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五羊石雕是什么时候建成的,越秀山五羊石雕、南昌起义纪念碑......皆为五华石雕工艺
关于【广州的五羊石雕是什么时候建成的】,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广州的五羊石雕是什么时候建成的:越秀山五羊石雕、南昌起义纪念碑......皆为五华石雕工艺
午后,五华石雕厂的一角落里,一位50多岁的石匠正弓着背,一手执钢凿,一手举铁榔头敲打,一笔一凿,粉溅灰飞,钎尖过处,坚硬的石头上浮现出了精致的细节……一块粗糙的石头,在他手中几经打磨、细心雕琢,便成为了一块艺术精品。
在石雕之乡五华,工艺这般精湛的人很多。
北京烈士纪念碑、南昌起义纪念碑、越秀山五羊石雕、海珠广场解放军战士雕像、珠海渔女……这些大江南北耳熟能详的石雕精品,都是五华石雕工艺的代表作,凝聚了五华从古到今石匠大师的心血和卓越的智慧。
五华阿哥“实打实”“硬打硬”!一句话道出了五华石雕的工匠精神。五华素有“石雕之乡”美誉,石匠技艺精湛,名师巧匠辈出,作品蜚声中外,至今已有460多年的历史。2007年,五华石雕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昨日辉煌 五华华侨六成石匠出身 作品遍布世界
“五华石工队曾抽调参与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清水桥和天安门广场石板工程建设。1964年,五华石工队还走出国门,参与6个国家援外工程,如支援越南兴建全长80余米的哥龙河拱式石桥。”五华一建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炽宏介绍道,江西“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广州越秀山五羊石雕、海珠广场解放军战士雕像、珠海市珠海渔女、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广州圣心大教堂、叶剑英元帅雕像……这些举世闻名的石雕精品都出自五华石匠之手。
五羊石像是广州著名的景点之一。位于越秀公园西侧木壳岗上,栩栩如生的五只石雕羊吸引着众多游客合影拍照。石像大山羊居中,昂首远眺,羊髯微拂,口衔“一茎六出”谷穗,雄浑有力的羊角伸向半空,显得深沉威武。余下四羊环列四周,或小羊跪乳,或母羊回首,或吃草,或嬉戏,形态可爱。五羊石像是五华石雕代表作品之一。
五华石资源丰富,自古以来,五华人就靠打石、雕石为生,他们闯世界往往就从打石开始。五华石雕历史悠久,技艺超群,以石头、石块为劳动对象的能工巧匠多不胜数。据《五华县志》记载,“明嘉靖起,就有用石建桥和打房屋基础。清代五华的石宫、石庙、石室、牌坊等,风格独特,石碑、石刻笔画清晰,石狮石像活灵活现……”
五华石雕构思精巧,造型美观,纹饰清晰剔透,生动逼真,刀工精湛细腻,圆润光滑,可谓“化腐朽为神奇”。石匠根据石材特点因材施艺,凿石成门、窗、柱、础,雕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山水、草木花鸟、走兽飞禽,尤以石狮、石马、石塔出名。他们的技法娴熟且精湛,能在汉白玉、花岗石、玉石等料质上进行穿凿、圆雕、浮雕、沉雕。从选材、技艺到成品,都凸显五华石雕独特艺术魅力,充分展示岭南石雕雅美、硬朗的风格。
五华名师巧匠辈出,他们穿州过府、赴香港、过南洋,依靠打石技艺谋生。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城镇、乡村都有五华石匠开设的石铺,许多精美的石雕和雄伟的建筑凝结着五华石匠的智慧和汗水。据统计,五华的华侨60%都是石匠出身。
建国后,五华石匠组成团队,上北京、赴省城,到江西、福建、湖南、云南,甚至出国。在各地建设中大显身手,献才献艺,他们挥舞铁锤,手拿铁凿,能铺筑道路、桥梁、码头、海港,能建高楼大厦、石宫、石屋、石庙和牌坊,以其坚韧的毅力和勇气,展示其精湛的石业技艺和才华,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石建筑工程和精品。
其中,用石块架造桥梁是五华石匠的拿手技艺。史书记载“以木架,嘉靖十六年(1537年)易以石。”指的是五华最早的石桥转水黄龙桥,距今已有460多年。
说起桥梁,水寨大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则是五华传承几百年石业文化的经典成果。1959年11月兴建的五华水寨大桥,全桥四个大拱,长236.2米,宽6.6米,整座桥共用去不同规格石料13556立方米。“整座大桥没有用一枚钉子、一根钢筋和丁点混凝土,建造技术难度丝毫不低于赵州桥,其规模则是赵州桥的3倍以上。”曾炽宏说道,水寨大桥的桥柱、桥面、栏板、台阶、桥头堡全部用花岗岩砌筑而成。为了减轻自重,两边竖立的36根石电灯柱打成空心,从开采修琢至安装,都是五华石匠独立完成,堪称“石匠之乡”的橱窗。
水寨大桥的历史文化纪念意义得以逐渐彰显,成为五华工匠文化的经典遗存。五华石雕更是一部历史厚重、文化积淀深厚的珍贵史书,是影响深远的艺术瑰宝。
今非昔比 石匠生存现状岌岌可危 手艺传承堪忧
“正是因为打石艰苦,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愿从事这一行业,五华石雕的工艺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技术人才出现断层。”曾炽宏说,由于从事石雕工艺操作属于体力活,制作石雕产品过程中身体易受到损伤,如碎石伤眼、碰坏手脚,重要的是从事石业的人多患矽肺,致使年轻人不愿从事石雕行业,有的石雕老艺人也不愿将手艺传给子孙,导致石雕技师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走进五华石雕工艺有限公司,眼前巨大的龙门架下,一块块巨石缓缓移动在切割机的轨道上,被切成工整的石材。旁边的厂房里,便是堆放着加工好的石板、石柱和各种石雕产品,数名工人打起十二分精神在雕刻,每一个石雕作品精雕细琢,经过几天几夜,甚至两三个月才能呼之欲出、栩栩如生。
“今天,五华石雕早已失去昔日的辉煌,人才流失,队伍规模缩小,如果再不重视这门技艺,恐怕会面临失传。”曾炽宏十分担忧地说道,五华的石雕技艺曾经有过辉煌,享誉海内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这一古老精湛的技艺面临濒临失传的严重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的城市建设和城市雕塑为石雕工匠提供了更多的施展机会。同时,也给五华石雕工匠们传统单一的技艺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各种新型雕塑材质的使用,现代设计、开凿、雕刻、打磨工具的出现,各式各样雕塑公司涌现,传统工匠的生存状态岌岌可危。
在五华石匠的手里,一件石雕作品的诞生,必须从一块石头的“开、打、砌”到粗坯,再到精致的细节,除了石匠的创作、构思,还需要他们的一锤一凿,心无旁骛地进入长时间的创作状态。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身强力壮的石匠们已经老去,他们无法再抡起大锤来敲打硬石,手中的大锤和刻刀却没有人能接过去继续使用。传统石雕工艺传承形式多为“传帮带”的方式,这门手艺不仅艰苦,而且周期长,一般都不愿意学,又或是半途而废。
此外,一直以来,五华石匠技术精湛,石雕技艺闻名遐迩,令人叹服,其珍贵之处就是利用铁锤、铁凿、标尺等工具,手工开料、手工刨荒、手工制作出一件件千姿百态又活灵活现的人物、山水、草木花鸟、走兽飞禽等石雕工艺品。如今,随着风机、风钻、雷管、炸药以及打角机、水磨机、电钻、切割机等各种先进施工机械设备的广泛使用,很少有人使用纯手工制作,这也是技艺濒临失传的原因之一。
“现有的石业石雕企业中,大多数只生产比较简单的建筑石材料,石雕技术渐渐落后。”曾炽宏认为,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传统单一涣散的石业石雕难成气候,产业形态单一化,缺少创新和文化创意,鲜有艺术作品。五华城乡建设中也少有石业石雕艺术作品,没有形成浓厚的石业文化氛围。
“五华现有规模比较大的五华石雕厂不会超过20家,而且工人结构都呈老龄化趋势,大部分石雕人员年龄都在50岁以上。”曾炽宏说,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是五华石雕最鼎盛时候,从业人员最高峰达到几万人。目前,省级石雕工艺传承人1人,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不超过300人,从业人员充其量在3000人左右。
当老一辈石匠都退休了,几百年来积累下的五华石雕技艺可能只能在历史书籍上才能看到了,这将会是多么遗憾的事情。
明日希望 引进创新人才 产业化提升石雕价值
所做的工作收效甚微。“主要是未形成产业化发展,难以带来经济效益,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就难以提升。”嘉应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林爱芳认为,除了要重视开发与设计的培养外,将五华石雕形成产业发展链条,做大五华石雕产业是振兴五华石雕的可行途径。“有了优秀的设计人才,才能将传统手艺‘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以创新方式让五华石雕重新获得市场。人才是基础,而产业化发展则是路径。”林爱芳认为,走产业化发展传统工艺之路,可参考福建惠安县的做法。
从五华水寨大桥穿行而过,桥两侧的石柱坚韧结实,石板上镌刻的各种图案栩栩如生,好似跃然石板之上。桥头两端有两个威武的石狮子,威风凛凛,活灵活现。狮子口中各含一颗大石球,轻轻一拨动就滚动,但却取不出来。
“这个石狮子最能代表五华石雕师傅的工艺,在石狮嘴巴里雕一个圆球,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曾炽宏介绍,据说当时雕刻这两座石狮的师徒两人,为了不受外界干扰,特制了两顶蚊帐笼住两块大石,然后躲进里面,历经300多天,聚精会神,呕心沥血,终成精品。“再让现在的石雕师傅潜心去做这样一件石雕精品,恐怕已没有这样的耐心和手艺了。”
曾经辉煌的五华石雕,正逐渐成为历史。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延续五华石雕的工艺,挖掘五华石雕的工匠精神,近几年来,五华县曾做了大量工作。如实施人才培育工程,积极引进高水平技术人才。同时,组织多家石雕企业和业务骨干到福建省惠安县参加培训学习,提高雕刻的创新能力。针对石雕工艺从业人员比较分散,企业各自独立经营的状况,由相关部门牵头,采取设立行业协会、行业协作等形式,五华县积极整合石雕工艺企业,于2014年底成立了梅州市五华石雕工艺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取长补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共同促进石雕产业的发展。
但所做的工作收效甚微。“主要是未形成产业化发展,难以带来经济效益,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就难以提升。”嘉应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林爱芳认为,除了要重视开发与设计的培养外,将五华石雕形成产业发展链条,做大五华石雕产业是振兴五华石雕的可行途径。“有了优秀的设计人才,才能将传统手艺‘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以创新方式让五华石雕重新获得市场。人才是基础,而产业化发展则是路径。”林爱芳认为,走产业化发展传统工艺之路,可参考福建惠安县的做法。
惠安石雕已有1600多年历史,享有“巧夺天工、中华一绝”之美誉。如今,惠安雕艺发展出“石雕、木雕、砖雕、泥雕、瓷雕”五大雕刻品类,形成了“圆雕、浮雕、线雕、影雕、沉雕、微雕”六大雕刻手法。惠安先后获得“中国石雕之都”“中国民间雕刻艺术(雕刻)之乡”“中国雕刻艺术传承基地”等。
改革开放后,惠安雕刻逐渐形成产业。同时,惠安雕艺产业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和深挖文化内涵,不断注入新观念、新标准、新创意,雕艺产业发展得到显著提升,形成了集设计研发、生产加工、贸易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链,有效拓展了雕艺产品在家居生活、艺术收藏、园林景观等领域的开发和利用,从以往的“惠安制造”转型为“惠安创造”。
“我们不希望五华石雕工艺就此陨落,我们计划以人才培养和工业化发展两条路来走,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曾炽宏说。
■链接
五华石匠参与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获嘉奖
自1840年以来,无数人民英雄为反对国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解放战争和革命中牺牲。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这些人民英雄修建一座纪念碑。
195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落成,其间历时9年,耗资约40.5万元。从方案确定到采石、运石、雕石,每一步都困难重重,得之不易。
鲜为人知的是,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过程中,曾有一批默默无闻的五华石匠参与雕刻纪念碑浮雕的工作。“当年,广州市园林局挑选了几十名五华石匠组成了广东班到北京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石雕工作的曲阳石匠都是当时技艺最成熟最精湛的工匠。”五华一建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炽宏说,虽然亲历建造的老工匠们多已离世,或已卧病在床,但这段历史通过他们曾经的传述还是流传了下来。
按照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方案,在碑座的四周,要由高2米、总长40.68米的8组10幅浮雕组成,每幅浮雕设计20个左右的人物,人物形象不仅形态各异,还都要和真人一样大小。制作如此大规模、高标准的纪念碑浮雕,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绝非易事,因此有关部门领导起初是建议从苏联聘请雕刻家和工艺师来承制。机缘巧合之下,建造部门得知国内的雕刻师傅即可做成,他们便从全国各地招来了石雕师傅,由五华石匠组成的广东班就是其中之一。
在建造期间,来自五华的广东石匠班以出色的雕刻技术,得到了全国各地建筑工人的称赞。当把栩栩如生的雕刻作品呈现出来时,许多人都表示难以置信。他们的手艺还受到了国务院的嘉奖。
【来源】南方日报
【全媒体记者】汪思婷 张柳青
【通讯员】张炳锋
2、广州的五羊石雕是什么时候建成的,五羊石雕建于哪年
五羊石雕建于1959年位于越秀公园西侧木壳岗上,由130多块花岗岩雕刻组砌而成,高11米,体积53立方米石像中大山羊居中,昂首远眺,羊髯微拂,口衔“一茎六出”谷穗,雄浑有力的羊角伸向半空,显得深沉、威武余下四羊环列四周,或小羊跪乳,或母羊回首,或吃草,或嬉戏,形态可爱,栩栩如生,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广州的五羊石雕是什么时候建成的?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广州的五羊石雕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五羊石雕建于1959年。位于越秀公园西侧木壳岗上,由130多块花岗岩雕刻组砌而成,高11米,体积53立方米。石像中大山羊居中,昂首远眺,羊髯微拂,口衔“一茎六出”谷穗,雄浑有力的羊角伸向半空,显得深沉、威武。余下四羊环列四周,或小羊跪乳,或母羊回首,或吃草,或嬉戏,形态可爱,栩栩如生。
五羊是广州代名词,五羊石雕也是广州最着名的景点之一。汉族民间传说广州府五仙观。初有五仙人,皆持谷穗,一茎六出,乘五羊而至。仙人衣服,与羊同色,五羊俱五色,如五方。既遗穗与广人,仙忽飞升而去。羊留,化为石,广人因即其地祠之。五羊传说表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开拓岭南的历史。五羊石雕也成为广州城市标志之一。 2007年,第16届亚运会会徽发布,样式为一个类似“五羊”雕塑标志的圣火图案。这充分说明了“五羊”标志深受广州人民的喜爱,也是对外宣传广州的标志。五羊仙子降临广州,给羊城人民带来了吉祥与幸福,他们赠稻于民,并祝“愿此阛阓,永无饥荒”,然后腾空而去,五羊化为巨石。
本文关键词:广州五羊石雕简介,广州的五羊石雕建于哪一年,广州五羊石雕像,广州的五羊石雕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呢,广州五羊石像是谁雕刻的。这就是关于《广州的五羊石雕是什么时候建成的,越秀山五羊石雕、南昌起义纪念碑......皆为五华石雕工艺》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