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一代枭雄大结局是什么,《一代枭雄》结局是什么(千古豪气——犯强汉者)

03-03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一代枭雄大结局是什么】,《一代枭雄》结局是什么,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千古豪气——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汉元帝收到一份从西域传来的陈汤的奏折,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多么豪迈、慷慨、激昂、雄壮的一句话,以至于2000多年后,依然铿锵作响、掷地有声,闻之令人热血沸腾,它显示了中国这个傲然挺立于东亚的伟大国家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这是自汉帝国对匈奴作战160多年以来,距汉本土最远的一次征战,第一次击杀了匈奴单于,却没有耗费汉帝国的一钱一粮,反而带回了一支在战场上使用“鱼鳞阵”的战俘以及大量的战利品,尽管其不似卫青、霍去病那般开疆扩土,但同样见证了大汉帝国的伟大与强悍,使边境迎来近半个世纪的和平与安宁。

汉元帝认为甘延寿、陈汤奋起雷霆之击,扬威万里之外,虽然先斩后奏,但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善者不疵细瑕,故封甘延寿为义成侯,陈汤为关内侯,食邑各三百户,提升甘延寿为长水校尉,陈汤为射声校尉,加赐黄金百斤;又祭祀上帝、昭告宗庙,宣布大赦天下。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服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蛮夷槁街邸间,以示万里!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臣听说天下大义,莫过于一统。昔有尧舜,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经北面称臣,唯郅支单于叛逆,没有受到严惩,躲在偏远的西部,以为强汉无法使其臣服。郅支单于残酷祸害百姓,罪行滔天。臣甘延寿、陈汤率领义兵,替天行道,诛杀此贼,有赖皇帝陛下神灵相佑,仰仗天时地利,冲锋陷阵,力克敌军,斩下郅支单于与匈奴名王首级,呈献予朝廷。臣以为当将郅支首级悬首蒿街(蒿街为长安居住外国人的地方),以向外国侨民诫示,并向万里之遥的国家庄重申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那么,这场战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1、战争起源

自汉武帝以后,匈奴逐渐丧失了与汉廷对抗的能力,其势力被驱逐出西域,再加上匈奴国内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经过一系列的内战以后,形成了两个国家:郅支单于占据了匈奴王庭以北的大片土地,史称“北匈奴”;呼韩邪单于南撤到大漠以南的地区,史称“南匈奴”。

北匈奴的实力比南匈奴要强出很多,呼韩邪单于夹在北匈奴和汉帝国之间风雨飘摇,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后,决定向大汉帝国称臣,以求得保护。此论一出,匈奴大臣大感震惊,一百多年来,匈奴作为北方大国,与南方大汉帝国平起平坐,是唯一可以与汉帝国争锋的超级强国,现在居然要向汉帝国俯首称臣,这对于强悍的匈奴人来说,真是奇耻大辱。但是如今匈奴的国力经过汉帝国的轮番打击以及天灾人祸的侵害,国内也战乱频频,早就丧失了与汉帝国争雄天下的资本。目前的局势非常明朗,只有臣服于汉朝,呼韩邪单于才有可能生存下来,反败为胜,否则面对强大的郅支单于,只有死路一条。于是呼韩邪单于力排众议,主张臣服于汉帝国。

呼韩邪单于归附汉帝国,引起了郅支单于的震惊。北匈奴的国力无法与汉帝国抗衡,如果南匈奴得到汉帝国的援助,那么消灭呼韩邪单于便是难上加难,于是他马上派自己的儿子驹于利受到中国,也向汉帝国称臣。但汉朝对待呼韩邪单于的使节非常热情,对郅支单于的使节却很冷淡,显然,汉帝国支持亲汉的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得到了汉帝国的大力相助,不仅获得大量的粮食,甚至得到了汉帝国军队的协防。郅支单于自感北匈奴鼎盛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自己只有5万精兵,靠这点家底,又怎么与汉帝国的铁血军团抗衡呢?现在连吞并呼韩邪单于的南匈奴都已经不太可能了,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向西、向北发展。郅支单于挥师西进,大破乌孙军队,继而向北进攻,接连击灭北方的乌揭、坚昆、丁零诸国,并将首都迁到了坚昆国。此时,郅支单于的儿子驹于利受仍然留在汉朝作为皇宫待卫官。郅支单于想把儿子从汉帝国弄回来,派出使节出使汉朝,献上许多贡品,请求归还儿子,并得到了汉朝的许可。

护送驹于利受回国的汉使节是卫司马谷吉。对于郅支的狼子野心,御史大夫贡禹是有所认识的,贡禹对汉元帝说:“郅支单于并不诚心归附,而且其王庭搬迁到坚昆国的故地,距离中国遥远,依臣之见,汉使者只需将其子驹于利受送到边塞就可以了。”自张骞之后,汉使节在异域的表现十分杰出,谷吉当然不愿意错过建功立业的机会,他上书皇帝道:“中国应该羁縻夷狄之邦,政府已经养育郅支单于的儿子达十年之久(公元前53年—前44年),恩泽深厚,如果不送他返国,而只是送到边塞,这不仅使以往的恩德功亏一篑,而且会引起郅支单于的抱怨,这样做就不值得了。我手持汉节前往,向郅支单于宣扬汉帝国的恩德,料想郅支单于不敢放肆。万一郅支怀禽兽之心,对臣下毒手,那么便对中国犯下重罪,一定会害怕中国的报复,如此一来,必然会逃得远远的,不敢窥视中国的边界,以我一人的性命换得边疆的安宁,这是国家之幸,也是臣之心愿。”这是何等刚健雄强的精神啊!不幸的是,谷吉不远万里,到达郅支单于的王庭,郅支单于不仅没有半点感激之心,见到儿子平安归来后,反而更加无所顾忌了,因为汉帝国这些年一直支持呼韩邪单于对抗他,他对汉朝充满怨气,便将这些怨气通通发泄到汉朝使者身上,在暴怒之下,下令杀死谷吉。匈奴在最鼎盛的时代也不敢擅自屠杀中国使节,而郅支这个没落单于居然犯天下之大不韪,击杀汉使,这个血债终究是要偿还的。

2、引狼入室,自酿苦果

郅支单于杀死汉使者后,他的命运便发生转折了,国力开始由盛而衰。不出谷吉的预料,郅支很害怕汉政府报复,而此时,呼韩邪单于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逐渐强大起来。郅支单于东归的希望已经很渺茫了,为了远离中国以及避免呼韩邪单于的打击,他决定再次向西迁移。

如此同时,文景两代皇帝都采取了“顺民之情,与之休息”的方针。不但奖励农耕,宫廷还提倡节俭。半个多世纪农业文明的发展让汉朝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财富,繁衍出众多的人口。文景两朝皇帝崇尚黄老哲学,以无为治理天下。对内减免严苛的制度,对外采取容忍的外交策略。让汉朝在建国初期内忧外患中得以安然度过,史称“文景之治”的两代朝廷,成为汉朝的走向强盛前韬光养晦的年代。然而在匈奴的铁骑威胁下,帝国开国年代一个错误的决策在多年孕育后,却险些在国家上升阶段带来致命的危机。

大汉帝国内部三十九郡几乎占据了帝国领土的大半。与之相比,皇帝直接统辖的不过十五郡。高祖当年为了稳定刘姓天下,分封同姓王以辅佐中央。然而血缘从来就不能避免为权力进行的杀戮。同姓诸侯王可以掌握军队,任免官吏,征收赋税,铸造钱币,逐渐形成内部的割据状态。贾谊在《治安策》中指出,如果不解决这种尾大不掉的局面,则必将“制大权,以逼天子”。汉文帝采取“剖分王国策”,将数个大国一分为数国。并任命自己的儿子刘武为梁王以控制中原。但这些策略却适得其反,使诸侯王与帝国中央的积怨越来越深。在任命当年为汉文帝所器重的周勃之子周亚夫为主将平定七国之乱后,汉帝国的中央集权得以维护。

3、选择儒家:政治理想的寻求

然而尽管汉朝承秦制,但秦的败亡却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和教训。秦朝的败亡表面在于暴政,深层的原因在于反传统反封建的同时却缺乏政治理想。短暂的秦帝国在用法家制度统一文字、钱币和度量衡的时候,却未能统一帝国内部辽阔土地上的文化。法家在摧毁了秦帝国精英文化(焚书坑儒)的同时也试图摧毁平民文化。在今天湖北发掘的秦墓中,一个叫禧的秦朝官员的竹简档案,记载了秦朝断然试图统一全国风俗而遭至各地“父老”抵制的历史。这些“父老”正是支持汉高祖刘邦起义的主要力量之一。

汉帝国明智地选择了黄老和儒家思想较富人性的道德观,使法家的严酷得到缓和。汉高祖刘邦甚至强调儒家关于政府存在的意义在于为民服务、不义的统治者理当丧失上天授权和民众支持等观念。建国初期的??了秦代招致的叛乱。将大汉帝国内各种意识形态统一起来的正是汉武帝。他最终选择了儒家。这是汉帝国一次长达70多年的政治试验,它早在汉高祖分封诸侯王时就已经开始。

法家的治理引发了“七国之乱”。汉景帝整治梁孝王,民间同情的却是后者。法家和道家的结合的黄老学说提倡“无为而治”,却全然解决不了国家的内忧外患。在帝国百废待兴的年代,儒家百科全书式的治学方式迎合了社会在知识上的需求。儒学主动调整思想迎合武帝的作为(他曾当过胶东王,对于齐鲁的儒家很有了解),最终使得儒学中春秋公羊学派在朝廷中占据统治地位。

儒家宣扬“大一统”迎合了刚刚平定七国之乱、正在完善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的汉帝国;儒家提出的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维护了国内的安定,却又不失仁义;“国君报九世甚至百世之仇”的思想,也合乎汉武帝反击匈奴的需要。从此汉帝国建立后的三大任务——发展生产,消除内忧,平息外患三大战略,已完成了前二者。平息外患匈奴,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伟大责任,正等待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领袖完成。

4、反击匈奴:大漠双星闪耀

中央政府仅养在首都长安的马就有40万匹之多。即便如此,汉武帝在即位后的12年间,为未来对匈奴的反击进行着个方面的准备也相当谨慎。公元前133年汉武帝下达了开战的决心。通过马邑富豪聂壹,汉朝试图诱使匈奴军臣单于率10万骑兵入汉境。汉武帝则派遣30万大军在马邑(山西朔州)山谷埋伏,试图诱敌深入予以全歼。然而由于情报被军臣单于发觉,马邑之战功败垂成。汉匈50多年的脆弱和平终于破裂,两大强国的全面战争开始了。

马邑之战后4年(前12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分别从上谷(河北怀来)、代郡(河北蔚县)、云中(内蒙古托克托)、雁门(山西右玉)四路进击匈奴。除了卫青捣毁匈奴的圣地龙城,其余三支部队都遭到失败或者无功而返。两年后匈奴入侵汉朝东北部的上谷、渔阳地区。汉武帝采用避实就虚的战略,派车骑将军卫青与将军李息从云中沿黄河河套进行长距离大范围的迂回作战。穿越单于本部和右贤王的领地,包围白羊王与楼烦王的部队并予以全歼。这一战不但是军事史上长途奔袭的伟大战例,还一举收复秦代版图、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去除了匈奴威胁长安的前沿基地,并为汉帝国进击匈奴提供了绝好的前进基地。汉帝国反击河南之战彻底改变了帝国60多年来被动防守的作战方针,从此阴山南麓的匈奴主力开始暴露在汉帝国的铁骑面前。

卫青的第二次重大出击目标是匈奴右贤王的王庭。他率领着由步兵、骑兵和战车部队组成的10万大军,再次以出乎意料的速度出现在匈奴人面前。正喝酒醉卧、毫无察觉的右贤王只带着一名侍妾和数百人逃走,其下小王数十人和上万名匈奴人为卫青俘获。过去是匈奴人主动犯边,现在却成了汉军主动寻找匈奴的军队。右贤王被击破,使得匈奴从辽河流域到天山阿尔泰山的广阔领地被分割成两段。匈奴铁骑再也不是不可战胜的了。当匈奴的骑兵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24年)再次进攻汉朝的代郡时,汉朝派遣大将军卫青率领中将军公孙敖(义渠胡人)、左将军公孙贺、前将军赵信(前匈奴小王)、右将军苏建(苏武的父亲)、后将军李广、强弩将军李沮的强大阵容,率兵十余万主动攻击匈奴单于本部主力部队。此次战役虽然双方都有得失,但是汉朝的战果更大。更重要的是,汉帝国另一颗伟大的将星冉冉升起:18岁的霍去病随卫青出征,仅率800骑兵,就斩杀匈奴2028 人,并且斩单于的祖父,俘获单于的叔叔和相国。

汉帝国的三次胜利让匈奴单于采纳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接受投降的汉将赵信的建议:“撤军到更北面的大漠深处,诱使汉朝军队前往,届时远征的汉军人马疲惫,匈奴可以一击成功。”这一决策让大漠以南的匈奴只剩下河西走廊的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以及东面的左贤王。此时张骞已经从西域归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各国的情况。一举打通连接西域的河西走廊,联合西域各国攻击匈奴,成为第四次反击匈奴的战略目的。

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甘延寿与陈汤抵达西域,这两位英雄将联袂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早年生活的磨砺,使陈汤身上充满奋斗的激情,他坚强执著、豪气过人、足智多谋、沉着勇敢、敢作敢为且勇于任事。每经过一处城邑山川,他都要登临高处,默默地将山川地形牢记在心,对西域的风俗人情也了然于胸。陈汤在西域,隐隐感觉得到来自西边康居国的郅支单于的杀气,此时郅支单于侵陵乌孙、大宛,乌孙抵挡不住,乌孙国西部与康居相邻的广大地区几乎成为一片无人区,而大宛国迫于郅支单于的压力,每年向郅支单于进贡。

陈汤最大的志向就是建立旷世奇功,而现在他来到了西域,这是一片建功立业的乐土,诞生了张骞、傅介子、常惠、郑吉这些伟大的英雄,陈汤要超越他的前人,他要惊世骇俗,要做一件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件事情。就是击杀郅支单于。即便是卫青、霍去病这样伟大的将领,也没有诛杀匈奴单于,而陈汤不但这样想了,他还这样做了。

4、陈汤一语定乾坤

要诛杀郅支单于,必须先跟自己的上司甘延寿商量。陈汤对甘延寿说:“西域这些蛮夷国家,本来是臣服于匈奴,对匈奴深怀畏惧之心。现在郅支单于控制了康居国,侵逼乌孙、大宛,一旦得到这两个国家,那么西域的局势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到时郅支单于以康居、乌孙、大宛为根据地,北击伊列(中亚卡拉干达一带),西取安息(伊朗一带),南夺月氏(位于阿姆河流域),这样不用很长时间,西域各国必然处境十分危险。”

甘延寿听了之后连连称是,陈汤继续说:“现在郅支单于虽然躲在偏远的康居国,但康居国的守备很弱,没有坚固的城堡,没有强弓劲弩。如果我们动用屯田部队,外加乌孙等国的夷兵,组建远征兵团,直指单于城下,那么郅支单于将欲逃无路,欲守不能。这可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啊,千载之功可一朝而成。”甘延寿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说:“好,我马上奏请皇上批准这次军事行动。”陈汤摆了摆手说:“朝廷的公卿见识平庸,这种大谋略非平庸之辈所能了解,如果交给他们商议,这事准不成。”不上报朝廷而擅自兴师讨伐郅支单于,这可是非法的,甘延寿虽然勇猛过人,但论胆略,逊陈汤不止一筹,所以他犹豫不决,这事就搁着了。

过了一阵子,甘延寿病了。陈汤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个时机,擅自矫诏,以中国皇帝的名义,诏令西域各国军队与西域的屯垦兵团向西域都护府集结。陈汤做事雷厉风行,短短几天,西域各国的军队已经动员起来,并迅速向都护府所在地集中。甘延寿得知陈汤擅自矫诏发兵,吓出一身冷汗,从病床上跳了起来,急急忙忙跑到陈汤那儿,想要阻止陈汤。

陈汤大怒!他手按剑柄,虎目怒睁,目光如寒剑般刺向甘延寿,大声喝道:“现在是建立千载奇功的时候,各国大军已经集结,你小子是不是想阻止?”到底谁是真正的西域总督?甘延寿虽为一代武林高手、陈汤的上司,却被自己的部下镇住了。若是甘延寿坚持到底,拔剑与陈汤比画一番,陈汤未必是甘延寿的对手,但陈汤的英雄气概有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这是一种能量之场,甘延寿不由自主、莫名其妙地被陈汤震慑住了,也不得不卷进这个漩涡之中。

甘延寿应该心怀感激,因为陈汤,他才得以名垂史册。汉军戊己校尉率车师屯垦部队赶到,其他西域各国的军队也陆续抵达。这支多国联军组成的远征军团,总计4万余人,编为6支纵队,分别由6位校尉指挥:扬威校尉、白虎校尉、合骑校尉、戊校尉、己校尉,还有西域副校尉陈汤。名义上的总指挥是西域总督甘延寿,真正的灵魂人物是陈汤。经过短暂的整合之后,全军整装待发。到了这个时候,陈汤才与甘延寿一同上书朝廷,自劾矫诏之罪,并说明出兵的理由。奏章发出之后,陈汤也不等朝廷的回复,即日率军启程。

大军兵分两路,每路三个纵队。一路沿着南道(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出发,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大宛国(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然后折向北,进攻康居。另一路三个纵队由甘延寿率领,沿着北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出发,抵达温宿国(今新疆温宿),翻越天山山脉,进入乌孙国首都赤谷城,然后横穿乌孙国西部,直逼康居国。当陈汤的远征军抵达阗池(今吉尔吉斯伊塞克湖)西岸时,遭遇到康居国军队的突袭。原来,康居国在郅支单于到来之后,对乌孙国作战屡屡得手,康居一位副王叫抱阗,率军进攻乌孙国,杀掠1000多人,正好要返回康居国,在返回途中,意外地发现陈汤的远征军,便率军截击远征军的辎重部队。

陈汤马上率领主力部队回援,击溃了康居副王的军队,斩杀460人,俘虏康居贵族伊奴毒,夺回辎重,同时解救了被康居军队掠夺的乌孙国百姓470人,康居军队在乌孙国掠来的马、牛、羊等战利品也落入远征军之手。陈汤下令将百姓返还乌孙国,但是没收了马、牛、羊等牲畜,作为军队的补给。进入康居国之后,陈汤严令士兵不得烧杀抢掠,不得擅自掠夺康居百姓的粮食、牲畜。陈汤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诛杀郅支单于,对于康居国军民,只要诚心投降,既往不咎。康居国的东部由贵族屠墨镇守。陈汤派人秘密召见屠墨,向屠墨晓以大义,告诉屠墨,中国远征军不仅威武雄壮,有必诛郅支单于的决心,而且是仁义之师,只要康居国不与远征军为难,中国必定将康居国从郅支单于的残暴统治中解救出来。郅支单于在康居国内倒行逆施,残害无辜,早已引起康居贵族的不满,只是迫于郅支单于的淫威,敢怒而不敢言罢了。屠墨当然乐意看到中国远征军诛杀郅支单于,于是与陈汤签订秘密条约,将东部门户洞开。陈汤兵不血刃,穿过康居国东部,直扑郅支所在的单于城。

5、奇特的“鱼鳞阵”

军队行进到距离单于城60里处,停下来安营扎寨。陈汤命令部下在附近展开搜索,结果抓到了一名康居男子。很巧的是,这名叫开牟的男子,正是与陈汤签订秘密条约的康居贵族屠墨的舅舅。开牟对郅支单于在康居国犯下的暴行也是深恶痛绝,他表示愿意为陈汤的大军作向导,并且把他所知道的单于城的防卫情况一一向陈汤说明。此时陈汤已对单于城的情况了如指掌,第二天,大军再向单于城挺进30里,然后安营扎寨。此时郅支单于已得到消息,中国军队竟然不远万里杀到康居,他大吃一惊,赶紧派人前往联军司令部,问道:“中国军队远道而来,所为何事呢?”陈汤对匈奴使者说:“你们单于不是曾上书,说居住在这个困厄之地很苦,愿意归附强大的汉帝国,还要派儿子到中国吗?我们皇帝听说你们单于离开广阔的匈奴故地,躲在这个偏远的康居国受委屈,心里很是怜悯,便派西域都护将军率军来迎接单于以及单于的妻儿,怕惊吓了其他人,所以军队不敢抵达城下。”

陈汤果然是外交奇才,明明是为诛杀郅支单于而来,但外交言辞仍然讲得天花乱坠。匈奴使者数次往返于单于城与联军司令部,给双方的首领传话。甘延寿与陈汤厉声对匈奴使者喝道:“我等为单于远道而来,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匈奴的王侯大臣前来拜会将军,接受皇帝的命令,单于作为东道主,却没有体现待客之道,不把我等放在眼里,这是何理?你回去告诉单于,我军远道而来,人与马匹都极度劳累了,粮食也快吃完了,再拖下去,恐怕我们无法回去交差了,让单于快与大臣好好商议商议,尽快给个答复。”

这是甘延寿与陈汤给郅支单于下的最后通牒。此时,陈汤与甘延寿均还不知道汉使谷吉早被郅支单于杀死,但是郅支单于却很心虚。半夜时分,他悄悄地溜出单于城,到了城外后,郅支单于望着茫茫天地,心中一片茫然,他想逃,可是要逃到哪啊?逃到康居国的都城吗?不行,他把康居王的女儿都杀死了,康居王一定恨透他了,更不必说康居的百姓对他也是恨之入骨,这一去不是送死吗?或者逃到西域的某个国家去避难?这更不行,西域各国都加入远征军行列了。回到匈奴去?自己的老弟呼韩邪单于正想要自己的脑袋呢!

郅支单于策马在城外兜了一圈,发现无路可去,无可奈何地又回到城内,这时他一定体会到一个词的含义:众叛亲离。眼下之计,唯有坚守此城,只要坚持到远征联军部队粮食耗尽,甘延寿与陈汤便会退兵了。这样还不保险,必须要有援兵,在康居国内,还有一些贵族听令于郅支单于,正好连夜去搬些救兵。

第二天,郅支单于并没有开城投降。甘延寿命令4万大军开进到距离单于城只有3里之处,就地构筑兵营与防御工事,然后与陈汤登上小山丘,遥望单于城。只见单于城由三道城墙所构成,最里面一道墙是土墙,土墙外还有两道木墙。城墙上悬挂满五彩旗帜,迎风飘扬。城墙上有数百名匈奴兵正在巡逻,城门下有一百多名骑兵往来于木墙与土墙之间,估计是在传递汉军兵临城下的消息。在城门两侧,还有百余名士兵正在操习“鱼鳞阵”,还可以看到一个小头目正在对士兵们讲习战法。看来郅支单于早已作好作战的准备了。

关于陈汤这次著名的远征,还有一个小插曲。陈汤的兵团在单于城下发现匈奴军队演习“鱼鳞阵”,这种阵法有点类似于罗马军团步兵方阵的“龟甲阵”,也就是以大盾牌将步兵方阵的上方及周围防护得结结实实,像一只大乌龟壳一样。而且单于城的外城采用“重木城”,这也是罗马人的典型防御术。为什么史书会记下单于城的士兵在操练“鱼鳞阵”呢?要知道,《汉书》中对战争的记述一般是很简略的,肯定是因为这种“鱼鳞阵”引起了远征军官兵的兴趣。远征军为什么会感兴趣呢?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汉军没有见过这种阵法,所以印象深刻;二,匈奴人一直是以骑兵为主力,汉军此前根本没有听说过匈奴有步兵,特别是匈奴步兵还操习这种阵法。这不由让我们产生了疑问:罗马军团何时到了西亚,并且成为了匈奴人的士兵呢?如果他们真的是罗马军团,那么在历史上,罗马与汉朝这两个强大的帝国就真实地接触过,由此就会让我们产生浓厚的追问兴趣:在战争上,到底谁又更胜一筹呢?

6、一代枭雄的结局

在城楼上的匈奴兵远远冲着远征军的大本营,故作勇敢状,高声喊道:“有种的过来较量较量。”真是死到临头还嘴硬。刚才在城门间来回奔跑的匈奴骑兵一百多人也高声吆喝着,策马驶出城门,冲着联军大本营冲杀过来。陈汤哂然一笑,命令中国兵团强弓劲弩伺候。弓弩兵引箭上弦,瞄准冲杀过来的匈奴骑兵。匈奴人晓得汉军弓弩的厉害,一看大势不妙,为首的那人急忙调转马头逃跑,其余士兵一看,也纷纷鼠窜回城内。汉军的弓箭手整齐有序地向前行进,到了弓弩的射程范围后停下来,列队持弩。指挥官一声令下,从弩膛中射出的箭雨飘向空中,画出一道道漂亮的弧线,坠落在单于城的城门附近。城门下操习兵阵的士兵赶紧摆出新演练的“鱼鳞阵”,用盾牌将步兵方阵遮盖得严严实实,即便如此,还是不免吓出一身的冷汗,心中暗叫“厉害厉害”,然后这个“乌龟营”退入城内,把城门关闭上了。

陈汤策马行进到联军阵前,奔跑的战马掠起一阵风,将陈汤的披襟吹起,飘扬于风中。陈汤立于飒飒风中,拔出宝剑,顿时寒光闪闪,他对全体远征军将士说:“诸位将士听令,六路纵队听到战鼓声擂响,便直扑城下,将单于城团团围困。各纵队按预先安排的作战任务,工兵负责在城墙上打洞挖穴,填堵城墙上敌人的望孔与射箭孔,持刀盾的步兵冲在前头,长戟兵与弓弩兵紧随其后,弓箭手要压制城楼上匈奴兵的火力,掩护先头部队破城。兵士们,千古勋业,在此一战!”

4万名将士早已热血沸腾,历史将记载下他们这一天的伟大功业!战鼓声响起,顿时杀声震天,打破了荒凉的郊外的平静。远征军将士如潮水般涌向单于城下,密集的箭雨纷纷落在城头上,遗留下一具具匈奴人的尸体。外城是木城,匈奴人凭借木城上的射箭孔拼命抵抗,给联军的进攻制造了不少麻烦,不少士兵倒在箭下。陈汤命令先锋部队携带木柴,冲到木城下放火。一时间,大火沿着木城墙蔓延开,躲在木城内的不少匈奴兵来不及逃跑,便被大火吞噬了。

外围战一直打到了傍晚,夜幕降临,熊熊火光映亮了天空。突然,数百名匈奴骑兵从城门杀出,企图借着夜色的掩护冲开联军的重围。陈汤果断地命令弓弩兵拦截,训练有素的弓弩兵列阵相迎,以一阵箭雨痛击企图突围的匈奴骑兵。匈奴骑兵人仰马翻,侥幸躲过箭雨的匈奴兵很快被赶过来的联军步兵斩杀,这支数百人的匈奴骑兵分队全军覆没,无一人漏网。

见战事吃紧,郅支单于亲自上阵,身披战甲,登上城楼。有意思的是,单于的夫人小妾们也纷纷来助阵,共有数十个之多,这些匈奴女人很是生猛,竟然个个可以开弓射箭,联军中有些战士居然被射伤了。弓弩部队的战士们大怒,“嗖嗖嗖——”往城楼上猛射了一通箭,几声惨叫,郅支单于的小妾们被射倒了好几个。郅支单于正在心疼,冷不防一支箭飞过来,不偏不倚,正好射在郅支单于的鼻子上。郅支忍痛将箭拔出来,顿时血流满面。大势不妙,他赶紧下了城楼,躲到城内去了。

这时双方已经交战好几个时辰了,陈汤意志坚定,一定要一鼓作气拿下单于城。午夜,熊熊大火已把外城全部烧毁。外城残余的匈奴士兵退守内城,登上土城墙,这些匈奴战士仍然表现得非常英勇,还在城墙上高声呐喊,以壮声威。难怪郅支单于以区区数千人的匈奴骑兵为家底,竟然可以称霸一方,其战斗力果然十分了得。

甘延寿、陈汤指挥大军继续进攻内城。突然间,城上的匈奴兵一阵欢呼,陈汤回首一望,远处无数的火把在暗夜中移动着,原来匈奴人的援兵来了!这支援兵是听命于郅支单于的康居军队,共有一万多人。康居援军的到来,对匈奴人来说,无疑是一剂镇定剂。康居骑兵挥动着火把,也高声叫喊着,与城上的匈奴兵遥相呼应。康居骑兵分为十几个小队,从四面八方向联军阵地发起攻击。甘延寿命令一部分攻城部队撤下来,对付康居骑兵。康居骑兵企图利用夜幕的掩护冲破远征军的防线,但康居骑兵的战斗力确实不怎么样,接连发起几次攻击,全部被联军击退。康居援军的进攻被扼制住了,而在另一条战线上,攻坚战仍在激烈地进行着。

联军的弓箭手将箭头点燃,射进内城,铺天盖地的火箭使得内城四处着火,火光冲天,内城的匈奴人混乱不堪。此时联军士兵也禁不住激动的心情,也学匈奴人的样子,高声喊叫,还嫌这样不够热闹,把钲鼓声敲得震天响。这下可把来支援匈奴人的康居士兵给吓坏了,康居骑兵看到城内火光冲天,心中暗想:“匈奴人都自身难保了,我们还卖什么命啊?”一溜烟,撤了。

康居援军撤退后,联军攻城力量又加强了,战士们用大盾牌来装土,一盾牌一盾牌的土被运到城墙下,堆积起来,很快在城墙边堆起了一个小土坡。这时天将拂晓,东方已露出熹光。甘延寿下达了总攻令。联军兵士争先恐后,沿着小土坡奋勇攀上城墙,杀声震天。率先登上城墙的士兵挥舞军刀长戟,与城墙上的匈奴兵厮杀,而在城墙下的弓箭手也不甘落后,仰射墙楼,不少匈奴兵应弦倒地。登上城墙的联军士兵越来越多,匈奴兵抵挡不住,纷纷向城内撤退。此时的郅支单于走投无路,带着妻妾还有百来名士兵,慌慌忙忙地躲进单于宫殿,把大门紧紧地关上。联军士兵一路杀到单于的住所,见大门紧闭,就放了一把大火,木头门被烧得残破不堪,然后便一拥而入。那一百多名匈奴卫兵拼死抵抗,怎奈寡不敌众,很快便被联军的士兵砍瓜切菜般地剁为肉酱了。

郅支单于绝望了,想这十几年来,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没想到今天却是穷途末路。他用袖子一擦鼻子上伤口流出的鲜血,猛吼了一声,拔剑冲出来,与联军拼杀。恁是郅支骁勇无比,双拳尚且难敌四手,何况是面对黑压压的一群战士,几支长戟一齐捅过来,躲过这支,躲不过那支,郅支单于身上被捅出几个窟窿;长戟刚收,几柄快刀又到,任他是铁打的汉子,也挨不起这几刀。军侯假丞杜勋怎肯将大功让予别人,他大步流星冲上前去,猛喝一声,高高跃起,双手把刀,朝着郅支单于的后颈猛劈下去,郅支单于顿时身首分家,血喷如注,一代枭雄,赴黄泉路去了。单于的妻妾、儿子、手下的名王等率领部下负隅顽抗,但终究回天无术,只得随郅支去黄泉相会。此次战事中,联军共计斩杀1518人,活捉145人,还有1000多人放下武器投降。这次远离汉帝国万里之外的征战,终于尘埃落定。

2、一代枭雄大结局是什么:《一代枭雄》结局是什么

《一代枭雄》结局是什么?

电视剧《一代枭雄》改编自陕西作家叶广苓长篇小说《青木川》,是由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欢天喜地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北京鑫宝源影视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孙红雷、巍子、陈数领衔主演的近代传奇剧。该剧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贫穷落后的陕南小镇风雷镇为背景,讲述了留洋归来的何辅堂为报父仇,励精图治,用先进的思想为家乡注入新风,并在关键时刻,投奔解放军,力促风雷镇和平解放的故事。

第44集 查明内鬼 风雷镇解放(大结局)何辅堂用枪指着自己的脑袋逼问黑娃,黑娃表示自己是被冤枉的,情急之下来运着急开枪打死黑娃。

何辅堂惊呆,来运自己也惊呆了。失去了兄弟的何辅堂仿佛一夜之间老去了十多岁。灭何辅堂之心不死的魏正先,决意最后把何辅堂和风雷镇一起灭掉,他假传胡宗南命令让炮团轰炸风雷镇,并打电话给何辅堂,让他准备和他的风雷镇一起毁灭,没想到最后时刻却被邹七率领的红军队伍用佯动战略的方法,调走了胡宗南的炮团,挽救了风雷镇和何辅堂。全国面临着解放的大趋势,朱彩灵率邹七之命带着一只解放军队伍解放风雷镇,原来朱彩灵离开风雷镇后,参加了红军和共产党。

何辅堂决定,带枪投诚,风雷镇获得解放!军统大势已去,欧阳荣带头自杀,魏正先准备了却与何辅堂的恩怨后,再行自杀。魏正先寻到何辅堂,对其开枪,却未打死何辅堂,后被曾经害死过儿子的老赶一锄头砸死。一世恩怨就此了结。

何辅堂收拾立雪的遗物时,发现上海寄来的箱子里留有查理的一封信,终于得知查理的金条就是老乌搞鬼给吃了,自己冤枉了黑娃。何辅堂叫来来运,听老乌坦白后,心灰意冷,让来运送老乌走。何辅堂孑然一身,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历经情感坎坷、命运欺负、时代变迁的何辅堂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一代枭雄四个女人结局如何?

1、刘二泉,结局是被施喜儒点化,立地成佛。2、朱彩灵,结局是成为解放军,和何辅堂各自有自己的生活。

3、赵素影,结局是因为一把木琴被毁而投河自尽。

4、程立雪,结局是受到魏正先氰化钾毒信的毒染最终死在何辅堂怀里。《一代枭雄》改编自陕西作家叶广苓长篇小说《青木川》,是由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欢天喜地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北京鑫宝源影视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孙红雷、巍子、陈数领衔主演的近代传奇剧。扩展资料:该剧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贫穷落后的陕南小镇风雷镇为背景,讲述了留洋归来的何辅堂为报父仇,励精图治,用先进的思想为家乡注入新风,并在关键时刻,投奔解放军,力促风雷镇和平解放的故事。上世纪二十年代,陕西西南的风雷镇贫穷落后。

何辅堂为报父仇,卧薪尝胆终于杀了刘庆福,了却家仇。原民团团长魏正先与何辅堂为敌。何辅堂审时度势,假意投奔了巨匪王三春。

在多方势力倾轧中,何辅堂独善其身,并阴差阳错地救了魏正先的妻子程立雪,程立雪有感风雷镇的秀美与落后,决心留在风雷镇教书,开启民智。然“夺妻之恨”更令魏正先恼羞成怒,他借“剿匪”为名,挑拨正在汉中驻扎的国民党军犯境风雷镇,何辅堂趁机将巨匪王三春献于民国政府,免除兵燹之灾。魏正先决意孤注一掷,欲将青木川夷为平地。

关键时刻,何辅堂毅然投奔解放军,迎来了风雷镇的和平解放。在何辅堂的努力下,风雷镇得以在万马齐喑风雨如晦的年代免受战乱之苦。

一代枭雄四个女人结局是什么?

电视剧《一代枭雄》中刘二泉最终和何辅堂反目成仇,朱彩灵最终投身革命,赵素影和何辅堂成为了知己,程立雪死在了何辅堂怀中。何辅堂一生中有过四个女人,分别是仇人刘庆福的女儿刘二泉,刘二泉和何辅堂有夫妻之名但是没有夫妻之实,何辅堂因为将刘家灭门,所以刘二泉和何辅堂结下不共戴天之仇。

何辅堂的第二个女人是朱彩灵。

朱彩灵和何辅堂一见钟情,两人还结为夫妻育有一儿一女,之实没想到两人的幸福生活刚刚开始,幼子就因为在土匪攻山的时候意外被乱枪打死,这让两人身心受创,为了给孩子报仇,朱彩灵一直寻找杀子仇人王三春,所以最终朱彩灵投身革命。何辅堂的第三个女人是赵素影。赵素影是一个家族没落的贵族小姐,出身书香门第。她长得眉清目秀,世间少有,只是命运十分坎坷,还被自己的哥哥卖了,被何辅堂看了一眼后,赵素影下嫁,后来,赵素影和何辅堂成为了无话不谈的知己。

何辅堂第四个女人是程立雪。程立雪是何辅堂最爱的女人之一,只可惜最终她死在了何辅堂的怀里。

本文关键词:一代枭雄结局怎么样,电视剧《一代枭雄》结局,一代枭雄结局咋回事,《一代枭雄》结局是什么样的,一代枭雄结局什么意思。这就是关于《一代枭雄大结局是什么,《一代枭雄》结局是什么(千古豪气——犯强汉者)》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