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端午节屈原的故事,屈原端午节真实故事(得和孩子说说屈原的故事)

05-10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端午节屈原的故事】,屈原端午节真实故事,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端午节屈原的故事:端午节,得和孩子说说屈原的故事

节日是用来庆典的,也是为了纪念的。节日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也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更是最好的清醒剂。在这样的节日里,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了解民俗,在粽叶飘香里,在雄黄酒龙烈里,我们需要和孩子们说说屈原的故事,说说他那不屈的灵魂和高洁的诗歌。

(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思想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他出身于楚宗室贵族,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起初他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屈原的故事,屈原端午节真实故事(得和孩子说说屈原的故事)

屈原满腔报国情却无处可施,被顷襄王放逐后,他悲痛欲绝,披散着头发沿着江边,边走边吟唱,唱出内心的悲愤,也唱出对家国的无限愁丝。

屈原说:“全世界混浊却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却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了。”

渔翁说:“聪明贤哲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顺随世俗的变化。全世上都混浊,为什麽不顺着潮流推波助澜?众人都醉了,为什麽不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为什麽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入水中,葬身鱼腹,又怎能用高尚纯洁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尘垢呢?”

说完抱着石头跳入汨罗江,那是怎样的绝望,又是怎样的悲愤能够让他毅然决然的抱石跳江。

一句“众人皆醉我独醒”道出了屈原内心的愤懑,也表现出了他那高洁不被世俗所染的不屈灵魂。屈原走了不仅仅留下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更留下了他那高洁的灵魂,激荡着千千万万华夏儿女的心。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李白称赞屈原“屈平辞赋悬日月”。鲁迅称赞屈原:“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端午节屈原的故事,屈原端午节真实故事(得和孩子说说屈原的故事)

这是屈原经典名句。意思就是说在追求真理的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屈原的精神是热爱祖国的精神。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雄心壮志,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屈原的精神是坚持真理的精神。从政期间,屈原坚持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等美政思想,“虽九死而犹未悔”,表达了坚持真理的的无私无畏。流浪后,仍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铭志,鼓励自己。同时,在流放期间他还写就了《天问一书》连向苍天提出172个问题,再次表现了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屈原的精神是宁死不屈的精神。任职期间,屈原志洁行廉,同情百姓,为民谋利,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作殊死斗争。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不苟且偷安、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始终“忍而不能舍也”。即使流浪以后,仍投水以明志,以剖心迹,使屈原精神上升到一个理想的高度。

屈原故事是悲惨的,但“屈原精神”永远是伟大的。焕发刚正不阿的正气,焕发求索创新的壮志。

文化是一种传承,文化也是一种力量。父母朋友们,节日里越过吃喝,让孩子们了解文化,更能催生民族文化自信,带来一种能量。这是平常日子里的教育难以达到的特殊功效。

2、端午节屈原的故事,屈原端午节真实故事

文 / 年若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爱国诗人,更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富有才情又无私无畏,鲁迅也曾赞其诗歌:,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屈原端午节真实故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端午节屈原的故事,屈原端午节真实故事(得和孩子说说屈原的故事)

屈原端午节真实故事

文 / 年若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爱国诗人,更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富有才情又无私无畏,鲁迅也曾赞其诗歌:

“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

他的才情更是在古今文学历史上被称赞为:

“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可见屈原在诗歌与文学史中的久远影响。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还真的没有哪个如此隆重的节日是特意为某一个人所设立,除了我们熟知的纪念诗人屈原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每年五月初五,因此又称“五五节”。

在这一天,我们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包……这些传统仪式流传了数千年,正是为了纪念这位爱国忧民,受到迫害而郁郁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除了他诗歌的文学造诣以及浓郁的爱国情怀,历史上关于屈原的爱情故事其实记载甚少,流传下来的也是寥寥。

试想,从那些辞藻优美、浪漫奇虚的诗歌里都能够感受到他是多么浪漫的一个人,他的身上也必定发生过或美好或深刻的爱情故事。

时值端午,整理一二,也算是对屈原的一种纪念吧。

一、屈原与妻子

屈原虽然很浪漫,看其诗句中的情意也似乎四处有情,但他对妻子却真真是深爱的。

有诗歌为证:

“乘赤豹兮从文,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蘅,折芳馨兮遗所思。”

石兰做车盖杜衡做飘带,折下香花送给意中的你。我身居竹林深处暗不见天日,通路艰难险阻使我来迟。

心中有多深的感情才会写出如此情意浓浓的诗句。

据《屈氏族谱》记载,屈原妻子为邓夫人。在陕西山阳县清代同治十一年的《屈氏族谱》上有屈原妻子的画像,并注为“灵均公元配邓夫人遗像”。

北宋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引《襄阳风俗记》中也有记载: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其妻每投食于水祭之。

原通梦告妻,所祭食品皆为蛟龙所夺。

龙畏五色丝及竹,故妻以竹为粽,以五色丝缠之。”

相传屈原与其妻子十分恩爱,两人相识之初,每天都会互通书信。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予慕予兮善窈窕。

从屈原的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他是多么一个细腻浪漫的男人,他的生活或许没有荣华富贵,却必定是十分有情调的。

所以才会在他去世之后,妻子也会“每投食于水祭之。”

二、屈原与割草姑娘

在屈原的《九歌》中,其实有非常浓郁细腻的“求之不得”、“等之不来”的情感描述。

像是: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其中《山鬼》篇更是描绘了一名多情的山鬼在山中与心上人约会,而后一直等待心上人,可心上人却一直都没有再来的故事。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等待神女怡然忘却归去,年渐老谁让我永如花艳?

在山间采摘益寿的芝草,岩石磊磊葛藤四处盘绕。

抱怨神女怅然忘却归去,你想我吗难道没空来到。

相传在公元前325年,屈原年方十五,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他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单纯美好的感情。

十五岁的屈原每天早起读书,之后就会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去田地间散步,每次散步他都能看到田地里一个美丽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篓在割野草。

一天、两天、三天……他看着了迷,小姑娘身形单薄,拿着镰刀飞快地割下野草,扔进背后的竹篓里,动作熟练利落。

每次屈原看到小姑娘割了满篓的野草蹦蹦跳跳着离开,他心里总是会生出一阵莫名的失落感。他想上前与她说话,又迈不开脚步。

直到有一天清晨,阴天突然下了大雨,田地里的小姑娘一下子被淋湿了,她跑到旁边的屋檐下躲雨,正好屈原也在这里。

她咧嘴露出了甜甜的笑容,问道:“下雨了,你怎么还不回家?”

屈原内心激动极了,回答道:“我回家也没事做啊,我在这里还可以看你割草。”

小姑娘说:“割草有什么好看的?看你这身穿着,你应该平时很少干农活吧?”

屈原点头。小姑娘想了一会儿,笑着说:“那以后你帮我割草啊,我们一起割草。”

屈原即刻就表示同意了,心里更是像吃了蜜一样甜。

可是事与愿违,自从大雨后告别,第二天清晨起屈原就再没有见到这个小姑娘。

那段时间屈原每天都去屋檐下等待,等着小姑娘的身影可以出现在自己面前,可再也没有见到过她。

因此这种“永远也等不到却还是痴痴地等”的状态,屈原内心非常非常明了,也因此才在《九歌》中多处详细地描写出了这种细腻又复杂的感觉。

三、屈原与女嬃

相传屈原在18岁那年成为了楚怀王的文化使臣,在有一次他随着楚怀王去洞庭湖游猎,在视察劳军的过程中,屈原跟随他的叔伯爷爷屈匄一同前往。

在军营中屈匄忙于军务,屈原独自闲逛,在一所军官住处的门前,遇到了一位美丽秀气的少女,只见少女穿着一身薄纱长袍,发鬓高挽,面容清秀。

屈原对她一见钟情,他上前问了女子的家门,女子见屈原也是一表人才,有了好感,羞涩地回答:“小女名叫女嬃,家住在桃花江花园洞。”

原来她是随着母亲前来军营中探望父亲的,而女嬃的父亲与屈原的叔伯相熟。

中午时分,女嬃的父亲宴请屈匄将军一行。席间屈原又见到了女嬃,一直到宴席结束离开,他都双眼不离女嬃。

这一切他的叔伯屈匄都看在眼里,回到家中之后,屈匄把屈原的父母找来,非常严肃地将屈原随行的种种表现以及他对女嬃的情意所部都告诉了屈原的父母,并催促他们尽快为屈原安排婚事。

没过多久,屈原的父母就为其娶了一位家世显赫的大家闺秀作为妻子,屈原当然不能反抗,但在他的心里始终都没有忘记桃花江畔的女嬃。

女嬃也一样,她知道屈原才华横溢,自己也让父亲请来老师,努力地学习琴棋书画。当父亲知道了她的心思之后,便找了媒人将女嬃嫁给屈原为侍妾。

据说女嬃不仅仅是屈原的侍妾,更是屈原的知己。在屈原第二次被流放之后,女嬃一直都陪伴在屈原身边不弃不离。

他们为避政事,把家安在了三面环山四季如春的花园洞一个村子里,他们过起了一段世外桃源的日子。相传花园洞的“三闾桥”就是他们在此居住时所修建,屈原的传世之作《离骚》、《天问》也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在女嬃去世之后,就下葬在花园洞的竹林里,据说屈原把自己最心爱的宝剑作为殉葬品埋在了女嬃的墓中。

当然这些只是一些关于屈原爱情故事的传说,关于女嬃的身份其实有诸多争议,有人说她是屈原的妻子,有人说是屈原的姐姐……不管她真的是什么身份,在《离骚》中“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都能够看出她是屈原十分亲近的人。

人们对历史的研究与探索永不止步,而不管数千年前的真相如何,端午节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流传至今,屈原之于端午,也更多地是让我们纪念他,学习他忠君爱国、清雅廉直的品格与精神。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祝大家端午安康!


我是年若,欢迎转发!

本文关键词:端午节屈原的故事英文,端午节屈原的故事传说100字,端午节屈原的故事英语简短20字,端午节屈原的故事简短,端午节屈原的故事简介100字。这就是关于《端午节屈原的故事,屈原端午节真实故事(得和孩子说说屈原的故事)》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