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兵马俑的来历及背景,至今约2200年的兵马俑背后的故事

05-10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兵马俑的来历及背景】,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兵马俑的来历及背景:至今约2200年的兵马俑背后的故事

秦始皇死后埋在骊山墓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向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仅看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可看出修建这座陵墓的百姓负担之重。并且,秦二世将建造陵墓的工匠在陵墓造成之后全部被活埋。

兵马俑的来历及背景,至今约2200年的兵马俑背后的故事

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革促使葬俗发生了变化,出现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当人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后,“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专有名词。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秦俑之所以在规模、写实程度上达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还与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开。

兵马俑的来历及背景,至今约2200年的兵马俑背后的故事

《史记》载: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惯例开始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之久,兵马俑是修筑秦陵的同时制作并埋入随葬坑内。

秦始皇22岁统一中国后,下令大规模为他建陵墓。因为骊山景色秀丽,山阴多金,符合他的迷信思想,于是他选择墓地在骊山北麓。他不仅在全国范围内调拨了70多万名“犯人”,还从山东、河南等地募集了大量民工,在建设期间秦始皇还让李斯提前招募数千对少年少女去殉葬。李斯看到诏书后吓得目瞪口呆,他认为聚集这么多人殉葬的话,势必遭到老百姓的强烈反对。一旦叛乱,就很难守护秦国的江山。但是如果不这样,就会违抗秦始皇的命令,自己一定会被杀死。思来想去,不得不上书说:”李斯冒着生命危险直言,如果陛下将这么多少男和少女殉葬的话,天下势必将大乱。不如改为陶殉,守护大秦江山平安。“秦始皇也认为有道理,所以改变了原来的意思。立即命令李斯招募全国工人,烧制规模宏大的出巡仪仗队。

几天后,李斯从农民中挑选了数百名烧砖瓦的工匠,并向他们宣读了圣旨,命令他们定期烧制兵马俑,否则定斩不饶。

兵马俑的来历及背景,至今约2200年的兵马俑背后的故事

但是,这些工匠只会烧砖和瓦器,没有人会烧制兵马俑。他们烧了好几次也没能成功,百余工匠为此被砍了头,被杀害的工匠中有一位工匠想出了办法。临死前告诉了他的儿子,单窑单俑分段烧制。儿子噙着眼泪将父亲埋葬后,按照父亲生前的嘱咐,单窑单俑分段烧制,最后组合起来,采用了这个方法后,陶俑终于成功烧了。

实验成功后,工匠们合力,晚上也工作,终于将数千个案板按照期限完成了,并按照李斯的要求,将这些陶俑排列成整齐的队形。

秦始皇驾崩后,秦二世继位后。他怕工匠们泄露坟墓里的秘密,把秦始皇的灵柩移到坟墓里后,便命令所有参加陵墓建设的人一起去庙里看戏,领取奖金。这些为秦始皇建造墓而流血流汗的工匠、民夫和犯人们被秦二世所骗,他们刚进陵墓就被活埋在坟墓里成为殉葬品。

兵马俑的来历及背景,至今约2200年的兵马俑背后的故事

秦子婴元年(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了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大一次的劫难。据《史记·高祖本纪》 、《汉书·卷一·高帝纪第一上》、《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六》等史籍记载,项羽攻入关中后,大规模破坏秦始皇陵,地面建筑毁于一旦,并挖掘了帝陵,兵马俑在这场浩劫中也损毁严重。考古发掘情况表明,一号俑坑和二号俑坑有黑色木炭遗迹,说明一、二号俑坑的塌陷都是因为被火焚烧后造成的。

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比较鲜艳。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以他们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增大,作战方式的变化,指挥者的位置开始移至中军。秦代战争将指挥部从中军中独立出来,这是军事战术发展的一大进步。指挥部独立出来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证。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命将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饰、装备等问题的珍贵资料。

兵马俑的来历及背景,至今约2200年的兵马俑背后的故事

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据推测是因为秦末农民起义等原因未建成。

兵马俑的制作工匠是处于秦帝国社会下层的一批陶工。这些陶工有的来自宫廷的制陶作坊,有的来自地方的制陶作坊。从陶俑身上发现的陶工名有80个,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陶工。

在陶俑、陶马身上打印或刻划陶工名,源于战国中期秦国的“物勒工名”制度,是秦国政府管理官府手工业、保证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督工匠生产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运用于秦陵兵马俑的制作上,一方面加强了对工匠的控制与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作品质量的提高。

2、兵马俑的来历及背景,兵马俑唇边的指纹

综合:知乎,作者:阵雨

导语

2020年,文物摄影师赵震在电视节目中,分享了他发现兵马俑脸上有2200年前的工匠指纹的故事,激动到哽咽。

1941年,《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中指出:“国民党已经两年未发一颗子弹,将来发给的可能也很少”。

八路军没有子弹供应就去捡弹壳做复装弹。日军发现后加强对弹壳的控制,八路军弹药厂开始自制弹壳。原料是铜和锌合成黄铜。

从1941年开始,八路军除了收购铜元,还收购古代铜钱。因为古铜钱里含锌较多,可以加热提炼。1942年晋察冀根据地冶炼厂在地方上收购方孔铜钱,用毛驴驮回根据地,使用自制的土法提炼器蒸锌。

锌蒸汽受热容易爆炸,所以这个过程十分危险,但是根据地成功了,自己造出了一批弹壳。子弹头是用铜元烧软了,一个个敲出来再灌铅。八路军兵工厂单月产能不够每个战士一发子弹,主要还是靠缴获。

这个事情跟“兵马俑嘴唇边发现2200年前工匠指纹”有什么联系呢?

兵马俑的来历及背景,至今约2200年的兵马俑背后的故事

当文物摄影师赵震拍摄到这个指纹时,激动地哭了出来。为什么看见那么多兵马俑不哭,看到一个指纹就哭了呢?不都是工匠制作的吗?

赵震自己说:“当看到这种景象的时候,就踩在了他(工匠)还有温度的脚印上。”兵马俑上工匠的指纹相比文物本身,更为具体地指向了一个活生生的人,以及制作陶俑这一具体劳动,这才让摄影师泪奔。

这是2200年前与现在的联系,正如八路军熔铸古钱做子弹,古人铸的钱用于近代抵御外敌,而受益的是现在的我们。八路军熔铸的古钱就像兵马俑的工匠指纹那样,把历史与现实串联起来了。

你可以想象一下,八路军战士为数不多的那几发土造子弹里,可能有大汉的五铢,唐代开元通宝,明代洪武通宝。

这些古铜钱见识过中华最强盛的时代,它们可能跟着卫青、霍去病的汉军远征匈奴,可能跟着李靖的唐军扫灭突厥,还有可能随明军在朝鲜与倭寇作战。士农工商之中,可能我们的某一位祖先就曾使用过这些方孔钱。到了1942年,这些古钱被提炼之后,又跟着八路军作战,变成子弹射向侵略者。

当年强汉盛唐,宫阙万间都做了土,那些强大的军队也都灰飞烟灭;曾经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的日本,进行了工业化建设,海上有战列舰和航母,地上有坦克大炮,反而跑过来屠杀中国人了。这时候我们不但没有多少现代工业,几乎什么都没有了,四万万人能读书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人连自己的历史都不知道。

有时候夜里睡不着,我会看着窗外的夜幕,想着当年那些人用铜元造子弹,一锤一锤地敲;为了一点火药,用陶缸自制硫酸发生皿,酸雾中树叶变黄他们的皮肤也开裂了;想根据地兵工厂的女工用剪刀绞碎缴获的无烟火药条,把手都磨烂了;有的工人为了保护战友,一个人默默躲在角落里,用简陋的设备拆日军药筒,万一爆炸,就死自己一个……现在已经没有人知道他们姓甚名谁。可是这些人居然在那种困难下造出了无烟火药,还造出了子弹、步枪、掷弹筒。

当年我们是个没有多少工业,经济满目疮痍的国家,八路军抢到一支三八大盖就兴奋地不得了,为了抢一点武器弹药,战士们举着大刀朝敌人冲过去,多少人白白牺牲了。但是在另一边,国民党第25军工厂单是1941年就生产3350万发7.92毫米子弹,第20军工厂年产5426万发。豫湘桂战役中,日军竟然可以用缴获国军武器弹药做前线主要装备。

一个民族有时候辉煌,有时候就沉沦。当年的祖先会不会想到,他们的后代居然沦落到这种地步?

从鸦片战争到南京的屠城,我们千年来的尊严和骄傲都快被外敌打光了。是人民军队从近乎一无所有的环境中艰苦奋斗,打下了上亿人口的根据地,经过解放战争建立了新中国,我们在废墟上重新崛起。

东北雪原的树上,刻着“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祖国南端的海岛上有1927年琼崖特委建立武装,到1950年海南解放,琼崖纵队整整战斗了23年。最艰难的时刻,他们只剩下26个战士。

这些战士们可能不像今天的我们一样有知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他们,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会有很多人是文盲,甚至根本不能活下来。

当他们把熔铸了历史的子弹推进枪膛的那一刻,连接着历史与未来。这是史诗一般的历史,是活的史诗。

来源:共青团中央

本文关键词:兵马俑的来源和故事,兵马俑的来历及背景简介,兵马俑来历介绍视频,兵马俑的来历史背景,兵马俑的来历及背景介绍。这就是关于《兵马俑的来历及背景,至今约2200年的兵马俑背后的故事》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