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马谡和谁是兄弟,为何他会把这事特别交代给诸葛亮

04-03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马谡和谁是兄弟】,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马谡和谁是兄弟:刘备从哪里看出马谡不可大用?为何他会把这事特别交代给诸葛亮

有个情况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刘备去世前,千头万绪,千言万语,他都想交代给诸葛亮。为什么别的不说,单单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这句话呢?

马谡和谁是兄弟,为何他会把这事特别交代给诸葛亮

(刘备剧照)

显然,刘备那时候就已经断定诸葛亮会重用马谡。而且诸葛亮对马谡不是一般的重用,很可能是要把整个军队都委托给他的那种重用。所以才会特别交代。

刘备从哪里看出诸葛亮对马谡会不是一般的重用呢?

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不过《三国志》上有过记载,当刘备对诸葛亮说了那句话,去世以后,“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也就是说,诸葛亮并没把刘备的话当回事,反而把马谡调进中央来,当参军(也就是诸葛亮的秘书),并且整日整夜和他闲谈。诸葛亮公务那么繁忙,却可以整天整夜地和马谡闲谈,由此可见,他对马谡有多么欣赏。

诸葛亮和马谡的交往,应该不是在刘备去世后。否则,诸葛亮也不可能直接把他从地方太守提到中央,担任智囊团成员。我觉得很可能之前马谡就已经多次到中央来,拜访过诸葛亮,这种情况被刘备发现了。

马谡到中央拜访诸葛亮干什么呢?很可能是他希望得到诸葛亮的赏识,被委以重任。而他不拜访刘备却去拜访诸葛亮,也同时说明,刘备不看好他。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不看好马谡呢?

马谡和谁是兄弟,为何他会把这事特别交代给诸葛亮

(诸葛亮剧照)

《三国志》中也有记载:“(马谡)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马谡其实最早是刘备身边的一个“从事”,也就是秘书一样的官职。到达成都后,刘备让他去当县令,接着让他当太守。

刘备之所以用马谡,应该是马家兄弟都很有名气的原因。马家兄弟在当地非常有名气,号称“马氏五常”(五人的字都有个“常”字)。老四马良最得刘备喜爱,刘备让他在中央担任侍中。侍中在三国时期,职位相当于宰相。大约就是这个原因,刘备让马谡当自己的秘书,但很快就把他下放到地方当县令。下放他的原因,虽然历史上没有记载,应该就是刘备认为他“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马谡在当太守的时候,为什么就确定诸葛亮会重用他,多次前来拜访诸葛亮呢?

有两个实际的事例。

一是庞统投奔刘备后,刘备让他担任耒阳县令。庞统不理政务,刘备很生气,但鲁肃和诸葛亮都对刘备说,庞统不是“百里之才”,所以他不愿意干这个。刘备听了两人的话,果然把庞统提拔起来,后来他成为刘备入川时期最得力的谋士之一。

二是刘备让蒋琬担任广都县令。他也是不理政务,刘备生气地要处理他。不过诸葛亮又说,蒋琬是“社稷之器”,而非“百里之才”。后来,刘备把蒋琬提到中央,担任尚书郎。

马谡和谁是兄弟,为何他会把这事特别交代给诸葛亮

(马谡剧照)

​由此可见,马谡肯定是觉得诸葛亮的推荐,刘备一定会听,才多次前来拜见诸葛亮。

但刘备显然一直不看好马谡,毕竟他是先让马谡在身边,再把马谡下放到地方上去的,和庞统、蒋琬的情况不一样。所以,他才对诸葛亮特别交代。

(参考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

2、马谡和谁是兄弟,马谡是谁的弟弟

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他是诸葛亮身边的红人,他也是“纸上谈兵”、“言过其实”的代言人,马谡其人“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见《三国志。蜀书。马谡传》)马谡在军事上是很有见地的,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次失败就毁了自己的一生,这是诸葛亮的无奈,更是马谡的悲剧。

马氏五常 白眉最良

马谡和谁是兄弟,为何他会把这事特别交代给诸葛亮

马谡一家五个兄弟,个个都是才华横溢之人,为此扬名乡里,马谡的哥哥马良,字季常,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襄阳宜城人,马谡之兄,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又在五人中最为出色,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建安十四年,刘备担任荆州牧,征召马良为州从事。马良与诸葛亮关系友善,曾奉命出使东吴,受到孙权恭敬的接待。章武元年,刘备建立起了自己的蜀汉政权,马良就跟随刘备做事,第二年,刘备让马良去招纳安抚蛮夷部落,在马良的游说下,各部落表示愿意响应刘备的号召,不幸的是,这一年,马良在夷陵之战中兵败遇害身亡。子承父业,刘备封马良的儿子马秉为骑都尉。

哥哥马良是个难得的人才,马谡作为其弟,才华虽然不及哥哥,但是也是个人才。马谡和马良曾同为荆州从事,刘备入川时,马谡跟随大军同行,因为其擅长谋略,而深得诸葛亮的赏识。诸葛亮十分敬重他,行军打仗,二人常常促膝常谈,彻夜谋划。被诸葛亮称为“旷世奇才”,汉高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人各有其才,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方面,马谡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谋士。天下人很少有人能够在运筹帷幄和能战善战之间平衡,当马谡在这两者之间无法平衡的时候,街亭失守就成为了必然。

据史载:“马谡自幼熟知兵法,才气过人。”他的才华被诸葛亮所赏识,并且诸葛亮很相信马谡,他经常要询问马谡对一件事的看法,征求马谡的意见和建议,综合考量,而他们的主公刘备,一直对马谡的才能有所质疑,就算是在临死之前也不忘交代诸葛亮,这人不靠谱,要看紧点马谡,不要让他乱来。此话一说出后,诸葛亮也就算听了,不过,他依然相信马谡,为什么刘备如此交代,诸葛亮还不听取刘备的劝告?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马谡的确如他所说的,是个人才。

众所周知,马谡自从与哥哥马良一同为蜀汉政权卖命,马谡为诸葛亮做过很多事情,是诸葛亮的高级参谋,也是蜀汉政权的智囊团成员之一,他曾经跟随诸葛亮率军讨伐雍闿,针对南人难以驯服的特点,马谡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攻心策略。短时间内难以收服南人,只有收取其心才能使南人真正归顺于你。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意见,不久,诸葛亮斩杀雍闿,并且他赦免了孟获,这一策略被诸葛亮实施为“七擒孟获”,从而保证了南方边境的安宁。针对蜀国“兵马疲蔽”,民怨沸腾,马谡适时提出“只宜存恤,不宜远征”的休养策略。北伐前夕,依靠马谡的计谋,诸葛亮成功地离间魏国曹睿、司马懿君臣,为北伐奠定了胜利基础,才使得诸葛亮败夏侯,收姜维,破羌兵,灭王郎,紧接着连克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曹魏举国震惊。看他献平南之策时,可以发现他对战争的惊人洞察力;看他献反司马懿和曹睿之计,又看出他算计之工巧。而败后,马谡知罪伏法,丝毫不强调客观原因来替自己洗罪,也没有利用与孔明私交甚厚来循私,堂堂正正地受刑,没有一丝怨言。

马谡失街亭谁之过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也是这次北伐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事。由于这次战争的重要性,诸葛亮决定亲自上阵,并声东击西,传出消息,要攻打郿城,魏军得到这个情报自然增大兵力去防守郿城,趁此机会,诸葛亮率军从西路扑向祁山,魏国毫无防备,节节败退。蜀军乘胜进军,危机关头魏明帝曹叡,派张颌率军到祁山去抵抗,自己也亲自去祁山督战。此时,决战的时刻又来来临了,诸葛亮习惯性地去找马谡商量计策,并且将马谡任命为他的先锋,左右的人都反对诸葛亮的这个决定,要知道马谡基本不上战场的,对战场地势、布阵之类的实践经验太少,而他要面临的对手是魏国的老将,这次作战的先锋说什么也该委派有经验的将领,但是诸葛亮不听,任命自己十分赏识的参军马谡领导诸军,后于军事重地街亭防御曹魏将领张郃的进攻。

马谡上了战场后,仅凭着自己在书上学来的知识和少量的实践经验,按照自己的思路来部署军队。由于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计划,放弃了水源地而将军队设置在山上,军队的调度也显得很混乱,这时,马谡的手下王平就已经察觉这个布阵存在很大的问题,多次劝谏马谡,马谡不听,我行我素。曹叡的军队自然抓住了这个好机会,这边张颌切断了驻守山上的马谡军队的水源,发动进攻并大败马谡,马谡的军队在山上溃不成军,四散而逃。街亭由此失守,街亭失守,马谡难脱其责,因为是他一手指挥作案的,正是由于他急于为己证明多年苦读兵法并非虚妄,改变了军事目的,变阻挡为击败,而出奇造险。马谡不听王平谏阻于五路总口下寨,以为久计。

王平劝谏,驻守山上会使得我军水源被切断,易形成孤立被围攻之势,而马谡又又以孙子兵法中“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街亭的失守表现的是,一个年轻人渴望证明自己的心,却因为狂妄、无知,而害了整支军队,还害了自己。这件事就是诸葛亮也有责任,如若不是他举荐马谡,街亭可能就不会失守了,总之,街亭失守,有马谡个人性格的使然,也有诸葛亮用人的不当,这个失街亭的责任不应该由马谡一人来承担。

我们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身为局外人的我们并不知道,这胜败二字对兵家的重要性,胜败之间是多少人的运筹帷幄,又有多少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个不是我们局外人所能了解和承担的,也不是马谡能承担的。

本文关键词:马谡是好是坏,马谡和谁是兄弟呢,马谡是好人吗,马谡是谁的弟弟,马谡与马谡哪个好。这就是关于《马谡和谁是兄弟,为何他会把这事特别交代给诸葛亮》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