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正月十五的习俗,正月十五的节日和风俗(记住“3忌6做”)

02-25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正月十五的习俗】,正月十五的节日和风俗,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正月十五元宵节,记住“3忌6做”,老传统有讲究,寓意新年事事顺

度过了喜气洋洋的春节假期,元宵节悄然而至,元宵节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夜,它象征着团圆、和谐,从古至今,它承载了人们太多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正因如此,这个节日是我们春节过后第一个重要的节日。

正月十五的习俗,正月十五的节日和风俗(记住“3忌6做”)

古人云:“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元宵节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一直流传至今,深受人们的重视。每逢元宵佳节到,家家户户灯火辉煌,各种传统习俗与有趣的庆祝活动络绎不绝。

正月十五的习俗,正月十五的节日和风俗(记住“3忌6做”)

但除了庆祝活动之外,我们还有不少关于元宵节的禁忌与风俗,这些都是我们民间的智慧结晶,其中有句俗语:“正月十五元宵节,记住3忌6做”,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为家人祈福纳祥。

正月十五,记住3忌

一、忌借钱给他人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个吉利的日子,民间有忌讳借别人钱的说法。

正月十五的习俗,正月十五的节日和风俗(记住“3忌6做”)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元宵节是个阖家团圆的日子,人们相聚在一起,也把福气相聚在一起,如果这时候借给别人钱,很容易把福气和财运给借走,一整年都很难抓住机遇。因此,为了给家里人积攒福气,我们最好过了元宵节再借给别人钱。

二、忌吵架或打骂小孩

民间相传,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天官大帝的诞辰,我们做事情要以喜庆为主,讨个好彩头,所以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忌讳家里人吵架或者打骂小孩的。

正月十五的习俗,正月十五的节日和风俗(记住“3忌6做”)

小孩哭闹或者大人吵架都有不吉利的说法,尤其是在欢庆的日子里,人们都其乐融融的相聚在一起,这时候家长吵架或者小孩哭闹,不仅会打破家中欢乐的氛围,还会一不小心祸从口出,被认为会给家里人带来霉气。

三、忌去晦气或阴气重的地方

元宵节里欢庆的气氛是很浓厚的,人们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门外都挂着大红灯笼,街上人山人海,一片喜气洋洋。

正月十五的习俗,正月十五的节日和风俗(记住“3忌6做”)

我们在元宵节这一天出门时,要尽量去灯火辉煌的地方,不要去晦气或者阴气重的地方,特别是一些没人住的旧宅子、坟地,这些地方都阳气不旺,小心沾染上太多晦气。

正月十五,记住6做

一、吃元宵

元宵在我国也有很久的传统,是明州兴起的一种新奇食品,从古代开始,元宵节里就少不了吃元宵,俗话说:“南吃汤圆北吃元宵”,元宵有很多种馅料,用糯米包裹成圆形,元宵节里吃元宵象征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正月十五的习俗,正月十五的节日和风俗(记住“3忌6做”)

二、送孩儿灯

元宵节里不仅要赏灯还要送灯,送灯又被称为“送孩儿灯”,也称“送花灯”,是我国一种特别的民俗活动,在很多地方都流行。送孩儿灯是指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希望女儿婚后能够早生贵子、新婚不育之家可以添丁。

正月十五的习俗,正月十五的节日和风俗(记住“3忌6做”)

三、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元宵节里少不了的传统活动。每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街上都有猜灯谜的小贩,将灯谜贴在五颜六色的彩灯上供人猜谜。

正月十五的习俗,正月十五的节日和风俗(记住“3忌6做”)

猜灯谜看似简单,但其实是背后需要花费不少时间的活动,既迎合节日的氛围,又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正月十五必做的事情之一。

四、走百病

除了赏灯之外,元宵节这天的习俗中还有一项走百病,走百病又被称为游百病,指的是成年妇女在元宵节的夜晚相约出游,或走过桥,或走郊外,约定好一人持香前导,目的是为了祈求家里人平安、祛除百病。

正月十五的习俗,正月十五的节日和风俗(记住“3忌6做”)

五、闹灶火

闹灶火来源于农耕时代,是流传很久的庆祝活动,有专门的敲鼓队伍,在古时候,闹灶火活动会从正月初三持续到正月十六,鼓队会带领村民们敲锣打鼓,迈步向前走,去附近的庙宇祭祀神明,祈求来年能够风调雨顺、无病无灾。

正月十五的习俗,正月十五的节日和风俗(记住“3忌6做”)

随着时代的发展,闹灶火逐渐演变成了庆祝元宵节的活动,每到元宵节,各个村子里都会响起悦耳的鼓声。

六、赏花灯

元宵节里还盛行赏花灯,花灯是用五颜六色的彩纸制作而成,有宫灯、走马灯等等,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祈求平安的寓意,深受大人小孩的喜爱,已经成为元宵节里不可或缺的传统习俗活动。

正月十五的习俗,正月十五的节日和风俗(记住“3忌6做”)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了,元宵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节日,人们用各种庆祝活动来表达对元宵节的喜爱,这其中不仅蕴藏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希望大家都能在元宵节里与家人相聚在一起,团团圆圆。

2、正月十五的习俗:正月十五的节日和风俗 正月十五的民间风俗有哪些

正月十五的节日和风俗 正月十五的民间风俗有哪些

导读:正月十五也就是正月时间里的第十五天,节日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也是一个月里月最圆的日子。过元宵都会进行各种各样有趣的活动,那么你知道正月十五的民间风俗有哪些吗?想知道正月十五的节日和风俗,就来瞧瞧我的介绍吧。

正月十五的节日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按中国的传统,在这个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相传,汉汶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到了隋、唐、宋等朝代时,这个节日更是盛极- -时。《隋书音乐志》 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传统节日。

正月十五的风俗 元宵节,一直都是中国自古的传统节日,据说元宵赏灯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十五的民间风俗有哪些 1、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

起初,元宵节的时令小吃并不是元宵,南朝时,吃的是拌合肉和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得则是一种蚕状的面食和烤饼,一直到了宋朝,才出现用糯米粉加果糖做成的元宵,不过当时不叫元宵,而是称为浮圆子或是汤圆等。 后来,由于这种食品专在元宵节吃食,因此,就把它称为元宵了。 其实汤圆和元宵的差异只是在于大小和是否包馅罢了!南方人用糯米制成大小和龙眼一般大小的圆子,称为汤圆。 而北方人吃的圆子较大,里面包馅的则称为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也象征了红红火火。

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上元祈福 上元祈福(拜天官大帝),元月十五是上元佳节,也是天官大帝的诞辰,民间说这一天是三界公生,各民家及寺庙都在凌晨举行盛大的仪式加以庆祝,祭品仪式就如同初九庆祝天公生一样,需念三界公经以祈福求好运。 3、元宵节“送花灯” 元宵节又称灯节,灯与丁谐音,因此迎花灯有求子添丁的意义,过年谣有: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十六拆灯棚的记载,可见迎花灯已成为元宵节的不可缺少的活动。 唐以后,花灯不但种类繁多、千变万化,也成为深入民间的活动;宋朝是花灯的全盛期,宋代花灯有如玻璃球者,也有用五色蜡纸、菩提叶、羊皮、玳瑁等制作,华丽精巧可谓空前。 4、元宵节舞龙舞狮 龙是吉祥的神话动物,也是民族的图腾和象征,元宵节时全国各地都有龙灯。

早期的龙灯长约七、八丈,在竹鼓上贴上纱,制成龙形的灯笼,在龙头与龙身里面,点上几十支蜡烛,然后绑在木棒上,有十几个壮汉抬着走,表演时,由龙头追逐龙珠而起舞,姿态优美,俗称“弄龙”。 5、元宵节猜灯谜 灯节除了花灯外,最盛行的活动就是猜灯谜。灯谜就是将谜语贴在灯上,让人一面赏灯,一面猜谜。

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如一个字,一句诗,一个物或一个名称,由于灯谜都难以猜中,如同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所以也称为灯虎(也叫文虎)。 灯谜是我国独创的民间艺术,从春秋时代就有以掩饰的句子做成隐语,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汉武帝时东方朔就善隐语,曾与武帝宠臣郭舍人说隐语于武帝前,深得武帝信任)。 南宋后才有人将谜语写在灯上,在上元节让人猜春灯谜,也有人引用猜谜有所谓射覆的方法,称之为射灯谜。

自此以后,每逢元宵节,全国各地都举行灯谜活动。 6、元宵节走百病 也叫游百病,散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7、元宵节逐鼠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

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没有好下场。传说这样做,本年的老鼠就不会吃蚕宝宝。 8、元宵节迎紫姑 迎紫姑,或称拜东施娘。

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 龙舟蚕桑,并占众事。 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9、元宵节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10、元宵节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

正月十五有什么风俗?

正月十五风俗有吃汤圆,观灯,猜灯谜。在中国正月十五这个节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节日,在这个节日我们要吃很多好吃的,而且还会赏花灯,在外面会有很多漂亮的花灯,还会有很多的灯谜,而且我们在这个节里还会吃一些比较好吃的汤圆或者是元宵,寓意着团圆美满,非常的不错。

正月十五其他风俗耍龙灯、踩高跷,龙是吉祥的象征,元宵节各地都会做一些各式各样的龙,如有的地方是用布扎成长龙,数人齐舞。

有的地方因地就宜,就有板凳扎成龙,俗称板凳龙,一人便可舞来庆祝节日,同时也还会在庙会上与踩高跷等民间技艺活动一起,形成浓重的节日氛围。舞狮子、划旱船,狮子,也是吉祥、美好的象征,因此在这一天,会安排舞狮活动,有的会用八仙桌,置红包于高处,请专业的舞狮队伍一起庆祝元宵佳节。还有的地方会用划旱船配合歌唱等活动,共庆佳节,特别有趣。赶毛狗,狐狸,在民间又称之为毛狗,因为狐狸在晚上爱偷盗农户养的鸡,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狐狸怕火,也怕人大声喊,所以在元宵节,农村会点燃火把,在路上大声喊耍火、耍火,让狐狸听到,一年都不敢到家里来偷鸡了。

正月十五的习俗有哪些啊?

1、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2、闹花灯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习俗,故也称灯节。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3、猜灯谜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4、耍龙灯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

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5、踩高跷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本文关键词:正月十五的节日和风俗作文400字,正月十五的节日和风俗350字,正月十五的节日和风俗图片,正月十五的节日和风俗有哪些,正月十五的节日和风俗动画视频。这就是关于《正月十五的习俗,正月十五的节日和风俗(记住“3忌6做”)》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