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记游白水岩文言文翻译,游白山水付过文言文翻译(天津市和平区2019-2020第一学年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01-23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记游白水岩文言文翻译】,游白山水付过文言文翻译,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天津市和平区2019-2020第一学年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和平区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质量调查试卷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请同学们将试卷答案书写在答题纸 上,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9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 18 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填写到答题卷上。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要塞(sài) 遁形(dùn) 窒(zhì)息 振聋发聩(kuì)

....

B.颁发(bān) 畸(qí)形 仲裁(zhòng) 屏息敛声(bǐng)

....

C.翘首(qiào) 踱步(dù) 骤雨(zhòu) 杳无消息(yǎo)

....

D.咆哮(páo) 滞留(zhì) 炽热(zhì) 藏污纳垢(gòu)

....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修养,是一个人本身所具有的涵养。和颜阅色,温文儒雅,是修养的一种表现。

....

B.吴京在发表感言时说:“广大观众给《战狼 2》的荣誉使我成惶成恐,我将继续拍更好

....

的作品回馈大家。” C.为了能够让孩子们看到外面的世界,这名乡村教师坚守大山深处,认劳认怨 30 年,把

....

800 多个学生送出了大山。 D.厦门植物园中各式各样的多肉植物看得人眼花缭乱,作为一个资深植物爱好者也有很

....

多植物都叫不出名字来。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宋代画家所作的《槐荫消夏图》,它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树荫 下 的消夏情景。庭院中的一株槐树,浓荫下,一人仰卧在凉榻上闭目养神,高高翘起 的赤足更显其超然洒脱、悠闲惬意。床头立着一面屏风,上面绘有雪景寒林图,让人顿有 凉爽之感。在旁边的几案上,放着书卷、茶具等物件。这幅作品人物刻画细致,设色古 雅,行笔 ,气韵 ,流露出一种沉静、安逸的韵味。

A.兴致盎然 飘逸柔美 生动优雅

B.怡然自得 飘逸柔美 生动优雅

C.怡然自得 清新优雅 飘逸柔美

D.兴致盎然 清新优雅 飘逸柔美

4.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项是

1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 2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垃圾,成了当前极为重要的问题。3这既需要人们在生活中养成良好 的垃圾分类,又需要依靠先进的处理技术使之“变废为宝”。 4其实早在先秦时期,人们 就已经认识到居住环境的重要性了,发明了许多处理垃圾的妙招。

A.第1句 B.第2句 C.第3句 D.第4句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中华书局特推出点校本“二十四史”国庆七十周年纪念

珍藏版,封面特别采用新疆尼雅遗址出土的汉代蜀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纹样。从《史 记》到《明史》共计 241 册,全书采用更大的开本、更清晰的文字印制工艺□更精良的 纸张特别制作。

A.“ ” ,、 B.《 》,,

C.“ ”、、 D.《 》、, 6.下面对《野望》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A.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人物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颔联以工整的对仗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意境开阔。 C.颈联写牧人和猎人傍晚归家,表现了作者安宁恬淡的心境。 D.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

阅读下面新闻,完成 7~9 题。

新京报讯 9 月 17 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是我国首次对流失文物回归工 作进行全景式展现,从 15 万余件回归文物中遴选 25 个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回归案例,统筹 调集全国 12 个省市、18 家文博单位的 600 余件文物参展。

从 1949 年至今,我国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方式,成功

促成了 300 余批次、15 万余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流失文

物追索返还工作进入了全方位发展、多层次提高的崭新阶段,文物回归取得了突破性成

就。

.

此次展览重点展品包括《伯远帖》、《五牛图》、王处直墓浮雕石刻、龙门石窟石刻 佛像、秦公墓地金饰片、皿方罍、圆明园青铜虎鎣、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等珍贵回归文物, 展览挖掘讲述了文物回归的曲折历程与故事。这些展品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至 11 月 中下旬。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序章“圆明梦归”,以圆明园兽首铜像由散到聚的今昔对照为引 线,折射中华民族从屈辱危亡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

第一单元“革故鼎新 昔往今归”,通过前苏联和前民主德国返还《永乐大典》与义和

团团旗、从香港抢救征集珍贵文物、华人华侨捐赠文物等代表案例,展现新中国成立伊

始,党和政府迅速扭转鸦片战争以来珍贵文物大量流失的局面,开启流失文物回归的序

幕。

....

....

第二单元“多措并举 殊途同归”,通过从英国追索三千件文物、从美国追索王处直墓 浮雕石刻、颐和园文物回归、龙门石窟石刻佛像回归等典型案例,表现改革开放后,我国 政府立足双边合作,探索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的有效途径。

第三单元“协和万邦 四海归心”,通过从法国追索秦公墓地金饰片、从英国追索圆明

园青铜虎鎣、意大利返还文物、从日本追索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等重要案例,展示近年我国

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取得的突破与发展。

.....

为保证文物安全,部分珍贵书画将交替展出真迹与复制品,《伯远帖》《五牛图》 《潇湘图》《祥龙石图》等四件书画真迹各展出一个月,《中秋帖》《韩熙载夜宴图》目 前正处于文物休眠期,此次展览展出复制品。

7.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

A.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

B.70 年归国流失文物 600 余件现国博

C.归国文物展展品展出至 11 月中下旬

D.国家博物馆展出 600 余件文物

8.对这则新闻的体裁和结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则消息,简洁明了地报道了事件的主要内容,主要使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 B.“新京报讯”放在文稿正文的开头,表明新闻的发稿单位。 C.第一段是新闻的导语,围绕新闻的基本要素概括介绍了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D.导语后面的内容是这则新闻的主体部分,详细介绍了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9. 对这则新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自然段中罗列了许多准确的数字,目的是突出“此次展览是我国首次对流失文物 回归工作进行全景式展现”。

B.新闻的主体部分依次叙述了七十年文物回归的成就、此次展览的重点展品、此次展览 的组成部分,最后补充介绍部分珍贵书画的展出情况。

C.这则新闻客观、真实,但是读者依然可以从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中中体会到作者 的态度,例如文中加点的“突破性成就”“迅速扭转”“突破与发展”等。

D.整篇新闻的内容按照从次要事实到主要事实的顺序进行安排,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 在文章结尾,引起读者的注意。

二、古诗文默写(6 分)

(1) (2)征蓬出汉塞, (3)月下飞天镜, (4) (5)老骥伏枥, (6)或王命急宣,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王维《使至塞上》)

。(李白《渡荆门送别》)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曹操《龟虽寿》) ,暮到江陵。(郦道元《三峡》)

三、文言文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

.

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

..

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1游白水山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

可以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2石五丈,不

.

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3壮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4中流,掬弄珠璧。到

5

家,二鼓矣。复与过饮酒,食馀甘 ,煮菜,顾影颓然,不复能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

(苏轼《记游白水岩》) [注释]1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 2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

3山烧:野火烧山。 4击汰:划船。 5馀甘:即橄榄。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 分)

(1)念无与乐者

.

(2)相与步于中庭

..

(3)其源殆可以熟物

(4)书以付过

.

.

11.下面各项中朗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念 / 无与乐者

B.庭下如 / 积水空明 C.与幼子过 / 游白水山佛迹院 D.水涯 / 有巨人迹数十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顾影颓然,不复能寐。

13.乙文在进行景物描写的时候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请写出一个比喻句,分析其表达效 果。(3 分)

14.对两篇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A.甲文中“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甲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乙文善于抓住特征写景,“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八字写出了江水湍急的景象。

D.乙文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顺序,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四、现代文阅读(13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9 题。

太阳下的草帽

杜崇明 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草地上,我摘下头上的草帽下意识地摇动起来,驱赶的是蚊

子,带来的是一阵凉爽。 已是休工的时间了,火辣辣的太阳下,还有三五个头戴草帽的同事在田间除草,包谷

黄灿灿,水稻黄灿灿,远山近水丰收在望。 抽一支烟,让大自然过滤往事。草帽在手中细细数点,仿佛带着太阳的光芒把心情照

耀。常年的机关生活,很难直接与太阳和田野对话。这次进村子、进农户,深入到农村一 线、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让久违田间劳作的我,确实感觉有 点累了,而手中的草帽,却让我想起了父亲。

父亲是路桥总工程师,路要修到哪里,桥也就跟着修到哪里;父亲和草帽走到哪里, 我们的家自然也就搬到哪里。母亲常说:“草帽就是我们的家。”真的,我细心地观察 过,每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屋里的家具全是破旧的,但草帽准会是新的。在父亲看来,换 上一顶新的草帽,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我还意识到,只要草帽由金黄变成黑黄,那么, 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该搬家了。

太阳造就汗水和智慧,草帽见证信念和意志。真正的阳光,也正属于草帽。

一次,母亲病重躺在家里床上。我盼望着父亲早一点回来,给母亲煎药。可父亲刚回 到家就接到一个电话,不由分说,他拿起草帽又朝工地赶去了,大桥工地建设更需要他。 我用异样的眼光望着父亲拿起草帽。父亲愧疚地摸着我的头鼓励说:“男子汉要学会顶起 一片天。”

又一次,父亲要到省城开劳模表彰大会。他希望我在“五一”假期读读他的一本日记 《坚持和执著》。路桥,是他的才华文章。他爱事业就像爱生命。宿命的爱,完整的爱, 不会随意被烈日暴晒,被风雨打湿。也就在父亲把一顶旧草帽挂在墙头的一刻,我忽然意 识到父亲的头发已经花白了。

两年后的一天,一辆我所熟悉的吉普车来接我和母亲,从陈驾驶凝重的目光看得出, 显然是父亲出事了。果然,他告诉说,我父亲为了救一个触电的工人,自己身受重伤,昏 迷不醒,现在医院抢救。顿时,母亲有点支撑不住了。“男子汉要顶起一片天。”我想起 了父亲的教导,扶着母亲低声细语:“爸爸是好样的。”到了医院,我们看见一个工人模 样的人,拿着一顶草帽跪在地上请求医生,要救活他的恩人。认识我们后,他拉着我和母 亲的手哭诉说,他被触电后,是我父亲用这顶草帽,把他从死神手中抢回来,自己却......

父亲终于苏醒了,是在我守候的睡梦中苏醒的。晨曦,露出了淡淡的微笑。父亲伸过 手,拿起我手中的草帽看了看,然后,轻轻地扣在我的头上。我忽然觉得我完全长大了。 后来,我获得硕士学位,成了工程师,成了公务员。我更加理解了,有太阳才有白天,才 有路,才有草帽顶起的一片天。

“上工啰......”声音从不远处传来。我收藏好记忆,戴上草帽,拿起锄头,又走进了

一片丰收的玉米地。 我忽然感觉到,这顶太阳下的草帽,不正是中国知识分子本质的一部分吗?

15.本文以“草帽 ”为线索,依次写了“我”和父亲的哪些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 (5 分)

16.联系上下文,如何理解父亲所说的“男子汉要学会顶起一片天”?(3 分)

17.品析下面句子中的动词,体会父亲的用意。(3 分) 父亲伸过手,拿起我手中的草帽看了看,然后,轻轻地扣在我的头上。

.. ... .

18.文章结尾说“这顶太阳下的草帽,不正是中国知识分子本质的一部分吗”,从本文来 看,你认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本质是什么?(2 分)

五、综合性学习(4 分)

在“天津进入垃圾分类时代,你准备好了吗?”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搜集了以下 资料。请你阅读之后,按照完成 19-20 题。

【材料一】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分类投放、分 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 圾中分离出来单独投放,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依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 案》,垃圾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害垃圾,第二类是易腐垃圾,第三类是可回收垃圾。 垃圾分类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垃圾分类能有效节约原生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带动绿 色发展,引领绿色生活。 (来源: 新华网 )

【材料二】天津居民个人生活垃圾不分类的原因(图一)(来源:天津城市居民生活 垃圾分类调研)

【材料三】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图二)

(图一) (图二)

19.下面结论不符合材料二要表达的意思的一项是( )(2 分) A.天津居民个人生活垃圾不分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B.垃圾分类的知识欠缺影响了天津市居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C.没时间进行垃圾分类是大多数天津市居民面临垃圾分类时的困难。 D.大多数天津市居民能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

20.根据材料一的介绍,请您用简洁的语言对材料三中的海报内容进行介绍。(2 分)

六、名著阅读(5 分)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片段,回答 21-22 题。

【片段一】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 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 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 许就是那个信号。

【片段二】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 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 咕。

21.结合片段一中的具体内容,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2 分)

22.阅读片段二,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 与理由。(3 分)

六、作文(40 分)

题目:身边的变化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字数不少于 600 字;(3)不得出现真实 的人名、校名。

和平区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学科 期中质量调查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9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 18 分)

1.A 2.D 3.B 4. C 5.A 6.C 7.B 8.A 9.D

二、古诗文默写(6 分)

每空 1 分,答案略。

三、文言文阅读(14 分)

10.(1)考虑,想到 (2)共同,一起 (3)使......熟(煮熟) (4)写(4分) 11.B(2 分)

12.(1)只是少了像我们两人一样的闲人罢了。

(2)回头看看影子中衰老的自己,再也睡不着了。(3 分) 13.比喻句: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文章将瀑布水花四溅的形态和颜色比喻为雪,将

下落至水潭时的巨响比喻成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的高和潭水的深。(比喻句:至 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文章将水中倒映的月比喻为珠璧,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江水的平静。) (3 分)

14.C (2 分)

四、现代文阅读(13 分)

15.“我”戴着草帽进村子、进农户,深入到农村一线劳动;父亲戴着草帽参与路桥建 设;父亲不顾母亲病重,依旧拿起草帽赶赴工地建设;父亲到省城开劳模表彰大会前在墙 上挂草帽;父亲奋不顾身用草帽救触电工人。(5 分)

16. 这句话既是父亲的写照,也是父亲对“我”的期望。身为男子汉,不仅要顶起家 庭的天,更要顶起国家的、社会的天。(3 分)

17. 这一系列动作,其实是一种责任的传承。体现父亲对“我”的关心和期望,他希 望“我”快快长大,早日承担起男子汉的责任。(3 分)

18. 读书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利益,心怀天下,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 分)

五、综合性学习(4 分)

19. C(2 分)

20. 为了减少占用、减少污染、变废为宝,要将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易腐垃圾分 类进行投放。(2 分)

六、名著阅读(5 分)

21. “据红军告诉我”“他们说”说明信息的来源是真实可靠的,体现了纪实作品 “用事实说话”的特点。(2 分)

22. (3 分,观点与材料一致 1 分,材料具体 2 分) “人”的角度

示例:我认为红军是人,是平常人,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也有平常人的爱好。如有的 红军战士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唱歌,有的特别爱马。

“疯子”的角度

示例:我认为红军是“疯子”,他们面对困难,坚定不移,有时采取异乎寻常的甚至 极端的方式,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如在“飞夺泸定桥”一役中,泸定桥上面一半木板被 撬走,下面是湍急的河流,对面是敌军的机枪阵地,没人会想到红军竟然在这样雄县的情 形下过桥。

“神”的角度 示例:我认为红军是神,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们翻越数座大雪山,渡过几

十条河流,穿过遍布沼泽的草地,徒步二万五千里,最终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真是神 奇!

七、作文(40 分)

类别 项目

一类文 (40-37 分)

二类文 (36-33 分)

三类文 (32-29 分)

四类文 (28-25 分)

五类文 (24 分以下)

内容

切合题意

思想健康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切合题意

思想健康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基本合题意

中心较明确

内容较具体

感情较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欠明确

内容不具体

文不对题 不知所云

语言

语言顺畅 没有语病

语言通顺 偶有语病

语言较通顺 语病不多

语言不通顺 语病较多

语病严重 文理不通

结构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结构完整 条理较清楚

能分段 条理较清楚

结构较混乱 条理不清楚

结构混乱 不能完篇

2、记游白水岩文言文翻译

记游白水岩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记游白水岩》讲述了苏轼与小儿子游玩奇山异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作者写了这篇短文,以此记述与小儿游山玩水的过程,可见当地风光,也表现了东坡老人随遇而安、游兴不减的情貌。

原文内容: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山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矣。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能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全文翻译: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有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百丈瀑布。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处就有潭。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喜又惊。在半山腰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十分的壮观。或弯腰或抬头看这些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出来,江水击打着,用双手捧着像碧玉般的水。回到家已是二更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回头看自己的影子,有种萧索感,就再也睡不着了。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东坡记。

记游白水岩文言文翻译

记游白水岩文言文的习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⑴其源殆可以熟物 使……熟(煮熟)

⑵少北,有悬水百仞 稍微

⑶折处辄为潭 就

⑷顾影颓然 看(回看)

2、选择与“循山而东”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3分)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学而不思则罔

C、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D、朝而往,暮而归

3、对选文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选文虽短,却将父子两人一整天的游览活动具体而真切地呈现在了读者眼前。

B、选文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顺序,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C、选文善于抓住特征写景,“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八字,江水湍急、澄澈之态尽出。

D、苏轼又被贬惠州后写了本文,含蓄表达了奇山异水也排遣不了自己内心郁闷之情。

记游白水岩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记游白水岩》讲述了苏轼与小儿子游玩奇山异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作者写了这篇短文,以此记述与小儿游山玩水的过程,可见当地风光,也表现了东坡老人随遇而安、游兴不减的情貌。

原文内容: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山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矣。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能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全文翻译: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有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百丈瀑布。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处就有潭。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喜又惊。在半山腰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十分的壮观。或弯腰或抬头看这些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出来,江水击打着,用双手捧着像碧玉般的水。回到家已是二更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回头看自己的影子,有种萧索感,就再也睡不着了。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东坡记。

本文关键词:游白水山译文,记游白水岩古诗文网,游白山水付过文言文翻译,记游白水岩苏轼阅读答案,游灵岩记文言文翻译。这就是关于《记游白水岩文言文翻译,游白山水付过文言文翻译(天津市和平区2019-2020第一学年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