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正月十五的来历,简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来历

11-13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正月十五的来历】,简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来历,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为什么正月十五叫元宵节,古人是怎么过元宵的?

元宵节的由来

古时将正月称为元月,将夜称为“宵”,所以正月十五也就叫“元宵节”。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大约起源于西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元宵活动,比如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子等习俗。

正月十五的来历,简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来历

说法一:汉文帝为平定“诸吕之乱”而设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的儿子刘盈称帝,因刘盈生性懦弱,导致政权被吕后掌握,刘盈死后,吕后独揽朝政,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并且吕后死后,吕氏家族想要叛变夺取刘氏天下。

刘氏宗室齐王刘囊听说吕氏的密谋后,起兵讨伐吕氏家族,于正月十五那一天彻底平定了“诸吕之乱”。平定吕氏叛乱后,汉文帝刘恒继位,便将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让大家张灯结彩,以示庆贺。于是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也就是“元宵节”。

正月十五的来历,简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来历

说法二:汉代祭祀“太一神”

汉代有在正月十五祭祀“太一神”的习俗。“太一神”也称“太乙神”,据说他主宰着人间一切,比如风雨、瘟疫和温饱等。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

正月十五的来历,简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来历

古代元宵节赏灯盛况

虽然古代没有现代这么漂亮的烟花,但古人过得可能比现在的我们热闹多了,估计今年因为疫情,年灯会或烟花都没有了吧。哎,既然不能热热闹闹过元宵,只能看看古人过元宵的盛况了。

正月十五的来历,简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来历

据说汉明帝(东汉)命令正月十五那一天皇宫和寺庙都要点灯敬佛,还命令普通民众也要在家门口挂上灯笼。为了让大家赏灯,还将当时实行的“宵禁”取消,《汉书》记载:“执金吾掌禁夜行,唯正月十五敕许弛禁,谓之‘放夜’。”

正月十五的来历,简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来历

隋炀帝时,还会在元宵节那天举行晚会,并且邀请外国来宾和使者参加元宵晚会。《隋书·音乐志》记载,那时的元宵庆典非常隆重,光表演者就有三万之多,奏乐者近两万人,搭的戏台有四公里,可以想象当时是何等盛况。如果能穿越过去看看,该有多好,那家电视台能将这盛况复原出来也好啊。

唐代时的元宵节更是热闹,为了让大家过好元宵节,特许开禁三天。据《大唐新语》记载,元宵节那天夜里,长安城要放三天的花灯。唐代诗人苏味道有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正月十五的来历,简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来历

宋朝时,人们除了挂花灯还放焰火,并且还有各种杂耍表演,大街小巷、茶坊酒肆都灯火通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百里灯火长夜不灭……

看到这里,我越来越向往古代了节日了,哪像现在除了晚会还有什么呢?

王安石元宵节的艳遇

相传王安石在进京赶考的路上,途径汴梁城时正好赶上元宵节。那一天,汴梁城非常热闹,到处挂满灯笼,他一边走一边欣赏两边的花灯。经过一家大户人家时,看到门口围满了人,他很好奇,就过去打听,这才知道,马员外家的女儿为了找到一个如意郎君,采用了对对联的方式招亲。

正月十五的来历,简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来历

马姑娘在门口的灯笼上贴出了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看后连连称妙,左想右想也没想出一个合适的下联,因为着急去京城考试,只得离开,不过离开的时候将这句上联默默记在心中。

到了京城后,殿试对王安石来说非常简单,他很快就答完交卷了。主考官看完他的试卷非常满意,于是让他立刻面试。王安石来到大殿后,主考官只出了半幅对子:“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听到这个对子,王安石马上就将招亲的那个对联对出,这样是何等的才思敏捷?主考官非常满意。

正月十五的来历,简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来历

王安石从返回家乡的时候,又经过汴梁城,马员外千金的对子还是没人对出,于是他便挥笔写下主考官的对子:“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马小姐看王安石不仅对得好,字也写得苍劲有力,便芳心暗许,于是马员外就招王安石为乘龙快婿。两人大婚之时,王安石金榜题名的消息正好传了过来,这正是喜上加喜,双喜临门啊。

王安石不忍欺骗新娘子,便把事情的全部经过一五一十都告诉了新娘子,于是便有了元宵佳节的一段千古美谈。

#元宵节#

2、正月十五的来历,简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来历

简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来历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将花灯与十五的月亮相提并论;“正月圆时灯正新,满城灯火白如银圆圆月下灯千盏,灼灼灯中月一轮月下看灯灯富贵,灯前赏月月精神今宵月色灯光内,尽是观灯赏月人”描绘的则是元宵节观灯时的盛景时至今日,花灯依然是元宵节的主角观灯,也还是元宵节的主要节日活动,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简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来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正月十五的来历,简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来历

简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来历

简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来历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将花灯与十五的月亮相提并论;“正月圆时灯正新,满城灯火白如银。圆圆月下灯千盏,灼灼灯中月一轮。月下看灯灯富贵,灯前赏月月精神。今宵月色灯光内,尽是观灯赏月人。”描绘的则是元宵节观灯时的盛景。时至今日,花灯依然是元宵节的主角。观灯,也还是元宵节的主要节日活动。

元宵节的起源和来历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又有一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是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本文关键词:正月十五的来历是什么,正月十五的来历和风俗故事,正月十五的来历简短,正月十五的来历简介,正月十五的来历作文。这就是关于《正月十五的来历,简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来历》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