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具体“减”什么,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为什么要“双减”)
关于【“双减”政策具体“减”什么】,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为什么要“双减”?取得哪些成效?权威回应来了
- 2、“双减”政策具体“减”什么
1、为什么要“双减”?取得哪些成效?权威回应来了
来源:中国网
教育部网站截图
中国网2月25日讯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25日发布“双减”明白卡,就什么是“双减”、为什么要“双减”、“双减”取得哪些成效等问题进行了回应。
一、什么是“双减”?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教育部党组将其作为“一号工程”。
二、为什么要“双减”?
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个顽瘴痼疾,学生苦不堪言,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事关国家教育体系根基
培训行业野蛮生长,形成了另外一个教育体系,功利主义倾向严重,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对学校教育体系产生强力冲击。
事关人民群众小康生活成色
培训机构炒作渲染焦虑,裹挟全社会被动参与,收取高额费用,严重降低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双减”开展了哪些工作?
成立专门部门。2021年6月,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
形成专门机制。牵头建立由中宣部、网信办、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社部、文旅部、卫健委、应急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等19个部门组成的“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
完善政策体系。单独或会同多个部门快速密集出台30多个配套文件,建立起“1+N”政策制度体系。
积极正面引导。协调中央媒体正面引导,发布消费提示,营造良好氛围,减少家长焦虑。
查处违规行为。建立巡查制度,通过明察暗访,依法查处隐形变异培训行为,开展寒假非学科类收费专项整治。
维护群众利益。降低培训价格、监管预收费、打击恶意涨价行为、规范培训市场秩序,阻止社会焦虑传播蔓延。
推进校内提质。强化“三个提高”(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满足学习需求。
四、“双减”取得哪些成效?
培训市场虚火大幅降温,广告基本绝迹,资本大幅撤离,野蛮生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原12.4万个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9728个,压减率为92%;原263个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34个,压减率为87%;“营转非”“备改审”完成率达100%;预收费监管基本实现全覆盖,监管总额超过130亿;所有省份均已出台政府指导价标准,收费较出台之前平均下降4成以上;校内普遍实现课后服务“5+2”全覆盖;第三方调查显示,85%的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表示满意,72%的家长反映教育焦虑有所缓解,90%以上学生表示学业负担有所减轻。
五、2022年怎么干?
一是严查隐形变异,巩固治理成果。健全违规培训检查常态化机制,严厉打击“线下转线上”“众筹私教”“一对一”“以非学科名义开展学科培训”等违规行为,严管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防止出现新的培训热。
二是加强非学科培训监管,补齐治理弱项。强化教育与行业主管部门共治,明确设置标准,加强价格管理,维护学生健康和安全。
三是完善工作推动机制,强化督导检查。构建校外培训执法体系,推进监管信息化,继续把“双减”作为教育督导的“一号工程”。
四是坚持标本兼治,重构教育体系。深刻认识“双减”的根本目的是倒逼学校,加快实现优质均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改革考试评价,实现基础教育教学整体性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双减”政策具体“减”什么
“双减”政策具体“减”什么
减什么?
一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
二是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
工作目标
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两个目的
缓解教育焦虑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个具体措施
管控作业;提升课后服务水平;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1 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2 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
3 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4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5 线上培训要注重保护学生视力,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
6 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大大压减,解决过多过滥问题。
7 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
8 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9 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
10 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11 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
12 严格控制资本过度涌入培训机构,培训机构融资及收费应主要用于培训业务经营。
13 将“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县域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把学生参加课后服务、校外培训及培训费用支出减少等情况作为重要评价内容。
14 课后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由教育部门负责组织遴选,供学校选择使用,并建立评估退出机制。
15 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充分考虑其涉及重大民生的特点,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
文件一经发布
就成为了人们持续热议的话题
不少家长都表示了支持
下面来看一看
专家和老师是怎么说的吧
专家:减轻学业负担,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负担减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心情舒畅了,学习效率会提高,学习成绩会提升,学生会享受到学习的愉快,童年的幸福。
所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问题。负担减轻了,就能真正做到“五育”并举,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专家:校外学科培训机构“倒了”,家长就会“躺平”吗?
客观而言,校外培训机构在资本的推动下,大搞焦虑营销,刺激家长的焦虑情绪,把本来给受教育者提供差异化选择的补课班、兴趣班发展为“全民培训”,确实需要严格治理、监管。
需要指出,根据文件,对校外培训的从严监管,并非“一刀切”关停所有校外培训机构,而是要求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必须依法依规,在规定的经营时间内依法经营,不得进行提前教育、超前教育,同时,放开培训机构的非学科培训。这是让校外培训机构回到本应该有的功能定位上。
落实“双减”文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必须做出转变。简单来说,只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给学生创造多元成才选择,才能把学生从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不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治理就会是治标不治本,按下葫芦起了瓢。
教培老师:
“双减政策”有必要的,我看那些家长为孩子每年好几万地花,我都不敢生小孩,教育焦虑太过。当然,也有教培行业刻意制造焦虑的原因在。但解决升学问题不仅仅是教培行业开刀就行,国家还需要有更多的措施。
教培行业确实不完善,学费收半年,很多人没有教资,续费压力使得师生关系都变了味,我从事过的两个机构都在扩张,各大品牌抢地盘,抢生源,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
“双减”政策具体“减”什么
北京出台多项硬核举措落实“双减”政策
8月17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新闻发布会。
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对北京“双减”专项治理行动成效,后续“双减”工作的主要思路、重点举措等进行了介绍。李奕提到,北京市教委新设了校外培训工作处,且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的行为。
同时,校内教育中,不仅将完善课后服务体系的全覆盖,还将组织优秀老师开展答疑辅导,并对远郊区的所有初中生免费开展在线辅导。此外,北京将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
北京市教委新设校外培训工作处
关于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李奕介绍,北京市教委新设了校外培训工作处,建立了市区两级的“双减”工作专班。对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情况,每周开展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和转办。建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平台,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科学管理,实现对资金、学生、老师、课程机构的管理。
同时,李奕介绍,将严格审批准入,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严格控制学科类培训时间,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完善学科类培训管理服务平台,动态掌握学科类培训的培训内容、培训材料、教师资质等信息。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
此外,李奕还提到,强化经营活动监管,落实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的要求,科学合理确定计价办法,明确收费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全面落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同时,严谨资本化运作,严格落实中央有关要求,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加强校外培训广告管理等。
提高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
在校内教育方面,李奕表示,通过提质增效,做实做强校内保障。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严格约束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各项考试,优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完善课后服务体系全覆盖,同时组织优秀教师答疑辅导。
他介绍,目前北京全市特级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与答疑辅导,答疑辅导超过了1.5万人次。同时,通过推进互联网+基础教育,完成全学科、全学段空中课堂资源建设,对远郊区所有初中生免费开展在线辅导。
关于校内教育“减负提质”的具体举措,李奕介绍,一是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这是减轻课内负担的重要切入点。“包括统筹作业管理,控制作业总量,加强作业的设计和指导,充分发挥作业的诊断、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的设计纳入整体的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且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的作业,切实提高作业的质量和针对性。”李奕说。
二是提高课后的服务水平,包括整体规划设计、丰富服务内容、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供学生自愿选择,切实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同时,学校要充分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指导学生完成好作业,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拓宽服务渠道,引入社会优质资源和优质的师资,参与课后的服务。此外,还要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当中的作用。做强做优免费的线上学习服务,完善线上教学平台,打造双师课堂。
三是提高校内教育教学质量,包括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城乡区域学校之间教育水平差距,促进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均衡发展,大比例促进干部教师在区域内流动,规范教育教学秩序。
“小学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教学,学校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分班考试,严禁划分重点班实验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在校的学习的效率。”李奕强调。
四是不断深化高中招生考试方式改革,依据不同学科、科目特点,完善考试和成绩的呈现形式,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
新学期新变化:课后服务增加课堂延伸辅导,部分初中开设晚自习
李奕还提到,新学期落实“双减”措施,学校的教学、作业、辅导等方面将有新变化。
教学与作业辅导方面,课堂教学模式将有一些新的变化,教学设计更加真实有效、有趣。针对不同层次和学习状况的学生,作业会更加精炼。同时,将有更多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的`个性化作业。“课后三点半”之后的活动将更加丰富,不但有素质教育类的课程,还有课堂延伸的辅导,一些初中学校还会开设晚自习。同时,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也将有更合理的调配。
师资方面,更多学校的教师会跨校、跨区、跨学区流动,辐射优质教育服务。“很多区经过暑期的准备,很多的优秀校长、骨干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进行了区域内的合理的流动,到新的岗位。可能新学期您的孩子不管是在哪个学校,都能见到更多优秀的老师,提供给孩子更优质的课程和教育服务。”李奕说。
关于学习方式变化,李奕说,“每天放学后包括周末,同学们不用再赶着去上各种学科类的补习班了,可以在校内和小伙伴一起参与自己感兴趣的社团、素质类课程,在课后三点半到五点半的时间里有老师的指导帮助、同学间讨论可以完成作业。”
同时,李奕对中小学也提出了新要求,比如“要更加重视体育锻炼,防止自己变成‘小胖墩’,防止自己戴上小眼镜;另外在家要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要更多地关注生活实际和各种事物,多阅读多思考,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起来。”
此外,李奕认为,家校沟通将更加协调通畅。“面对‘双减’带来的变化,很多家长可能对是否该给孩子再报补习班,家长应该做些什么等,有一些困惑和彷徨。新的学期,您会看到孩子的学习和时间在校内得到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学校也会与您有更多的交流互动,共同服务孩子的健康成长。”李奕说。
本文关键词:双减政策作文,双减政策的目的和意义,双减政策的看法,双减政策出台时间,双减和双增政策。这就是关于《“双减”政策具体“减”什么,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为什么要“双减”)》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