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服饰资料,感受中华美学与哲学力量
关于【汉朝服饰资料】,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汉朝服饰资料:汉服的千年史话,从服饰的变迁,感受中华美学与哲学力量
引言
受古装文化作品影响,以汉朝古装为代表,古代服饰得到不少年轻人追捧,熙熙攘攘的街头,人头攒动的景点,都不缺乏汉服的身影。有心者更是积极举办漫展,来一场传统文化的交流。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三礼”中亦有文化记载,上到文武百官,下到中下平民,服饰方面都有相应的服饰讲究。
《周礼·春官·司服》中记载:“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冕……祭群小祀则玄冕。”
一、汉代服饰的分类
中国古代女性服饰可分为:首服、体服(主服)和足服三个部分。虽然样式繁多,大体可分为上衣下裳制与衣裳连属制。
西周以前,服饰主要为上衣下裳制。上身的服装称之为“衣”,下身的服装称之为“裳”。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上衣与下裳连为一体,并成一件衣服,这种衣服就叫“深衣”。
深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代表服饰。对于其特征,不少文献都有所记载。《礼记·深衣》中注释:“所以谓深衣,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遂,故谓深衣。”
简单说来就是,续枉钩边不开衩,腰身为一体。深衣上身合体,下裳宽大,长至足踝或长曳及地,在战国时期,无论是男女老少,还是文武百官,皆是着深衣出户,而深衣也符合当时人们随地而坐的生活习惯。
到西汉时期,女性服装又有新发展,最明显的地方就是衣裙部分,将衣裙裁剪成三角形,上宽下窄。因为其形状如倒“圭”(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故将其称之为“袿衣”。
在顾恺之的《烈女图》中,就详细提供这种服饰的视觉图,服装上宽下窄,三角形的衣裙数层叠加在一起,绕体一周就像燕子的尾巴一样。随着人体的走动,衣裙部分会随着步履自然飘动,其形体上看十分华美,故得美名“华袿”。
另外一种服饰就是“襜褕”,又称之为袍服,同深衣一样,襜褕也是“被体深遂”,但它在衣裾的开法上有所不同,该袍服内有一种棉絮内衣,在内衣外再穿上一层罩衣,如此这般才合乎礼仪,而妇女们为了使得服装更美观,往往会在领、袖、襟、裾等部位坠上缘边。
久而久之,袍服也就成了礼服,在汉朝该服装被普遍应用后,袍服也成朝廷唯一指定工装,连皇帝也要穿袍服。后来到隋唐时期,其形制有所改变,交领变为圆领,衣袖由宽变窄,衣长缩至小腿肚,规定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下服绊,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以青。后世又在此基础上不断细分。众多宫廷壁画、陶俑、木俑出土文物上,都能够看见身穿袍服的人物形象。
衫,产生于东汉末年,一种没有衬里,衣袖宽大、无“袂”及“祛”,对襟露颈,夏季服用之单衣。魏晋南北朝时受少数民族胡服影响,其衣袖、衣身逐步变窄,直到盛唐。这时期有官职者燕居服用,无官位的士人礼宴时可服用一种以白绾布制成,并在膝盖附近施加横禰的衫,称为“斓衫”。贫民百姓为了活动方便,通常将衫的胯部位置前后左右分衩,称为“缺鹘衫”。
在从晚唐、五代时期,宽袍大袖又开始流行,政府每不受禁,一些官吏只得在自己管辖地对此稍作放松,以顺民心。这时期的妇女衣衫薄如蝉翼、似烟非烟,柔弱的肌肤隐约微露别有一番韵味。
二、汉代衣服的配饰
一套完整的汉服装扮,自然也离不开饰,这里的“饰”是指与汉服上衣、下裳有关的衣饰配件。如披饰、腰饰等,是整体汉服的点睛之笔。除本身所具有的装饰作用外,在汉服中还常作为身份的象征,昭示服用者的品第等作用。披肩,又称“披领”。一种披在肩上的服饰战国时期就已出现。
通常用厚实质料制成中间开口、领前直襟的方形、圆形或菱形服饰,与幼儿用围涎样式相似。披肩是汉服中既具有使用价值有兼顾装饰效果的典型服饰样式之一,由于古代女子的礼服有绣有镶不易拆洗,时间久了领口的污渍会影响美观,用披肩来解决这一问题既便于清洗又强化装饰意味,故人们喜爱传承久远。
尤其在汉代男女均喜服之又称“绕领”、“裙”、“帔”等。到了隋唐时期,服帔者逐步减少成为乐舞歌伎表演服饰。五代时期出现了前后两头为如意式样的披肩—“云肩”,并广泛流行直到明清,成为了汉服中较为重要衣饰配件
披帛,古代女子搭在肩背、绕于双臂的一种长帛巾。起源于中亚地区,秦汉时传入中国,通常以嫌帛等轻薄面料制成,仅为殡妃、歌舞伎服用。
隋唐时期逐步广泛流行,唐开元后传入民间成为古代女子,汉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又称“被子”或“被”,晚唐以后才称其为“披帛”,此前一直以“领巾”为之直到北宋初期一些地处偏僻山区的百姓仍难改此称谓。
霞帔,南北朝时已出现,盛行于南宋,明代依旧沿用,与唐代女子流行的“霞帔”名称相同而形制有别。据宋陈元靓《事林广记·服用原始·霞帔》载:“开元中令王妃以下通服之,今代霞帔非恩赐不得服。”
可见其初为宫中命妇常服形制,后逐步赐予宫外命妇服用,是古代贵族妇女环绕肩、颈披挂于胸前的长条形帛带,通常披端各垂一颗金、玉坠子,通体彩绣、制作精美、明艳如霞,故此得名。
作为命妇礼服,霞帔从出现就一直是贵族女性身份地位的象征,到明清时普通妇女在一生中才可有两次“假借”的机会,一次在出嫁时日,一次在入殓之时。
但清代的霞帔已与前代有很大区别,放大布幅宽度,加缀后片形成背心的样式,胸背中心缝缀“补子”被坠变为流苏。这种样式传至民国,依旧盛行不衰,每到大婚之日均以凤冠、霞被盛装示人。
带,由于汉民族传统的服饰宽大舒展没有纽扣维系,于是带就成为中国古代汉服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长久流传、不断发展,形成了名目繁多、样式多变的服饰配饰之一。
从类别上分有:大带、鞶带、钩络带等;从材质分有:丝带、玉带、皮带等;从使用部位分有:腰带、骻带、襟带等;可谓琳琅满目、品类繁多。
由于先秦以来,带的色彩、装饰纹样一直是人们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无论其作用是实用还是装饰,都必须严格按照各自身份服用,故历代贵族礼服通常要使用两种腰带:
一种是用布帛制成的“大带”用以束腰,第二种就是皮革制作的“革带”,用以系佩各种各样的外挂饰品来彰显自己的品第。
绶,是用丝编结成的条形饰物,先秦时期称为“组”,常用来系结佩戴物品。秦代根据绶的不同颜色、长短划分等级,建立官印结绶制度,从此成为政治权利与社会地位的象征标志。
汉代是汉民族产生、汉服确立的封建社会成熟期,除了在冠巾、服装以及腰带上明示身份地位外,还在前朝绶印制度的基础上对其长短、颜色及织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使佩绶人的身份地位一目了然呈现于世。
仅仅是通过衣服饰品的介绍,想必大家不难看出汉服的品类形制的讲究和复杂,如果是用单一的品类去界定和分析是远远不够的。
汉服整个的衍生发展系统纷繁复杂,不仅借鉴了许多少数民族的服装设计理念,也体现了中国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世界服装史上重要的资料和力量。
三、汉服的内在美
说完了汉服的“外”,我们再说说汉服的“内”。
汉服,自确立就兼顾着实用与审美两方面的功能。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实用功效,它们不分伯仲都是汉服美的基本构成要素。
法国美学家苏丽奥就曾说过:“一种产品只要明确地表现了它的实用功能,那么它就具有美。”
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汉服的的款型、用料产生了“一刚一柔”鲜明的南北差别。因为南方气候温暖潮湿,人们多以棉、麻、丝为着装用料,样式柔和细腻、流畅飘逸,展现出来的是“柔”美。
北方地区寒冷少雨,服饰材料也因地制宜,多采用动物毛皮、呢料、锦缎等保暖性强的面料以抵御寒冷,其服装样式就显得厚重粗犷、宽大奔放,展现出来的是“刚”美。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汉服的艺术魅力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形成了实用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
从功能方面分析,因为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而引起的社会等级与制度变革,又使汉服蒙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在一定的程度上又左右着汉服各等级、职责不同形制的演变趋势,对汉服造型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历朝历代的文职官员服饰均宽袍广袖,儒雅中透着浓浓的书卷气,而武职官员的实战服饰干练、英武,通常采用短款、束袖、下裳为裤的形式,这与其实际作战功效有很大关联,呈现的是一种简洁、明快的实用之美。
可见汉服的实用美具有很强的社会实用性,它是构成汉服美的基础与核心,是凌驾于其它各种构成汉服美的形式之上的因素。
汉服的造型从确立到消失,几千年来无论历经多少变化与发展,其用平面剪裁通过分割、叠积、组合而形成的上衣下裳、宽袍大袖、交领右衽、绳带系结、衣缘镶边等形象特点始终遵循效法自然的哲学理念。
汉服造型美存在于内在和外在两种表现形式的结合展现。首先以内在为例,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二元相遇,在运动变化中达到阴阳平衡、刚柔兼济的理想完美状态。
《周易·泰卦》载:“上下乾坤”意思就是阳气上升、阴气下沉,阴阳交和才可天地万物吉祥通泰;三阴三阳,又有阴阳持平之感,下卦为内、上卦为外,从而达到外柔内刚之美。衣为阳、裳为阴,阴阳调和、刚柔并济。
汉服的造型美正是通过上衣下裳的这种外在造型形式对中华文明传统美学思想的内在形式的表达与体现。
人们对色彩具有天生的敏感性与感受力,其中色彩的感觉也是美感最大众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汉服在这个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一得以确立就与颜色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色彩在汉服中所产生的影响力是最直接和纯粹的表现手法,它除了可以通过一整套完善的服色体系准确无误的昭示出服用者的身份、地位之外,在色彩搭配及运用上也极为精细、考究。
它不仅向人们标明其实用功能,同时还向世人展示汉服本身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与美学价值。
《周礼·考工记》载:“画绩之事,杂五色……青与白相次之也,赤与黑相次之也,玄与黄相次之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为之能,黑与青谓之献,五采备谓之绣。”
统治中国人数千年思想精神的儒家极力推崇周时建立的“五色”体系。
在强调色彩尊卑等级不可混淆的同时,还将“比德”作为其色彩美学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认为色彩的美取决于人的美德,强调从颜色的展现中去体味和发现人格魅力,赋予了色彩人性化的内涵。
从中华古代传统礼文化的视角去审视汉服,其宽博大气的服饰形象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理念的完美展现。
汉服造型从确立到消失几千年来,无论历经多少变化与发展,通过平面剪裁所形成的交领右枉、广袖长袍等宽博大气的形象特点是完成人们对和谐、自然、中和等理念的认可。
李泽厚先生曾把中国文化评价成一种审美型的“乐感文化”,他说“审美而不是宗教,它不以成为文化为最高目标,审美是积淀着理性的感性。这就是特点所在。”
结语
汉服从伦理道德延伸到审美,从顺应服从到审美意识升华,这正是汉服文化的本质特色。一方面其整体形象反映了中华民族崇尚礼仪制度、顺应天道王权的思想理念,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汉服中所蕴涵的宽厚仁爱、谦虚谨慎、含蓄、自然、向往和平的人文精神。
2、汉朝服饰资料,34衣冠上国
现在上街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人穿着汉服出门,不得不说真是特别好看了。有人问,汉服是不是就是汉朝的衣服?
并不是哦,汉服,全称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包括但不限于汉朝服饰。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汉朝服饰的由来与种类。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汉朝服饰的起源:
蔡邕在《独断》中说道:"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这句话的意思是,汉服定型于周朝,传承于秦朝,到了汉朝的时候,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冠服体系。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所以在传统观点认为,汉服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黄帝时期。
只是在殷商时期,冠服制度才初步建立,到了周朝之后,服饰制度才逐渐完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个称号叫做"华夏",比如现在很多都称中国人为"华夏儿女"等。
《尚书正义》注:
"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而《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则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这里面的"中国"与"华夏"是一个概念,由此可看出,中国古人对于传统服饰十分看重,而"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也成为了中国的美称。
汉朝的冠服制度,大都承袭秦制汉朝服饰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备的规定。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
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
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深衣汉代妇女的礼服,仍以深衣为主,通过色彩、花纹、质地、头饰、佩饰等来表明身份的不同。这时的深衣已与战国时流行的款式有所不同。
其显著的特点是:汉代女子所穿的深衣,长可及地,衣摆一般呈喇叭状,行走的时候不会露出鞋子。由于衣服通身紧窄,能够把女子身体的曲线美很好地凸显出来。
除深衣外,还有一种服装叫"袿衣",样式大体与深衣相似。因为在衣服底部由于衣襟绕转形成两个上宽下窄形状像刀圭的装饰,故而得名。是汉代宫廷贵妃礼服。
直裾下摆部份剪裁为垂直,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没有缝在衣上的系带,由布质或皮革制的腰带固定。
直裾起初是一种非正式装扮,古代的裤子大多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然后用带子系于腰间,若不用外衣掩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
但是,随着汉代服饰的日益改善,有裆裤出现,直裾逐渐普及,最终并替代了深衣。
襦裙汉代妇女仍沿用战国时的襦裙配套穿着的习惯襦裙一直是中国古代妇女的主要装束。襦是一种短衣,长至腰间,穿着时下身配裙。
襦裙是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上衣叫作"襦",长度较短,一般长不过膝,下身则叫"裙",下裙以素绢四幅连接合并,上窄下宽,腰间施褶裥,裙腰系绢带。
汉代女性服饰在穿戴方面要注意的几个特点:
1、 着外衣时, 由于领大且弯曲, 必须要显露出中衣的领型。
2、 应用白色做里子。
3、 袖宽为一尺二寸。
4、 衫无袖。
5、 裘朝外。
6、 腰带是衣裳之间显要的装饰物。
汉代的织绣术已经很发达, 民间的妇女普遍掌握了刺绣技术, 她们喜爱将此用在各种服饰中来表达爱心和情感,在很多出土的文物中如香囊、 手套、 靴底甚至袜子上都能够发现。
本文关键词:汉朝的服装样式,汉朝服饰的来历和特点,汉朝服饰资料简介,汉朝服饰资料大全,汉朝的服饰是什么样子的。这就是关于《汉朝服饰资料,感受中华美学与哲学力量》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