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原著西游记解读,老了重读《西游记》

04-22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原著西游记解读】,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原著西游记解读:老了重读《西游记》,才看懂4个生活哲理

鲁迅先生曾评价《西游记》说:“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年少时看电视剧版,只觉得人物鲜活,故事曲折,师徒四人斩妖除魔好不快活。

老了重读原著,才发现虽是一部神话小说,但却字字珠玑,处处是世故学问。

《西游记》中有4个人生真相,你不可不知。

01

唐僧:生离死别,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生离死别的命运自金蝉子投胎那天起,就笼罩在他身上。

他还没生下来,父亲就被贼人杀害,母亲也被强行霸占。

唐僧出生尚未满月,母亲就把他放在盆中顺江流下,机缘巧合之下在金山寺做了和尚,一直到十八岁。

《西游记》第九回中,寺内众人聚在一起谈玄论道,讲法说禅。

原著西游记解读,老了重读《西游记》

有一酒肉和尚被唐僧难住了,于是骂道:“你连父母是谁都不知道,你在这里作甚!”

唐僧听后跪在方丈面前痛哭道:“人生于天地之间,禀阴阳而资五行,尽由父生母养,岂有为人在世而无父母者乎?”

翻遍全书,发现这是唐僧罕见的一次脆弱。

但是他并没有萎靡不振,而是四处奔走为父母伸冤,结局中陈光蕊复生位居大学士,而母亲却选择了自缢而亡。

诗人白居易写母子别离说:“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原著西游记解读,老了重读《西游记》

不难想象,当时好不容易和家人团聚的唐僧,内心何其悲痛。

父子一场,母女一场,夫妻一场,都是前世的缘分,才换来今生的相守。

但这世间种种生离死别,如潮涌潮退,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你所爱的人,会一人接一个,从你的身边悄然离去。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人生是自己的,熬过苦难,你才能看到光照进来的地方。

唐僧熬过了和父母生离死别的苦痛,留下了更加坚硬的内核,才有了那个西行路上一往无前的三藏法师,永生佛门。

原著西游记解读,老了重读《西游记》

02

悟空:跌倒不是失败,爬不起来才是

《西游记》在开篇说的就是猴王出世:“有一块仙石,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一只天生天养的猴子,从不知道个怕字怎么写,为了追寻心中梦想,他远渡重洋拜菩提为师。

尚未佩妥剑,转眼便江湖。渡海过江、翻山越岭他都不曾退却,菩提祖师对他每一次的考验他也是心甘情愿....

很多人只记住了取经的九九八十一难,却忘记那只年轻的猴子在取经之前受过的苦和难。

原著西游记解读,老了重读《西游记》

学艺归来的悟空自命不凡,结果轻而易举地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下整整五百年。

悟空开始懂得自己并非无所不能,人生也不会是一帆风顺,谁都会有失败落寞、身处低谷的时候,但他从来不服输。

跌倒了,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继续往前迈步。

取经路上又何尝不是,被戴上了紧箍咒,三打排骨精被唐僧赶走,遇上青牛精救不出唐僧....还好他都熬过来了。

一次次跌倒又爬起,所以在大雷音寺里,悟空才能被封为斗战胜佛。

作家莫言说:“挫折,往往是成长的加速器。”

真正的强者,经受得住岁月的洗礼,而后在失败中浴火重生。

原著西游记解读,老了重读《西游记》

03

八戒:爱而不得,才是人生的常态

猪八戒是天庭风光无限的天蓬元帅,掌管着天界的八万水军。

蟠桃会上,他借机向心仪的嫦娥表白,失败后醉酒误入广寒宫,因调戏嫦娥被玉帝贬下凡间。

被贬下凡,八戒委身高老庄时,也只想着和自己喜欢的高翠兰在一起。

原著中有一个细节,说曾经的天蓬元帅,娶妻之后连酒也戒了,只吃素。

原著西游记解读,老了重读《西游记》

刻板印象中八戒总偷奸耍滑,他岳丈高老却说:“一进门时,倒也勤谨,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昏去明来,其实也好。”

耕田耙地,种麦插秧,这些事情八戒都做了。

只是猪妖的身份暴露,他就成了人人喊打的妖怪,还要加个强娶良家女子的罪名。

高老到处找人收服猪八戒,曾经的美娇娘脸上也全是恐惧厌恶。

后来,他与高老庄道别,踏上了取经之路。

很多人为了一段感情,宁愿委屈自己,觉得只要自己做得更好,付出更多,就能感动对方,收获爱情。

但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太多关系走到最后也不过是相识一场,爱而不得更是人生常态。

张小娴说:“无论你有多好,总会有不珍惜你的人;幸好,到了最后,所有不珍惜的人,都会成为过去。”

真正的爱,从来都是不能勉强的,承认自己的爱而不得,而后好好爱自己,相信未来会遇上对的人,珍惜你的好。

余生还长,和那个欣赏你、包容你、理解你的人在一起。

原著西游记解读,老了重读《西游记》

04

沙僧:你的强大,来自你的孤独

从卷帘大将到被囚流沙河,沙僧始终在孤独中坚守,等待唐僧来救他脱离苦海。

要知道,沙僧还要承受每七日飞剑穿胸的酷刑,在流沙河的孤独时光里,沙僧成长是最快的,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一人承担。

师徒四人中,沙僧的存在感也是最微弱的,并非是他的出场时间较少,而是因为他的沉默,他一直是个最普通的“跟随者”。

他总是安静的挑着担,走在最后面,不喊苦叫累、不闹脾气、不说散伙,有妖怪来了就打,打不过就被抓,被抓了就等两位师兄来救,然后继续往前走。

这西行取经的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记下的是他们的精彩绝伦,修炼的却是你的心志弥坚。

沙僧,这一路上,可孤独?

他说:“且自换肩磨担,终须有日成功也。”

他说:“宁死也要往西天去,决不干此欺心之事。”

原著西游记解读,老了重读《西游记》

沙僧的强大,来源于他享受孤独的姿态,他现在的名字,是超脱轮回的金身罗汉。

有位作家说:“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人生,有些路,只能自己走;有些事,只能自己面对。

孤独,从不可怕,人越孤独,越优秀。

生活道路上,人人都是“取经人”。

如何能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求得“真经”?

拨开神话的外衣,留给世人的正是这一句话: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有些磨难,不过是未来惊喜的铺垫;

有些失去,不过是为了更好的回归;

有些孤独,不过是等待转角的光明。

从前的日子,是苦是甜,是福是祸,不去计较,不去抱怨。

来源:儒风大家

作者:儒风君

编辑:浅浅

2、原著西游记解读,读懂西游记原著

小时候,我们都看过电视剧版的《西游记》,那时只对其中栩栩如生的人物,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百看不厌。

长大后,回到书本看原著,才发现,它讲的是我们的人性和人生。

01

  • 聪明人多敛藏,愚钝者常炫耀。

在《西游记》第二回中,菩提祖师瞒着其他弟子,将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以及飞举腾云之法等都传给孙悟空。

有一天,众人在松树下,有人套悟空的话说:“师父交给你的躲三灾变化之法,可都会么?”

谁知悟空得意地笑道:“不瞒诸兄长说,一则是师父传授,二来也是我昼夜殷勤,那几般儿都会了。”

为了证明自己,他立马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棵松树。

就在大家都在拍手叫好时,惊动了菩提祖师。

菩提祖师知道后,叫来孙悟空对他说:

“我问你弄甚么精神,变甚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

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

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于是菩提祖师一怒之下,将孙悟空赶走了。

当时孙悟空心里还有些不服,并没有体会到此中的良苦用心。

直到在第十六回中,孙悟空跟随唐僧到观音寺暂住一晚。

就在寺院里的老僧拿出自家的宝贝与唐僧观赏时,反问了唐僧,老爷至上邦来,可有什么宝贝,借与弟子一观?

原本唐僧推脱到:“可怜,我那东土,无甚宝贝,就偶是,路途遥远,也不能带得。”

但孙悟空立马说:“师父,我前日在包袱里,曾见到那件袈裟,拿与他看看如何?”

当时唐僧叮嘱,切不可将宝物露人,但悟空以为自己本事大,不会出岔子,结果老僧见后,起了邪念,想据为己有。

最终袈裟又被黑风山怪窃走了,幸好菩萨相助,才将其取回。

有一句话说:“聪明人多敛藏,愚钝者常炫耀。”

无论是钱财,还是名利,亦或优于他人之长,人都要尽量学会低调,不要故意去显摆,卖弄和炫耀。

因为人性常常经不起诱惑和考验,若你引起了他人的嫉妒之心,就会为自己招来无数麻烦和祸患。

原著西游记解读,老了重读《西游记》

02

  • 勿以小恶弃大美,勿以小怨忘大恩。

或许,许多人对猪八戒的印象,就是好吃懒做。

其实在原著里,他是个很勤快,也很踏实,肯干的人 。

在第二十八回中,高老庄有一户人家,生了三个女儿,这个老人想要找个养老女婿,指望他撑门抵户,做活当差。

三年后,有一个汉子,就是猪八戒,说是福陵山上人家。

上无父母,下无兄弟,老人见他是个无牵无绊的人,就招他与自己的三女儿翠兰结为夫妻。

自从猪八戒进了门后,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昏去明来,其实也好。

唯有一些小事,让老人不满意。

比如猪八戒长得丑,食量大,又会飞沙走石,有点吓着周围的邻里。

于是老人就为了外人的评价和眼光,也因为嫌弃猪八戒身上的缺点,四处请道士去降服他。

但听了老人的话,就连唐僧也替猪八戒说好话:“只因他做得,所以吃得。”

而孙悟空在了解真相后,也替猪八戒打抱不平地说:

“你这老儿不知分限。那怪也曾对我说,他虽是食肠大,吃了你家些茶饭,他与你干了许多好事。

这几年挣了许多家资,皆是他之力量。他不曾白吃了你东西。

他是一个天神下界,替你把家做活,又未曾害了你家女儿。”

后来,猪八戒随唐僧,去到西天取经。

直到走时,猪八戒也没有为难老人,更没有带走分毫,为高家挣来的家业。

只是在临走分别时说:“丈人啊,我的直裰,昨晚被师兄扯破了,与我一件青锦袈裟;鞋子绽了,与我一双好新鞋子。”

曾国藩曾说过一句话:

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许多时刻,我们最常犯的错,就是因为一点错,就忘了别人所有的好。

其实,在这个世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有时,我们对他人的指责和抱怨,常常因狭隘和偏执。

有时,我们对他人的不容忍和不待见,也常常因计较和挑剔。

原著西游记解读,老了重读《西游记》

03

  • 吃饭七分饱,待人七分好。

众所周知,唐僧既是孙悟空的师父,也是他的恩人,若没有他,孙悟空还压在五指山下。

但我们会发现,虽然孙悟空也有赌气,出走之意,但他从始至终,对唐僧那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但唐僧对这个处处护自己周全的孙悟空,仿佛并没有太多怜爱,反而是百般的挑剔和刁难。

在第六回中,唐僧和孙悟空在行走途中,遇到了六个强盗,威胁他们留下马匹,放下行李,不然就会取其性命。

但当孙悟空,将这些人一一打死时,唐僧却不体谅孙悟空此举,是为了保护他,不得已而为之。

责怪孙悟空到:“出家人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不分皂白一顿打死,全无一点慈悲好善之心。”

无独有偶。

第二十七回中,师徒们行到嵯峨之处,唐僧道:“悟空,我这一日,肚中饥了,你去那里化些斋吃。”

孙悟空陪笑道:“师父好不聪明。这等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有钱也没买处,教往那里寻斋?”

唐僧此时心中大为不快,他责备悟空懒惰。

悟空当时很委屈,因此这一路走来,其实自己才是那个又受气,又受累,还处处不讨好的角色。

但既百口莫辩,他只得硬着头皮出去。

其实,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唐僧最依靠的人是孙悟空。

但他最不怜惜和体谅的人,恰恰也是孙悟空。

有一句话说“吃饭七分饱,对人七分好。”

有时,我们的掏心掏肺,换来的是对方的变本加厉。

有时我们的披肝沥胆,换来的却是对方的肆意妄为。

其实,人往往能够伤害的,都是在乎自己的人。

因为我们吃定了他们的不离不弃,所以才会肆无忌惮地去折磨和伤害他们。

也因为我们吃定了他们的无怨无悔,所以才会露出人性最坏,最自私,最不讲理的那一面。

原著西游记解读,老了重读《西游记》

04

虽然《西游记》是一本神话小说,但它放在现实中,处处是学问和智慧。

我们读书,其实是在读人,更是在读人性。

在唐僧身上,我们看到了坚定执着,也看到了懦弱和挑剔。

在八戒身上,我们看到了憨厚忠实,也看到了世俗的偏见。

在悟空身上,我们看到了勇敢,也看到了爱炫耀和强出头。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读懂一本书,也就读懂了往后的生活。

本文关键词:西游记原著的深意,西游记权威解读,原著西游记解读图片,西游记全面解析,原著西游记解读完整版。这就是关于《原著西游记解读,老了重读《西游记》》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