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刘邦与刘太公关系,并不是他手下的文臣武将

04-30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刘邦与刘太公关系】,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刘邦与刘太公关系:刘邦当上皇帝后最怕谁?并不是他手下的文臣武将,而是一个老头子

刘邦夺得天下后,非常忌惮那些曾经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文武大将,生怕有一天黄袍会加在了他们身上,刘家江山易了姓。

毕竟,这皇位是在乱世之中,打打杀杀拼出来的,不像历代的帝位传承那么容易,于是,他毫不留情地诛杀了像韩信、彭越、英布等这些手握军队大权的武将。并且,对手中毫无兵权的文臣,他也是非常忌惮,于是,就有了萧何的“自污”保身和张良的激流勇退。

刘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保全自己的皇位,他最忌惮的就是这些手握重权的文武大臣,刘邦担心,大臣们有一天会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对他的皇位造成威胁,所以,他要清除皇位道路上的一切障碍。说起忌惮,其实,刘邦最应该忌惮的是刘太公其人,那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刘邦与刘太公关系,并不是他手下的文臣武将

不为别的,就因为刘太公是刘邦的父亲。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礼制长期以来使人们形成了一种思想观念,皇位传承也是如此。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历朝历代父亲死后儿子继位,代代相传,人们普遍的认为只有父亲当了皇帝,儿子才可能当皇帝,父亲对儿子有着很大的权力。

既然这样,那么,按道理来说,刘太公要想夺走刘邦的皇位也不是不可能。尽管这天下并不是刘太公打拼来的,但是,刘太公是刘邦的父亲,按照礼制,只要刘太公想要,这皇位转移到刘太公身上也是极有可能。所以说,刘邦最应该忌惮的就是父亲刘太公。

然而,从表面上看来,刘邦似乎毫不忌惮刘太公,相反,表现的非常孝顺,每隔几天就会去看望刘太公一次,对其毕恭毕敬,礼数有加,根本看不出来刘邦会忌惮自己的这个父亲。难道说,刘邦真的不在乎这个对他有着潜在威胁的父亲身份的刘太公吗?

刘邦与刘太公关系,并不是他手下的文臣武将

刘邦真的不在乎自己拼命厮杀来的江山吗?我们都知道,刘邦生性多疑,要说他不提防别人夺取他的皇位,肯定是不可能的。凭借着刘邦的性格,他怎么能容忍别人来干涉他的权力,怎么能容忍别人利用其父亲的名义来大做文章,对于此,他的心中比谁都有数。

其实,刘邦打心底里就一直在提防着刘太公,自从做了皇帝,就开始对刘太公非常孝敬,隔三差五就去朝见刘太公,次数有多频繁心里就有多提防。可能,有人会反驳:刘邦拜见父亲,这叫孝顺,咋叫提防呢?其实,端倪就出现在这里。

我们来对比一下刘邦当皇帝前后,对父亲刘太公的态度。刘邦当上皇帝时已经五十多岁,当上皇帝以前的五十多年里,他对父亲刘太公根本就谈不上孝道。刘邦年轻时就是一个无赖痞子,整日里在外面混吃混喝,游手好闲,从来不顾家。

所以,刘太公对这个不务正业的浑小子是没少生气,逮住就骂,更别指望他能够孝顺自己。这么不着调的人,咋一当上皇帝就态度大转变,对刘太公那个孝道还真让人敬佩。有的人可能会认为,这个很正常呀,尽孝道也得有能力,没有能力咋尽孝道,这种态度实在是不正确的。

刘邦与刘太公关系,并不是他手下的文臣武将

中华民族自古就提倡孝道,孝道成了人们的传统美德,尽孝是不分富贵或贫穷的,刘邦的孝心不是说只有大富大贵了才能表达出来。其实,刘邦对刘太公的不孝,不光体现在他当混混的时候,在后来和项羽的作战中,也体现了刘邦对刘太公非常的不孝。

当时,刘邦的老父亲被项羽捉了去,项羽威胁刘邦如若不投降,就把他的父亲活活煮死,谁知道,刘邦却说:“你我兄弟互称,煮死我父亲就是煮死你父亲,到时候别忘了分我一杯肉汤喝。”刘邦的厚颜无耻实在让人心寒,还提什么孝道。

有人说,刘邦这样回答项羽,是因为刘邦了解项羽这个人,相信项羽不会杀了他父亲。可是,我们知道,项羽当时坑杀20万秦军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区区一个刘太公他凭什么就不敢杀?可见,刘邦是真的没把他父亲的性命当回事,更不用说孝敬。

由此可见,刘邦当上皇帝后,对刘太公表现出来的孝道并不是真正的孝道,而是深深的提防。

刘邦与刘太公关系,并不是他手下的文臣武将

这件事情能更好的诠释这一说法,刘邦当上皇帝后,把一直以来总是骂他不争气的父亲刘太公接入宫中,有模有样的孝敬了起来。刘太公还真是有点忐忑不安,管家提醒刘太公,皇帝虽是你儿子,但是,天子是不能轻易给人下跪的,毕竟,你也只是他的臣子。

于是,刘邦再来拜见的时候,刘太公赶紧出宫门口迎接,刘邦心里很爽,就把刘太公封为了“太上皇”。刘太公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未曾为人君后来成为了太上皇的人,也是第一位在世就被尊为太上皇的人。

刘太公的身份和地位确立了,职权也就分明了,刘邦也不用因为礼制再去忌惮这个父亲身份的刘太公,也再不用提防老父亲会掌控自己夺来的大汉江山了。

参考资料:

【《史记》、《汉书》】

2、刘邦与刘太公关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儒家有三纲五常,三纲中的最后一纲在现代社会已经崩坏,除了四处走穴推广“女德”学堂的那帮骗子,没人执着于夫是妻的什么纲,家庭基本大法往往都是围绕女性构建。

但前两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历经两千年封建时代的洗礼,还是顺利的延续至今,存在即合理,说明这套自圆其说的理论能够深入人心,说服大家。

“君为臣纲”体现的是“忠”,“父为子纲”体现的是“孝”,当忠孝相遇、难以两全,谁是第一顺位?

关于究竟是“为国尽忠”与“堂前尽孝”谁更重要,古人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出不同的答案,但总体来说,牺牲小我、成全大我,是古代仁人志士更加推崇的格局。

三国时的名将朱灵最初是袁绍的部将,在攻打城池时,敌军把他的母亲绑在城头之上,朱灵仍旧下令攻城,城池攻下了,母亲却遇害,算是“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取忠也”的一个典型。

刘邦与刘太公关系,并不是他手下的文臣武将

汉高祖刘邦也是一个典型。不同的是,他最初的形象是一个“坏”典型。

楚汉相争时,两军对阵于广武一带,项羽把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放在了砧板上,勒令刘邦投降,再不投降就把他爸给烹煮了。刘邦事先跟大家商讨过,有充分的预案,并按照设计好的话术回答:

咱俩曾经结拜为兄弟,你煮我老爸,也就是煮你自己的老爸,既然你要煮你自己的老爸,我当然不会拦着你煮自己老爸,我不光不拦你煮自己老爸,我还恳求你,把你老爸煮熟了分我一口汤喝喝好不好啊大兄弟?

这句话成功的把项羽给绕晕了,最终有惊无险地保全了刘邦的老爸。

刘邦与刘太公关系,并不是他手下的文臣武将

刘邦称帝后直到第二年,还按照习惯,每五天去看望一下刘太公,见面时行的礼节也仍旧是原来正常的父子之礼,但有一天,这种惯例被刘太公的家令打破了。

家令相当于太公府上的管家,这位家令跟太公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地上也不能有两个君主。您家小三现在是当今天子,大家的老大,按理说,你在他面前也是臣子,天子见了臣子,您这臣子怎么还让天子拜见您呢。这事儿万一传出去,对他的威信很不好!”

太公一听,似乎很有道理,于是等下一次刘邦再来见他,他就捧着一把扫帚出门迎刘邦,见面还倒着走,刘邦大吃一惊,我爸这怎么突然罹患老年痴呆了?赶紧上前扶住他。

太公说,三儿啊,以后咱俩见面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你现在身份变了,已经是天子了。

刘邦回答,嗐!那是糊弄老百姓玩儿的,我还是你家小三儿!

刘邦与刘太公关系,并不是他手下的文臣武将

但转念一想,似乎老爸说的也有道理,怎么能两全其美呢?这难不倒刘邦,他很快的想出来一条开创性的变通之策,把太公封为“太上皇”,太公也升级成功,见面仍然是行父子之礼,根本就不需要刘太公下跪。尴尬?一点也不尴尬!

当然,这位家令也获得了汉高祖刘邦的赏赐,对合适的人拍出合适的马屁,被拍的人总是受用得多。

本文关键词:刘邦与刘太公关系怎么样,刘邦和刘太公,刘邦是刘太公第几个儿子,刘邦和太监,刘太公和刘邦谁先死的。这就是关于《刘邦与刘太公关系,并不是他手下的文臣武将》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