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的解释,良知的解释是什么(阳明心学笔记#致良知<二>)
关于【良知的解释】,良知的解释是什么,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阳明心学笔记#致良知(二):良知本然至善
- 2、良知的解释
1、阳明心学笔记#致良知(二):良知本然至善
人在现实社会中生活,实际上无非两件事:做人、做事。通常而言,做人就是和人打交道,做事就是和事打交道,我们如果在这两件事上都能够恰当地真实地把我们本然良知呈现出来,也就叫做致良知了。
由致良知所联系起来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自我的内心的状态、身体的状态、和相交往的外在的人、事物的状态,两者联系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在宋明理学而言,通常就是心身意知物,是一个通体。而这个整体,实际上是靠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实行为活动把它串联到一起的。
我们正常人,一般是喜怒哀乐形于色,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表达出来,此时的关键所在便是这种表达是否恰如其分。如果我们明了良知的这个意思,我们便可以说所谓恰如其分,那就是在此情景之中,我良知的呈现是契合当前真实的实际状态的,和眼前的情景是相互符合的,是恰到好处的。
所谓七情,无非是我们常说的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些情感的真实表现在王阳明那里,就是本然良知,也就是王阳明常说的心体,或者说心之体本身状态在当前情景中的真实表达,如果是合乎这一点的,就是良知的体现,就是致良知。王阳明认为,我们每一个人良知真实的状态,是通过事实上的生活交往中的情感来表达的,情感表达得恰到好处,就是良知真实的体现。如果不是恰到好处,那就不是良知的真实体现。
那什么叫恰到好处呢?良知本身就是知善知恶,知是知非,良知本身就是准则。比如行为表达是否合乎礼仪。王阳明认为,礼也是理,天理!我们保持着一种对于自我的尊重,同时这种对于自我的尊重会自然而然地延展到对象那里,表达出对对方的尊重。所以,孟子有言: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这里也正好体现孔子所强调的“恕”。
王阳明说,如果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表达得不恰当了,我们的良知自然而然立即就会知道,即便当时不明,事后良知也会在反思、内省或者反求诸己的时候告诉你。如此,我们就必须改正,回归中正,便是致良知了。
那做事也是一样的,我们面对一个外物,进行加工,出现瑕疵,先不要去说客观的外物好与坏,而应该反思我们自己是否下了功夫。因为,在王阳明看来,所谓物,没有对错,没有是非,没有善恶,事情本身就是那个东西,最终还是要看人的功夫,还是需要人来还原事情应有的样子。
王阳明不断提到: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因为良知就是会自知的,总是能自知的。关键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真能致良知。他也同样强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人交往的时候,我们致良知还原出我们这个交往关系应有的状态,主要是通过我们的各种表达和我们的行动方式。当我们和事物交往的时候,我们同样如此来还原事物原来应有的真实状态。
以此类推,我们生活中任何事情便都存在一个类似的问题,我们如何去还原事情本来的状态?从理论上来讲,那就是存在的本然状态和它的价值状态是同一的。最高的价值就是还原事情本然的真实的实在状态,不需要人力添加分毫,若加了分毫便是私意。如此看来,要做的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王阳明说:要事上磨炼,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事事物物皆得其中,事事物物皆得其正。这就是致良知的真实状态。
综上,关于致良知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良知人人本有,良知就是本性,也是本心,就是心之体。从它本身的存在状态来讲,它是大中至正、天然之则,也是一切是非善恶的准则。
其二,良知本身原本是自知的,是自明的,总是能够清楚明白地保持自己的自在、自知和自明的状态的,因而它能够真实的判断任何交往的人和事本身的是非善恶。
其三,致良知就是把人人本有的大中至正、最高的善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做到物各付物,不增减分毫,还原事情本然的真实状态。此处的良知不仅是存在的本体,同时也是价值的本体。
其四,我们如此不断地致良知,最终所达成的境界便是天下万物为一体,心外无物的至善境界,同时也是不断在趋近圣人之境。
2、良知的解释
良知的解释
良知,又叫天良、良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心“是非律”,是天赋人类生命中不学而知、不学而能、先天具有的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也是一切道德伦理的基石。《孟子·尽心上》说:“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良知有四项最主要内容:明善恶,知羞耻,有恻隐心,知恩图报。明善恶就是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心里有正确的是非标准,能分清好坏美丑,知晓什么事可以做,且多多益善,什么事打死都不能干;知羞耻就是有羞耻之心,平时严以律己,循规蹈矩,一旦做了有违道德的事时就于心不安,无地自容,引以为耻,愧疚不已;有恻隐心就是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的人会自然产生同情之心,并主动施以援手,慷慨解囊,雪中送炭;知恩图报就是人要常怀感恩之心,对一切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念念不忘,“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若做到了这四点,就叫天良未泯,即便成不了伟人、名人、达人,但肯定能做一个好人、善人、义人;倘背离了这四点,就叫天良丧尽,本事再大,学问再高,名头再响,也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恶人、坏人。如果形象地比喻,良知就如同一轮明月,虽不如太阳那样光芒万丈,普照大地,事关万物生长,但皓月当空,清辉皎洁,会照亮夜行之路,让我们的人生路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再复杂环境下也不至于迷失方向。良知如涓涓溪流,虽不如大江大河奔腾呼啸,荡涤污泥浊水,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清清溪水能洗涤我们的心灵,不使其藏污纳垢,滋润我们的心田,不使其荒芜龟裂。正所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良知如汽车刹车,虽不如发动机那样雷霆万钧,带来风驰电掣的速度,却能让我们及时在险境前止步,在歧途上回头,以保得身心安全,在正确的道路上疾驶。
良知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良知”的真正意思是:一指天生本然,意思是顺应天道而赋予(不学而得)的智慧,二指知交好友。良知近义词:良心、知己。
造句:1.占小便宜吃大亏,失去的是道德良知。
2.看了下面的报道,有良知的你一定会感同身受。
3.物格知至,则良知之被推往极致,则为止于至善之效验。
4.凡是有良知的人,都知道做人要以德报德的道理。
5.最难能可贵的是她良知泯灭之前还有一点点自知之明。
什么是良知
在中国哲学中,“良知”的概念来自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孟子还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的“良能良知”常被理解为一种与生俱来、先天所赋的能力与知识。
这可能与孟子的一个比喻有关:“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但从孟子的论证看,孟子所说的“不学而能”和“不虑而知”指一种内生的、自觉的道德意识。它不是出于交情和声誉等名利关系考虑而产生的,而是发端于人在平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就有的恻隐之心、是非之心。
明确地把良知提高到心之体和世界本源的地位,还是后来的事情,只不过在孟子那里已经可以看到这种倾向。孟子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视为人的善端,因而主张人的本性是善的。宋明以来的中国新儒家有把人的这种善的本性本体论化的倾向。
人伦被视为来自天理,良知被视为与天地之心同一。为什么人人都有这样的善端呢?按照他们的解释,这是因为人心和天地之心是相通的,天道和人道的本质都是诚。因而不需外铄,只要反求诸己,就可以发现天地万物和人共同的本心,把自己的善的本性发挥出来,率性尽心,人皆可为尧舜。在宋明理学中,“良知”的观念与“天理”和“万物一体”的观念相关联。
这一思想是程颢在其著名短文《识仁》篇中引入的。他所使用的表达式是“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他在此明确联系到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这里说的万物同体的“体”指的是天或天理。他明确指出“良能良知,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由此可见,在宋明理学中,良能良知不是指人的自然本性,而是归结为天或天理。朱熹把孟子所说的“良心”解读为“本然之善心,即仁义之心也”。他也赞同程颢的“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的主张,以及把良知归结为天理的观点。但他强调,人心要由天理指导。
他诠释《尚书·大禹谟》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思想,认为“道心”是天理的体现,“人心”受物欲所累,主张人心要服从道心,以天理指导人心,进一步发挥程颢的“存天理去人欲”的主张。朱熹尽管赞同“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的观点,但他指出这一说法不能抹杀事物之间的差别。他主张“理一分殊”,认为万物在“太极”或“一理”中既有统一性又各有分殊。
如果过分强调一体性,会导致墨子“兼爱”那样的无差别的爱,以及道家或佛教那样的把我与万物置于同等地位的观念。朱熹在其整理加注的《太极图说》中指出:“五行具,则造化发育之具无不备矣,故又即此而推本之,以明其浑然一体,莫非无极之妙;而无极之妙,亦未尝不各具于一物之中也。”在理学家那里,良知被归结为天理,而王阳明主张心是主宰,把天理归结为良知:“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传习录·答顾东桥书》)“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终始。天理即是良知。
知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传习录·答聂文蔚》)在《大学问》中王阳明主张:“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凡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其善欤,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不善欤,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是皆无所与于他人者也。
”朱熹王阳明认为,人面临伦理决断的处境总是具体和复杂的,有时没有先前的准则可参考,有时各种各样的理据交织在一起,似乎每条理据都能成立,但从它们引申出的结论又互相冲突,这时唯凭良知来决断:“夫良知之于节目时变,犹规矩尺度之于方园长短也。节目时变之不可预定,犹方圆长矩之不可胜穷也。……夫舜之不告而娶,岂舜之前已有不告而娶者为之准则,故舜得以考之何典,问诸何人,而为此耶?抑亦求诸其心一念之良知,权轻重之宜,不得已而为此耶?武之不葬而兴师,岂武之前已有不葬而兴师者为之准则,故武得以考之何典,问诸何人,而为此耶?抑亦求诸其心一念之良知,权轻重之宜,不得已而为此耶?”(《传习录·答顾东桥书》)王阳明的良知说强调了心的能动性,以良知本心统摄天理,以良知决断处置权变。
中国近代大儒熊十力把“良知”视为“本心”“本体”。“良知”与“天地之心”相通,通过本体的“大用流行。
本文关键词:良知是什么的句子,良知的解释是什么,良知的含义,良知的出处,良知释义。这就是关于《良知的解释,良知的解释是什么(阳明心学笔记#致良知<二>)》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