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特色小吃图,湖北各城市特色小吃大盘点
关于【湖北特色小吃图】,湖北各城市特色小吃大盘点,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美食与小吃“人世间,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湖北历史悠久,荆楚大地,自古就是繁荣昌盛的代名词。楚菜亦是中国传统菜之一,以烹制淡水鲜鱼技艺出名,讲究以“味”为本,有着鲜、嫩、柔、滑、爽的特点,风格自成体系,是为“中国十大菜系”之一。
美食,于城市而言是一张独特的名片。我们的祖先将正餐以外的小分量食品从正餐那里分离开来,叫作“小吃”,也被称作“小食”。
虽然小吃难登大雅之堂,不过,小吃的生命力是很强的,千百年来,不少著名小吃绵延至今。
各城市的特色小吃武汉:热干面
武汉夏天高温,跨时长,长期以来人们在面条中加入食用碱以防变质,这就是热干面的前身——切面。清代《汉口竹枝词》就有记载:“三天过早异平常,一顿狼餐饭可忘。切面豆丝干线粉,鱼餐圆子滚鸡汤。”
热干面源于三十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卖汤面的蔡明伟。他的汤面非常受欢迎,客人经常排队才能买到,蔡明伟做生意很会动脑筋。他终于摸索出一套“掸面”的工艺——就是先把面煮七八成熟,然后快速降温并均匀抹上油,这样卖面时,出货量就快了。
有一次蔡明伟灵机一动;何不将芝麻酱加进面里试一下呢,经过多次反复试验,身边的人都说好吃,这时候他才信心满满推出他的新产品上街叫卖。热干面——这个武汉人民最爱的小吃就这样诞生了。
黄石:土豆片
土豆又称洋芋,除了西式的炸薯条和奶油土豆泥外,中国的土豆千变万化,陕西的洋芋搅团、兰州的麻辣洋芋片都很出名。它在世界各地展现着非同一般的魅力。在黄石提起黄石味道,也自然少不了它的身影。
在黄石街头的小吃摊里,基本上都少不了土豆片的身影。黄石的姑娘小伙们逛街逛饿了,也都习惯性地会在路边的小摊里买上一碗经油炸过,再淋上一层秘制酱汁的土豆片。
十堰:竹溪碗糕
竹溪碗糕色泽雪白、口感软糯、味甜而不腻,据说有保胃健肠之功效。碗糕是竹溪县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风味小吃,据考证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从明朝年间开始,竹溪人入川挑盐,下武昌贩布或外出求学,在临行前都要吃一碗碗糕,以示出门吉利,办事圆满。据说竹溪碗糕以蒋家堰镇梅书英碗糕最为著名。梅家碗糕形美味香、洁白松软、香甜糯口,深受食客的欢迎,日蒸300碗,半天售完。
荆州:鱼糕
荆州自古盛产鱼,鱼糕作为荆州的八大名肴其历史源远流长,相传为舜帝妃子女英所创,在荆楚一带广为流传,春秋战国时开始成为楚宫廷头道菜,直到清朝,仍是一道宫廷菜,据说乾隆尝过荆州花糕后脱口而咏:食鱼不见鱼,可人百合糕。
荆州鱼糕色彩绚丽、营养丰富、回味悠长,以吃鱼不见鱼,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被人称道。鱼糕谐音“余高”,寓意“年年有余,步步高升”。千百年来在荆州一带,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喜庆宴会,鱼糕都是宴请宾客必须有的一道大菜,并有“无酒不成宴,无糕不成席”的说法。
宜昌:炕洋芋
“炕”是湖北宜昌地区、恩施地区的方言,是煎炒焖炸之外的一种做菜方式,介于用少量食用油煎与炸之间的一种烹饪方式,“洋芋”就是土豆。
俗话说“高山的洋芋,低山的苕。”就是说高山上的洋芋味道好,在湖北西部高山上出产的洋芋味道都非常受食客的欢迎,提出了做洋芋类的家常菜,做宜昌地区流行的“炕洋芋”更是一绝。
襄阳:牛肉面
追溯襄阳牛肉面,其历史源远流长,饱含中华饮食文化精粹。老襄阳牛肉面早传于清朝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有一日,嘉庆皇帝微服巡访,路过道口,顿觉疲惫,正欲返回宫中,忽闻奇香而振奋,侧身问道:“何物发出此香?”左右行人随声答道:“马家牛肉面”。随从随后将面条献上,嘉庆皇帝尝后大喜,说道:“竟有此美味,色、香、味三绝啊!”
马永生独到的经营,终于使马家牛肉面的好口碑闻名于全国,从此,马家牛肉面供老百姓食用之同时也成了清廷的贡品,马家世代子孙,继承和发展了祖先的精湛技艺,马家人使得永合泰老襄阳牛肉面一直保持着它的独特风味。
鄂州:东坡饼
苏轼在宋神宗元丰年间,被贬黄州。一天,西山的灵泉寺和尚们为款待这位峨嵋名士,特地制作了一种油炸饼,请他吃。
苏轼见此饼,观赏良久,然后才放进嘴里。香甜酥脆,口味极佳。连忙问和尚为何这般好吃?和尚答曰:因寺内有四眼泉,泉水极佳,此饼是汲了四泉之水调制而成,所以好吃。
东坡听罢,连连叫绝,并要和尚取来文房四宝,当场对饼挥毫,画了一饼,并写上“东坡居士”四字。画饼与真饼一模一样。
从此,这饼便被叫作“东坡饼”了。由于苏东坡也常去黄州赤壁附近的承天寺、定惠院,东坡饼亦成为这一带和尚道士的斋品。
荆门:石牌豆腐
石牌豆腐有名,离不开武圣关羽。传说三国时候,魏国大将文聘和蜀国将领关羽在石牌有过一场恶战。细心的关羽发现当地老百姓患有眼疾,无处医治。于是回到荆州后立刻向郎中请教,将滋补清火的豆腐制作手艺带到石牌。
豆腐不仅能治红眼病,口感也好。豆腐就在石牌传开,并一直传承下来。
黄州:烧梅
黄州烧梅是湖北黄冈黄州区的特色传统名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配料精、制作细,上似梅花,下似石榴,亦叫石榴烧梅。
当时黄州为八县生员应试之地,各地考生喜食黄州烧梅,店家就在烧梅上端点了一点,象征红顶子,祝考生科场如意,高榜及第,又含有“榴结百子,梅呈五福”之意。
孝感:米酒
孝感米酒早在明代就出了名,有一人开了一家“鲁源兴米酒店”,经营糊米酒,有一年夏天天气炎热,制作糊米酒的汤圆浆发酵了,老板准备将发酵了的米浆倒掉时,来了一位老顾客要碗汤圆米酒,鲁老板说:“对不起,卖完了”。可是眼尖的顾客却瞅见了发酵过的米浆说:“那不是还有吗?”鲁老板只好说:“不能吃。”那位顾客说:“我口干,先煮一碗来,不好算我的。”
鲁老板只好将发酵过的米浆煮了一碗端了过去,可谁知那个老顾客品尝了一口,赞道:“鲁老板,这一次比以前的更香醇,更好吃。”
鲁老板不信,自己过去试着尝了一口,也觉得口感与以前不同,更醇香,就这样,无意中创出一个百年品牌来。
咸宁:桂花糕
相传在明朝末年,咸宁有个小摊贩在研制各种珍馐美馔时,无意间从状元杨升庵桂花飘香的书斋中得到启示,将鲜桂花收集起来,挤去苦水,用糖腌制,再拌以蒸熟的米粉、糯米粉、熟油,提糖拌和。
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糕点具有浓郁的桂花清香,糕晶莹剔透,美味爽口,他便将此糕命名为“桂花糕”,装盒出售,咸宁桂花糕便逐渐成为当地的美食。后来,人们将此糕的做法传承了下来,并不断改良制作工艺,使咸宁桂花糕最终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特色美食。
仙桃:米团子
米团子简称“团子”,又称粘米团子 ,人们取其团团圆圆之意,把它叫做"团子"。湖北沔阳(今仙桃市)民间有"年小月半大"之说,把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看作是比春节还要重要的节日,“团子”取代了汤圆的地位。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年辛苦劳作即将开始的最后一次大团圆,所以格外珍视。但这一天,当地不是像其他许多地方那样,吃元宵过节,而是吃一种名叫"团子"的风味小吃。这种风俗由来已久。
潜江:焌米茶
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开国功臣熊绎到睢山、荆州一带建楚国,这里民贫地芜,一片蛮荒,熊绎带着国民披荆斩棘、开荒垦地,传说他们在极度的体力劳动后,吃不到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只能用几把米麦炒熟了煮吃,果腹解渴后,继续拓荒,这种连汤带水煮熟的米麦,就是最初的焌米茶。
后来楚国国势日强,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王的国家,到了后面,出了一个暴君楚灵王,他在今日潜江龙湾境内修了个“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的章华台,传闻章华台内的3000细腰美女,就是楚灵王从江汉平原的潜江等地搜求而来,而养育了这3000美女的食品就是焌米茶。
恩施:土家酱香饼
土家酱香饼也叫香酱饼,是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土家族的一种特有的小吃,后来被北京谭师傅引进推广,改进成大众口味,火遍全国。此饼以香、甜、辣、脆为主要特点,它辣而不辛,咸香松脆。
在远古时,每逢丰收过节才能吃得上,凡上武当山的香客品尝后都回味无穷,赞不绝口,后来此技术不断流传,几百年来以他独特的口感与风味传承于土乡人间,今天它掀开了面纱走出了大山,走进了都市,已成为都市生活不可多得的集色、香、味于一体的独特的香酱饼大众口味食品,在很短的时间内畅销热卖于全国大中小城市。
天门:黄谭米粉
黄潭米粉原始的方法是纯手工制作,制作需30多道工艺,历时10天左右完成,每道工序考究,制作比较复杂。
其中对大米的选择尤为重要,大米质量的好坏与米粉成粉质量基本无关,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材料是选用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天门本地产的一种大米压制而成,汤也是以秘方熬制的“糊汤”(糊hù,四声),主要酱料为“籽酱”,黄潭米粉也被称为“传统粉”“糊汤粉”、“糊汤米粉”。
吃的时候用油条或天门特产“锅奎”蘸汤,也有一种特别的面食叫“牙滋锅盔”配合着吃,味道别具特色,唇齿留香。
随州:拐子饭
相传,拐子饭是一个拐子师傅首创的,他将肠子、牛肉和杂碎放在一个土罐里用慢火熬制,顾客用餐时先在面前放上一大碗白米饭然后用另一个碗盛上土罐里的肉加上烫过的青菜,就是最初的拐子饭。
本文关键词:湖北特色美食小吃介绍,湖北各地特色美食小吃,湖北小吃特产,湖北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湖北特色美食小吃排名。这就是关于《湖北特色小吃图,湖北各城市特色小吃大盘点》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