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月是指几月,中国农历对十二个月的雅称(来感受下各月雅称里的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关于【槐月是指几月】,中国农历对十二个月的雅称,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花朝麦秋小阳春 来感受下各月雅称里的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 2、槐月是指几月
1、花朝麦秋小阳春 来感受下各月雅称里的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中原地带的先民们就有了时间的观念,他们将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又根据月亮的运行周期来划分月份,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还为每个月份都起了许多雅称,有的是按季节次序,有的是以植物为象征,有的根据日月交替规律,有的是来自美好的传说。(本文所涉及的月份和季节都是以农历排序来说的。)
以季节顺序为名
农历一年有四季,每季有三月。古时兄弟间的排行,以孟为大,仲为次,季为三,转而用作每季月份的次序。以正月为始,一年十二个月依次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尔雅》中的月名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训解词义的书,保存了先秦时期的大量词汇和知识,是考证词义和中国古代名物的重要资料。其中第八卷《释天》篇中,根据日月交替、阴阳变更的规律对十二个月进行了命名。
一月称陬月,二月称如月,三月称寎月,四月称余月,五月称皋月,六月称且月,七月称相月,八月称壮月,九月称玄月,十月称阳月,十一月称辜月,十二月称涂月。
夏历历法的别称
春秋战国时不同区域使用的有夏历、殷历和周历三种历法制度,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叫做三正。一年十二个月是子月、丑月、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其中,冬至所在的月(仲冬之月)为子月,大寒所在的月(季冬之月)为丑月,雨水所在的月(孟春之月)为寅月,其余类推。
夏历以寅月为正月(与今农历正月相同)、殷历以丑月(相当于今农历十二月)为正月、周历以子月(相当于今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在先秦古籍里,历法并不统一,《春秋》或《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历,《诗经》里边周历和夏历并用。
以古乐十二律为名
古乐十二律是古乐的十二调,是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是古代的定音方法。以黄钟为首,各律按半音关系从低向高排列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以律与历附合,十二律应十二月,又名十二月律。十二月律的对应关系以周历岁首为准:黄钟(十一月),大吕(十二月),太簇(一月),夹钟(二月),姑洗(三月),仲吕(四月),蕤宾(五月),林钟(六月),夷则(七月),南吕(八月),无射(九月),应钟(十月)。
十二个月份的其他别称
除了上面所说,根据动植物萌发活动的规律、重要节日、神话传说等不同依据,十二个月还有许多其他的别称。
正月也称端月,一年的开始为“正”,所以农历一月称正月,但据说后来秦始皇当政时,“正”与嬴政的“政”谐音,为避始皇的忌讳,所以秦朝把正月改为端月。端,顶也,仍是开端伊始的意思。《后汉书·冯衍传》中说:“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这里的“开岁”也是指农历一月。俗话说“正月银柳插瓶头”,所以正月也称柳月。《诗经·七月》中周夏两历并用,夏历正月,为周历三月,称一月“三之日”,十一月称“一之日”,十二月称“二之日”,二月称“四之日”。其他的称呼还有岁首、献岁、元月、孟阳、肇岁等。
二月大地吐绿,万物迎春,杏花盛放,所以二月冠以杏月的美称。因为二月中有传统节日花朝节(百花生日),所以也称花朝月。作为春天的二月,还被称作竹秋,古代一般认为各种植物初生的时候为春,成熟的时候为秋。竹笋二月份从土里钻出来之后,就表示它已经长成了,所以二月就叫做竹秋,而竹春就在秋天的农历八月。二月的雅称还有丽月、酣春、竹秋、令月、四之日、春半、殷春等。
三月通常又称桃月、蚕月、绸月、莺月、末春、桐月、杪春、雩风、小清明等。“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三月暮春季节,桃花怒放,绮丽芬芳,自然称桃月。三月也是开始养蚕的月份,所以也叫蚕月。
四月万物繁茂,槐花挂满枝,所以称四月为槐月。四月也是麦子即将成熟的时候,《礼记·月令》说:“孟夏之月麦秋至。”四月便称麦月。但此时“冬谷既尽,宿麦未登。”庄稼青黄不接,古人缺粮乏力,所以也叫乏月、荒月。从季节气候而言,四月为梅雨季,时值梅子黄熟,所以把四月叫作梅月。四月又称清和月、朱月等。
五月榴花盛开,因此又称榴月。端午节是五月最为重要的节日,旧时家家这天都要用菖蒲叶与艾叶等挂在门口,用以驱邪,因此古人称五月为蒲月、端阳月。五月起天气开始热起来,所以郁蒸、郁月就成了五月的代名词,郁蒸用现代的话解释就是气压低、湿度大、气温高。此时体弱的人非常容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所以古人认为五月是一年中的毒月,又称恶月、小刑(《淮南子·天文训》:“阴生于午,故五月为小刑。”)等。《诗经·七月》有“五月鸣啁”之语,呜蜩是蝉的一种,但比蝉的个头要小许多,叫声响亮,呜蜩也就成了五月的代名词。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进入初伏,三伏的时间主要在六月,故称六月为伏月。因伏天气候非常炎热,又称六月为暑月、焦月、溽暑等。六月赤日炎炎,只有荷花开放,亭亭玉立,在暑月为人们带来凉意,旧时民间就以六月二十四为荷花生日,六月便称之荷月。此外,还把六月称为徂暑、遁月、精阳、荔月、天贶、玉绳、杪夏等。
七月七日是古代妇女向天上的织女星“乞巧”的月份,所以,七月就叫巧月。瓜果成熟也在秋天,古人也把七月叫做瓜月。有许多品种的兰花都在初秋七月吐芳,馨香无比,故又把七月称为兰秋和兰月。商为五音之一,属秋,所以七月又称初商、孟商。此外,七月还有肇秋、新秋、首秋、凉月、中元、火逝等。
八月时“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民歌也里唱:“八月里来桂花香”,八月美名曰桂月,自然是名副其实了。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花期等又将八月称为仲秋、中秋、仲商、桂秋、获月、大清明、竹小春。
到了九月,万木萧瑟,落叶纷纷,独有菊花傲秋霜,给人们以活力和温暖,因而菊月被世人看作是九月的代称。《淮南子·天文训》中说:“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后以“青女月”借指秋月。而把九月称为朽月,虽无处考证,或许是草木入冬后衰老枯落的原因。除了朽月外,九月的别称还有暮秋、杪秋、季商、授衣月、剥月、霜序、穷秋(秋尽之时)等。
十月因秋去冬来、露水多生而得名露月。十月又称小春月、小阳春(谓十月不寒,有如初春)、良月、孟冬、坤月、吉月、开冬、首冬、始冬。
古有“十冬腊月”之说,所以冬月是十一月。葭月也是十一月的美称,此外还有幸月、一之日、龙潜月(《抱朴子》:十一月为龙潜之月。)、畅月(《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之说。
古代把合祭众神叫做腊,以狩猎禽兽祭先祖。从周代开始,便把阴历十二月作为腊祭的日子,到了秦朝时将十二月定为腊月,后世就沿袭了下来。自古以来,十二月即代表了冰天雪地的日子,故又称之为冰月、严月。《礼记·月令·季冬之月》上有记载:“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十二月时各星宿回复原位,一年将终,故用星回称十二月。十二月的别称还有清祀(腊祭的别称)、嘉平月、二之日、除月、殷正(殷历的正月)等。
古人基于长期的生活经验和对自然的观察,赋予了月份诸多别名。有了这些动听的名字,月份便不再是历法上枯燥无聊的数字,而变成了一幅幅展现自然和生活风貌的画卷。
2、槐月是指几月
杏花`桐月`槐月`菊月、桂月各代表几月份
杏花闹枝头,又称杏月,代表二月。
桐花粉面羞,又称桐月,代表三月。
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代表四月。
菊花傲霜雪,又称菊月,代表九月。
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代表八月。
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一季为三月。孟月、仲月、季月分别指各季的第一、二、三月。孟月,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季月,每季的最后一月,即农历三、六、九、十二月。
扩展资料:
日本旧历月份
1月:睦月(むつき):正月、初春月、年始月、太郎月、年端月
2月:如月(きさらぎ):梅见月、雪解月、初花月、小草生月、木芽月
3月:弥生(やよい):桜月、花见月、花咲月、桃月、嘉月、春惜月、梦见月
4月:卯月(うづき):卯の花月、鸟月、花残月、清和月、得鸟羽月、夏初月
5月:皐月(さつき):早苗月、雨月、橘月、早月、菖蒲月
6月:水无月(みなづき):风待月、松风月、伏月、常夏月、鸣神月、鸣雷月、葵月
7月:文月(ふみづき):七夕月、七夜月、女郎花月、兰月、凉月、文披月
8月:叶月(はづき):秋风月、月见月、木染月、浓染月、叶月、红染月、雁来月
9月:长月(ながつき):菊月、菊咲月、夜长月、小田刈月、红叶月、寝觉月
10月:神无月(かんなづき):神有月(出云)、神去月、雷无月、初霜月、时雨月
11月:霜月(しもつき):霜降月、雪待月、神乐月、神归月、雪见月、露隐叶月
12月:师走(しわす):极月、限月、蜡月、果月、亲子月、梅初月、春待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 (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
一月叫端月,二月叫杏月,三月叫桃月,四月叫槐月,五月叫榴月。。。十二月叫腊月,六月到十一月叫什么?
1、六月:通常称荷月、季月、伏月、焦月、署月、精阳、溽暑、季暑、且月。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这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蓬,在暑月为人们带来阵阵凉意,故把六月称为荷月。在《易·系辞上》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又有六月叫做暑月之说。
2、七月:通常称巧月、瓜月、兰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孟秋、初秋。
秋季的头一个月谓新秋。古时,瓜果成熟也在秋天,“米谷豆子,秋收冬藏”,把七月叫做瓜月。有一种兰花在初秋开放,故又把七月称为兰秋和秋月。
3、八月:通常称桂月、壮月、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吕、竹春。
秋季的八月居中,谓之仲秋。《尔雅·释天》中云:“八月为壮。”郝懿行义疏解释说,“壮者,大也。八月阴大盛,《易》之大壮,言阳大盛也。”故称八月为壮月。
4、九月:通常称菊月、季秋、晚秋、杪秋、三秋、暮商、霜序、朽月、玄月、青女月、三孟秋。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把主霜雪的女神青女绰约仙姿描写得美妙绝伦,其摄入魂魄的精髓便是经得起严寒考验的特性。九月的别称除了霜月外,还有季秋、菊月、朽月等。
5、十月:通常称阳月、阴月、小阳春、孟冬、初冬、上冬、良月、露月、开冬、冬、飞阴月。
农历十月的别称有:初冬、开冬、露月、良月等。《尔雅·释天》中说:“十月为阳。”郭璞的注解为:“纯阴用事,嫌于无阳,故以名玄。”
6、十一月:通常称辜月、冬月、仲冬、中冬、畅月、葭月、龙潜月。
《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郑玄的注解为“畅,犹充也。”因此农历十一月的别称为畅月。孔颖达还注解为:“言名此月为充实之月,当使万物充实不发动也。”
扩展资料
十二月份的其他别称:
正月:孟春、寅月、嘉月、首阳、献岁、早春、元月、端月、华月、夏正、冠月、新正
二月:建卯、夹仲、丽月、酣春、花朝、仲春、花月、杏月、竹秋、大壮、中春
三月:季春、姑先、桃月、辰月、莺时、末春、蚕月、桐月、秒春、桃浪
四月:槐序、孟夏、麦春、乾月、除月、麦候、建巳、中吕、朱明、正阳
五月:建午、炎月、天中、午月、幕月、仲夏、蒲月、郁蒸、小刑、鸣蜩
六月:季夏、林钟、征暑、荷月、遁月、精阳
七月:早秋、兰秋、首秋、建中、上秋、相月
八月:仲商、中秋、壮月、桂月、仲秋、南宫
九月:朽月、霜序、菊月、暮秋、无射、咏月
十月:良月、子春、孟冬、初冬、坤月、吉月
十一月:冬月、建子、葭月、畅月、复月、黄钟、寒月
十二月:建丑、严月、腊月、嘉平、残月、冰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份
本文关键词:槐下是几月,中国农历对十二个月的雅称,槐月怎么读,一月到十二月的古称,月份槐序。这就是关于《槐月是指几月,中国农历对十二个月的雅称(来感受下各月雅称里的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