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上海官方垃圾分类,上海全城生活垃圾分类一周年

03-23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上海官方垃圾分类】,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过去的365天里,垃圾分类这项新时尚风靡全城。

在他律、自律的推动下,上海居民自觉正确参与垃圾分类投放率已超过95%,生活垃圾实现了“三增一减”的目标。

今年6月上半月,上海可回收物回收量6813.69吨/日,同比增长71.09%;有害垃圾分出量3.3吨/日,同比增长11.2倍;湿垃圾分出量9632.13吨/日,同比增长38.52%;干垃圾变“轻”了,处置量15518.24吨/日,同比下降19.75%。

上海官方垃圾分类,上海全城生活垃圾分类一周年

上海官方垃圾分类,上海全城生活垃圾分类一周年

制图:陈玺撼 数据来源:上海市绿化市容局

践行新时尚的同时,居民也被新时尚改变:身边环境更美好了,生活更健康了,获得感更丰富了。

然而,垃圾分类涉及生活理念的转变、生活习惯的养成,并不断对城市基层治理能力提出挑战,不可能一蹴而就。

让新时尚彻底融入这座国际化大都市,还没到能松口气的时候,仍须攻坚克难、持之以恒。

巩固成效:志愿者“加减法”

戴上手套,弄破袋子,当着居民的面,把剩饭剩菜和餐巾纸分开……这样的“言传身教”,年近古稀的志愿者杨庙贞本以为要坚持好几周,然而去年7月1日才开始推行垃圾分类的世华佳苑小区却让她倍感欣慰。不到一周,来扔垃圾的居民基本都能自觉分类了。

去年,上海构建了市、区、街镇三级共3万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体系,38万人次参与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在他们的指导和监督下,垃圾分类取得显著进步。

上海官方垃圾分类,上海全城生活垃圾分类一周年

然而,部分小区因为志愿者平均年龄较高、环境条件艰苦、志愿服务时间与作息冲突等原因,开始“缩水”。一些居民刚“热”起来,突然发现带头人消失了、乱扔情况死灰复燃,就没了干劲。

坚持做“加减法”,上海垃圾分类志愿者的队伍就不怕缩水。

汇园居委党支部书记郑刚表示,小区可以通过区域化党建平台,向周边共建单位“借人”,这是“加法”。

在徐家汇花园小区,如果只靠老一批志愿者,每三四天就要轮到一次值班,强度大,而且与许多人作息冲突。有了上海市建科院、中国银行、上海银行等单位的外援后,不仅拉低了小区志愿者的平均年龄,降低了志愿服务的强度,也带来了欢声笑语与活力。

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的介入,对垃圾箱房进行科技赋能,可以减轻对志愿者的依赖,则是做“减法”。

徐家汇花园小区的垃圾箱房上,两扇湿垃圾投放窗口藏有隐蔽摄像头,窗口关闭时对着前方的空地,开启时对着湿垃圾桶。一旦有错过投放时间的居民将未分类的垃圾丢在垃圾箱房前,又或者在规定投放时间内没做好分类,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视频追溯到个人。

上海官方垃圾分类,上海全城生活垃圾分类一周年

不少小区通过绑定垃圾卡和门卡,又或者发放绿色账户二维码等形式,对所有居民投放垃圾的行为进行智能化管理

上海官方垃圾分类,上海全城生活垃圾分类一周年

“加减法”双管齐下后,小区的志愿者压力骤降,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从5%提高到了98%以上。

方便投放:坚持因地制宜

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垃圾,是为了将有限的志愿者有效配置到指定点位上,在限定的投放时间内对扔垃圾者给予更高效的指导和监督。

经过一年实践,许多居民慢慢接受、认同定时定点,因为“垃圾不落地”带来了最直观的好处——人居环境更上一层楼。不过,依然有不少小区在推行定时定点上“一刀切”,不够人性化。

比如,“定时定点”实施导则建议,每300户至500户居民设置一个“定时定点”投放点。有些小区不顾实际情况,直接将总户数除以500,便是投放点的数量。

又比如,主管部门建议“定时定点投放点开放时长每日宜设置为3小时至4小时,并选取居民投放垃圾的高峰时间段(一般为上午及傍晚两个时间段)”,有小区就“照葫芦画瓢”,未征求居民意见,擅自划定了上午及傍晚各两小时的投放时间。

未来,上海推行定时定点,应当继续坚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

让大家心悦诚服地接受,城上城居委会书记季云觉得要换位思考,“让不方便的事情尽量方便”。

1分15秒,这是精文城市家园小区23号楼到5号投放点位的步行时间,也是这个小区撤桶并点后扔垃圾最远的一段路。对于这段路,季云掐着秒表慢悠悠地走了十几次,底气十足。遇到抱怨“不方便”的居民,她一句“我一直走,最长1分多钟”,总能迎刃而解。

扔垃圾之路是否符合多数居民的生活动线也很关键。精文城市家园撤桶并点前,23幢居民楼底连接车库的进出口各设有一组干湿垃圾桶;撤桶并点后,只设了5个投放点位,但抱怨的居民只有极少数。因为这些点位都卡在了进出小区的必经之路上,无论是下楼买菜、接送小孩,还是到车库取车出门,都会经过。

上海官方垃圾分类,上海全城生活垃圾分类一周年

紧邻小区出口的集中投放点,行人和车辆必经之地

田林十二村和普善新苑,分别通过设置“误时投放点”或“错时不激励”等措施,解决了定时“众口难调”的问题。

为老人服务的钟点工和上夜班的居民没法赶上固定投放时间,田林十二村物业允许他们在分好类的前提下,将垃圾袋摆放在垃圾箱房一侧的“误时投放点”,由保洁员在可投放时段“补投”。

普善新苑则采取“定点不定时”,固定投放时间外,只要做好分类也可以投放,但拿不到绿色账户积分激励。居委会和物业还增派志愿者或保洁员,时不时地巡检,确保大家都守信。

上海官方垃圾分类,上海全城生活垃圾分类一周年

一些小区虽然“定点不定时”,但在固定投放时间以外,要抬起垃圾箱盖子还是有点吃力的,想“省力”先得守时

末端处置:全力追赶源头

因为分类细致、纯度高、质量有保障,分出的垃圾得到了更高效的资源化利用,截至今年5月,上海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浦东黎明湿垃圾厂为例,湿垃圾产沼量从50立方米/吨提升到80立方米/吨,产沼发电量达到140千瓦时/吨以上。

比如泡沫塑料,在浦锦街道的两网融合中转站,经过冷压处理,密度是原来的40倍,长途运输性价比提高了几十倍。在下游的处置企业内,它们进一步蜕变,加工成聚苯乙烯等颗粒。这些颗粒经过加工和组装,能变成各种精美的装饰品。

上海官方垃圾分类,上海全城生活垃圾分类一周年

又比如,承载杨浦区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的爱回收公司,与“天堂伞”合作,每5个塑料瓶做的环保面料,可用来生产1把再生伞。塑料还可以变成环保购物袋,与文创品牌合作,成为“一袋难求”的紧俏商品。

上海官方垃圾分类,上海全城生活垃圾分类一周年

但和国外发达城市相比,35%的资源回收利用率仍有很大进步空间,除了源头分类水平要进一步提高,末端处置能力也要配合跟上。

面对成绩,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坦言,上海垃圾分类工作依然存在不足,比如目前湿垃圾处置能力还存在缺口。

今年,上海计划新增湿垃圾集中处置能力1450吨/日,湿垃圾就地处理能力500吨/日,湿垃圾处理总能力将达到7000吨/日,但对比今年5月和6月不低于9600吨/日的湿垃圾分出量,现阶段还做不到湿垃圾的完全资源化处置。

上海官方垃圾分类,上海全城生活垃圾分类一周年

黎明生态有机物质处理厂二期的集装箱式发电机组,该项目预计今年7月底可投料运行

另一方面,受限于场地、运输成本、环保要求等因素,上海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的出路仍不稳定,尤其是玻璃、旧衣物等低价值可回收物。

去年,位于宝山区江杨北路的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投入试运营,其设计处置能力30万吨/年,经过处置的装修垃圾,85%以上可变废为宝。然而,受限于用地,项目占地包括原料、产品存储区在内仅26亩,运营方只得将复杂的处置工艺“叠”起来,高度集中在全封闭厂房中。

“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类似项目要落地相当难。”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樊建斌表示,除了项目落地难,还有产品应用标准匮乏的难题,导致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难以打开销路。如果参考国外经验,明确工程中资源化利用产品的使用比例,并纳入监理范围,项目就可能迎来“春天”。

上海官方垃圾分类,上海全城生活垃圾分类一周年

尽管难度不小,但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能力正在全力追赶表现出色的源头,根据上海发布的《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底,上海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要达到3.28万吨/日以上。

今年,上海想好了湿垃圾和可回收物的“出路”:将结合土壤污染治理和化肥减量工作,研究制定湿垃圾利用产品推广政策;督促各区制定实施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补贴政策,提高回收利用率。

栏目主编:张奕 题图来源:海沙尔 摄

文中图片:海沙尔、孟雨涵、陈玺撼 摄

,

本文关键词:上海垃圾分类政策解读,上海垃圾分类目录,闲话上海:垃圾分类,上海官方垃圾分类app,上海官方垃圾分类网站。这就是关于《上海官方垃圾分类,上海全城生活垃圾分类一周年》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