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送别的时候要折柳,古人为什么要折柳送别呢(古人送别为何要“折柳”相赠)
关于【为什么古人送别的时候要折柳】,古人为什么要折柳送别呢,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古人送别为何要“折柳”相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作为千百年来受青睐最多的意象,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初现其离别之伤。由于古代的交通多有不便,因此别离有时意味着长久的音讯全无,也因此才有了"家书抵万金"的说法。
而杨树飞絮,漂泊不定,柳则暗含留之意,故而在离别诗中多有出现。因为对别离的不舍和恐惧,因此离别诗才成了千百年来最多的诗文题材之一,而折柳送友人以寄相思也成了表达思念与不舍的最佳方式。
一、 折柳的演变和发展
1、 古老的民间习俗
折柳的演变经历了不短的时间,最初它也只是一种地方习俗,《诗经》中的杨柳虽然已和离别看似相合,其实只是诗人在描述离别时的景致,而从汉朝开始,我们才发现了可考证的"折柳"行为。
那时它与诗词的意象还几乎无关,《三辅黄图·桥》中曾记载:"文帝灞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灞陵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由此可知我们曾以为的先有诗词才有折柳行为的顺序是恰好相反的,折柳从汉朝起就已经是一种带有独特文化背景的地方性习俗了。
在杜甫诗中也曾有"汉南应老尽,灞上远愁人"的说法,恰好印证了折柳是作为汉朝长安附近一种风俗在小范围流传的理论。
2、 宽泛意象的演化
由于折柳是都城的风俗,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渐渐传播开来。但从《诗经·东方未明》一诗中的"折柳樊圃"中也可看出,它在汉朝还仅仅是作为物象而进入诗词中的,尚且没有沾染俗世凡人的爱恨情仇。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柳的意象都可以说百花齐放,以柳抒发喜怒哀乐都曾有记载,甚至有些用它表示人性的脆弱飘摇、时局动荡的也有据可考。例如南朝杂诗中"折柳贻目成,插蒲赠心识"一句,便是借折柳描写男女之情,与所谓离别之情尚且相距甚远。
3、意象特指别离的固定
到了隋朝开始,折柳的意象开始更多的用在离别方面,尤其唐朝更是其离别意象发展的极度蓬勃时期。
王之涣的《送别》里有"近来攀折哭,应为别离多",《咏柳》里有"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也有李白的"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从唐代蓬勃的离别意象可见,折柳的意象开始固定,几乎成了苦离别的代名词。以至于到了宋元甚至之后各朝代间,也多有如宋人"千人万人别于此,柳亦能堪几人折"、甚至明朝的"惆怅今年频送客,长条欲折已无多"等慨叹离别的诗句。
二、 折柳在诗中的多种含义
待折柳意象与离别变得难分难解之后,它开始延伸出了与离别相近的更多含义,但无一例外都含着一丝难以割舍的愁苦之情。
1、"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离别之思
《雍录》载:" 凡东出函、潼,必自霸陵始, 故赠行者于此相送。"灞陵里万千柳树枝条随风纷飞,正如相离的亲朋好友间变换难测的万千心绪一般。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重情重义的特点,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柳字暗含"留"的音调,送别之时折柳相赠,将满心无法诉说的不舍尽赋其间,含蓄的表达了"任他离恨一条条"的离愁别恨。
"灞岸晴来送别频, 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 争解垂丝绊路。"除了"留人"的意思,柳的柔软枝条如同丝线一般,仿佛缠住了离人的脚步,让他无法离开,这样的画面也许正是古人含蓄的表达不愿别离的另一种方法,也是折柳能表现别离第二重原因。
2、"折柳寄相思"的相思之苦
"青春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候。"柳原本是表达别离之意,然而别离之后又见杨柳,便是难舍的相思之情了。李贺曾有"主父西游困不归, 家人折断门前柳"的句子,可见送别时只是折一枝柳相赠,而离别之后的时时相思、岁岁分离却不知要多少折柳才能遥寄伤情。
除了表达对个人的思念,折柳也能如张籍"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这样的句子中一般,表达远游之人对故乡的怀恋甚至国破家亡的志士对家国的不舍。相思之情与缠绵的柳枝意象重叠,成为了古人表达思念,盼望重逢、期待远游之人归来的诚挚期待。
3、"昔日青青今在否"的兴衰变换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杨柳抽芽之时是一年中最好的春日,跨过了严寒凌冽的冬日,熬过了草木枯萎、万物凋零的衰败,终于迎来了草长莺飞的春天。柳的发芽就如同报春的信号,"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告诉我们终于又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了。
然而好景不长,哪怕是再好的春光,总有"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的时候,春景有多繁盛,秋景就有多凋零,而其中不过数月罢了,更有人力无法改变的时光流逝,如同人的一生总有迟暮,也如家国总有兴衰,是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却无半分改变之法的,背后蕴含的无力与衰败之情,让人不禁感到彻骨之痛,感慨岁月的流逝无情与个人的渺小。
4、"春尽絮花留不得, 随风好去落谁家"的怀古之情
隋炀帝爱柳,京杭大运河开通后,乘船游河的隋炀帝在两岸种满了柳树,而且"御笔赐柳姓杨",由此而生的很多如"隋堤三月春, 飞絮想纵横"等诗句便是诉说对古事的怀想,从杨柳中探寻隋朝衰落的缘由,告诫掌权者莫要重蹈覆辙。
唐诗中借由柳的意象写隋亡的有许多,大多都是为了感慨朝堂的脆弱和衰落迅速,由此感慨古今兴亡和世事的沧桑变化。
三、 折柳代指离别的根本原因
1、 行路时祭拜路神
《汉书·疏广传》中设祖道供帐东都门外一节曾写道关于祭祀路神的传统:"祖者,送行之祭,因飨饮也。昔黄帝之子累祖也远游,而死于道,故后人以为行神也。"可见远行之时举行祭路神的活动从汉朝已经广为流传。当然,这是由于古代交通不便,远行时为了保证路途平安古人所表达的一种愿望。
远游之人已然上路,折柳相赠便能放弃远游的可能性当然是很低的,何况有的离开本来就带有许多的不如意,那么为何还要折柳呢?
据考证,折柳的习俗本来就是从汉开始兴盛,同时还有送别时祭神求平安的习惯,因此长久而来,二者的作用也渐渐重合,折柳就不仅是对离人的不舍和挽留,更有了对远游之人一路平安的祝愿。
2、生死相依的行路保护
词源中曾对柳的用途做出说明:"古代装饰棺车的帷盖。饰物在旁曰帷,在上曰荒,以及薪用木材等总名曰柳。"可见柳的别离不仅是地域的别离,也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生死之别。
《礼记集解》中曾记载:"若生时出行,则为坛告行神,车躐坛上而出,使道中安稳,今柩行毁宗而出,仍得躐行此坛,如生时也。"这表达的原本是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行为方式,柳作为制造棺木等物的材料,表达的原本就是对逝去的灵魂的保护和遮蔽,渐渐的由于逝去和远离故土的感情相似,柳也就开始延伸到了对游人的祝愿、保佑,可见无论是远游或是永别,柳都是一种祝福的方式,是对离去之人无限的思念。
3、柳的坚韧本质
众所周知,柳是一种很容易成活的树木,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曹植在《柳赋》中就曾赞扬柳的这种坚韧的生存之力:"惟尺断而能植兮,信永贞而可羡。"在古人心中,能够在任何地方存活的柳是对游人最好的祝愿,希望游人能够即使身处远方也活的安康精彩。
此外,折一枝柳送给远行的人,让游人到达目的地后栽种下来,从此每每见到它,就能想起故乡,想到远方的故土中有思念他的亲朋好友和家人们,不仅是遥寄故人的相思,也能慰藉背井离乡的游子对故土的思念。
"虽尽断而逾滋兮,配生生于自然。"这句诗赞美的是柳树顽强的再生能力,即使被人折断,也能在自然中寻找合适的地方重新生长。我们都知道古人远游很多是由于遭到贬谪,因此折柳也能表达对游人的勉励和祝福,表达即使受到打压,也要重整旗鼓,顽强的生活。柳将这些企盼都藏在这"折柳"的行为里,才能成为千百年来指代别离的不二之选。
结语:
从折柳这一行为中,我们看到的是古人在生活条件不便时对离别的痛哭和不舍,但习惯了含蓄的古人将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这小小一枝柳中,让柳从普普通通一种物象逐渐升华,这不是柳的幸运,而是人心中无限情义的外在表达,这种对离别的畏惧、对平安的期盼是希望与恐惧的交织,这种复杂的情感因素成就了柳的审美意境,折射了古人复杂多变却不离其宗的杨柳情结。
2、为什么古人送别的时候要折柳
《诗经》中最早把柳树和送别联系在一起,在这之后的很多乐府民歌中,开始陆续出现以杨柳表离别的诗句。折柳意象产生后,文人墨客对其加以拓展升华,使得送别感怀的场景更显得意境深远,折柳惜别以表祝愿的情结也更加浓重了。
《送别诗》云:“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古人出发前,送人者会把远行人一直送到路口,并要折枝相送。所谓“折枝”,就是折取路边的树枝花草什么的,送给远行人,虽然是随手之物,但“礼轻情意重”,寓意深刻。
在春季送别,最流行的是“折杨柳”。“折杨柳”是古代社会生活中最有格调的风俗之一,这种风俗是怎么产生的?有人从“柳”谐音“留”上分析,认为“折柳”是挽留的意思。其实这种说法欠妥,如果被送人的家不在此地,或是不归之离别,可以这样理解为是留对方多呆些日子,但如果对方有归途,这样分析就矛盾了。
“折柳送别”风俗的形成,与时节和柳本身均有关系。柳树是中国古老的原产树种之一,生命力极强,插土即活,是古代行道树的主力树种之一,路边河畔都可见到柳树。古人送别亲友,从路边生机盎然的柳树上折一枝柳条相送,就是希望远行人能像杨柳一样,很快适应,随遇而安。
折柳送别与古人的辟邪诉求也有密切的关系。对远行亲友最好的祝语是“一路平安”,但路途艰险,难免会遇到麻烦,古人认为这是邪气侵扰,路鬼作祟,如何辟邪驱鬼?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带上辟邪物。桃枝、柳枝等在古人眼里皆具驱鬼功能,南北朝已有插柳辟邪风俗。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柳》引《术》称:“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所以,送别时折柳寓意很明白,就是祝远行人路上平平安安。顺便说一下,折桃枝不用于成人单独出行,而用于带孩子出行,古人迷信“鬼畏桃也”,认为桃枝对孩子的保护功能比柳枝好。
细究“折柳送别”的最早源头,或许在先秦。先秦时杨柳已与出行有了文学上的关联,被赋予了一种感情。《诗经·小雅》中有一首《采薇》诗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折柳送别”流行于汉代,记录汉代都城长安和畿辅地区地理状况的古籍《三辅黄图》记载:“灞桥在长安城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为当时送人一般送至灞桥分手,其情其景往往令人肝肠寸断,所以《开元天宝遗事》中有这样的说法:“长安东灞陵有桥,来迎去送,皆至此桥,为离别之地。故人呼之为‘销魂桥’。”
南北朝时期,“折杨柳”之俗已风行各地,南方与北方都出现了以“折杨柳”为题目的诗文。如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有《折杨柳》:“杨柳乱成丝, 攀折上春时……”在北朝,则有《折杨柳歌》(其一):“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
隋唐时期,“折柳相送”已成为古代中国文人赠别的普遍现象。其中有一首作者不详的《送别诗》这样写道:“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因为折柳相送盛行,在当年送别最集中的灞桥,附近的柳树条都被随手折光了。因为无法折到长柳枝,唐诗人孟郊《横吹曲辞·折杨柳》诗中只好解释道:“莫言短枝条,中有长相思。”为此,白居易《杨柳枝词八首》(其七)呼吁:“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
本文关键词:为什么古人送别的时候要折柳呢,为什么折柳代表送别,古人送别为什么要折柳送别,为什么古人送别的时候要折柳枝,古人为什么要折柳送别呢。这就是关于《为什么古人送别的时候要折柳,古人为什么要折柳送别呢(古人送别为何要“折柳”相赠)》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