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诗词丨十首禅意诗词)

04-25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佛家的人生三境界】,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佛家的人生三境界:诗词丨十首禅意诗词,红尘修行,禅意人生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诗词丨十首禅意诗词)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修行偈颂》

【宋代】神秀大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致于经常为尘垢所染。

因此,要保持心的澄明清净,就必须“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即通过坚韧不拨的修习,才能渐次领悟到佛理而成为佛。

神秀的诗偈,形象地浓缩了佛家修持过程的三个阶段:戒、定、慧,这三个阶段体现着佛教基本世界观。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诗词丨十首禅意诗词)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登山者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就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但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诗词丨十首禅意诗词)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颂平常心是道》

【宋代】慧开禅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几句诗有着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一看就能明白。禅宗讲究顿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未开悟者呈现了以手指月的姿势。闲事,也即烦心之事。关键在于是否能在任何环境中都找到通往风花雪月的境界之路。

春天有百花,夏天有凉风,秋天有明月,冬天有白雪,风、花、雪、月这些在不同时刻都能象征着令人心境豁达之意的事物,便是开悟的人能够保持淡定从容的绵绵无绝之力。说白了就是:若心境豁达,淡定从容,不为琐事所扰,那每一天每一季都是好时节。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诗词丨十首禅意诗词)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

【北宋】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诗词丨十首禅意诗词)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妙色王求法偈》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

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大多数的男男女女,世间纠葛,总难离爱恨二字。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讲的是佛道修行,讲的是人的七情六欲,贪嗔痴念。

佛教修行更多的讲究反查自身,通过禅达到悟的境界。什么是禅?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身的“禅”,从现代人的观念出发,禅更具有广泛的含义,一花一木是禅,吃喝拉撒亦是禅,世间万物,莫不有禅,莫不有佛性真如。

禅是梵文“禅那”的音译,在梵文中的本意是“静虑”,通过瑜珈禅坐的方式澄心静虑,返观自身,去除爱恨纠葛,截断贪嗔痴念,从而消除一切外界加诸的影响,以人的本心去悟到世间万物的真理,去掌握无处不在的佛性真如。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诗词丨十首禅意诗词)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饮酒·其五》

【晋代】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世人多熟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有人则更喜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那天然、如璞玉一般的诗词直抒胸臆,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成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种意境更是每一个现代人毕生追求但却永远无法达到。

其实,有时候,我们应该让我们收拢身心,远离一些名利、物质、世俗的追求,心情自然会变得宁静起来,渐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将会更加真率,更为自然!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诗词丨十首禅意诗词)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桃花庵歌》节选

【明代】唐伯虎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车尘马足”只是富贵者的趣味,而花和酒注定与贫者结缘。如果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这两种人两种生活自然有着天壤之别,但换个角度去理解,那些富贵者须得时刻绷紧神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过活,而所谓贫者,却能多几分闲情,多几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实,更加轻松和快乐。

然而此中真义并非人人悟得,君不见“别人笑我忒疯癫”?而“我”,却不以为然:“我笑他人看不穿。”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昔日叱咤风云富贵至极的君王将相,如今又如何呢?不但身已没,势已落,连花和酒这些在他们生前不屑一顾的东西都无法奢望了,甚至连坟茔都不保。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诗词丨十首禅意诗词)

8.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西游记》乌巢禅师偈子

【宋代】吴承恩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正法合道,也就是正法和道原本就是一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没有道,舍本逐末的四处寻访也是白搭。

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里面说: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心外无佛,自己纯真的本性就是佛。把心治好,有清净正直的思惟,有善良的言行,有知足常乐的心态,我们的生活自然就能安稳祥和、幸福快乐。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诗词丨十首禅意诗词)

心底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退步》

【五代后梁】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底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不可否认,世界存在着不公平。有时候我们的退步,可能会让一些人得寸进尺,但小人得志,是永远笑不到最后的。人,任何事都容易学,而最难学会的就是宽容。人与人相互间碰撞的时机很多,有很多事都是在有意或无意间发生的。所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当然,宽容绝不是听之任之,也不是怯懦、放纵的代名词。忍让并不是不要尊严,而是成熟、冷静、理智、心胸豁达的表现。有句老话说的好:吃亏者长在,能忍者自安。所谓忍,不是忍气吞声,而是一种大度;退,不是怕而退,而是谦让宽容。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诗词丨十首禅意诗词)

菩提何来有证果,今日方知我是我

《水浒传》鲁智深偈子

施耐庵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说,即: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菩提何来有证果,今日方知我是我。即一旦放下种种执着,包括“放下”这一念也不生起,这时我们本有的清净自性或说佛心、如来藏,就得以显发。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此为做人与处世。在人生历程中,三个阶段交互错杂,时而看山是山,时而看山不是山,时而又看山还是山,反思过来,终于明白原来人生就是熬,需要更多历练,更多感悟。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诗词丨十首禅意诗词)

文章来源:诗词世界,版权归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声明:如有侵权,造谣,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2、佛家的人生三境界,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

儒家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无咎,意思就是不后悔,人生无悔,当一个人步入暮年,回望自己的过去能够淡然自如,内心平和,即是欢喜事,人生一世如果能够做到无怨无悔,实在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诗词丨十首禅意诗词)

儒家无咎

佛家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无漏,意思就是人生中没有漏洞,曾经有商人早先为谋取利益不择手段,做过很多坑蒙拐骗的事情,也因此获取了大笔财产,当他在晚年的时候感到内心不安有所亏欠,于是跑到寺院里面做布施,捐供养,想通过做这些事减赎之前的罪过,他虽然感到内心的罪恶感减轻了,但其实这都是自欺欺人所为。

你用坑蒙拐骗的伎俩赚来的钱那就是你人生的漏洞,不可改变,所以功过不相抵,假设功过可相抵,那么人人都去干坏事而没有心理负担,反正以后再做点好事就可以抵消之前的所为了,如果这样何其荒谬,伦理道德何以为继,普通大众和弱势群体何以固生?可悲可叹的是我们很多人曾经在人生路上漏洞百出,后来设法用修行去弥补漏洞,却未曾料到这分明就是永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若让自己的修行没有漏洞,实在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也因此难,方才是佛家的最高境界!

至于所谓的功能抵过,那是俗世中的王国,为了聚拢人心,搞出来的奖惩办法,后来只不过广为人知,才谬传至今!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诗词丨十首禅意诗词)

佛家无漏

道家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无为,即无违也,意思就是不要违背规律(规律即道)和良心,我们如果一切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能顺应天道规律而为,遵从良知道德而行,那便是达到了圣人的标准,如果能做到一半都实在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当年曾国藩苦修一生才成就“半圣”。

这个无为切不可望文生义简单的理解为对于一切事物无所作为,任其自由发展,那其实是无知而无为的体现。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诗词丨十首禅意诗词)

道家无为

大道本相通,儒释道三家到最后都殊途同归了,这个同源便是“无”,“没有”竟然比“拥有”重要,这又作何解释?

如果一个人身居高位手握重权,但是罹患重病,那么他肯定更愿意放弃权势去换取一个健康的身体,人生不如无权也无病,但是这可能发生吗?如果一个人很有钱,但是家庭不幸家人纷纷早逝,那么他内心肯定更希望散尽家财换得家人平安顺遂,生活不如没钱也没灾,但是这能够互换吗?

佛家的人生三境界,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诗词丨十首禅意诗词)

无为而为,无味无不为也

所以我们不能总是纠结于“有”,而忽略了那个“无有”有时候往往显得更加珍贵更为有价值,倘能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无病无灾,无痛无患,无忧无怨,无尘无垢,乃为生命的最高境界,人生在世不就是在追求这些“无有”吗?

舍得舍得,舍去那些不该有的,才能完满,如果能丢掉“贪嗔痴慢疑”与“怨恨恼怒烦”,那么不比得到无数更显得有价值和意义吗?

人的一生,前面是学习如何得到,后面应该学习如何舍掉!

本文关键词:人生三境界,佛家的人生三境界是哪三境,哲学上人生的三大境界,弘一法师人生三见原文,身上有佛光的女人。这就是关于《佛家的人生三境界,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诗词丨十首禅意诗词)》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