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是指哪三个人,三苏是指哪三个人关系,谁是兄弟拼音(《三曹和三苏之比较03》话说“三苏”)
关于【三苏是指哪三个人】,三苏是指哪三个人关系,谁是兄弟拼音,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三苏是指哪三个人
- 2、《三曹和三苏之比较03》话说“三苏”
1、三苏是指哪三个人
苏洵、苏轼、苏辙
三苏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苏洵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也都是文采出众的人,兄弟二人同时考中进士,分别在文学和官场上都有出色的作为,唐宋八大家中他们占据了三席。
比起两个儿子来说,苏洵算是大器晚成的类型。他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没过多久就考中了进士。就连儿子苏轼晚年回忆起父亲的时候,都表示,如果不是受到父亲的影响,自己也不可能不到二十就能够通晓经史。
苏轼大家就比较熟悉了,他又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词人、诗人、散文家,其诗词风格豪放不羁,留下来的传世名作数不胜数,他的作品至今仍常见于各大语文课本之中。
苏辙是苏轼的弟弟,跟哥哥同一年考中进士。大概也是受到父亲和兄长的影响,苏辙也是个很有文学天分的人,不过比起在文学领域的成就,苏辙在官场上的作为更大一些,他曾官至宰相。
2、《三曹和三苏之比较03》话说“三苏”
“三苏”及其成员
三苏指北宋时的三位文学家,即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
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来到了东京。
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竟相效仿。
宋人王辟之记载:
“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
下面,我们对这三位文学家也分别进行介绍。
苏洵
苏洵(1009—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少年时非常喜欢外出游历,曾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直到27岁才发奋读书,29岁考中进士。
38岁时,因举茂材不中,一怒之下烧去了平日所写的数百篇文章,从而精研《六经》和诸子百家之学说,稽考古今成败的道理,并将研究撰写成文。
嘉祐初年,受成都太守张方平、雅州太守雪简夫的推荐,他带儿子苏轼、苏辙一同进京,晋谒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非常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苏洵从此文名大震,当时的许多文人学士争相传诵并模仿他的文章。
苏洵生活于佛、道发展兴盛的北宋前期。
受时代潮流及出生环境的影响,苏洵也有一些佛、道观念。
苏洵信奉佛道,其外在表现是游道观佛寺,交道士僧人,舍心爱之物为死去的亲人祈冥福等。
其内在表现则体现了其文学艺术和政治思想之中。苏洵的文学创作过程论受启于《庄子》,他的文学作品涉及到道教的仙话传奇,灵验故事,宫观胜境等。
其政治思想从渊源、重要观点到语言文字无不留下道家的痕迹。
苏洵的文学作品和政治思想中涉及佛教的比较少见,受道家道教的影响却十分明显。
苏轼曾提到双亲笃信佛教时说:
“昔予先君文安主薄赠中大夫讳洵,先夫人武昌太君程氏,皆性仁行廉,崇信三宝。捐馆之日,追述遗意,舍所爱作佛事,虽力有所此,而志则无尽。”
至于对道教的信仰,苏洵自己也有记载:
“洵尝于天圣庚午(即1030年)重九日玉局观无碍子肆中见一画像,笔法清奇。云乃张仙也,有祷必应。因解玉环易之。”
苏洵十九岁娶眉山大户程氏之女为妻,到二十三岁(即天圣庚午)还未有子嗣。
因此在游成都玉局观见到被称为以祈嗣的张仙画像,就购置回家。
苏洵的佛道信奉主要体现在游览佛道的名胜古迹,接交道士、僧人。
1058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苏洵感到委屈而托辞有病,没有前去应试,仅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
后来他与陈州项城令姚辟一同修撰礼书《太常因革礼》,却在书成后不久去世,享年57岁,被追赠为“文安公”。
对于苏洵的不幸早逝,上到天子、下到闾野之士,都感到很惋惜,认为他不仅是“一时之杰”,还是“百世之宗”。
生前著有《嘉祐集》。
苏洵是一个很有政治抱负的人,曾自言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言当世之要”,为了“施之于今”。
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一整套关于政治革新的主张。
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以此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从而振兴大宋王朝。
曾巩曾说苏洵“颇喜言兵”,而他的《权书》十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制敌》、《上韩枢密书》和《上皇帝书》等文章,都论述了一些军事问题。
在著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借古讽今地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
《审敌》则更进一步地揭露了这种贿敌政策的实质就是残民。
在《兵制》中,他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强国主张。
《权书》则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战略战术问题。
在《项籍》中,他又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并且强调以强攻弱、避实击虚、善用奇兵和打速决战、疑兵、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
苏洵写的论文见解颇为精辟,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并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出“胸中之言”,还主张文章应该“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
除此之外,他还对不同文体的要求和写法进行了探究。特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
如《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其中就对孟子、韩愈和欧阳修的文章进行了非常精当的评论。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有着雄辩的说服力。
欧阳修曾在《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中,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
曾巩在《苏明允哀词》中称赞他的文章为“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
他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但又富于变化。
他在《上田枢密书》中自评道:“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
他的抒情散文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有许多优秀的篇章。
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强暴。
在《张益州画像记》中,讲述了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
《木假山记》则是借物抒怀,赞美了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
苏洵的诗虽然不多,但内容很有见地,如《颜书》《答二任》《忆山送人》《欧阳永叔白兔》《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是佳作。
宋书《石林诗话》中,称苏洵的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
但从整体来看,他在诗方面的成就仍远逊于散文。
苏洵的著作在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留存于后世的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
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祐集》十五卷等。
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第一次走出四川到京城考试,第二年和弟弟苏辙考中同榜进士,深受当时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
嘉祐六年(1061年),被授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苏轼幼年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后来,父亲苏洵在汴京病故,他请假奔丧回归故里。
熙宁二年(1069年),回到朝中任职。由于不认同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所以请求外调。
自熙宁四年(1071年)至元丰初期,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
元丰二年(1079年)因诗文诽谤朝廷而获罪下狱,后侥幸获释,被贬到黄州。
苏轼被一贬再贬,最终到了海南。
宋徽宗登基后,大赦天下,苏轼得以返回京城。但在经过常州时逝世,享年66岁。
生前著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著作。
苏轼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流传于后世的有2700多首。
他的诗有一个最突出的主题:同情人民、关心生产。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并脍炙人口。
如《游金山寺》《望湖楼醉书》《望海楼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等,就细致地描绘了长江的夜色、江南的晴雨和西湖的胜景。
《百步洪》《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登州海市》等作品则逼真地描写了江北的地方风物和名胜。
他不但善于观察和捕捉各地景物的特点,还能写出农村环境的清新朴厚。
如:他在岭南写的农村景物诗就充分体现出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融洽的关系。
苏轼善于从日常的生活和普通自然的小景中领悟新意妙理,从而写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诗。
如《琴诗》《题西林壁》《泗州僧伽塔》等就是即景寄意。
还有一些诗满含爽朗乐观的情趣,体现出不畏逆境的精神。
此外,苏轼还写过不少品诗、题画、鉴赏书法的诗歌。
如《读孟郊诗》《石苍舒醉墨堂》《书王定国所藏烟江迭嶂图》等。
苏轼的词恰似北宋词坛的一阵清风,既影响了当代,又为词体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从现存的300多首词来看,苏轼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不仅用来写爱情、离别、旅游等,还用来描绘农村生活、报国壮志、贬居生涯等。
他用笔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寄托自己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
如《江城子》中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并在词中更多地倾入了自我个性。
如《满江红》“江汉西来”就是一篇即景怀古的词。
《定风纱》“莫听穿林打叶声”则是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
在徐州,他写的五首《浣溪纱》则以清新隽秀的语言描绘了白叟、黄童、采桑姑、缫丝娘、卖瓜人等不同的农村人物。
苏轼散文中的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
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与《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一同被传诵为名篇。
苏轼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力求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这些继承了他父亲的文学思想。
他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
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及老大渐近自然。”
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
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
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其作品有《古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等。
苏轼在文学创作方面倾注了毕生的精力,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
在《答谢民师书》中,主张为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更要敢于独创。
他比较重视文学创作技巧的探讨,《答谢民师书》中写道“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事物了然于心”,这就触及到了文学创作的规律。
他的创作实践也体现了他的文学观,致使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具有独到的成就。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由,号颍滨遗老,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在19岁时与兄长苏轼一同考中进士。
嘉祐六年(1061年),又和兄长苏轼一起考中科举。当时,由于“奏乞养亲”而没有担任官职,后来曾担任大名府推官。
在第二年的同试制策时,苏辙染上疾病。宰相韩琦非常爱惜他的才华,为了使其也能赶上,他上书仁宗皇帝,将制科考试推迟到二十日。
苏辙果然不负厚望,并深受仁宗的褒奖。
熙宁三年(1070年),苏辙上书神宗,讲述法不可变,又写信给王安石,严辞指责新法。
熙宁五年(1072年),他出任河南的推官,元丰二年(1079年)因苏轼作诗“谤讪朝廷”而被祸及入狱。
于是,他上书请求用自己的官职为兄长苏轼赎罪,但没有被朝廷认可,还被贬监筠州为盐酒税。
元丰八年(1085年),旧党重新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后进升为起居郎、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
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他身为吏部尚书而出使契丹。
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的亲政使得新法重新得势。苏辙因上书反对时政而于绍圣元年被贬官。
崇宁三年(1104年)在颍川筑室“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
从此过上田园隐居的生活,死后被追复端明殿学士,谥号文定。
苏辙生前著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八十四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等。
苏辙的学问深受其父、兄的影响,以儒学为主,倾慕孟子又遍览百家书籍。擅长写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
如《新论》中曾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对当时政局的分析一针见血。
在史论方面,他和父兄一样古为今用。
《六国论》在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持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依然安乐的现实。
《三国论》则把刘备和刘邦相比,从而评论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苏辙写诗力图追赶苏轼,存世诗作为数不少,但与苏轼相比,无论是思想还是才力,都要显得逊色一些。
他早些年的诗作大都描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的唱和之作甚多。
但风格淳朴无华,文采稍逊于苏轼。
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解很多,写出了《秋稼》等反映现实生活而又寓意深刻的诗,艺术成就超过早期。
还如《南斋竹》中就有“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行到南窗修竹下,怡然如见旧溪山”。意境闲澹、情趣悠远。
苏辙作诗有自己的主张,他的《诗病五事》就是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讥评。
说李白“华而不实”,说“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
这种看法在宋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文关键词:三苏是指哪三个人关系,谁是兄弟,三苏是指哪三个人苏辙读音,唐宋八大家,三苏是指哪三个人关系,谁是兄弟拼音,唐代三苏是指哪三个人。这就是关于《三苏是指哪三个人,三苏是指哪三个人关系,谁是兄弟拼音(《三曹和三苏之比较03》话说“三苏”)》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