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嵊州地名接官亭,嵊州地名杂识 接官亭

04-30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嵊州地名接官亭】,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嵊州地名接官亭:嵊州地名杂识 接官亭

亭为石构建筑,坐南朝北,平面呈四方形,边长3.30米,通高3.20米,庑殿顶,四翼角透雕花卉。南北两面额枋镶嵌石匾,南面为“古绩犹存”,北面为“迎恩亭”,两匾均刻“光绪十五年四月立,赵华三公派孙重建”款。迎恩亭结构简洁,风格古雅,现为嵊州市文物保护点。

据《剡城赵氏宗谱》记载,明代时,剡城赵氏先祖赵岑(字用之)葬父华三公于北郊山下,在墓左筑庵守墓,墓右作“望墓亭”。弘治十五年,赵岑贡于乡,为粤推官,性耿直以获罪而罢职,归葺庵亭。不久诏赦罪,并起用为桂林郡兵巡道。此亭为其接诏之所,故改“望墓亭”为“迎恩亭”,以感念君恩。

原建筑已圮废,现亭系清光绪戊子年(1888)赵氏后裔发起在原址重建,赵春生董其事,亭方而锐,层檐覆溜皆以石,第二年(1889)告成。赵氏谱存光绪十五年仲春裔孙增贡生赵荣恩撰写的《重建迎恩亭记》纪其事。

来源:嵊州新闻网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嵊州地名接官亭,浙江嵊州市----王莽时叫

嵊州市地图

嵊州,是浙江省绍兴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浙江中部偏东,曹娥江上游,全市总面积1784平方公里,人口73万。嵊州有2170年的建县历史,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美誉,以“百年越剧诞生地、千年剡溪唐诗路、万年文化小黄山”闻名于世。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嵊州地名接官亭,嵊州地名杂识 接官亭

今日嵊州

一、历史沿革

1、剡县-尽忠县-剡县

汉景帝四年(前153年)置剡(shàn)县,属会稽郡,治今浙江省嵊州市西南。公元8年,王莽新朝被改名为“尽忠县”。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他当然认为王莽的滥改不成体统,于是将“尽忠县”恢复西汉时的原名“剡县”。

嵊州地名接官亭,嵊州地名杂识 接官亭

百丈飞瀑

2、剡县-嵊州-剡城-剡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嵊州,治剡县(今浙江嵊州市南)。武德八年(625)嵊州与剡城县又复原名剡县。

嵊州地名接官亭,嵊州地名杂识 接官亭

南山风景名胜区

3、剡县-赡县-剡县

后晋天福五年(940),文穆王钱元瓘“改剡县为赡县,恶剡有二火一刀为不祥也”。赡与剡同音,是个吉祥字,充裕、安定的意思。宋太宗对吴越国时所置的新昌等多作认可,却将赡县复名为先朝留下的旧名剡县。

嵊州地名接官亭,嵊州地名杂识 接官亭

十八都江风景旅游区

4、剡县-嵊县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剡县被改名嵊县。起因是剡县有个仇道人(裘日新)于宣和二年率众响应方腊起义,攻克县城,杀死知县,声震朝廷。朝廷急命太监童贯率军南下镇压。第二年4月,方腊兵败,5月仇道人被杀,战事息。参与镇压仇道人的越州统帅刘韦合(《剡录》称知越州刘述古,似为一人)认为剡城多事与“剡字两火一刀,有兵火象”有关,奏请朝廷改剡为嵊,诏从之。

嵊州地名接官亭,嵊州地名杂识 接官亭

剡溪漂流

5、嵊县-嵊州市

嵊县存县时间874年,至1995年,经批准,撤县设市,改名嵊州市。

嵊州地名接官亭,嵊州地名杂识 接官亭

中翔原温泉度假旅游区

二、地名来历

唐武德四年(621)置嵊州并分置剡城县。因境内有嵊山,四面皆有秀峰,取四山环合为嵊之义。嵊山,在今浙江嵊县北三十里剡溪东岸。《水经·渐江水注》: “江水北径嵊山,山下有亭,亭带山临江,松林森蔚,沙渚平静。”

嵊州地名接官亭,嵊州地名杂识 接官亭

嵊州旅游景点分布图

三、旅游景点

嵊州的旅游点有:马寅初故居、百丈飞瀑、百丈飞瀑漂流、南山水库、冰川火山谷,剡溪漂流景区、清溪漂流、崇仁古镇、城隍庙、王羲之故居、华堂村、小黄山遗址、天章塔、红佛寺,浙江嵊州温泉湖国际度假旅游区,覆卮山度假村等等。

图文丨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关键词:嵊州当官,嵊州地名接官亭的由来。这就是关于《嵊州地名接官亭,嵊州地名杂识 接官亭》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