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美育心”护佑大学生心理健康)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以美育心”护佑大学生心理健康
-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1、“以美育心”护佑大学生心理健康
但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状况看,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目前更注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做得还不够;二是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仅依靠高校专业心理教师开设心理课程和心理辅导,难以关照到一些有较为隐蔽心理问题的学生;三是没有建立起各方主体广泛参与的机制,特别是没有重视和发挥美育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独特价值。
美育具有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美育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药”。通过美育,可以塑造健全人格,涵养学生的生命,使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增强抗压性。美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评价美、创造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受到美的熏陶,正能量充盈内心。二是提升大学生的自知能力。美育可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美、发现自身美、塑造自身美,让大学生变得更自信。三是促进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具有审美鉴赏力的大学生往往能敏锐地捕捉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会赞美他人。四是引导大学生勇敢面对挫折与挑战。所谓“以美培元”,就是通过美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从四方面入手加强大学生美育
如何加强美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笔者建议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学校应在新时代育人方针的指导下,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要加强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的研究,推动美育与各科教育的融合,以素质发展为核心,正确认识五育关系,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同时,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美育文化氛围,为美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保驾护航。
二是建设学校美育课程。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高校应开设丰富的美育课程,供学生选修。教师在相关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艺术熏陶,通过赏析古典音乐、鉴赏美术作品、观摩戏剧演出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在提升审美能力的同时,放松心情,走出焦虑,释放压力。研究表明,不同的音乐对于学生心理的作用也不相同。如聆听古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庄周梦蝶》,让学生置身于舒缓、放松的音乐环境,感受心灵与音乐的对话,可以松弛紧张的神经。在以宫、商、角、徵、羽为主体的中国古典五声音乐中,悠扬沉静、温厚庄重的宫调式音乐可以安定情绪、稳定神经系统;铿锵有力、高亢悲壮的商调式音乐可以增强斗志,激发神经系统的活力;乐曲悠扬、生机勃勃的角调式音乐可以减轻情绪抑郁、闷闷不乐等症状;风格欢快、轻松活泼的徵调式音乐可以使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得到缓解;清幽柔和、哀婉如水的羽调式音乐可以使大学生缓解焦虑,舒缓情绪。
三是开展课外艺术活动。高校可举办艺术类比赛、晚会以及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减少大学生在宿舍独处的时间,把他们从网络游戏中拉出来,把他们从宿舍相对封闭的空间吸引到音乐厅、操场等开放空间。通过参加集体艺术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在艺术活动中提升集体荣誉感,实现个人价值,这对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大有裨益。学校可组织国家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走进学校,开展大型艺术演出活动,参与艺术演出的学生和观看艺术演出的学生均能受到艺术的陶冶,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
四是组织社会艺术实践。组织社会艺术实践活动是高校美育工作的有益补充和扩展。志愿服务、公益实践是学生回馈社会、锻炼自我、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手段,以志愿服务、公益实践为代表的“走出去”艺术实践活动是对大学生开展美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可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开展艺术实践活动,大学生走近这些需要帮助的群体,通过与养老院、儿童福利院中老人、儿童的交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找到自己生活的闪光点,明白自己的社会价值所在。社会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让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认清自己、放开胸襟,增加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实现自身理想的决心。
总之,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其快乐成长是每一所高校的责任,而“以美育心”是达成这一目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教育报》2022年04月19日第9版
作者:王冬霓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一、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
①智能训练,即帮 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的不同训练活动等;
②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③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我表达训练、放松训练等;
④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⑤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
⑥自我心理修养指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科学的认识自己,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做到能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培养自信、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等;
⑦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性交往的知识及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调适等。
二、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而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包括:
①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
②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
③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
④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如神经衰弱、失眠、疑心症、神经性强迫症、癔病等;
⑤性行为问题,主要指由于性心理障碍而产生的各种性变态行为,这一问题在中小学生中出现的比例较少。
三、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因此,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还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1)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导
指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跳出以“我”为中心的'怪圈,对他人要热忱、坦率、谦虚、友爱;要为人宽厚,能屈能伸,生活中不斤斤计较;能正确对待各种不公平的现象,能容人、让人、能冷静处事,能理智待人。
(2)挫折承受力与意志的培养
教育学生能承受挫折,经得起打击;培养学生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奋斗精神不因一时的挫折而消沉;在艰苦环境下不悲观、不气馁;能吃苦耐劳,能意志坚强地坚持工作、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
(3)健康人格的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定性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健康人格的培育,包括提高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增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良好的性格,形成广泛的兴趣,提高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掌握正确的心理防御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4)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教育
培养学生以社会需要为己任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正确地把个人需要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要具备自我认识,自我了解的能力,对个人的条件、气质、兴趣进行分析,确定切合实际的自我期望值和奋斗目标,树立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和实现人生价值观念及为社会作贡献的高尚心理品质。
(5)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
教育学生个人的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是紧密相连的,不良生活方式可导致多种生理疾病;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过量饮酒,科学饮食,在消费中不攀比,适度消费,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卫生习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一、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
①智能训练,即帮 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的不同训练活动等;
②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③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我表达训练、放松训练等;
④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⑤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
⑥自我心理修养指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科学的认识自己,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做到能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培养自信、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等;
⑦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性交往的知识及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调适等。
二、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而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包括:
①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
②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
③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
④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如神经衰弱、失眠、疑心症、神经性强迫症、癔病等;
⑤性行为问题,主要指由于性心理障碍而产生的各种性变态行为,这一问题在中小学生中出现的比例较少。
三、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因此,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还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描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哪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就是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美育心”护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