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汉化改革
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什么】,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汉化改革:成也汉化,败也汉化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个不幸的皇帝,也是一个特别幸运的皇帝。
拓跋宏的不幸在于,生在一个有早熟、早死传统的帝皇之家,他需要在皇位之上需要虚坐近19年,到23岁才能亲政;而他的幸运在于有一个好祖母——冯太后。
后世所说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很多也将冯太后所践行的改革也归于拓跋宏的功绩,其实后世我们所说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广义来说,包括冯太后的改革都是借拓跋宏的皇帝身份颁布的,所有这些功劳都归于拓跋宏;而狭义来说,冯太后的制度性改革其实也有专属名词,被称为“太和改制”,而拓跋宏的改革才是真正的“汉化改革”。
“思路正确”还需要“程序正确”——拓跋宏步步为营的汉化改革
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23岁的拓跋宏终于正式亲政。在未来短短9年的亲政过程中,拓跋宏没有辜负皇祖母冯太后的悉心培养,完成了一项足以超越历史上大多数帝王的伟大功绩——汉化改革。
后世的我们在说到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之时,基本用八个字就能概括:迁都洛阳、革俗汉化。对于唯我独尊的皇帝来说,似乎只要思想境界正确,做起来并不难。然而历史告诉我们,仅仅是思想正确是不够的,真正的拓跋宏在程序上依然需要正确,才能完成汉化改革的伟大成就。这一过程说是步步惊心完全不过分。
拓跋宏汉化的第一步:追尊祖先庙号。
公元491年7月,拓跋宏下令追尊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为“太祖”。当初,拓跋嗣继拓跋珪皇位后,因不满拓跋珪杀自己母亲的行为,因此在给拓跋珪上庙号时仅定为“道武”,大有抹杀拓跋珪开创北魏帝国功绩的意思。
而拓跋宏此次追尊拓跋珪为“太祖”,就将北魏建国的起源与中原紧密关联了,更主是在北魏皇室与曾经草原游牧民族拓跋鲜卑之间划上了一个明确的界限。此举,没有遭到任何人反对,因为在所有人看来,这都是帝皇家务事,只有拓跋宏明白,自己的汉化改革大幕已悄然拉起。
拓跋宏汉化的第二步:定五行,归正溯,取消异姓王
公元492年1月5日,拓跋宏下令:依据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确定北魏为水德,上承晋王朝的金德。将北魏帝国按照汉家规则,并入汉家王朝序列。
2天后,拓跋宏下令取消异姓王制度,所有异姓王均降为公爵。同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子爵、男爵保持不变,公侯伯三等爵位均下降一等。
同年1月11日,拓跋宏下诏,祭祀尧帝、舜帝、大禹。1月21日,拓跋宏将孔子的谥号改为“文圣尼父”,前往孔庙祭拜。
这一切,都是拓跋宏在向世人昭告:北魏是一个中原王朝。这时的北魏帝国,早已有了深入的汉化教育基础,加上大量汉臣居于朝堂,且这一系列政策没有太大侵害到北魏权贵的经济利益,所以史书上基本没有记录多少反对的声音。
拓跋宏汉化第三步:巧计南迁、定都洛阳
早在公元398年7月,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下令将都城从草原迁至中原,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平城成为了北魏最发达的城市。当时初入中原的北魏还有大片北方草原领土,平城的地理位置也便于居中调度。
但随着拓跋鲜卑逐步迁出草原,逐步将自身从草原民族向农耕民族演变,发展重心也转移到中原地区,空出的大片北方草场逐步为柔然所侵占,随后柔然不断南侵,由于平城的地理位置太靠近北方草原,所以北魏只能不断与柔然交战。虽然在这一过程中,北魏统一了北方,但其实最大的敌人始终是北方的柔然。
因此,此时的北魏都城平城在拓跋宏眼中都是缺陷。从军事上说,此时的北魏南北皆敌,但平城距离草原太近,没有军事纵深,所以柔然有什么风吹草动,不管北魏在做什么都必须放下手和柔然怼,明显影响未来北魏的发展。从政治经济上说,古代都城都是财富汇集之地,但平城偏居北方,财富汇集过来速度慢,尤其是粮食,路途运输损耗巨大,尤其当北魏需要对南方开战的时候,粮食还需要向南方输送,还需要再次损耗;而且政令下达的速度也慢,不利于北魏的集权统治。从文化上来说,任何时代,权贵阶层的文化意识形态对百姓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但平城地处草原边缘,部分北魏权贵仍然保留着原始的文化形态,胡汉文化冲突剧烈,扩展到全国就变成了少数民族和汉族矛盾日益激烈;缺乏统一的文化基础,就意味着一个帝国随时可能面临内乱、暴动等危机。
于是,公元493年,拓跋宏开始谋划迁都洛阳。历朝历代,迁都都是一件大事,但偏偏在拓跋宏这里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这完全得益于拓跋宏所策划的一个完美的“阴谋”。
当然,拓跋宏不可能孤身作战,身边一定是聚拢了一小撮支持迁都的官员为他效力的,只是迁都过程比较有意思。公元493年5月,拓跋宏宣布要举兵伐南朝齐;公元493年8月,拓跋宏领军百万,携文武百官出兵,有知道内幕的官员还建议拓跋宏,把宫中家眷仆从一并带上,拓跋宏装得很像说:“你听说过出兵打仗还带上宫中之人的吗?”
公元493年10月,北魏大军行至洛阳,此时正逢雨季,气候阴雨连绵,无数少数民族兵将不适应这样的气候。但拓跋宏还是在巡游洛阳西晋皇宫遗址后仍下令南进。此时,有臣子带头,跳出来劝拓跋宏停止此次征战。
之后,就是拓跋宏的表演时间了。拓跋宏先为难的说:“你们看,我带着百万大军南征,结果还没到地方就灰溜溜的回去了,好说不好听,对吧?”然后,估计就有大臣出来出主意了,要不改一下说法,改“南征”为“南巡”,反正您也经常四处巡查,这样就说得过去了。拓跋宏又说了:“不行不行,南巡有带着百万大军出门的吗?以后史书这么记录,后世会骂我?”这句话出口,所有大臣都闭嘴了,那些不知道内情的官员们此时心里估计已满是绝望了。
但是没想到,拓跋宏是个“体贴”的好皇帝,他马上给大家找了个台阶:“我看要不这样。我们就不说这次是南征或南巡,而把这次说成是迁都。以后我们就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这样大家都不用继续南征了,带着百万大军出来建设新都城也能解释得过去,大家看怎么样?”
由于拓跋宏前面的坑刨得太瓷实,再加上可能和拓跋宏打配合的大臣率先叫出“皇帝英明”、“谢皇上体恤臣下”之类的话,众大臣只能附和,于是北魏迁都洛阳这事就这么顺利的给决定下来了。
拓跋宏汉化第四步:改姓、易服、禁胡语——铁血推行“革俗汉化”
北魏虽然强大,但各地叛乱依然不断,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作为“胡人”的拓跋鲜卑入主中原,与汉人原住民自然会有各种矛盾,当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时候,就会有人造反,而且造反理由还特别好找——清除异族。
异族怎么判断呢?其实今人和古人的区分方式并没有太多进步。先是相貌、再是服饰、然后是聊天、最后就是你的姓名。到今天,即使是五六七八线城市,见个老外可能都习以为常了,但北魏不是。
北魏皇族是鲜卑族,当时的百姓可没那么开放,也不会有什么全球化视野。鲜卑人大体上和汉人的相貌不太好区分,但无数鲜卑人正是通过穿着、语言和姓氏来体现自己高人一等的地位,并以此地位来欺压汉人百姓。这就是乱的根源。
于是,公元494年12月,拓跋宏下令:禁止士民穿胡服,先从面子上让别人看不出胡汉之别。
公元495年5月,拓跋宏再下令:禁绝胡语。不许北魏人说鲜卑语。当然,具体当时的北魏汉语是河南话还是河北话,或者是其他啥方言,就不得而知了。
再然后,公元496年正月,拓跋宏再次下令,将鲜卑姓均改为汉姓,自己作为表率,率先将“拓跋”姓改为“元”姓。自此,拓跋宏在历史上就有了另一个名字——元宏。另外还有,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奚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等等。至于隋文帝杨坚曾被赐鲜卑姓“普六茹”,当时被改为的汉姓为“茹”。
拓跋宏的思想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是极为超前的,要求一个民族放弃自己的文化、语言甚至祖宗(姓氏)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这也引来无数鲜卑贵族的反弹。然而此时的元宏(拓跋宏)早已将政局掌控于股掌之中,能够以铁血手段推行自己的主张。
公元496年,元宏外出征巡,北魏元宏以下第一贵族——反对汉化的太子元恂尝试了反抗。元恂乘元宏外出,逃回原都城平城,拒绝着汉服、说汉语。元宏回返之后,废太子元恂并将其变为庶人软禁。公元498年,有人告发废太子元恂图谋造反,元宏勒令赐死儿子元恂。
杀子以铭汉化之志,此时的元宏终于成长为了一个铁血君王。类似将不服汉化的鲜卑贵族驱逐出政治中心的事情,元宏还干过不少。
成也汉化、败也汉化——元宏的功与过
在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中,元宏的汉化改革短期内缓和了民族矛盾,长期来说促进了民族融合,因此后世史家对元宏赞誉有佳。
但不容忽视的是,正是元宏的汉化,加速了北魏的消亡。身为拓跋鲜卑最高领导人的元宏的汉化改革,与其说是推行汉化,不如说是对鲜卑文化的全盘否定。当一个民族连自己都整体否定之时,其消亡也成必然。
元宏的汉化改革在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也将当时汉人门阀政治的弊端带给了北魏,更将鲜卑人自身固有的凝聚力打破,为鲜卑族的消亡、北魏的灭亡埋下了无可挽回的隐患。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被后人反复提及,但往往不太容易理解。但以此观元宏的汉化改革,鲜卑族正是自此走向消亡的。
汉化改革,成就了元宏个人在后世的赞誉,但也让曾经无比强大的鲜卑泯灭于历史之中。元宏的功与过,或许还需看后人站在什么角度来评述。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什么,你知道吗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1)推行均田令,将土地实行分配,使受田农民服徭役和兵役,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什么?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
(1)推行均田令,将土地实行分配,使受田农民服徭役和兵役。
(2)迁都洛阳,整顿吏治,推行“三长制”。
(3)提倡学习汉族文化和与汉族通婚,用汉姓、穿汉服、说汉语。
具体内容:
(1)在经济方面,推行均田令。就是国家给无地或少地农民分配土地,但农民需要向国家交租,并且土地是不可以买卖的。这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保证了国家的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在政治方面,迁都洛阳,加强了对中原地区的统一管理。三长制的推行,更利于国家对地区的控制和征收兵役赋税。加强了国家对人民的管理。
(3)在文化方面,与汉联姻政策,有效的促进了两族文化融合,使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换。
本文关键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什么用表格画出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影响是什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措施是什么 作用是什么。这就是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汉化改革》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