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粮食储存技术大全,普通家庭怎样储存粮食和食品

04-09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粮食储存技术大全】,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粮食储存技术大全:普通家庭怎样储存粮食和食品,可以确保一家人的日常饮食?

普通家庭平常在家做饭,所需要的食材包括谷物、肉类、海鲜、蔬菜、蛋奶制品、油脂、加工食品、饮品以及调味品。缺少这些,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一、谷物类粮食

粮食储存技术大全,普通家庭怎样储存粮食和食品

谷物类粮食,如大米、白面粉、玉米面、小米、黄豆、鹰嘴豆、眉豆、红豆、黑豆、豌豆、大麦粒等谷物。买回来后,最好先干燥处理后,分放在密封袋中,低温干燥的地方,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豆类可以放在带盖玻璃瓶中,最好放有干燥剂,这样可以保存一年以上。

大米、面粉因为经过加工,保存时间相对较短,家庭储存量最多不超过12个月的量。而全谷物,比如带皮的豆类,如黄豆、鹰嘴豆、红豆、绿豆、豌豆、干玉米粒、高粱、鲁冰花豆等可以保存数年,有些可以保存3到5年。所以,最好一次多买一些。此外,豆类有时可以替代肉类,是补充人体需要蛋白质、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优良食材,可以作为重点储存粮食。

粮食储存技术大全,普通家庭怎样储存粮食和食品

已经加工好的食品如面包、馒头、花卷、包子馅饼、油条、油饼、蛋糕类等加工好了的食品,如果存储时间超过3天,要放入冰箱冷冻保存,但不要超过6个月。有些可以做成干制品如干面包粒、干馒头粒等,这样可以短期室温保存或真空包装后室温保存。面粉可以做成饼干,也可以增加保存时间。

二、肉类

新鲜肉类必须冷冻,一般家庭难以大量存放。可以保存一部分新鲜肉类冷冻,一部分通过加工,如腌制、熏、烤等加工处理,提高储存量。

粮食储存技术大全,普通家庭怎样储存粮食和食品

新鲜肉制成腊肉、腊肠、风(烘)干肉、酱肉、叉烧肉、肉肠、午餐肉以及肉干等,体积大量缩小,便于存放和保存。

粮食储存技术大全,普通家庭怎样储存粮食和食品

烤肉、腊肉、熏肉制成后,塑料袋密封包装好,放入冰箱冷藏,最多一个月;冷冻最多12个月。如果是真空包装,可以放在较低的室温,保存时间最多为一年。

三、海鲜类

大型鱼类可以分割成小块,用薄膜包装好后放入冰箱冷冻保存,不能超过六个月。

粮食储存技术大全,普通家庭怎样储存粮食和食品

海鲜类食材,除了放入冰箱冷冻保存,还可以通过腌制、风干、烘干、做成海鲜酱、熏鱼、咸鱼、鱼干等,放入冰箱冷藏。比如,贻贝可以做成淡菜,如果进行真空包装后,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存放,最多保存一年。

四、油脂类

炒菜用的油脂,打开包装后,应该尽快食用,最多不超过3个月。而密封的油尽量在保质期间食用,大部分的食用油的保质期是12月到18个月。已经打开包装的炒菜油,不宜超过6个月的量。

五、果蔬干菜类

1.新鲜叶子蔬菜:可以通过风干、烘干、烤干、盐腌、糖渍、醋渍、干燥等多种方法,制成干菜或菜粉,如白菜干,菠菜粉、糖醋蒜、糖姜、梅干菜等等。

粮食储存技术大全,普通家庭怎样储存粮食和食品

2.块根类蔬菜:泡渍、盐渍、烘干、油炸等方法处理。如可以做成泡菜、酸菜、萝卜干、酸黄瓜、洋葱酥、红薯干、土豆片等。

3. 果实类的蔬菜比如番茄,通过煮熟可以做成番茄酱,或榨成番茄汁,放入冰箱冷冻保存。

4. 水果:可以做成果酱、果干、糖渍果脯、密封罐头或真空包装蜜饯等。

5.干菜:家庭中可以适当储存一些干菜如:木耳、香菇、金针菇、海带、紫菜、干蘑菇、笋干等。这些干菜可以搭配新鲜蔬菜或肉类做出可口的菜来。

粮食储存技术大全,普通家庭怎样储存粮食和食品

六、蛋奶类

鲜奶不易存放,可以买一些奶粉、蛋白粉等干性食品,可以存放1到2年。鸡蛋可以腌制成咸鸡蛋、鸭蛋、皮蛋或干燥制成蛋白粉、蛋黄粉等。鲜牛奶可以制成黄油、奶酪、奶粉等耐存储的食物,但是加工好的奶制品,也需要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冻,可以保存一年。

七、调味品类

粮食储存技术大全,普通家庭怎样储存粮食和食品

家常做菜,离不开盐、酱油、醋、胡椒粉、花椒粒、八角粒、干辣椒、辣椒粉、辣椒油、咖喱粉、孜然粉、豆瓣酱、辣椒酱、甜面酱、蚝油、豆豉等调味品。调味品的保存期一般较长,购买时,要检查保质期,打开包装后,要密封保存,最好用带盖玻璃瓶保存。

八、饮品类

瓶装水、桶装水的保质期长,碳水饮料的保质期较短。因此,瓶装水可以多存。

九、加工食品和罐头食品

加工食品和罐头食品的保质期长,食用方便。家庭可以适当储存一些,比如吞拿鱼、鸡肉、沙丁鱼、火腿、青豆、玉米粒、番茄等罐头食品。同样也要注意保质期。在吃加工食品和罐头类食品,要和新鲜肉类蔬菜搭配,以平衡营养。

粮食储存技术大全,普通家庭怎样储存粮食和食品

【最后】

食物通过加工处理,可能减少其中的水分、避免空气中的有害细菌的污染,以达到延长食物的保质期的目的。在家做饭时,要合理搭配存储的食物,做到荤素搭配、粗细搭配、新鲜食品和加工食品搭配,避免单一长期大量吃一种食物。存储的食物,要经常检查,以确保在保质期内食用。

#食物储存##搜索Plus第三期计划#

#战役食品#

2、粮食储存技术大全,粮食储藏技术管理

一、储粮概念

粮食储存技术大全,普通家庭怎样储存粮食和食品

1. 什么叫粮油储藏?

粮油储藏即粮油保管,是指粮食、油料和油脂在离开生产领域,尚未进入消费领域,而在流通领域的停滞,它是粮食流通中间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 什么是粮油储藏工作?

无论何种粮油都要有日常的管理,这种管理工作就是粮油储藏工作。粮食储备是国家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保障市场正常流通的重要保证。因此,国家储备粮油是储藏工作中所要研究的中心课题。

3. 粮油储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粮油储藏的主要任务是:尽量保持粮食的原有品质,采取一定措施减少不应有的储藏损耗,节约保管费用,为企业建设积累资金。粮油安全储藏的基本条件是干燥、低温、密闭。

4. 为什么要进行粮油储藏?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必需品,国家建设、人民生活都离不开粮食。粮食储藏对粮食的及时收购、按时调运、准备加工、保证供应,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粮食储藏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粮食储藏是保证流通顺利进行的手段。粮食形势和粮食价格对市场、社会的稳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粮食储藏好像水库,如果没有一定的储藏量,粮食流通市场就像流水一样会被中断。因此,搞好粮食储藏,管好“蓄水库”,才能保证市场供应和粮食流通顺利进行。

第二,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俗话说“肉禽蛋鱼”是用粮食换来的,说明粮食与人民生活的密切程度,同时粮食也是食品、医药、化工、酿造等很多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原料。人民日常生活、工农业扩大再生产都是以粮油作为生活、生产的基础,如果没有粮食储藏,日常生活与扩大再生产就无法保证。

第三,粮食是备战备荒的重要战略物质。中国有句古训,叫做“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粮食是中国农业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就有“粮食紧,天下紧”、“粮食定,天下定”,“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的说法,粮食是国家发挥宏观调控、维持市场与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支柱;“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是“备战备荒”的战略物质,有粮食储藏,不管遇到何种灾荒、战事,国家都可应付自如。如果没有粮食储备作为物质基础,备战备荒就成了一句空话。

5. 在现代储藏中,主要应用哪些技术?

为创造一个合理的储粮环境,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确保储粮安全,在生产中应用的主要储粮技术有:⑴粮情检测:利用计算机电子检测技术,为随时了解深层粮堆的储粮状况提供一种手段,这对掌握粮情变化动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极为有利。⑵干控:通过控制储粮的水分含量,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的低水分环境,如高温干燥、机械通风。⑶温控:通过控制储粮的环境温度,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的低温环境,如低温储粮、谷冷机冷却。⑷气控:通过改变储粮环境的气体配比,达到杀虫、抑霉、保持粮食原有品质的目的,如低氧(1~4%)、高CO2(>36~40%)、高N2(>99%)等。⑸化控:利用药剂产生的毒气阻断虫霉正常的代谢过程,达到杀虫抑菌的目的,如药剂熏蒸、有机酸抑菌、防护剂保粮。⑹综合保粮技术:我国储粮工作者在长期储粮实践中,开发出具有我国特色、利用多种储粮技术进行综合治理的技术,如“双低”(低氧、低剂量)、“三低”(低氧、低剂量、低温)储粮。

6. 为什么说国民经济发展离不开粮油储藏?

⑴从时间上看:粮食生产是季节性的,而消费是常年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时间差;不管南方北方,不论生产一季或三季,粮食生产都是在一定的季节里,而生产、生活对粮食的消费则是经常、均衡的,没有季节性,这就构成了储藏的需要;尤其对我国有13亿的人口大国来讲,必须有大批粮食储藏,以维持常年需求,以备急用。

⑵从空间上看:农村种植粮食,城镇居民口粮及各种消费粮食的行业,粮食生产与消费往往不在同一地点,势必会造成部分粮食停留在运输途中,形成在途粮食商品的储存。

⑶从加工角度看:收购的一般是原粮,消费的是成品粮,对这些原粮有一个清理、再加工,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在粮食销售之前,需有部分粮食储藏。

⑷从防灾备荒看:全国每年不同地区总会有一定范围的自然灾害,为应付急需,也要求常年储藏一定数量的粮食。

7. 什么是科学保粮?

科学保粮就是用科学的方法保管好粮食,按照粮食的变化规律,做到安全储藏,避免或减轻虫、霉、鼠、雀危害造成的损失,抑制或减缓粮油陈化速度,减少粮油的损失损耗,降低保粮费用,减轻劳动强度,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等所采取的一些安全、经济、简便、有效的保粮方法和措施。同时还要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分别采取清洁卫生、物理机械、化学药剂、温控储藏等措施,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进行综合防治,确保储粮安全。

二、入仓粮质要求及准备工作

8. 收购入仓的中央储备粮油必须符合什么质量标准?

收购入仓的中央储备粮油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粮食必须是国家标准中等以上的新粮,油脂必须是二级以上的新油,并符合粮油卫生标准(详见GB1350~1354-1999、GB2715-1981、GB2716-1985以及GB1534~1537-1986和GB10464-1989)。

9. 对入仓的粮质有何要求?

为了确保新建平房仓和浅圆仓的储粮安全,其入仓粮质除满足“干、饱、净、无虫”的要求外,入仓的粮食水分必须符合当地粮食安全水分标准,在《高大平房仓储粮技术规范》和《浅圆仓储粮技术规范》中专门强调了平房仓的入粮杂质含量不得超过1%,浅圆仓的入粮杂质含量不得超过0.5%,长期储藏的粮食,入仓的储备粮品质必须符合《粮油储存判定规则》中“宜存”指标的规定,发热、霉变、有虫的粮食或已陈化、品质劣变的粮食、不符合有关卫生指标的粮食不得入仓。

浅圆仓、筒仓储粮数量多,进粮落差大,自动分级更加明显,湿热极易积聚,会促使粮食生虫、发热、霉变,所以入仓的粮食要全部清理,水分、温度要均衡,不能将发热粮、高水分粮混入其中,对不安全粮要及时干燥,粮食水分必须在安全水分范围以内,玉米、小麦、大豆水分都要在12%以下,籼稻在13%以下,粳稻在14.0%以下。短期储存超过安全水分的粮食,要按照粮温、水分的安全临界期限掌握出仓时间。

10. 为何要强调入仓的粮食质量?

众所周知,良好的粮质是安全储粮的基础,这对新建的高大仓房的储粮来讲尤为重要,但在生产中许多粮库并没做到这一点。由于新建仓储粮多、粮层厚,加之机械进粮,自动分级现象会更加明显,如果不控制入粮质量,就会给储粮带来无穷的隐患,正如在日常储粮过程中所遇到的粮情不稳,粮食发热、生虫,局部通风不透、杀虫不彻底、发热霉变等现象都与粮质差有关,都是粮食的水分高或杂质多、分级严重引起的。因此,在尚无取得大粮堆储粮经验的现在,更要强调入仓的粮食质量。

11. 如何控制入仓粮食的轻型杂质含量?

针对在储粮过程中大都是由轻杂、大杂的分级引起粮食发热霉变的特点,眉山库狠抓入仓粮食质量,自制专利产品——风筛机,在入仓过程中利用溜筛+轴流风机的工序,清除粮食中的大杂与轻杂,使得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稳定性提高,保管人员劳动强度低,并通过粮质好、等级提高、售价高来弥补粮食重量的损失。

12. 为何要做好新仓入粮的准备工作?

大跨度的新仓储粮多,不易翻倒,它的隔热防潮、气密性能和仓内设施质量好坏与粮食安全储藏关系密切,在入粮之前要做好仓房与配套设施的检查,注意改善仓房各孔洞的隔热性能,检测电缆性能,还要做好仓房与设备的清理、消杀工作,以确保入粮后的储藏安全。

13. 为何要严格新仓厚粮层的查仓制度?

大粮堆、厚粮层的新仓要比原有的旧仓管理难度大,所以在日常管理中,要认真检查粮食自动分级的分布状况,加强查仓制度和对粮情的分析,要比以往更加注重粮温的检测与分析,及早发现问题,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

14. 入粮时,为何要做到“五分开”?

进粮时,要按入仓粮食的品种、水分、杂质、新陈的不同,以及有虫与无虫,分开存储。这是因为粮食品种、品质、等级的不同,水分与杂质的含量不同,其结构、形态、内部生理生化反应都不相同。若将其混装,会造成粮堆内的品质不均匀,引起不良情况发生,危及到储粮安全。因此在入粮时要做到“五分开”。

15. 为什么新仓不能进新粮?

因为新收获的粮食未完成后熟,在储藏初期极不稳定,加上对刚建成的新仓性能不甚了解,储粮危险性较大。因此,新仓建成后,应首选一些已完成后熟期的耐储品种进行保管,等到对仓房性能有所了解后再改储其它品种。小麦的耐储性最好,建议小麦作为北方库点的首储品种,早籼稻的水分低、好保管,建议作为南方地区的首储品种。平时所讲的“新仓进新粮”应当是指度过夏或储存半年、稳定性较高的粮食,并非是指新收获的粮食。

16. 储备粮为何要贯彻推陈储新的原则?

为了确保粮食的使用价值,应该贯彻“推陈储新”的原则。粮食是有生命的,陈化是自然发展规律。陈化会影响到粮食的食用品质,以致降低或丧失使用价值。因此,确保粮食的使用价值是粮食储藏的首要任务。推陈储新是保证储粮品质常新、维持储粮使用价值长期不变的根本措施。所以对储备粮除加强科学保管外,还必须贯彻“推陈储新”的原则。

17. 为何要强调保管员经常入仓检查粮情?

近年来在新建的粮仓中,尽管都配备了先进的粮情检测系统,但先进的仪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保管员的部分工作,还不能完全替代人体的感官功能。保管员进仓可以通过人体的视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去感受仓内气味、粮食的散落性、粮温等变化,再结合仪器的检测结果,对粮情变化趋势做出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储粮安全。

18. 新仓房为何要扒平粮面进行储粮保管?

目前,我国所有仓房的粮堆通风系统的设计,以及入粮结束后包括平衡通风、降温散湿、熏蒸杀虫等储粮管理都是以平粮面为依据的,因此在入粮结束后,要及时平整粮面。堆粮高度一致,可使通风降温或环流熏蒸时的各处粮层阻力一致,气体分布均匀,提高通风与熏蒸的效果,也有利于薄膜覆盖。尽管平整粮面的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环境较差,但它对尚无大粮堆储粮经验的保管人员来讲是重要的,至少目前这样做是必要的。待以后掌握锥顶粮堆储粮性能并按之布置风道后,就可以不平整粮面了。

19. 如何解决浅圆仓中心落粮点处杂质积聚严重的问题?

250亿㎏新仓建设中,浅圆仓入粮落粮点有20多米高,若仓内装有布料器,由于在入粮过程中落料点分散,仓中心部位不会形成严重的自动分级现象。然而对未装布料器的浅圆仓,入粮过程中在浅圆仓中心形成严重的杂质积聚点的可能性较大,此时可采取:⑴在入粮过程中,不断用吸粮机或人工方式把中心部位含杂量大的粮食取出进行清理;⑵抽芯除杂法:待全仓粮食入满后,打开浅圆仓中心卸粮口的闸板,放出仓中心含杂量大的粮食,进行清理后再重新入仓。此法在采用中心管入粮的筒仓储粮管理中,已取得良好效果。

20. 如何判断粮食入仓的杂质区?

不同的入粮方式,杂质聚集的规律是不同的,因此可根据入粮方式来判断杂质的分级区;另外,可根据测温系统反映出的高温点、通风过程中不降温的部位、熏蒸杀虫不彻底的部位或米温计较难插入的部位,都有可能是杂质分级区,再结合扦样检验,就可确定杂质的分级区。

21. 高大平房仓在入粮前应做哪些检查?

高大平房仓是一种新仓型,为做到对仓体结构和配置设备性能的质量心中有数,应在入粮前对仓房施工质量和配置设备进行检查。

⑴检查仓房的施工质量:仓顶不漏,仓壁无裂缝,地坪不返潮,仓房隔热符合安全储粮的要求。

⑵检查通风系统:按所配置的通风系统,安装好通风设备。在通风道的各接口部位必须有防止粮食漏入通风道的措施。机械通风系统安装后,应进行通风道的风量测试及风量分配等调试工作,并写出测试报告。地槽通风系统调试后,不得随意移动调后的阀门位置。与进风口连接的风机应与测控系统的通风控制接口联接,在通风时达到对风机的自动控制。

⑶检查气密性:对仓房的门、窗及进风口密封后进行气密性检查,达到在500Pa下的压力半衰期不小于40s的起码要求。

⑷检查粮情测控系统:粮情测控系统安装应符合《中央直属储备库粮情测控系统技术质量要求》,在正式装粮之前要进行空仓检测调试。布置测温电缆的间距不大于5m,垂直方向点距不大于2m,在粮面下、靠墙壁和距地坪30~50cm处必须设置测温点。

⑸检查动力负荷:粮库的动力负荷要满足大功率风机等用电机械的要求,配有谷物冷却机的粮库应根据一次开动谷物冷却机的台数配足动力负荷,保证相关设备匹配和安全工作。

22. 浅圆仓在入粮前应做哪些检查?

浅圆仓是一种新仓型,为做到对仓体结构和配置设施性能的质量心中有数,应在入粮前对仓房施工质量和配置设备进行检查。

⑴检查仓房的施工质量:仓壁、仓底未干燥或受潮均不得装粮,仓顶防水及隔热效果是否完好有效。

⑵检查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的设计及设备选择应符合《中央直属储备粮库浅圆仓设计暂行规定》,风道应畅通,通风孔板安装要牢固,并能承受清仓机械的载荷。

⑶检查气密性:仓内所有通气孔、门及进出粮口等密封后,在500Pa下的压力半衰期不小于60秒。

⑷检查粮情测控系统:粮情测控系统安装应符合《中央直属储备库粮情测控系统技术质量要求》,要在正式装粮之前进行空仓检测调试,测温电缆间距不大于5m,垂直方向点距不大于1.5~3m,距离粮面、底面及仓壁各30cm左右处必须设点检测。电缆安装应牢固,在粮食进仓冲击时不漂移,能承受粮食出仓产生的拉力,在粮食出仓过程中,其电缆布置不能妨碍清仓作业且不被机械所损坏。

⑸检查环流熏蒸系统:按《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试行)》中有关规定执行。

⑹新建浅圆仓初始装粮应进行试装粮压仓试验,进行沉降观测。正式使用装粮后2~3年内,应每隔3~6个月进行一次沉降观测。压仓方法按《中央直属储备粮库新仓初始装粮压仓的暂行规定》执行。

⑺浅圆仓装粮前应彻底打扫,清除残留粮粒、灰杂,如已感染害虫,要用药剂杀灭。所有进出粮设施在装粮前必须严格检查,发现有虫或虫卵要进行处理后方可使用,处理前后要做好隔离工作,防止传播和再感染。

23. 同一仓房在分批进粮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同一仓房分批次进粮时,粮食质量要一致,各批次间的粮食温度差,特别是港口库长途海运的粮温应小于当时的露点温差。若达到或超过露点温差时,应及时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均衡粮温,防止粮食结露。

三、主要粮食和油料的保管

24. 稻谷的储藏特性是什么?

稻谷具有完整的谷壳,它对防止虫霉危害与温湿度影响有一定作用,在储藏过程中稳定性较高,但稻谷后熟期短,不耐高温,易黄变和陈化,易发热、结露,水分超过25%即可发芽。在正常储藏条件下,新谷的生理活性较强,呼吸旺盛,变化较大,一年后逐渐减弱,继而趋于平缓,储藏稳定性增高。早、中稻收获时气温高,便于干燥,入库水分低,但易感染害虫;晚稻秋后收获气温低,虫害较少,但不易干燥,入库水分较高,容易引起发热霉变。稻谷储藏期不宜超过三年,即使不生虫发热,也要注意定期轮换,特别是长期储备的粮食要防止因陈化而降低品质。

25. 稻谷储藏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⑴控制水分。使稻谷处于安全状态是安全储粮的根本宗旨。稻谷发热霉变都与其所含水分有关,因此稻谷入仓时必须严格控制水分。对超标准水分的粮食一定要抓紧降水工作。

⑵清理杂质。稻谷中常混有稗子、杂草、穗梗及瘪粒等有机杂质,特别在机械进粮时,由于自动分级现象会造成杂质在粮堆内积聚。这些有机杂质带菌量多,呼吸强度大,吸水性强,加上细小杂质使粮堆孔隙度减少,形成湿热积聚、不易散发,容易造成粮堆内发热霉变。因此,稻谷入仓时,要清理过筛,严把质量关,把粮食含杂量控制在0.5%左右,提高粮食储藏的稳定性。

26. 中早稻与晚稻在储粮特性上有何不同?

中早稻因收获较早,入仓后原始粮温较高,堆内积热不易散发,容易形成初期发热,也易遭受害虫为害;这种高温粮进入秋末冬初,由于大气与粮食之间温差过大,很容易结露生霉,这是保管稻谷较为突出的问题。晚稻收割时,气温已经较低,不易及时干燥,原始水分较高,易于发热霉变。籼稻入仓水分较低,发热较少;粳稻入仓水分较高,一般到次年春暖后易出现发热。水分在17%以上的,即使在冬季也可能发热。

27. 早稻应采取哪些主要储藏措施?

早稻收获早,质量良好,水分较低,但入仓时粮温较高,本身代谢旺盛,容易感染害虫和引起早期发热。因此,新谷入仓后应适时通风,均衡粮温,使新谷释放出湿热。一般经过通风降温后,结露或发热现象基本可以避免。待粮情稳定后,及时进行密闭储藏,利用自身以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造成缺氧环境,达到控制虫害、延缓陈化、保持品质的储藏目的。如粮堆自身不能达到低氧环境时,也可采用其他气控储粮的方法。

28. 晚稻应采取哪些主要储藏措施?

根据晚稻水分大、易发热霉变等特点,对超安全水分标准入仓的晚稻,应抓紧时间烘干或通风降水,逐步降低其水分含量。待水分达到标准后,再利用低温季节进行通风,将粮温降至5~10℃以下。在气温回升之前,利用稻谷的不良导热性,及时进行密闭储藏,减少外界条件的影响,可较长时间维持粮堆的低温状态,减少虫霉危害,保持较好的储藏品质。

29. 稻谷为何容易发芽?

稻谷后熟期很短,一般籼稻无后熟期,粳稻只有四周左右。由于种胚成熟较早,大多数稻谷收获后即具有发芽能力,且对发芽所需水分要求较低,只要达到25%的水分就能发芽。因此稻谷无论在田间或仓内,只要温度适宜,含水量达到发芽需求,都易发芽。发过芽的稻谷储藏稳定性大为降低,特别在储粮过程中,如有仓房漏雨、结露等现象发生,就会导致发芽霉烂,造成损失。

30. 稻谷发热的规律是什么?

散装稻谷发热的一般规律是:秋冬季节多从粮堆的中下层开始,以后逐渐向上发展;夏季多从朝阳靠墙面的上层开始,以后再逐渐向内发展;因漏雨或吸湿而引起的发热,则多从粮面、仓墙四周、地坪等返潮部位开始,然后再向粮堆内部及中下层发展。

在发热过程中,有的稻谷粮温上升数天后温升暂时减慢,以后再继续上升。发热上升的粮温与粮食水分高低密切相关,即原始水分在15%以下的稻谷不会超过40℃,而水分在15%以上的就可能高于40℃,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在高水分的稻谷上微生物繁殖速度较快。

31. 哪些现象是稻谷早期发热霉变易于察觉的?

稻谷局部水分增高,微觉潮润,散落性降低,籽粒发软,硬度降低,出现“霉蒸气”,色泽开始微显鲜艳,继之谷壳潮润挂灰、泛白,未熟粒偶见白色或绿色霉点等等。稻谷早期发热霉变时温度不高,米质尚未变化,是处理的关键时刻,如果以上现象继续发展,将出现明显的发热霉变,米质将会发生明显下降。

32. 储藏期间稻谷为何容易发热、霉变、生虫?

新稻入库后,由于生理活性较强,呼吸旺盛,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水分,易造成粮堆内湿热积聚。若湿热气流上升与粮面冷空气接触,就会形成结露现象。结露的部位一般在粮堆表层15cm左右最为显著,结露部位的稻谷水分增加迅速,因此,稻谷就会很快发热。稻谷发热与霉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在梅雨季节,水分含量高达16%以上的稻谷就很容易发热并马上霉变;在高温季节一般都是发热到中期或后期,才开始霉变,发生的部位多在表层;如果仓壁或地坪返潮,则发芽与霉变就可能同时发生。另外,稻谷也易生虫,其中以麦蛾、玉米象、米象、谷蠹为害最严重。稻谷中害虫聚集的部位随季节而变,冬季一般聚集在中下层,春暖以后逐渐迁移至上层。

33. 稻谷的安全水分为多少?

稻谷的安全储藏水分与环境温度有关,并随温度改变而变化。水分较高的稻谷必须储藏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水分较低的稻谷则可储藏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中。因此,稻谷安全储藏水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根据各地保粮经验,初步归纳出稻谷的相对安全水分(表7-1)。

表7-1 稻谷安全水分

稻谷温度

粳稻水分(%)

籼稻水分(%)

早、中粳

晚粳

早籼

中、晚籼

35℃左右

13.5以下

14以下

12.5以下

13以下

30℃左右

14以下

15左右

13以下

13.5以下

20℃左右

15左右

16左右

14 左右

14.5左右

10℃左右

16左右

17左右

15左右

15.5左右

5℃左右

17以下

18以下

16以下

16.5左右

34. 糙米内部主要组分比例各占多少?

在稻粒的全部重量中,稻壳约占18~20%,糙米则占80~82%。糙米各个组成部分的重量比大致是:果皮为1~2%,种皮和糊粉层为4~6%,胚为2~3%,胚乳为89~94%。胚部的各组成部分占全粒重量的比例大致是:外胚叶为0.26%,胚根鞘为0.18%,胚芽为0.34%,胚根为0.18%,盾片为1.18~1.4%。

从上可以看出,糙米中以胚乳所占比例最大,一般在90%以上。特别是糙米经过碾白、去掉糠层和胚部成为白米后,几乎全为胚乳。因此说,胚乳是构成粮食的主体。胚部所占比重很小,但它是生命活动最旺盛的部分,变质、生霉总是先由胚部开始。糠层含有较多的油和可溶性物质,储藏时也不稳定,所以精度高的大米储藏稳定性较好。

35. 糙米的储粮特点是什么?

与稻谷相比,糙米没有稻壳,但还有果皮、种皮、糊粉层、胚及胚乳等组织结构和生命活力,孔隙度比稻谷的要小。由于失去稻壳的保护,糙米富含营养的果皮及内部组织直接暴露在外面,又具有完整的胚,呼吸旺盛,如果储藏方式不适宜,很容易受到虫霉侵蚀,水分又较稻谷高,所以要比稻谷更难保管,耐藏性更差。特别是经历夏季高温,粮食陈化明显,脂肪酸值升高,发芽率下降,酶活性降低。

36. 为何要储存糙米?

从储藏稳定性来看,稻谷高于糙米,糙米高于大米;大米中以籼米较稳定,粳米次之,糯米最差。以糙米储藏为主,不仅仅是因为糙米能节约仓容和运输费用,更重要的是解决大米的保鲜问题。低温储藏有利于糙米保鲜、延缓品质的陈化。目前,日本是以糙米低温储藏为主的国家,我国糙米储藏较少,需改变观念与传统做法,以形成糙米储藏保鲜为主的储粮管理模式。

37. 糙米的储藏措施是什么?

在储藏期间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防止糙米发热、霉变与陈化。从常年储藏的角度出发,可利用秋冬低温季节,大力通风,降温散湿。在春暖前选择水分较低、品质较好的糙米进行低温密闭,一般可保管到七月份。当仓温过高时可用谷冷机辅助降温来确保糙米的低温状态;水分较高、品质较差的糙米应用塑料薄膜密封缺氧度夏;对那些采用一般储藏方法或低温密闭的糙米,入夏后出现发热或在高温季节入仓已有发热趋势而缺乏缺氧保管条件的粮堆,都可实施谷冷机冷却、化学保藏或大米的胶实包装等技术措施,确保储粮安全过夏。

38. 为何大米容易爆腰?

高水分的大米不宜烘干或曝晒,在剧烈干燥降水的情况下,米粒外层干燥快,内部水分朝外转移慢,粮粒内外层干燥速度不一、体积收缩程度不同会产生爆腰。米粒腰部皮薄,腹面组织疏松,爆腰一般在米粒腰部开始。另外,急剧吸湿或骤冷骤热也能造成大米爆腰。

39. 引起稻谷产生爆腰的因素有哪些?

在一般情况下,几乎看不出稻谷中水分梯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但在某种情况下,即在稻谷急剧干燥或吸收水分的情况下,在稻粒中的水分产生不均匀现象,引起稻粒上发生龟裂或裂纹,即爆腰。另外,机械碰撞也会造成稻谷爆腰,如脱粒机、斗提机等。爆腰后的稻谷在加工时便成为碎米,大米的出品率较低,降低了稻谷的商品价值。

40. 什么是吸湿爆腰?

吸湿爆腰是指已经干燥的稻谷急剧而大量吸收大气中的湿气,如遇有暴雨或露水浸湿所产生的爆腰。它分为稻谷在秸杆上吸湿爆腰,在晾晒中吸湿爆腰和干燥后的吸湿爆腰三种形式。其预防措施是第一要适时收割,第二是脱粒后要立即进行干燥。

41. 什么是干燥爆腰?

干燥爆腰是指在机械干燥中,由于粮食降水过快,造成稻谷内部水分表里不一所引起的爆腰,其影响因素有:稻谷在干燥前后的水分含量,干燥空气的温湿度,干燥中稻谷是否流动及流动方法,稻谷的单位通风量,间歇式或连续式干燥,干燥时稻谷水分的均匀程度,品种及稻谷有无损伤。降低热风温度、干燥速度,采用间歇干燥,增加缓苏工艺,都有助于减少稻谷的爆腰。

42. 为何大米容易吸湿发热?

由于大米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在外界水蒸气压力高于米粒时,极易吸湿返潮、生霉发热,并促进生理代谢加剧。当水分由低增高时,呼吸强度将迅速增大,过氧化氢酶活性也明显增加。大米吸湿返潮、霉菌感染是造成发热的主要原因。散装大米发热多出现在中上层,包装大米则多发生在上层第2~3包,然后朝中心部位及深处扩展漫延。

43. 小麦有什么储藏特性?

⑴后熟期长。小麦品种不同,后熟期长短也不同。大多数品种后熟期在两个月左右,少数超过80天。含水量适宜的小麦,完成后熟作用之后,品质有所改善,储藏稳定性有所提高。

⑵吸湿性强。小麦外皮较薄,组织松软,亲水物质较多,吸湿能力较强,吸湿后,淀粉、蛋白质水解加强,易遭受霉菌与害虫的侵袭,引起发热霉变,使小麦品质劣变。

⑶较耐高温。小麦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在一定的高温范围内不致丧失生命力。据报道:水分在17%以上时,干燥处理温度不超过46℃,或水分在17%以下时,处理温度不超过54℃,酶活性不会降低,发芽力仍能得到保持,面粉品质因在后熟期经历高温而得到改善,做成的馒头松软膨大。这就为小麦采用高温干燥或密闭杀虫提供了依据。

⑷易遭虫害。小麦抗虫性差,收获时正值夏季,易受害虫感染,多数储粮害虫都会危害小麦,其中以玉米象、麦蛾与印度谷蛾危害最为严重。因此,要加强小麦虫害的防治工作。

44. 小麦在储藏期间易出现哪些问题?

⑴麦堆结顶。小麦在后熟期间呼吸作用旺盛,放出大量湿热,使麦堆上层粮温增高,水分加大,易引起结顶和发热霉变,其部位一般发生在粮面下30cm 处,这是保管新麦要特别注意的问题。热粮储藏到深秋季节,粮温高于气温,粮堆内外存在温差,湿热扩散引起粮堆水分转移,使上层粮食水分增加,同时也使霉菌大量发生与发展,造成粮堆发生结顶现象。

⑵褐胚。小麦在储藏期间另一主要劣变现象是胚部变褐(与小麦褐胚病不同),这主要是储藏方法不当和储藏时间过长所造成的。另外,微生物的危害也是形成褐胚的重要原因。

45. 小麦保管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⑴趁热入仓密闭储藏。小麦趁热入仓密闭储藏是我国传统的储藏方法之一。根据小麦耐热性好的特点,利用盛夏高温曝晒小麦,将水分降到12.5%以下,使粮温达50~52℃,保持2h,趁热入仓,散装压盖,高温密闭,使粮温维持在40℃左右,10d左右可杀死全部害虫。此后,粮温逐渐下降与仓温平衡,即转入正常密闭储藏。高温时间过长会影响小麦的发芽率。

⑵低温冷却。粮堆保持一定的低温状态,对于延长种子寿命、保持品质有益。进入正常储藏的小麦,可在寒冷季节进行通风、翻动粮面,将粮温降至5℃以下,然后在气温回升前对仓房、粮堆进行密闭,这对抑制虫霉、保持品质有较好的效果。长期储存的低温粮要严防与湿热气流接触,以免造成麦堆表层结露。

⑶严防害虫感染。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是玉米象、麦蛾、印度谷蛾等。麦蛾、印度谷蛾成虫发生在粮堆表层,活动于空间,而玉米象在秋凉后则隐藏于麦堆深处。热密闭与冷密闭储藏是防治小麦害虫的有效方法,要加强管理,严格做好防止感染害虫的工作。

46. 小麦热入仓应注意哪些问题?

⑴应在小麦热入仓前10d左右进行清仓、杀虫、密闭一周。

⑵抓紧伏天出晒,高温杀虫。

⑶热入仓的小麦水分应低于12.5%,软质小麦水分低到11%,无损发芽率。软质与硬质小麦水分高到13%,即使冷入仓也对发芽率有损害。

⑷做好密闭储藏,保持42℃左右的高温不能超过7~10d。

⑸在进行高温处理时,时间不宜过长,种麦长期受到闷热可能产生缺氧呼吸而影响发芽。

⑹热入仓小麦应注意检查,特别是在秋末冬初和春末夏初温度变化剧烈时,应及时检查防止结顶。

47. 玉米的储藏特性是什么?

⑴原始水分大,成熟度不均匀。玉米生长时,由于果穗的顶部与基部授粉时间不同,致使同一果穗上下部分籽粒成熟度不一致。收获季节气温低,加之果穗外有苞叶,使玉米在田间不能充分干燥,收获后的玉米水分可高达20~30%以上。高水分玉米脱粒又容易损伤,不利于安全储藏。

⑵胚部大。玉米胚部较大,约占全粒的1/3左右,组织结构疏松,又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脂肪,适合霉菌生长和繁殖。胚部带菌量多,吸湿性强,容易招致虫霉侵蚀,引起发热霉变。玉米在储藏中如容易吸湿、生霉、发酸、变苦等变化都与胚部大有关,这是玉米较其他原粮难储藏的主要原因。

⑶易破碎。高水分玉米在干燥过程中,一次降水幅度过大、干燥温度过高和多次提升都会造成籽粒爆腰。当筒式仓型如筒仓、浅圆仓等进粮时,由于粮食落差过大,易造成籽粒大量破碎,一则会影响储粮的稳定性,二则引起玉米降等。

48. 玉米为何容易发热霉变?

由于玉米具有胚部大、营养物质丰富、呼吸旺盛、带菌量多等特点,如果水分超过安全储藏标准,就会使其在储藏中比其他粮食更容易发热霉变。轻者品质下降,重者完全丧失食用价值。常见发热霉变的部位一般在粮面下30~60cm处,或在底层与仓壁返潮处。这主要是玉米入仓水分较高或者在储藏期间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局部水分增高,霉菌在适宜条件下大量繁殖而造成的。

49. 玉米霉变经过哪些过程?

玉米霉变的初期颗粒鲜艳,散发出甜味,有出汗现象;继而胚部及碎粒断面出现白色菌丝(俗称生毛),有轻霉味;大约在霉变一周以后,就会产生各色孢子,多数为绿色或青色,集中在胚部十分明显(俗称点翠),有辛辣气味。以后随着粮温上升,由于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绿色菌落逐渐变为灰色或黑色,整个籽粒也渐变为黄褐色。一切孢子都能继续感染其它籽粒,随着霉变增多,最后能造成腐烂结块,失去使用价值。当玉米散发出甜味时,若及时处理还可食用;若发展到点翠阶段,则食用品质锐减,严重者不能食用。由生毛到点翠仅需几天时间,一旦发热,不及时处理,就会腐烂。

50. 玉米如何安全储藏?

干燥防霉、清理除杂、防治虫害是粮库保管好玉米的三项措施。新收获的高水分玉米要及时进行干燥处理,入库一月左右,可借助秋冬交替的大好时机,进行通风散气,防止出汗。对达到安全水分的玉米,在冬季应进行冷却处理,并做好压盖密闭工作,保持粮堆低温,以利于安全过夏。对感染虫害的玉米,则要采用药剂熏蒸杀虫。玉米中如果含有较多的未熟粒、破碎粒、碎屑等杂质,因其吸湿性强、带菌量多,容易引起发热、生霉和招致虫害。因此入库时要认真清理,提高粮食质量,这对预防虫霉、安全储粮有较好的作用。

51. 春季玉米储藏有哪些方法?

当玉米水分超过20%、粮温达到10℃时,便会在胚部发生霉变。据经验介绍,将玉米水分降到13%以下,粮温不超过28℃时,储藏较为安全。在冬季,可利用低温通风对高水分玉米进行降温散湿,维持储粮安全;到春初时节气温上升后,要充分利用阳光与干燥气候,通过通风、晾晒方式,及时把玉米水分降低至安全范围,为长期储藏打下基础。

52. 油料保管有什么共性?

油料保管有以下两个共同特性:

第一,脂肪含量高。植物油料所含的脂肪一般在40~50%左右,最少的也在20%左右。脂肪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在储藏中容易受到氧气或微生物的影响,发生氧化、水解作用。油料对热敏感,高水分油料只能采用低温干燥,不能采用热缓苏工艺,否则其品质要受到损害。

第二,发热变质。由于自身的呼吸作用,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油料发热、霉变和生虫。油料发热的最高温度常高于粮食,可达80℃以上。发热霉变后的油料,首先是脂肪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使酸价增高。也可能发生氧化酸败,使油品带有酸败味,影响油料的出油率和品质,严重时造成油品带毒,失去食用价值。

由于脂肪是一种疏水物质,因此油料内的水分分布极不均匀,都集中在亲水凝胶部位,即使在油料水分较低的情况下,其亲水凝胶部位的含水量也会很高。所以,油料安全储藏的水分标准要比谷物类低得多(见表7-2)。

表7-2 各种油料的安全水分

外界温度(℃)

0~5

10

20

25

30

35

安全水分(%)

18

17

14

12

10

8~9

53. 什么是油脂酸败?

油脂酸败是指在油脂储存的过程中,由于保管不善,引起酸败变质的现象。具体表现为透明度变小,颜色加深,混浊度增大,有哈喇味等。

54. 油脂酸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油脂酸败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氧、光照和油脂中水分的作用。

55. 如何有效预防油脂的酸败?

油脂酸败除油脂本身的特殊性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因此,要控制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油脂的安全储藏。

⑴水分:一般认为油脂含水量超过0.2%,水解酸败作用会加强。所以,在油脂的保管和调运中,要严格防止水分的浸入。

⑵杂质:非脂肪物质会加速油脂的酸败,一般认为油脂中以不超过0.2%为宜。

⑶空气:空气中的氧气是引起酸败变质的主要因素,因此,应严格密封储存。

⑷光照:日光中的紫外线有利于氧的活化和油脂中游离基的生成,加快油脂氧化酸败的速率,因此,油脂应尽量避光保存。

⑸温度:温度升高,则油脂酸败速度加快,温度每升高10℃,酸败速度一般加快一倍。反之则延缓或中止酸败过程。另外,包装材料应选用铁皮或钢板,还可适当添加抗氧化剂或阻氧化剂。

56. 大豆保管的特点是什么?

大豆种皮薄,组织坚硬,含有纤维素和蜡质,害虫不易侵害,对霉菌也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但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吸湿性较强,当水分超过14~15%时,籽粒往往变软。储藏时间较久的大豆经高温季节易变色、变味,发生“走油”、“红眼”现象,致使大豆发芽率降低。

57. 大豆保管有哪些主要措施?

⑴控制水分。有效地保持大豆干燥是保管好大豆的主要措施。在我国东北地区大豆安全储藏的水分标准一般为:冬季14%,春秋季13.5%,夏季13%;长期储藏的大豆,为防止其变质和保持其发芽率,水分应控制在12%。大豆降水方法有三种:带荚晒、脱粒晒和热风干燥。前者最有利于保持品质,后者对大豆品质有影响,但不受气候条件限制。无论日晒或干燥都应晾凉后入仓。

⑵防潮散湿。大豆吸湿性强,做好防潮散湿是干燥储藏的重要措施。大豆入仓时,外界气温变化大,自身又进行后熟作用,粮堆内湿热容易积聚,引起发热。所以大豆入仓后应及时扒沟、翻动粮面或进行机械通风,排除湿热空气,防止大豆发热。

⑶低温储藏。对长期储藏的大豆,应利用寒冷季节进行降温,待粮温降低后,进行低温密闭储藏。这样,既可预防虫害,又可保持大豆品质。

58. 油菜籽的保管特点是什么?

油菜籽粒小,皮薄质软,散落性好,含油量高,吸湿性强,无明显后熟期,胚部比例大,呼吸强度大,孔隙度小,导热性差,积热不易散失,易发热霉变。油菜籽成熟收获时,正值梅雨季节,高水分油菜籽容易发芽,发热霉变速度极快。吸水后一夜之间能发芽,全部发热霉变,其温度可高达70~80℃,出油率下降,故有“一夜穷”说法。

油菜籽一般不作长期保管,这是由于油菜籽的储藏稳定性没有油品稳定性高的缘故,及早加工可以减少损失。

59. 油菜籽保管有哪些主要措施?

⑴控制水分。控制油菜籽的水分是安全储藏的关键。新收获的高水分油菜籽应抓紧时间及早干燥降水,一般以日晒为主烘干为辅,干燥温度应低于80~85℃。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干燥,都要等油菜籽完全冷却后,方可入仓储藏,否则会降低油菜籽的出油率。油菜籽水分必须控制在8%以下,才能安全过夏。

⑵分级储存。油菜籽入仓必须按水分、杂质、品种和质量的好坏进行分级储存。油菜籽散落性大,散装不能堆得太高。油菜籽水分在8%以下,杂质在2%左右,散状堆高要低于2.5m,包装不超过8包;水分在8~9%,杂质3%以下,散装堆高要低于1.5~2.0m,包装不超过6包;水分在9~12%,可加强检查作短期存放,及时干燥降水后才能入仓长期储藏。另外,油菜籽在储藏过程中要以散装为主,结合通风散热,以保安全。

⑶应急措施。梅雨季节收获的油菜籽水分很高又无法晾晒时,可采用密闭缺氧储藏和密闭化学储藏。前者是依靠自身和微生物强烈呼吸,将氧气迅速消耗,产生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抑制生物的生命活动,达到不生芽、不发热、不霉变和降低粮温的效果;后者是用薄膜密封,每立方米施放磷化铝5~6g,可以杀灭和抑制霉菌繁殖,制止发热和生芽,且能使已发热的油菜籽迅速降温。同时依靠油菜籽的呼吸作用,消耗粮堆中的氧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形成低氧环境,有利于储藏。从品质变化来看,这两种方法对油菜籽都有一定影响,后者要略好于前者。但前者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它既适合于国家粮库,又适合农户储藏。尽管这两种方法储藏油菜籽其品质都有所下降,但在2~3周的时间内控制了油菜籽发热霉烂,维持了油菜籽基本稳定状态,这就为待机晾晒、烘干赢得了时间。因此,仍不失为一种应急措施。

四、粮堆的密封与密闭储藏

60. 粮堆密封材料如何选用?

我国通常采用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复合薄膜作为密封材料,应用的温度范围一般在-15~55℃为宜,薄膜厚度规格不一,0.07~0.4mm。薄的抗拉力小,容易破裂,宜做密封罩,适用于气压平衡的密闭储藏等;厚的抗压和抗拉力较强,宜做粮堆铺底或负压充气的密封罩用。复合薄膜不透气性和抗压抗拉性能较好,很适宜用于密闭储藏,但价格较贵,可用于成品粮小包装。

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可以用高频热合机、300瓦调温电熨斗或150瓦电烙铁焊接。粘合或修补薄膜漏洞可用二氯乙烷调合聚氯乙烯或环已酮溶解聚乙烯塑料制成的粘合剂。

61. 塑料帐幕如何制作?

制作塑料帐幕首先要对薄膜进行查漏补洞,然后进行裁料焊接。

⑴查漏补洞就是预防塑料薄膜漏气,确保密封效果。由于聚氯乙烯薄膜在生产技术上还允许存留一定数量的微孔和砂眼,在制作密封帐幕前,先在日光灯的查漏架上仔细检查薄膜,发现漏洞和裂缝,及时焊补。

⑵根据粮种、数量和仓房条件,确定密封形式,计算薄膜用量,进行裁制帐幕。制罩时,薄膜接头要焊牢,并在预定部位开洞,焊上测温、测气、查粮等各种管孔和袖口。

62. 粮堆密封的方法有几种?

在原有仓房的设计中,采用预埋槽管+塑料薄膜法密闭仓房和粮堆表面,密封的效果取决于槽管预埋的质量和薄膜压条密封的水平,这种密闭方法存在着操作麻烦等问题。眉山库改进了这种粮面薄膜密封的方法,用木板条加薄膜的密封法取代槽管加薄膜法,并配有扦样口做法和粘合剂配方,使密闭操作变得更为简单,二次再密封方便。

63. 如何做好粮堆的全仓密封?

全仓密封又称一面密封,适用于地坪、仓墙防潮性能较好的仓房。新建仓是在装粮线高度的仓壁上预埋塑料槽管,当粮食入满后及时平整粮面,预埋测温电缆,布置环流熏蒸的回流管,铺好走道板,然后在粮面上覆盖事先制备比粮面稍大的密封帐幕,用胶条把薄膜压入塑料槽管内,安装测温、测气、查粮等各种设施,即完成粮面密封。旧仓是通过用热沥青把薄膜粘附在仓壁四周装粮线下的塑料“围裙”与密封帐幕粘合在一起,即完成粮面密封。

64. 塑料槽管加薄膜密封法应如何操作?

塑料槽管加薄膜密封法是我国传统密封做法。在新仓施工中,要事先将塑料槽管预埋到墙体内,用螺钉固定,槽管和弯头的接口要对正,槽管表面要与墙面平齐。对于改造的仓房,不能简单地把槽管钉在墙上,而是要在墙体上开槽,预埋槽管,并做好槽管与墙体的密封工作。薄膜密封操作时,要选用粗细适宜的胶条把薄膜压入槽管内。薄膜密封质量与槽管的施工质量、胶条的粗细和密封操作水平有关。该法密封时较费事,劳动强度较大,但适用于各种场合的密封。

65. 板条加薄膜的密闭法应如何操作?

眉山库选用5cm的方木条,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面上,木条与仓壁结合面要作气密处理;为使密封做得更牢固,需木条的上表面上贴一层薄胶板,然后用粘合剂把薄膜贴在胶板面上,即完成密封而后操作。板条加薄膜的密闭法整个操作较为简单,与塑料槽管加薄膜密封法相比,薄膜平整,劳动强度低,铺、揭膜操作不损坏薄膜,二次密封方便,先用橡胶水擦拭胶板面,再涂粘合剂贴薄膜即可。由于该法不动仓体,更适用于旧仓房的密封改造,但密封场合受限制,不适用于像仓门那样较大垂直面的密封。

为使薄膜密封粘得更牢固,眉山库对所用的粘合剂配方进行改进,薄膜间的粘合采用环已酮9份∶聚氯乙烯树脂粉1份;薄膜与胶板间的粘合采用环已酮4份∶甲苯2份∶聚氯乙烯树脂粉1份。

66. 薄膜密封的粮堆如何进行取样或通风?

为了粮情检查或通风散气,需在薄膜密封粮堆的粮面上,开设一些取样口或通风口。以往做法是在粮面上的袖口中取样或揭开部分薄膜散气,操作较为麻烦。眉山库改进做法是:用5cm的扁木条做成0.6m×0.6m的方框,按板条加薄膜密闭法将薄膜粘在方框上,方框中间镶嵌玻璃,方框与玻璃间的缝隙用胶带纸粘合。取样或通风时,只需撕掉胶带纸、打开玻璃即可使用。

67. 新仓用薄膜密封粮面有哪些特点?

用薄膜密封粮面是我国储粮的传统做法,对气密性较差的仓房或粮面需要隔热压盖的粮堆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仍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储粮方式。但新建仓规模大、储粮多,再采用薄膜密封粮面有以下特点:

⑴用薄膜密封粮面可提高仓房的气密性,但密封的劳动强度较大。

⑵膜下环流可提高熏蒸杀虫效果,并减少2/5的用药量,但需事先在粮面下30cm处埋设回流管,操作较费事。据周口粮库的经验证明,1次熏蒸后,可维持2年无虫,降低保管费用。

⑶粮面用薄膜密封,可以减缓粮温回升速度,还能减少仓外湿气的影响,同时减少粮食的水分散失,周口粮库小麦储藏3年,水分少散失0.5%。

⑷薄膜只能紧贴粮面铺设,不能架空,否则操作难度大,还不利于储粮日常管理、影响粮情检测。

68. 如何减轻新仓薄膜密闭的劳动强度?

由于新建仓规模大、储粮多,一个60m×30m标准仓的粮面,需要150~300kg的塑料薄膜(尼龙膜/聚氯乙烯)密封,铺、揭膜的工作量较大。为方便粮面薄膜密封,减轻铺、揭薄膜操作的工作强度,周口库采取木制龙骨架分块密封法,按仓房平面将薄膜分6大块,薄膜之间通过两侧镶有槽管、宽10cm的木制龙骨相连接,这样大大减轻了薄膜密封的劳动强度。

69. 如何做好粮堆的垛、囤密封?

垛、囤密封可分为六面密封和五面密封,前者具有薄膜铺底,后者没有,适用于包装粮垛或仓体防潮性能较差的仓房。其密封的程序和方法:先对铺垫物如大糠、草包、芦席和旧帐幕等施药灭虫,做好垛、囤底部铺垫。再加铺旧麻袋1~2层,即可铺上薄膜铺底,其大小应比垛、囤底长宽或直径大20~50cm。然后在铺底上再加麻袋一层,便可做囤。

在做囤进粮的同时,安装好测温线路和测气管等,并在囤顶和四周覆盖一层麻袋等覆盖物。粮垛、囤做好后,罩盖帐幕,引出测温线头、测气管等,并做好各种孔口的焊接和粘合,最后将帐幕下端与铺底薄膜焊接起来。五面密封的粮垛(囤)底部没有铺底薄膜,帐幕的高度应比粮垛高度加长30~50cm,便于下端铺地,用粘合剂或胶带纸密封,再用沙袋压实,密封工作即告完成。

70. 什么是“双低”储粮?

“双低”储粮是指低氧、低药量密闭储粮的简称,是气调储粮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一种保粮方法,对杀灭常见的储粮害虫和防止储粮发热霉变是行之有效的。

71. “双低”储粮的原理是什么?

粮堆在密封条件下,由于粮食的呼吸作用而使粮堆内的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恶化了虫霉的生态条件;磷化铝埋入粮堆,可减少药物的挥发空间,相应地增大粮堆内的有效浓度;在低氧、低浓度磷化氢气体的长期作用下,害虫不会关闭气门,加之高二氧化碳浓度对磷化氢的增效作用,害虫死亡,霉菌难于生长,粮食呼吸受到抑制,从而储粮处于稳定状态。

72. 对“双低”储粮入仓粮质与仓房有何要求?

“双低”储粮水分一定要达到安全标准,要严格把好粮食入仓质量关,仔细过筛,去杂除虫,入仓时要防止粮食自动分级;入满仓后平整粮面,用走道板铺设人行道,铺设材料因地制宜,以防检查粮情时扎破塑料薄膜;仓房结构符合储粮性能要求。

73. “双低”储粮如何进行密封与施药?

双低储粮的密封与施药同时进行。投药采用埋藏法,密封前合理布点,将装袋的磷化铝(每袋3~5片)埋入粮堆0.3~0.7m深处或粮堆中间部位,使药剂在粮堆中分布均匀。投药前先用预先焊接好的0.1~0.2mm塑料薄膜密封粮面,接缝处可用电烙铁焊接或环已酮粘合,粮堆四周塑料薄膜用胶条压入仓壁上预埋的塑料槽管内,若有仓柱可用塑料薄膜套上。把预先埋好的投药管露出塑料薄膜2cm,以便投药使用,同时留出一定数量的检样口。

74. 如何确定“双低”储粮的用药量?

“双低”储粮的用药量比常规熏蒸用量减少80~90%。当粮堆中的氧含量为8~12%、二氧化碳含量为4~10%时,合理剂量为1g/m3左右;氧含量为12~15%、二氧化碳含量低于4%时,合理剂量为1.5~2.0g/m3,若夏粮高温入库,立即用薄膜密闭,粮堆中氧浓度降到5%以下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此浓度,不施药也能达到抑制虫、霉的目的。

75. 如何检查管理“双低”储粮?

粮堆密闭后,要定期检查仓温、粮温、储粮水分的变化情况,储粮的色泽、气味及仓内有无虫、鼠、雀危害等。同时要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有无漏气现象,发现孔眼要及时补好。如果在塑料薄膜内发生结露时,要查清原因并及时处理。此外,还要根据粮温、仓温、气温的变化,合理通风或密闭仓房,防止过冷或过热的空气进入仓内。

76. “双低”储粮需注意哪些事项?

⑴采用“双低”储藏的粮食,其水分含量必须在安全水分标准以内;

⑵“双低”储粮的关键是密封,仓房要符合储粮与熏蒸的要求,容易密封;

⑶在“双低”储粮过程中,要掌握适当的施药时机;

⑷采用“双低”储粮应尽可能在粮食入仓后害虫尚未发生以前及时进行。

77. “三低”储粮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三低”是指低氧、低药量、低温的储粮方法,它属于综合储藏技术范畴,对于防治储粮害虫有较好的效果。

“三低”是在“双低”的基础上再加低温,低温一般是在寒冷季节利用通风降温来达到的。“双低”技术已能有效杀灭粮堆中的害虫,而低温则能大大降低残存害虫的繁殖率,因此能使储粮更加安全。

78. “三低”储粮的作用是什么?

“低氧”、“低药量”、“低温”分别对粮食(有机杂质)、储粮害虫与微生物的生理活动起着制约作用。“低氧”储藏改变了储藏环境,能控制储粮害虫和好氧性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恶化虫霉的生态环境,使虫霉生理代谢活动严重失调,使虫霉无法生存;“低药量”熏蒸,由于磷化氢浓度不高,对害虫剌激微弱,害虫气门不会立即关闭,磷化氢毒气随氧气通过气门大量吸入虫体,使之中毒死亡;“低温”储藏能抑制虫霉和粮食的生命活动,使之处于休眠状态,因而不仅能避免虫霉危害,而且能延缓粮食陈化速度,保持粮食原始品质与新鲜度。将“低氧”、“低药量”、“低温”三项储藏技术有机地综合应用,能在各自独立作用的基础上,起到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增效的配合作用,从而能大大地提高防治效果,保持粮食的原始品质与新鲜度。

79. “三低”储粮如何管理?

目前,采用三低储粮的粮堆大都采用塑料薄膜一面封。因此,要经常查漏补洞。其检测方法是用小风机对粮堆抽气(六面封堆的包、散装粮可采用此法),仔细查听声音,跟踪查漏补洞,以保证“三低”安全储藏效果。另外,要加强粮情检查,定期检测气体、粮温、水分、虫害状况,粮堆密封后第一个月或在高温季节,要求每5天检查一次气体、粮温和虫害状况,每月要测定一次水分,并要认真做好记录,发现有发热、结露、生霉或害虫大量聚集时,要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其次,要保证密封质量,做到不准穿带钉鞋上粮堆,不要随意打开塑料管口,以防漏气。此外,要严格做好清洁、杀虫、隔离工作,要坚持在粮仓周围定期用保护剂喷布防虫线;粮仓内用敌敌畏挂布条法防治害虫,以巩固“三低”的储粮效果。

五、低温储粮

80. 什么是低温储粮?

低温储粮是现代储藏技术中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储粮方法,它利用低温季节的自然冷源或谷物冷却机等对仓房内的粮堆进行冷却,使粮温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这样可以保持和改善储粮品质,达到安全粮储的目的。

81. 低温储粮有哪些好处?

⑴低温可以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减少干物质损耗、延缓粮食陈化和品质劣变速度,保持粮食的新鲜度和食用品质。

⑵低温可以控制虫霉的生长发育,减少害虫危害,防止粮食发热、结露、霉变。

⑶低温有利于保持食品新鲜程度,延缓谷物陈化,解决大米(包括糙米)等高水分成品粮的安全储藏度夏问题。

⑷简单易行,不用改造现有粮仓,谷冷机冷却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适用于具备风道的各类仓房。

82. 低温储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低温储粮需具备的条件是:保温密闭的仓房、符合国家标准的粮质、冷却降温的有利时机、大粮堆密封压盖的物料。

83. 冷却粮食的方法有哪些?

⑴根据粮食的不良导热性,在低温季节入仓的粮温较低,即使在仓温较高的情况下,也能较长时间保持粮堆的低温状态,粮情较为稳定。

⑵在我国大部分粮库,特别是北方粮库,只要仓内具有通风系统都可以利用冬季低温季节降低粮温,这是目前粮库广泛采用的方法。

⑶无风道的仓房在冬季严寒干燥季节,打开仓房门窗,使空气在粮堆表面流通,逐层冷却粮食。但粮堆内冷却缓慢,特别是水分大、粮堆高的粮食效果不很显著。在目前仓房条件下,仍是包装仓较常用的方法。为增强通风效果,不少粮库对散装粮采用翻动粮面、扒沟、挖塘等方法冷却粮食,其冷却效果前者取决于翻动次数、深度与方式;后者取决于扒挖深度、与空气接触面积、内外温差。

⑷当粮库在夏季冷却粮食或者华南湿热地区的冬季气温较高无法达到低温储粮的冷却要求时,可采用谷冷机来冷却粮食。对于华南地区,春季主动使用谷冷机冷却要比在夏季被动应付时经济得多。

⑸对于质量较差的粮食,可在低温季节结合粮食质量整治,采取倒仓或出仓方式冷却粮食。

84. 谷冷机有何使用特点?

⑴利用粮堆导热性差的特点,谷物冷却机直接将干冷气体直接通入散装粮堆内部,由粮堆内部向外冷却,冷却效率高、速度快,粮食导热性差正好有利于减缓冷却后粮堆温度的回升速度;仓房条件对冷却效果影响不大,无需建造专门的低温仓。

⑵大仓散装粮堆具有较好的隔热性,一次冷却到10~15℃,可保持较长的低温时间;重复冷却的时间间隔受多种因素影响,最主要的是与粮食水分有关。

⑶干燥与冷却相结合,可减少干燥次数,不仅节省费用,还有利于保持稻谷品质。

⑷采用谷物冷却机把钢板筒仓粮温降至10~13℃后,外温高时仅在仓外出现湿度增高或结露现象,对储粮无影响;外温低时,由于缩小了外温与粮堆的温差,也不易出现结露,所以可有效地防止或减少筒仓粮食结露问题。

⑸在高温季节,采用谷物冷却机及时把湿粮的温度降到7~10℃以下,不仅可以提高安全储粮水分1~2%,而且延长了湿粮的存放期,为干燥或晾晒赢得时间。

⑹谷物冷却机冷却粮堆速度快,能量利用率高,一次冷却只需几天时间,而储藏期可达数月,复冷间隔时间长,耗电量低。

85. 为什么说合理操作是决定谷冷机效益的关键点?

一要注意选择合理的冷却通风时机,尽量不在高温、高湿时开机;低温季节谷冷通风若与自然低温通风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可降低谷冷费用,达到低温储粮的目的;但粮食发热一般都在热天,此时并非是谷冷机运行的最佳时机。二要学会正确操作设备,在处理高温粮时,设备出口气体湿度先调至90%左右,防止粮食失水和电耗过大;当粮食冷却锋超过层高的1/2~2/3时,再逐步调低湿度,最后将湿度调至70%左右。

86. 谷冷机何时开机通风,其运行费用较低?

如何降低谷冷机的运行费用是储备库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从新沙港库、安陆库、眉山库等使用情况来看,谷冷机的经济运行模式之一是主动使用谷冷机,如在夜间或阴天气温较低时开机或在春季冷却粮温,以降低谷冷机的冷却成本,使稻谷在低温下储存,品质好,售价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显著。

87. 储备粮为何要采取低温密闭储藏?

在低温季节采用通风冷却方式降低粮温,当气温上升前进行仓房密闭,低温储粮效果显著,此法用于北方粮库更为明显。如河南省直属库1997年冬季对筒仓内粮食进行通风降温,待1998年春气温回升时,进行低温密闭储藏,度夏时除粮堆表面、周壁的粮温稍高外,整个粮堆温度不超过25℃,粮情稳定,安全度夏,三年只进行了两次熏蒸,大大节约了保管费用。承德库从2002年采取低温储粮后,除新粮入仓时熏蒸1次外,以后粮食基本不再熏蒸,堆内无虫,粮情稳定,粮食品质好。

88. 隔热保冷对储粮有何意义?

低温粮堆采取隔热保冷措施后,能延缓粮温回升的速度,使粮堆以较低的温度过夏。这样可以延缓粮食的陈化速度,抑制虫霉生长,粮情稳定,保管费用低。

89. 何时对粮食采取隔热保冷措施?

当外温回升高于粮温前,就应对低温粮采取隔热保冷的密闭措施。

90. 怎样对低温粮进行隔热保冷工作?

⑴仓房的隔热改造。对仓房结构进行隔热防潮改造,使传导、辐射、传递的热量消耗在隔离物或围护结构本身的加热上,用塑料薄膜、槽管把仓房门窗密闭起来,或关好气密门窗,以减少外界环境对仓内粮食的影响,从而使仓内保持低温状态。

⑵压盖粮面、密闭储粮。粮堆的导热性差,特别是在密闭不对流的条件下,其不良导热的特性会更为突出,做好低温粮的压盖密闭是实现“低温储粮”的关键,其措施有粮面压盖法、包围压盖密闭法、干沙密闭压盖法和通风降温密闭法。

⑶并堆扒平压实。将小堆粮并成大堆可发挥大粮堆保温性好的特性;将原挖沟打塘的粮面一律扒平可减少与外界的接触面;用板压实粮面是减小粮堆的孔隙度,可达到减少空气对流的目的,从而使粮堆保持低温状态。

⑷仓房门窗、仓壁、地坪要具有防潮、隔热性能,仓顶要有隔热层。

91. 在隔热层的隔热结构中,为何还必须设置防潮层?

因为在隔热层的内外侧由于温差的存在而造成了一个水蒸气分压力差值,使得大气中的水蒸气会沿热流传递方向,一起进入隔热层,并向低温、水汽压更低的部位渗透。另外,隔热材料吸湿会大大降低材料的隔热性能。所以,在隔热墙结构中应在隔热层的高温侧设置防潮层。

92. 粮面压盖对材料有何要求?

要求压盖材料的导热系数小(λ<0.23w/m·k);容重愈小愈好(<1000Kg/m3);材料本身不易燃烧、不易吸水;材料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不易霉烂、鼠咬、虫蛀;施工方便,价格低廉;其中材料的导热系数小、价格低廉最为重要。

93. 用于粮面压盖的材料有哪些?

生产中常用于粮面压盖的材料有:麦糠、稻壳、旧麻袋、棉被、聚乙烯泡沫塑料板、PEF隔热保温板等。

94. 如何进行粮面压盖密闭?

我国南方基层粮库总结出一套在仓房密闭基础上,再进行粮面压盖的经济、实用的隔热做法,其效果很好。粮面压盖的做法有:一是散粮面上盖席或铺窗纱后,用干燥无虫的大糠等进行压盖,如浠水粮库在粮面上铺塑料窗纱用稻壳压盖;二是用稻壳等装袋压盖,袋袋半包,平贴合缝,互相错缝,做到“平、紧、密、实”,以加强密封效果,如越州粮库、德清粮库对散粮用10cm厚装有稻壳的布袋压盖加薄膜一面封,越州粮库对包装粮采取下垫上铺、薄膜五面封或六面封的做法;三是用隔热材料进行粮面压盖,如麻城库用薄膜加5cm泡沫塑料板或用薄膜加PEF隔热保温板压盖,以增加粮堆的隔热效果。

95. 如何进行粮面压实密闭?

在通风降温密闭的基础上,用木板压实粮面,减小表层粮堆孔隙度,以减少粮堆的空气对流,减缓粮温上升速度。粮面只压实、不压盖的方法较适用于北方粮库,如郑州兴隆库。

96. 隔热性能较差的旧仓房对粮堆如何进行压盖?

对一些隔热性能较差的仓房进行低温储藏时,为维持低温冷却效果,除对仓房进行隔热密闭外,还需对粮堆采取隔热保冷措施。生产中常用的麦糠、稻壳及旧麻袋、草苫、棉被、聚乙烯泡沫塑料板、PEF隔热保温板等隔热吸潮的材料加以压盖,或用装袋半包平贴合缝,两层相互错缝,压平压紧,以增隔热保冷效果。若粮面再加薄膜密封其效果会更好。

六、筒仓、浅圆仓储粮

97. 引起筒式仓底部卸粮口处粮食结块堵塞的原因是什么?

筒仓、浅圆仓等筒式仓属于深粮层仓型,在筒体锥斗或仓体底部设有卸粮口,以方便仓内粮食(或大部)自流出仓。但在储粮过程中,由于卸粮口处结构设计不合理或管理不善,经常会引起粮食结块,使卸粮口处粮食堵塞,造成卸粮口不能正常卸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⑴卸粮口处气密性能不佳,当外界或卸粮通廊内潮湿时,环境湿气会顺着闸板和孔洞缝隙进入粮堆,使局部粮食水分升高,生霉结块;⑵卸粮口处气密性能不好,当粮堆内外有温差时,冷热气体进入使卸粮口处的粮食结露,造成结块生霉;⑶对于金属结构的卸粮口,当其保温性能不好、外温又低于粮温时,湿热扩散会使卸粮口内侧的粮食形成结露现象,导致粮食生霉结块,尤其是卸粮口与下方输送机间的连接溜管较长、又存有粮食时,其结露生霉现象更为严重。

因此,卸粮口处粮食结块堵塞的实质是粮食水分升高,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的结果。

98. 如何预防卸粮口处粮食结块?

针对卸粮口处粮食结块的产生原因,其预防措施:⑴改进或完善卸粮口的气密性,做好卸粮闸板的气密,特别是关紧压死气密闸板;⑵做好金属结构卸粮口的隔热保温工作,防止卸粮口内外形成温差,避免产生内结露现象;⑶当卸粮口与下方输送机间的连接溜管较长时,气密闸板要靠近仓体卸粮口处安装,尽量减少溜管内的存粮,在筒仓群中的星仓尤为注意;⑷每隔半年时间,各卸粮口定期流放一些粮食,以保证筒体卸粮口卸粮通畅。

99. 如何解决卸粮口粮食结块与堵塞问题?

当粮食轻微结块堵塞卸粮口时,通过震动即可解决问题;当中度结块堵塞时,可在卸粮口处的钢板上打孔,用钢筋棍捅捣、搅拌即可解决;当粮食严重结块堵塞,前两种方法都不能解决时,此时只能将卸粮口的闸板打开,拆除溜管,用人工进行清理,但操作时要注意安全。当结块层一旦被捅开,筒内粮食会象洪水一样冲泄出来,危害操作者的安全。

100. 为何要在卸粮口处增设扦样孔?

在卸粮口处增设扦样孔的好处是:⑴可以扦取样品化验,掌握卸粮口处的粮食状态;⑵熏蒸时检测毒气浓度,了解筒式仓底部毒气浓度分布情况,掌握熏蒸杀虫效果;⑶当卸粮口处粮食结块时,可用钢筋棍捅捣粮食,解决卸粮口堵塞问题。

101. 夏季为何会在浅圆仓卸粮通廊内出现结露现象?

经过冬季通风冷却或谷冷机冷却处理的浅圆仓内粮食的本身温度很低,进入夏季后,尽管环境气温较高,但粮堆的不良导热性仍使仓内的粮食保持着较低的温度。这种低温状态会影响到浅圆仓下方卸粮通廊的顶部与两侧壁上部的壁面温度,使之也处于较低的温度范围。当外界的湿热空气进入卸粮通廊后,就会在浅圆仓卸粮通廊的这些部位表面结露。通廊内空气潮湿,影响卸粮通廊中卸粮口内的储粮稳定性,很可能会导致粮食结露、生霉结块、堵塞卸粮口,同时也会造成通廊内输送机械的锈蚀。

102. 如何预防浅圆仓卸粮通廊内的结露现象?

⑴做好卸粮通廊自身的防潮工作,提高通廊的防潮、防渗性能;

⑵卸粮口处设置气密闸门,提高卸粮口的气密性,防止湿气进入粮堆,影响粮食安全储藏;

⑶加强卸粮通廊的密闭管理,减少湿热空气进入通廊的机会;

⑷在卸粮通廊内安装轴流风机,利用干燥、低温时机进行通风散湿;在通廊内放置生石灰吸湿,或用除湿机除湿。

103. 夏季暴雨过后,如何防止筒式仓顶部特别是金属孔洞周围出现结露现象?

在夏天的高温季节,经太阳曝晒的筒式仓,如浅圆仓、筒仓的仓温与粮温都很高。对突如其来的暴雨会使仓房顶部,特别是钢结构屋顶或金属孔洞的温度很快下降,而仓内上升的热气与冷却后的金属构件接触,就会在屋面与孔洞处形成内结露现象,水珠下滴会造成局部粮食水分升高,影响储粮安全性。

预防措施:⑴在易形成水滴的下方粮面上铺垫吸水物如麻袋、盛水容器等,避免水分直接滴到粮堆中去;⑵改善金属仓顶或孔洞的隔热性能,防止形成结露现象。

104. 为什么不能忽视筒仓的卸粮载荷?

据试验测定,筒仓在卸粮时的动载荷为其静载荷的数倍。如果筒仓设计不合理或在管理上出现差错,卸粮载荷会破坏筒体结构与仓内设施。例如:无锡超载装粮,卸粮时使筒壁开裂;中原制药厂卸粮时拉断测温电缆,堵塞出粮口;许昌筒仓通风进风口设置不当,形成偏心卸粮,造成通风装置倒塌、测温电缆胶皮被剥落;苏州冷却塔通风笼倒塌。同时,筒仓的反复装粮、卸粮,使筒体结构处在不断地被拉伸和复原过程中,长此以往,会使筒壁上出现大小不等、内外相通的裂纹,使筒仓的气密性下降,造成筒内粮食发生“挂壁”、杀虫不死等现象。

因此,在筒仓设计中,要有减缓筒仓卸粮载荷和防结拱的措施,保护筒体结构与筒内设施,确保储粮安全。为减少筒仓发生结拱现象,使粮食能够通畅排放,要求筒内储存粮食每隔半年倒一次仓,整个筒仓群要留一个空仓用于紧急倒仓。

七、储粮管理

105. 为了搞好新仓储粮管理,国家粮食局有哪些技术规程或暂行规定?

为了规范与指导新仓储粮工作,国家粮食储备局在1999年颁布了五个与新仓储粮有关的技术规程或暂行规定:《中央直属储备粮库新仓初始装粮压仓的暂行规定》、《高大平房仓储粮技术规程(试行)》、《浅圆仓储粮技术规程(试行)》、《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试行)》、《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试行)》。在2002年国家粮食局对《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试行)》等四个规程进行了修订。

106. 什么是“一符、四无” 粮仓(油罐)?

“一符”是中央储备粮粮油帐实相符的简称,“四无粮仓”是无害虫、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粮仓(含露天囤、垛和储粮货场)的简称,“四无油罐”是无变质、无混杂、无渗漏、无事故油罐的简称。

107. 开展“一符、四无”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一符、四无”是基层广大粮食仓储员工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管理经验,是粮食仓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一符、四无”活动是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保粮方针的重要措施,是推动粮食仓储保管工作的重要手段。实现“一符、四无”是做好粮油仓储保管工作的一项重要标志。

108. 对中央储备粮库存管理的基本要求?

对中央储备粮库存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一符”、“三专”、“四落实”。

109. 对中央储备粮库存管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一符”是指帐实相符,即统计帐、会计帐与保管帐相符,保管帐与仓(垛)专卡相符,专卡与库内实物相符。“三专”是指专仓储存、专人保管、专帐记载。“四落实”是指数量落实、质量落实、品种落实、地点落实。

110. 中央储备粮的正常损耗包括哪几项?

中央储备粮在储藏期间的正常损耗包括保管自然损耗和水分杂质损耗。

111. 什么是保管自然损耗?

保管自然损耗是指粮食在正常生命活动消耗的干物质,检化验耗用的样品,以及搬倒中零星散落等产生的损耗。

112. 国家对保管自然损耗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粮油仓库管理办法》对粮食保管自然损耗率的规定是:在保管时间在半年以内,不超过0.10%,在保管时间在半年以上至一年的,不超过0.15%,在保管时间在一年以上直至出库,累计不超过0.20%。

113. 什么是水分杂质损耗?

水分杂质损耗是指粮食在保管或整晒过程中,水分降低引起的自然减量以及处理杂质减量。

114. 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检查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对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检查的主要包括清仓查库、专项检查、定期检查和抽查等形式。

115. 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主要检查形式的内容是什么?

清仓查库是指根据国务院、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或总公司的要求,对全国范围内中央储备粮库存数量和质量情况进行的全面核查。

专项检查是指根据工作需要,由总公司、分公司安排布置的对仓储管理某项或几项内容进行的专门检查。

定期检查是指根据不同季节的储粮特点进行的检查,包括中央储备粮春季储粮安全和度夏防汛检查、冬季储粮安全和冬季防火安全检查以及储粮品质检查等。定期检查一般由分公司根据季节转换情况和粮食储藏规律自行组织安排。

抽查是指中央储备粮各级管理机械根据工作需要,对承储企业组织的不定期检查。

116. 1998年新建粮仓配备了哪些储粮技术?

在1998年新仓建设中,为保证储粮安全,主要配备了以下四项储粮配套技术,它们的作用分别为:

粮情检测技术:通过对粮堆内的温湿度检测分析,帮助保管员预测储粮的变化趋势,辅助决策,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通风降温技术:均衡粮温,防止结露与发热,冷却粮食,提高储粮稳定性,确保储粮安全。

环流熏蒸技术:促使毒气在粮堆内达到快速均匀分布,能有效杀死深粮层中的害虫,同时仓外投药对维护保管员的身心健康有利,浓度检测可实现以浓度指导熏蒸的科学施药法。

谷物冷却技术:冷却粮食,用于防止粮食发热,抑制虫霉,保持品质,减少水分散失。

117. 粮库为何要强调掌握新仓的储粮管理技术?

粮库仅拥有新仓房和完善的储粮设施还不够,还必须掌握与之相适应的储粮管理技术,两者缺一不可。新仓型、大跨度、厚粮层、新设施的出现,会使新仓的一些储粮特性发生变化,也会产生与新仓的储粮特性、与四项新技术应用、与储粮管理和仓房设计相关的诸多问题。如何使用和管理好新仓是每位仓储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也是目前国储库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仓的储粮特性,探讨与掌握新仓储粮的特殊性,合理使用配套的储粮设施,把新仓储粮工作搞好。

118. 在深秋季节,储粮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进入深秋时节后,储粮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做好分阶段通风、防止粮堆结露方面。当外温下降季节,大粮堆保温性好的特性易在新仓粮堆内部形成“外冷内热”状态,由此产生湿热扩散会导致粮堆内水分转移,在粮堆表面与周壁处易形成“结顶”、“挂壁”,继之粮食发热霉变。此时要及时通风散湿,均衡粮温,消除形成湿热扩散的条件,避免粮堆水分转移发生“结顶”、“挂壁”现象。

119. 在寒冷的冬季,储粮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在寒冷的冬季,储粮管理的重点是抓紧时机通风降低粮堆温度。在冬季要充分利用自然低温条件通风冷却粮食,在粮仓内形成一个低温储粮环境,为来年粮堆低温度夏创造条件。

120. 在气温回升的春季,储粮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在气温回升的春季,储粮管理的重点是对粮堆进行隔热保冷,这是实现“低温储粮” 的重要环节。新仓粮堆规模大,特别是在密闭不对流的条件下,粮食的不良导热性会更为突出,在春季要利用这一特性,对低温粮做好仓房隔热密闭与粮堆压盖隔热保冷,减缓粮温上升速度,确保储粮安全。

121. 在炎热的夏季,正常粮堆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正常粮情的低温粮到夏季时无需通风,此时的管理重点是维持粮堆的低温状态。对于通过冬季冷却的大粮堆来讲,正是利用大粮堆保温性好的特性,到夏季后粮温较低,粮情较为稳定,根本不需通风,否则会破坏粮堆的低温状态。在夏季,南方稻谷库点要利用外温低于仓温时,设法降低仓温,这是阻止粮温上升、保持粮食品质的重要措施。在夜间气温较低时段,打开仓窗,启动仓壁上的排风扇或拱板仓屋面上的换风扇,及时通风换气,降低仓温或仓房拱板隔层的温度,以减缓粮温上升速度。安陆库用保温管道将几座仓房串联起来,用谷物冷却机降仓温,延缓粮温上升速度,低温储粮效果很好,籼稻售价高于同类粮库0.04元/㎏。

122. 在炎热的夏季,对非正常粮堆的管理重点是什么?

在炎热的夏季,对非正常粮堆的管理重点是先制止粮堆发热,再寻机降水。由于大粮堆的不良导热性,会使粮堆内部湿热积聚,造成粮堆发热霉变,此时要采取大风量通风、降温散湿的做法,制止粮堆发热,消除储粮隐患,或利用谷冷机降仓温,缓解粮温上升速度,确保粮食的低温状态。或在粮食发热前进行高浓度磷化铝熏蒸,抑制霉菌发展,待时机适合时,再进行通风降水,确保储粮安全。

123. 当外温上升仓房大粮堆内形成“热皮冷芯”时,应如何处理?

在外温上升的季节里,新仓大粮堆内易出现“冷芯热皮”现象,此时要按春季隔热保冷的做法处理。如果粮堆内的界面(粮面下30cm)温差<5℃,并且水分差<1%,粮食储藏通常是安全的,对“冷芯”可暂不处理,但要随时检测界面上的温差与水分变化。

124. 当粮堆内的界面温差或水分差较大时应如何处理?

如果大粮堆界面上的水分差≥1%或温差≥5℃(尤其是接近露点温差),就必须采取措施对粮堆内的温度、水分进行平衡处理。该处理可分两种情况:在界面上的温差≥5℃或水分差≥1%,但幅度不大时,可利用环流风机进行膜下环流,这样既能减少外部气温的影响,使粮堆保持相对低温,又能使粮堆保持相对低温,平均粮温变化仅在1℃左右,还能防止粮堆内发生结露现象;在界面上的温差≥5℃或水分差≥1%且幅度较大时,此时不能按照低温储粮模式进行管理,应采取粮面揭膜或使用排风扇、通风机通风,但一定要注意在外温合适时进行,并要谨慎操作,严防粮堆发生结露。

125. 粮堆发热部位不同,应采取何种方式进行通风?

粮堆发热部位不同,通风的方式也不同。一般讲,全仓中上层发热用压入式通风,中下层发热用吸出式通风,局部发热的粮堆可采用单管通风。

126. 针对不同发热原因,应怎样采取措施?

粮食发热的原因不同,处理的方式也不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少则1~2d,多则7~8d ,又会使粮食再度发热。新粮后熟作用引起的粮温过高和“乱温”、“出汗”现象,应进行通风降温散湿,并促进粮食后熟。干热主要是大量害虫聚集造成的,需先杀虫后通风降温才行。杂质积聚发热是入粮时杂质分级形成局部通风死角造成的,需清理杂质或加导风管。湿热是由于局部粮食水分升高微生物活动造成的,只有降低粮堆水分后,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再次发热;其次是抓机会熏蒸,由于粮堆的温度、水分高,较适合害虫生长、繁殖,对粮堆危害大,要在降水的同时,采用大剂量的熏蒸杀虫作业,确保储粮安全;第三是再利用晚间低温时机,降低粮堆温度,使粮食进入稳定储藏状态。

127. 夏季入仓的热粮到冬季时是否会造成粮堆表面结露现象?

夏季入仓的热粮到冬季时,如不及时通风降温或通风不当都会造成粮堆表面结露现象。这是因为粮食的导热性能较差,当外界气温下降时而粮堆内部的粮温仍很高,此时粮堆内就会发生湿热扩散现象,造成粮堆水分由高温处朝低温处转移,使粮堆出现表层结露,即“结顶”、“挂壁”现象。因此,夏季入仓的热粮到秋冬季时,要采取分阶段通风降温,均衡粮温,防止粮堆发生“结顶”、“挂壁”现象,确保储粮安全。

128. 采用塑料薄膜单面密封粮面时,到秋季是否必须要揭膜通风?

对于上年度入仓的低温粮堆到秋季时是否要揭膜通风,这需要视粮堆的内外温差而定。若粮堆内外温度相差较大时,如南方库点一般仍要揭膜通风降温。若粮堆内外温差不大时,如北方粮库可以不揭膜、不进行通风,但务必要注意粮堆内外的温差,不要在薄膜内形成结露。如周口库散粮入仓冷却后,三年未揭膜,一次熏蒸两年无虫,与常规储粮的同类仓房相比,水分少散失0.5%,经济效益显著。开封库对当年入仓的高温粮进行通风降温,次年不通风,三年只进行了两次熏蒸。

129. 日常管理中,通风口处的粮温和水分增高应如何处理?

仓房通风口处粮食的温度与水分增高,与通风口的隔热、气密性能不好有关。当通风口处的隔热、气密性能不好时,都会在通风口处的粮食中形成温差或受外界湿气影响,使粮食结露水分升高,继之引起霉菌繁殖,使粮食发热粮温升高。因此,解决的措施是对通风口进行改造,提高通风口的隔热气密性能。

130. 在高温季节,对稍超安全水分的粮食应如何处理?

在高温季节所收的粮食水分较高时,首先进行平衡通风,均衡仓内粮食的水分与温度,稳定粮情;其次抓紧时间通风降温散湿,降低粮食水分,提高储粮稳定性;第三是视粮堆内虫霉发生情况,决定是否采取高浓度熏蒸,抑制虫霉生长,为通风降水赢得时间;第四再选择低温时节进行通风,降低粮堆温度,确保粮食安全。

131. 粮堆降温散湿的方法有哪些?

粮堆降温散湿的方法很多,条件不同使用的效果也不同。在生产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

⑴粮堆通风:直接降低粮温与水分,通风均匀,效果明显,费用低,是粮库常用保粮措施。

⑵翻动粮面:用于散装粮堆表层粮食的降温散湿,简单易行,节省费用,效果也较好。

⑶排除粮堆湿热:在粮堆内插入导风管、熏蒸探管,进行机械通风等。

⑷粮食冷却:利用低温季节或谷物冷却机冷却粮食,使粮食处于一个低温状态,提高储粮稳定性。

⑸日光曝晒:用于水分略高的粮食,冬季日晒温度较低,但由于多西北风,空气比较干燥,对降低水分仍有一定效果。

⑹热风干燥:当粮食水分高、批量大时,采用烘干方法可快速降低粮食水分。

132. 新仓内是否还能继续使用埋设生石灰降低表层粮食水分的办法?

在长期的储粮实践中,粮食系统总结出许多实用、简便、有效的方法处理解决粮堆表层水分升高现象。如用生石灰处理表层粮食结露、水分升高等方法仍可用于新仓解决粮食表层结露问题。

133. 在新技术推广应用时,为何要注意使用的经济性、操作的简便性?

一项技术能否得到推广,除技术本身的先进性和安全性外,还取决于其操作的简便性与经济性。操作麻烦或费事就不易为操作人员所接受,费用过高会使该技术失去推广价值,这是企业在确保储粮安全的前提下,并追求最大利润和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性质所决定的。

本文关键词:粮食储存方式分为哪几种,粮食储藏技术,粮食储存技术大全最新,粮食常用的储存方法是什么,粮食储存有两种方式。这就是关于《粮食储存技术大全,普通家庭怎样储存粮食和食品》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