁时就被刘邦立为太子,大汉王朝建立后,刘盈的身份自然从太子变成了皇太子,是未来皇位的继承人,而此时的刘盈也不过刚刚8岁而已。皇太子的身份看似高贵,但实则充满了危机和挑战,而这种危机和挑战主要来自作为皇帝的刘邦。事件的转折就是戚夫人的受宠,在刘邦还是汉王时,戚夫人就进入了刘邦的后宫,从此受到了刘邦的专宠。在戚夫人生下皇子刘如意后,这种宠幸达到了顶点,其主要例证就是尚在襁褓中的刘如意被封为赵王。

谁是刘邦的太子,刘邦定谁为太子(刘邦最终决定不废太子的原因是什么)

作为刘邦的嫡长子,刘盈很早就成了太子

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一下刘邦想要废掉太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刘邦认为太子刘盈软弱、不像自己。《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

二是刘邦宠幸戚夫人,对刘如意爱屋及乌。这很好理解,毕竟刘邦也是人,是人就会有亲疏远近。此时的吕后已经年老色衰,早已和刘邦渐渐疏远,而刘邦无论行军作战还是出城别住都会带上戚夫人,长此以往,自然会对刘如意好感倍增。

三是戚夫人的软磨硬泡。《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可见,戚夫人是有将儿子扶上太子之位的想法的。她的这种想法包含两方面原因,其一是现在利用“子凭母贵”,将自己的儿子送上皇位,将来就能“母凭子贵”,成为皇太后而安享晚年、光耀门楣。其二是忌惮吕后的报复,毕竟吕后的狠毒善妒是众所周知的,想要日后不被吕后报复,只有自己成为皇太后这条路可选了。

正是在这几种原因的交错影响下,刘邦动了废立太子的念头。

谁是刘邦的太子,刘邦定谁为太子(刘邦最终决定不废太子的原因是什么)

戚夫人受刘邦专宠

二、吕后的出场和张良的妙计

心狠手辣的吕后绝不会坐视这种局面而无动于衷,她之所以能在刘邦死后独揽朝中大权,靠的就是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高超的政治手腕。此时的局面让吕后感到,如果自己再不出手的话,不但刘盈的太子之位有危险,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危在旦夕。正在此时,有人向吕后推荐了张良。此时的张良已经深居简出,很久不问政事了,连吕后都要把他忘了。可听到张良的名字后,吕后立即派自己的哥哥吕泽前去请张良问计。

张良本不想搅入这场政治风波,但由于忌惮吕后的手段,也希望在日后谋求安身立命之所,于是答应了吕后的请求。张良的这条妙计是让太子刘盈请来四个人,这四个人都是须发皆白的长者,由于受到刘邦的怠慢而躲到山中发誓永不为汉朝效力,他们就是著名的“商山四皓”。不得不说,张良准确地抓住了问题的核心,那就是通过请出“商山四皓”这四位连刘邦都请不动的世外高人来让刘邦意识到太子刘盈是有能力的,把大汉江山交到刘盈手中是放心的。

谁是刘邦的太子,刘邦定谁为太子(刘邦最终决定不废太子的原因是什么)

张良的计策就是请“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刘盈

那么“商山四皓”确实是遗世独立的世外高人吗?答案是否定的。汉十一年,淮南王英布谋反,刘邦由于病重,因此想要派太子刘盈挂帅出征平叛。面对着这一关乎刘盈政治生命的抉择,“商山四皓”竟极力劝阻刘盈推辞掉这个任命。《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四人相谓曰:‘凡来者,将以存太子。太子将兵,事危矣 ’”。他们的理由总结起来很简单,太子此次出征平叛,即使得胜归来也不会有任何好处,而如果失败的话则有很大坏处。刘邦在听到太子刘盈不想出征后大为恼火,只得自己亲自挂帅出征。《史记·留侯世家》记载:“上曰:‘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 ’”。可见,“商山四皓”的计策还停留在一时的得失上,对政治形势的判断并不明智。从刘邦的角度来看,这次点将刘盈也许是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了。如果刘盈挂帅出征并得胜归来,展现出太子应有的气魄和担当的话,那么也许会扭转自己在刘邦心中软弱的印象,而如果畏缩不前的话,则会使自己的处境更加危险。

关键时刻站出来的还是张良,在众臣为刘邦出征送行的时候,张良借机谏言刘邦使太子监关中兵,算是替刘盈保存了实力。

谁是刘邦的太子,刘邦定谁为太子(刘邦最终决定不废太子的原因是什么)

被称为“谋圣”的张良

三、刘邦最终决定放弃废太子的真实原因

一边是早已被立为太子,身后有吕后及众多大臣支持的太子刘盈,一边是自己宠幸的戚夫人所生的赵王刘如意,刘邦面临一个无比艰难的选择。经过长久的思想斗争,刘邦最终还是选择了太子刘盈。史书中关于刘邦最终做出决定的原因将其归功于“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刘盈,让刘邦感到刘盈羽翼已成,于是便打消了废掉他的意愿。《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可是通过仔细分析史料及当时的政治形势,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促使刘邦放弃废掉太子的主要原因并不在此,而是有着多方面的考虑。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谁是刘邦的太子,刘邦定谁为太子(刘邦最终决定不废太子的原因是什么)

戚夫人和刘如意的命运早已注定

01 维护大汉王朝统治稳固的需要

刘邦戎马一生,从沛县起兵开始,历经了无数生死时刻才平定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在刘邦心中,将亲手建立的汉朝世代延续下去是自己的夙愿也是最为重要的头等大事。太子刘盈虽然本性仁慈柔弱,但毕竟已经位居太子之位多年,在朝中也受到众多大臣的拥戴。而如果改立刘如意的话,不仅要冒着“主少国疑”的风险,而且无论是戚夫人还是刘如意都缺乏在朝中的威望和支持,对将来大汉王朝的稳固会带来难以预计的风险,这些都是作为开国皇帝的刘邦要反复考虑的。在此大原则下,尽管刘邦认为刘盈不像自己且生性软弱,但也是相比之下最好的选择了。

谁是刘邦的太子,刘邦定谁为太子(刘邦最终决定不废太子的原因是什么)

大汉王朝的延续是刘邦的夙愿

02 吕后是心中“迈不过去的坎儿”

作为刘邦的结发妻子,可以说吕后伴随了刘邦从一个无所事事的泼皮无赖到唯我独尊的大汉皇帝的整个过程,刘邦和吕后之间是相互了解也相互依存的。吕后最了解刘邦的想法,无论是在打天下的过程中还是在之后清除功臣的斗争中,吕后都为刘邦立下了大功。而刘邦也最了解吕后的为人,他知道吕后的权谋和手段。汉朝建立后,虽然刘邦和吕后作为夫妻的关系早已疏远淡化,但二人在政治上仍是“亲密无间”的战友和伙伴。作为大汉王朝的皇后,吕后及其背后的吕氏家族早已成为了独据一方的政治势力。而如果贸然废立太子的话,无异于从根本上动摇了吕后的根基,在刘邦死后,这势必会成为点燃政治争斗的导火索,在朝堂之上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这种局面是刘邦不愿意看到的。

谁是刘邦的太子,刘邦定谁为太子(刘邦最终决定不废太子的原因是什么)

刘邦和吕后在政治上是战友和伙伴

03 可以“马上打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

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大多是“马上打天下”的,在他们心中,一个好皇帝的首要标准就是英武善战。刘邦之所以想要废掉太子刘盈除了因为宠幸戚夫人之外,其主要原因就是认为刘盈生性仁慈软弱、不像自己这般英勇。但大臣们的屡次谏言和劝说却让刘邦在心中慢慢意识到,一个仁慈的皇帝对于治天下而言也并非坏事。刘邦是在秦朝的统治下成长起来的,他自然了解一个严刑峻法、穷兵黩武的王朝是不会长久的,而到底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刘邦也一直处于徘徊和纠结中。可能就在他想要屡次废掉太子之时,“商山四皓”辅佐刘盈的事实让他意识到刘盈并非一无是处,甚至刘盈身上的某些珍贵品质是刘邦自己都不具备的,这也是决定刘邦做出最终选择的原因之一。

谁是刘邦的太子,刘邦定谁为太子(刘邦最终决定不废太子的原因是什么)

可以“马上打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

综上所述,围绕在汉初的这场关于太子之位的争夺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无论是张良的妙计还是“商山四皓”的出山,都只是被记载于史书上的显性线索,而决定刘邦做出关键选择的背后原因却需要我们抽丝剥茧的将这些线索分析整合,直至得出可以令人信服的观点。历史就是这样,我们看到的往往不是事情的真相,而即便是我们认为无可争议的真相归根结底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历史本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参考资料:《史记·吕太后本纪》《史记·留侯世家》

2、谁是刘邦的太子

谁是刘邦的太子?

刘邦的太子--惠帝刘盈。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

公元前188年,汉惠帝去世,时年二十三岁,谥号孝惠皇帝,葬于安陵。

汉惠帝即位后,实施仁政,减轻赋税,提拔曹参为丞相,萧规曹随,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与民生息的政策,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他废除秦时禁锢,使黄老哲学代替法家学说,打开各种思想发展的大门,但是仁弱的汉惠帝在位期间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强势的母亲吕后手中。

刘邦选的太子是谁?

太子。秦朝以后,皇帝的继承人才能称太子。

公元前206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这就是“汉王刘邦”。汉王刘邦,他自己还没有当皇帝,立什么“太子”?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成为汉朝开国皇帝。史称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在位。汉高祖刘邦的太子是刘盈(汉惠帝,西汉第二任皇帝)。刘邦共有8个儿子。

刘盈是其次子,为刘邦与原配夫人吕雉(吕后)所生。刘盈生于秦始皇帝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刘邦当上汉朝皇帝,就立刘盈为太子,这时的刘盈才九岁。

刘邦晚年宠爱戚夫人,欲立戚夫人所生的赵王如意为太子。汉高祖十二年,刘邦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打算换立太子。在一次宴会中,闻名遐迩的贤人“商山四皓”陪同着太子刘盈入席,换立之事罢休。

刘邦很惊讶,觉得太子已经成熟了,再重立太子恐怕会导致政局混乱。此后,刘盈的太子地位基本稳定了。 刘邦无奈,召来戚夫人。刘邦让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则借着酒意击筑高歌,遂作了首诗《鸿鹄歌》。

在诗中,刘邦采用暗喻手法,表明自己对换立太子一事的无能为力。《鸿鹄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据《汉书·外戚传》云,汉高祖刘邦因为嫌吕后的儿子太子刘盈为人过于仁厚软弱,性格不象他自己,因此常想废掉他而立其爱妾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为太子,他认为如意的性格很与自己相似。

戚姬常常跟从高祖左右,也想让高祖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因此日夜啼泣求告。但因吕后为人刚毅,采用了张良的计策,以商山四皓辅佐太子,使得高祖的想法未能实现。因此高祖作此歌劝慰戚姬,以说明无力更换太子的道理。当年,即高祖十二年的四月二十五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刘邦驾崩。

刘邦死后,太子刘盈顺利地继承了皇位,这时他刚十六岁。

刘邦立谁为太子了?

刘邦立刘盈为太子了。刘盈是刘邦和吕后的儿子,公元前202年刘邦建汉称帝,封吕雉为皇后,立刘盈为皇太子,晚年刘邦宠爱戚夫人,多次想废黜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为太子,但是大臣纷纷劝说刘邦,最终刘邦还是把皇位传给了刘盈。

刘邦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与项羽争斗多年,天下统治权最终归他所有,然后建立了西汉。

刘邦称帝后,便立刘盈为储君,而刘盈母亲吕雉变成了皇后。后来刘邦宠爱戚夫人,两人育有一子刘如意,因为戚夫人受宠,加上她经常给刘邦吹枕边风,想让自己的儿子刘如意当太子,所以刘邦心里动摇了,他几次想把刘盈的太子之位废黜,然后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幸好大臣们纷纷上书,阻止刘邦改立太子,就这样刘邦听取了大臣们的意见,没有废黜刘盈,在他驾崩后,刘盈顺其自然继承皇位,史称汉惠帝。

本文关键词:刘邦确定谁为太子呢?,刘邦的太子如何顺利登基,刘邦的太子是哪一个,刘邦死后立谁为太子,刘邦定谁为太子。这就是关于《谁是刘邦的太子,刘邦定谁为太子(刘邦最终决定不废太子的原因是什么)》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