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哪一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哪年开始(周恩来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02-12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哪一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哪年开始,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周恩来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同周恩来的名字一道载人史册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 局势之险峻,和平之迫切

新中国刚成立即面临着严峻而复杂的国际形势,美国在中国附近布下军事包围圈,对中国经济上封锁,外交上打压,军事上包围。周边国家由于种种原因都对中国有种种疑虑和担心,它们与美国站在一起,结成同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再看苏联: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开始执行新的外交政策,主动缓和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作为苏联的盟国,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必然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

中国国内百废待兴,历经战争的摧残。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中共中央提岀了三大改造以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主要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开始走上国家建设的轨道。配合内政的需求,我们需要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恢复经济发展生产。

1954年7月,周恩来说:“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是关不了的!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苏联也很希望我们能参加国际事务。”

毛泽东同意这个看法,认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我应与一切愿与我建交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于是在国际交往中,特别是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中,中国主要的方向是增信释疑,树立和平的形象。因此,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执行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政策(也叫反美统战)。1953年6月,周恩来就曾经表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各国人民以及反对美国战争叫嚣的人,都是和平的力量,都包括在和平统一阵线之内。”

1954年7月,毛泽东也表示:“只要在和平这个问题上能够团结的,就和他们拉关系,来保卫我们的国家,保卫社会主义,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2. 一步一脚印,政策落地实施

与印度签订条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具体过程与中印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印度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两国关系总体上是友好的,但并非没有问题。中印关系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处理印度在中国西藏的一些特权。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19世纪后期开始,英国以印度为基地,通过军事、政治和经济等各种手段,不断渗入中国西藏,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些不平等条约,企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印度独立后,曾想继承过去英国在西藏的一些特权,保持在西藏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当中国解放西藏时,印度曾采取过反对和阻挠的态度。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接见了印度政府代表团成员,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中印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提出的原则。他说:“新中国成立后就确定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

1954年4月29日两国签署了《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及有关换文。协定在序言中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定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整体首次出现在国际文件中。

与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并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月25日,周恩来抵达新德里。此后几天,周恩来与尼赫鲁进行了多次会谈。会谈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说:“中国对东南亚的政策是和平共处,我们对印度、印尼、缅甸、巴基斯坦、锡兰和老挝、柬埔寨的政策都是如此。我们要把这一政策贯彻下去。”

在亚洲国家担忧的华侨问题和输出革命的问题上。周恩来指出:“如果华侨还是侨居的身份,他们就应该守人家国家的法律,不应参加驻在国的政治;如果他们已经取得驻在国的公民身份,他们就应该脱离华侨的身份。这是新中国在华侨问题上的政策。”他还表示:“革命是不能输出的,如果人民赞成一种制度,反对也是无效的。如果人民不赞成一种制度,勉强强加是一定要失败的。我们应该以我们的共信原则给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证明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1954年在6月28日发表的《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两国总理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天也成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诞生的正式纪念日。

3.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中国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在于与周边国家建立战略互信,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此时,中国更多强调的是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关系应该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的事实证明,在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之间,也应该强调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6年,波匈事件爆发后,中国政府:社会主义国家的相互关系更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从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周恩来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十分丰富,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留给后人的一份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直至今天,历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友好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周恩来的个人才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虽然有深刻的时代背景,但同时也离不开周恩来极其出众的外交智慧。长期从事统战工作而积累的经验与复杂多变的时代,培养了其应对各种冲突的技能。

年幼时期的周恩来有时会因为身材瘦小而受到欺负,他便想各种方法化解矛盾,处理危机,交到了许多朋友。国民革命时期,周恩来也采用各种方法巧妙地化解不同党派的危机,争取了更多的革命力量他指出:不能树敌太多,“要打倒一切,就一切打不倒”。针对右派分子不革命的行为,他指出,必须争取中间派的支持,才能达到制止的目的。

40年代初,周恩来明确提出了“求同存异”这个概念。建国初期,在谈到与党外人士合作及团给时,周恩来又详加阐述了他的求同存异的思想。他说:“人心不同,各为其面,人们的智慧才能、性格各有不同,相互之间有时是有矛盾的。团结就是在共同点上把矛盾的各方统一起来,善于团结的人,就是善于在共同点上统一矛盾的人……统一矛盾并不妨碍个性的发展一”。

周恩来能够在不同群体、不同党派中找寻共同点,也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哪一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哪年开始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到1957年结束。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工业化建设方面,一五期间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对重工业和轻工业进行技术改造;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武器,加强国防建设;不断增加农业和工业消费品的生产,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五计划选择了与苏联类似的工业化道路,即高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模式。以重工业为核心是这一时期工业化的鲜明特色,由于中国的工业化基础十分薄弱,苏联式的工业化道路能帮助中国在较短时期内快速建立全面工业化的基础,将中国由自给自足的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国,此外,新政权急需发展的国防工业也需要重工业的支持。

在社会主义改造方面,一五计划规定:要建立对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并且,根据1953年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五时期国家通过三大改造把私有经济纳入计划轨道,支持和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1953年开始,农村开始进行农业合作化,合作化开始之初是以农民自愿为原则,渐进推进。到1955年,由于工业化的需要,合作化运动出现了超高速度发展的猛烈浪潮,合作化进程被大大提前,虽然在农业领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却遗留下许多问题。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1953年底以前着重发展以加工订货为主的初级与中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从1954年起,开始转入重点发展公私合营这种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1955年开始,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加速,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随之加速。到1956年,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实现了公私合营,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从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公有制成分取代私有成份是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但是具体的改造进程却受工业化进程的深刻影响。为了满足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与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被人为加速。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完成虽然在短期内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但是遗留下了许多问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除了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之外,一五计划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也得到了完全确立。有明显苏联色彩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仅是工业化高速推进的需要,也是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特点。国家开始干预国民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市场的作用开始被削弱。

这就是关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哪一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哪年开始(周恩来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