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之蒲松龄,聊斋蒲松龄经典故事(读懂《聊斋》已中年)
关于【聊斋志异之蒲松龄】,聊斋蒲松龄经典故事,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聊斋志异之蒲松龄:少年不懂蒲松龄,读懂《聊斋》已中年
文 | 七七晴歌 · 主播 | 云湾
十点读书邀约作者
翻开《聊斋志异》的小说,总能瞥见很多传奇动人的女性角色。
老舍用这样一句短评形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小时候看《聊斋》,只记得鬼怪、狐仙轮番出场的美丽,对其中的前因后果既不关心,也看不懂。
如今再看,对照现实生活,更多的是感同身受。
《聊斋》里性格鲜明的狐狸美女们,说破了3个女人在爱情里一定要懂的道理。
辛十四娘:聪明的女人,懂得及时止损
故事的开头,叫“一见钟情”。
辛十四娘是化作人形的小狐狸,看起来15、16岁的年纪,容貌俏丽,一袭红衣,正匆忙地赶路。
冯生是家族衰落的公子哥,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举止轻浮。
那一抹红色的身影如一道光,惊艳了冯生的眼。
趁着醉意,冯生向十四娘的父亲辛翁毛遂自荐,说自己想要做辛家的女婿。
但辛翁看他举止轻佻,实在不愿意把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他,便叫人把冯生赶出家门。
不料冯生误打误撞进了一座府邸。
和主人一叙才知道,原来这里属于冯生祖母的弟弟薛尚书。
薛尚书的夫人虽然已隶鬼籍,但余威犹存。由她出面做媒,最终冯生抱得美人归,如愿娶了十四娘为妻。
可是,三观不合的人就像两条相交线。即便曾经短暂的相遇,最终也要分道扬镳,渐行渐远。
婚后,冯生依旧不知轻重。
不顾十四娘的多次劝诫,和楚公子为友,纵酒无度。
楚公子原本就是心胸狭窄的小人,对冯生心怀怨怼。在一次聚会后,楚公子诬陷冯生奸杀自家婢女,冯生一时百口莫辩,锒铛入狱。
为了营救丈夫,十四娘为他四处奔走谋划。
几年后,冯生终于出狱回家。
在经历了这一切后,纵然冯生对十四娘深情不减,十四娘却已经厌倦了红尘。
不合适的人总归要分开,再多的怀念和不舍也只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跑越远。
陆琪在书里说过一句话:
你想要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如果得到了不想要的东西,就要及时丢掉,否则就会越错越厉害。
的确如此。
人生一世,难免会遇到不合适的人。有人选择离开,及时止损;还有人选择了沉沦,最后一无所有。
不愿抛弃往日的情爱和伤痕,还怎么腾出手来迎接新生。
说到底,人生路上,走错了方向,选错了爱人,都是常有的事。在往后余生里,想要活得漂亮,首先要学会止损,爱情和婚姻更是如此。
婴宁:通透的女人,永远活得真实坦荡
但凡看过《聊斋志异》的人,大多会记得小狐狸婴宁的笑:不为诸事扰,此生只愿笑。
见到王子服的第一眼,婴宁“笑容可掬”;
王子服到婴宁家拜访,还没见到美人,就先听到窗外“嗤嗤笑不已”;
再次见到王子服,婴宁没有少女的娇羞,反而像看到什么好玩的事一般,捂着嘴“笑不可遏”;
问她年龄,她笑到抬不起头;
王子服看她,她大笑着出门去;
就算人出去了,门外的笑声依旧清晰可闻。
好不容易趁没有旁人在,王子服向婴宁表白,说想要和她结成夫妻,从此同床共枕。
婴宁却孩子气地回答:“我不习惯和别人睡。”
一会儿,婴宁的母亲来了,婴宁竟然大声道:“哥哥想和我睡觉。”窘得王子服说不出话。
开始总是分分钟都妙不可言。
她的笑,她的痴,她的不懂事都是他爱她的理由。
不但王子服爱她,所有人都爱着她。
只要婴宁出现,她一笑,屋里的女人们都会跟着笑起来。
婆婆不高兴了,婴宁笑一笑,风浪也就过去了。
在婴宁的前半生里,似乎没有什么是笑容解决不了的。
她拥有了太多的爱,这些爱乍一看是因为幸运,其实不然。
人们爱的不是只知道笑的婴宁,而是那个豁达通透、内心丰盈的灵魂。
人活一世,到了最后总会发现: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不再是金钱,不再是地位,而是他是不是一个有趣的灵魂。
美貌的女人很常见,有趣的灵魂很珍贵。
有趣的灵魂,首先是她自己。
在生活里,很多女人有了爱情,进入婚姻,就仿佛有了另一个标签。在标签的裹挟下,她们成了贤惠的妻子,温柔的母亲,却惟独忘了她们自己,忘记自己本来是一个独立的灵魂。
婴宁爱情保鲜的秘诀不是美貌,而是始终相信:真实的自己,其实也很美丽。
小翠:独立的女人,都不太好惹
冯唐写过一首《致女儿书》:
煲汤比写诗重要
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
头发和胸和腰和屁股比脸蛋儿重要
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聊斋志异》里面,辛十四娘重情重义,婴宁天真烂漫,她们像人多过像狐;小翠不同,她始终是山野间那只调皮、任性的小兽。
为了报恩,小翠的母亲把小翠嫁给了恩人的傻儿子王元丰。
她相貌美丽,聪明伶俐,更重要的是,她丝毫都不嫌弃自己的傻丈夫。
只是喜欢逗着元丰玩。
有时是踢球让元丰捡回来;
有时是把元丰打扮成霸王的模样;
有时又扮作皇帝的样子。
虽然看似荒唐,可暗中却在帮助夫家铲除对手,让公公一路平步青云。
还帮助元丰变成正常人。
后来,王御史遭到对手弹劾,想要用一只玉瓶贿赂当权的大官,却不料被小翠失手打破。
小翠很愧疚,主动告诉了公婆。
王御史夫妇却因为仕途不顺对小翠不依不饶,小翠冷眼看着这一切,说:
我在你家,保全的又岂止是一只花瓶,为什么就不能给我稍微留一点面子?
说完毅然离开王家。
小翠走了以后,元丰伤心不已,王御史也追悔莫及。
两年后,元丰偶遇小翠,说什么也不让她离开。小翠答应了,但是她始终不肯再回到王家。
短暂的相聚后,小翠为元丰选了新媳妇。
在小翠的劝说下,元丰同意迎娶新人。在他成婚的那天,小翠送来一枚玉佩,至此诀别。
独立的女人,从来不怕嫁错郎。
她们不会随便嫁人,也不会胡乱离婚。爱情对她们而言,不是救命的稻草,也不是寒冬的热炭。她们从不会奢望用婚姻改变命运。
在一起的时候,不畏惧付出爱;一旦触碰底线,也能及时抽离。
人生短短数十载,比起讨好别人,满足自己的能力更重要。
一部《聊斋志异》,论的是鬼神,见的是人心。
这世上,被情所困,为爱所伤的女人越来越多,不妨从《聊斋》里的狐狸精们身上学学怎么去爱。
过去的爱情再炙热,一旦变凉,及时止损,抽身离开也未尝不是最好的选择;
生活的标签再沉重,只要自己不认命,就没人能逼着你成为自己唾弃的模样;
往日的回忆再动人,攒够了失望,就不再贪恋,不再回头,不问旧事长与短。
从一见钟情的心动到两厢厮守的承诺,从磕磕绊绊的相处到彼此磨合的妥协。爱情很动人,但你比爱情更美好。
愿你一生努力,一生被爱,想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
听免费人物传记 / 名人故事 / 文学名著
-音乐&图片-
《聊斋》剧照
-作者-
2、聊斋志异之蒲松龄,聊斋蒲松龄经典故事
蒲松龄的生平用两个字可以概括。
第一个字,穷。
太穷了。
蒲松龄出生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那一年,天下大乱。
关外,皇太极的清兵虎视眈眈。关内,张献忠的起义军步步紧逼。夹缝之中的大明已如强弩之末。
蒲松龄的家乡山东,也正遭遇着一场大旱。粮食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大家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树叶和树皮都被吃尽了,百姓惶恐不安,卖儿鬻女,只求活命。
此时出生的蒲松龄,似乎注定半辈子逃不过一个“穷”字。
蒲松龄的父亲蒲槃年轻时是个读书人,参加过科举,没能够考取功名。为了生活,他转而开始经商。
但在那个年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蒲槃始终放不下科举失利的阴影,于是,他把这个梦想传给了儿子。
在父亲的殷殷教诲下,蒲松龄接过了接力棒,走向了科举的第一线。
他一生的故事,也由此开始。
蒲松龄的出生地,山东蒲家庄
蒲松龄的少年时期,家里的经济状况还过得去。父亲经商有道,家中不缺衣食。后来,蒲松龄两个哥哥相继娶了妻,灾难就到来了。
两个嫂子都是悍妇,把家中折腾得整天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蒲槃苦不堪言,大怒:这日子还能过吗?分家!
于是,康熙三年(1664年)(一说于康熙四年),四兄弟分家。由于嫂子们很能打,两个兄长分到了宽敞明亮的屋子,蒲松龄只分到了村东头三间简陋破败的草房。
屋子本来是用来堆柴草的,年久失修,连个门板都没有。蒲松龄向别人借了个门板,算是正式住了进去。
即使在这样的环境里,蒲松龄也没有太过悲观。他几乎虔诚地认为,有一天他一定会出将入相,光耀门楣。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历史上已经有了太多这样的传奇。
他相信,下一个,就是他。
.
蒲松龄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
写小说,他绝对出挑。但可惜,在一个盛行八股文和诗歌的时代写小说,就未必出挑了。
每个时代都会有那么一些离经叛道的人,面对诸多的规矩,置若罔闻、我行我素。
对此,总有人试图向他指出一个所谓的“正道”。
倒不是他人太古板,只是他们从几十年的生命中得到了一个经验——以一人之力与一个体系碰撞往往是悲惨的。
但是,假如这个人是天才呢?
.
蒲松龄就是一个天才。
顺治十五年(1658年),19岁的蒲松龄参加了人生中第一场科举考试。
试题是《早起》(《蚤起》),出自《孟子·离娄下》。一般来说,考生需模仿孔孟的语气,诠释其中的义理。
但蒲松龄偏偏不这么写,他要写一篇小说。
一篇悬疑小说。
一开头,他点出了文章的女主角——一个神秘的女人。
“这天,她早早的起床了,是为了跟踪她的丈夫。”(起而早也,瞷之计决矣。夫齐夫妇之起何以早也?惟瞷良人之故。)
蒲松龄仿若置身故事中,全方位地刻画这个女人,写女人对丈夫的怀疑、想跟踪丈夫的心思、害怕被丈夫发现的忐忑,还有一夜未眠的焦虑。
终于,丈夫出门了,她的跟踪计划可以开始了。她对小妾说:“你在家等我,我走了。”(姑掩关以相待矣,我去矣。)
到此,故事结束。
在一片歌功颂德、讲大道理的八股文中,突然看到这么个小说,主考官惊呆了。
按照常理,一篇高考零分作文即将诞生。但上天总是眷顾天才的,这次,奇迹出现了,他的主考官是大才子施闰章。
清初的诗坛有“南施北宋”的说法,“南施”就指的是施闰章。
只有才子才能理解才子,施闰章看到这篇文章,再三品读,击节赞叹:“观书如月,运笔如风,有掉臂游行之乐。”(读这样的文章,就像甩着胳膊游乐啊。)
放榜。全省第一。(院试)
在这之前,他已经拿到了县试第一和府考第一。
《淄川县志》记载:蒲松龄县府院三试第一,文名籍甚。
山东头名秀才,少年天才,一战成名。
清朝科举考试选官流程
少年得志,意气风发。
蒲松龄与几个年轻秀才成立了郢中诗社,自称“山左风流客”,一起游山玩水,写诗读书,相互勉励,好不快哉。
在他面前是一条光辉无限的大道,直通朝堂。他离那里,似乎只剩下一步之遥。
但这一步,他再也没能跨过去。
他人生中的第二个字,便与这科举考试紧紧绑定在一起:苦。
人生之苦——求不得。
蒲松龄考了多少次?不知道。
只知道他从十九岁考到六十余岁,这中间,是屡战屡败的数十年。
如果当时有考试次数的榜单,他一定名列前茅。从青葱年少到白发苍苍,他再也没能迈过举人这道坎儿。
考试不易,生活也不易。柴米油盐酱醋茶,妻子儿女的口腹之欲,全都指望他一个人。
有时候遇上天灾,一家人免不了要饿肚子。在生活困窘时,他甚至对在田间啄食粮食的田雀深恶痛绝,以至于写诗痛骂。
余粮不够倒也罢了,赋税还年年上涨。不交税的百姓会被衙役们打板子(催科),蒲松龄不愿衙役上门,忍饥挨饿也要给朝廷交齐赋税。
他常去富贵人家出任老师、秘书,或给人代写一些文章。为了几斗米糊口,他苦思冥想,用尽了笔墨,夸奖他们“经纬全才,朝野重望”,或是“尚书之声,门乃如市”。
这一困窘境况,直到40岁时他去刺史家出任塾师(坐馆)后才有所改善。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60多岁的蒲松龄被推举为乡饮酒礼的宾介。在当时,这是一种尊贤养老的虚礼。
与蒲松龄同时被推选的还有两个当年同在郢中诗社的朋友,三人重逢,好不唏嘘。
当年他们少年得志,抱负不凡。如今时光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三人在这条路上都是一无所获,只余下了两鬓风霜。
蒲松龄写诗感慨:“忆昔狂歌共夕晨,相期矫首跃龙津。谁知一事无成就,共作白头会上人。”
到这里,差生蒲松龄的故事终于结束了。接下来,是作家蒲松龄的故事。
蒲松龄画像
这又要回到蒲松龄的那篇《早起》。
自打年少起,蒲松龄就喜欢读书。四书五经他是不爱读的,他爱读的是《庄子》、《列子》、《游侠传》等充满了想象的书。
蒲松龄深受这些书的感染,才有了那篇不同寻常的《早起》,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作家蒲松龄和考生蒲松龄,注定要踏上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作为一个考生,这个爱好把他带向了深渊,科举之路从此化为一场幻梦;而作为一个作家,他面前则展开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一条漫长而辛苦的创作道路。
他开始收集故事,把看到的、听说的、亲身经历的、脑中所想的故事都记录了下来,集成了一本册子,定名《聊斋志异》。
他在龙兴寺游览,见识了寺中风貌,写就了寺庙里的人仙恋情;他去高官家中坐馆,目睹兄弟妻妾相争,刻画了封建家族的恩恩怨怨;他随高官南游,看遍了官场的腐败和百姓的苦难,以笔为剑,剑指封建官场。
蒲松龄的第一篇作品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写就的,至今已经很难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他二十多岁时,多篇传世之作已经诞生。
书里有故事,故事里有人生。
随着他笔墨挥毫,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徐徐展开。他半生辛苦劳碌,笔下却开辟了一个美好的桃花源。
在这个世界里,有时他是苦读的书生,深夜投宿寺庙,有妙龄女子来访。这女子眉目如画,楚楚动人,两人相识相知,结为夫妻,生儿育女。(《聂小倩》)
有时他是行脚的商人,在屋内读诗。美人鱼在窗外偷听,见他风雅,暗自倾心。美人鱼身有神术,能预测商品的盈亏。两人日进斗金,富贵满堂。(《白秋练》)
有时他是方外的道人,在山中修行,酒喝得不尽兴,便把纸片化作月亮,筷子化作美人。美人起舞,月光盈袖,一曲《霓裳羽衣舞》动人心魄。(《崂山道士》)
更多的时候,他是“异史氏”,在故事结束后留下一两句闲言,放下手中的笔,看一宿的夜色和灯火,心神摇曳。
故事里,书生美酒在杯,美人在怀,而现实中,他面对的却是破旧的房屋,闪烁的烛火。
《倩女幽魂》中的聂小倩(王祖贤饰演)
他并不是没有富贵的机会。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喻成龙盯上了蒲松龄。
喻成龙是山东按察使,朝廷的三品大员。他邀请蒲松龄到官衙作客,亲自接见,殷勤备至。
客套之后,喻成龙说,想以一千两白银来买《聊斋志异》的署名权。
在当时,农民全家一年的花销是二十两银子。
一千两白银,相当于一家人五十年的花销。
喻成龙信心满满,势在必得。他理所当然的以为,凭这一千两,拿下《聊斋志异》不是问题。
然而,他失算了——蒲松龄回绝了他。
回绝之后,蒲松龄有些后怕。为免喻成龙不快,他献上了两首诗,夸赞喻成龙的政绩和德行,但绝口不提要把《聊斋志异》让给他。
喻成龙想不明白,蒲松龄算不上富贵,为什么连一千两都不愿意接受?
.
不错,他曾经穷困过,甚至连饭都吃不上。
为了养家糊口,他常年在外坐馆,身边没有亲人,没有朋友。
有不少人曾欣赏他的才华,可他们要么不理解他的追求,要么身份地位与他有云泥之别,要么就是短暂相识后就匆匆离去。
是这本书陪伴他日日夜夜。里面的鬼狐精怪是他的朋友,石头、花鸟、树木也是他的朋友。
古人以梅花为妻,仙鹤为友。他以此书为友,以书里的风流人物、鬼狐精怪为友。
他早已习惯了他们的陪伴。
出卖他们,他不愿意。
《倩女幽魂》中的聂小倩(王祖贤饰演)
晚年的蒲松龄,过得还算舒适。他结束了多年的坐馆生涯,回到了家。家里盖了新房,有书有竹有酒,还养过一只猫。
烦心事有儿子处理,家务事有妻子操持。蒲松龄读读书,喝喝酒,也颇觉快意。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74岁高龄的蒲松龄带子侄在蒲家庄种下了二十多棵柳树,春风拂过,枝叶纷飞。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春节,蒲松龄为自己占卜了一卦,卦象不吉。
正月初五,蒲松龄带儿孙回祖坟祭奠,回来之后开始咳嗽气喘。
正月二十二酉时,蒲松龄与世长辞,终年76岁。
他的生命停留在这一年。
他有才华和头脑,却未曾出将入相、显祖荣宗;也有耿介和热血,却也曾违背初心,对达官贵人曲意逢迎;他有志写出一本传世之作,却也沉沦俗世,无法割舍利禄与功名。
他是郁郁不得志的书生,是自困半生的囚徒。
也是聊斋世界的创世之神,万物之主。
《画皮》中的小唯(周迅饰演)
蒲松龄去世约50年后,《聊斋志异》青柯亭刻本出版,全国书坊翻印,风靡天下。
约240年后,在蒲松龄亲手种下柳树的蒲家庄,一座蒲松龄纪念馆拔地而起。
馆中有一匾,上书“聊斋”二字。两侧对联高悬,出自郭沫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约280年后,《聊斋志异》已有英、法、德、日、俄、挪威、瑞典、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二十多种外文译本。
《聊斋文集》清抄本
中国有过多少读书人?又有过多少举人和进士?.
但蒲松龄只有一个。
康熙十二年(1673年),蒲松龄登泰山时,曾写过一篇《秦松赋》,里面写了泰山上的一棵古松。这棵古松历经千年,枝繁叶茂,秦始皇给它赐名为“五大夫松”。
在文章最后,他向这棵树发问:“你就是五大夫吗?秦始皇当年册封你,你是否以此为荣呢?”
一会儿,他睡着了。在梦里,这棵松树回答他:
“世上的人唤我为“牛”,我便是牛。唤我为“马”,我便是马。秦始皇虽册封我为大夫,我却从不觉得我是什么大夫。”
“我是归隐东海的鲁连的乡党,是慷慨赴死的田横的门人。高人烈士,义不帝秦。秦始皇是谁?想让我称臣,他也配?”
千年过去,始皇早已作古,这朝堂也不知换了几回。而泰山始终巍峨耸立,淄川依旧杨柳依依。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瑞典发表获奖致辞时说:我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我是他的传人。
本文关键词:聊斋志异之蒲松龄 港剧,聊斋志异之蒲松龄马浚伟版,聊斋志异之蒲松龄镜听,聊斋奇谭,聊斋志异之蒲松龄下载。这就是关于《聊斋志异之蒲松龄,聊斋蒲松龄经典故事(读懂《聊斋》已中年)》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