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系统的概念 旅游系统的概念简述,旅游系统的概念(旅游涉入和目的地形象、地方依恋与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研究)
关于【旅游系统的概念 旅游系统的概念简述】,旅游系统的概念,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旅游涉入和目的地形象、地方依恋与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研究(3)
原标题:旅游涉入、旅游目的地形象、地方依恋与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关系研究(3)——以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风景区为例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相关研究
本部分主要在国内外相关文献数据库通过关键字检索,采用滚雪球的方式收集有关游客环境行为的相关文献,然后对这些文献进行分类整理。为了能够全面系统地收集已有文献,本研究通过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及中国知网进行关键字检索。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外文文献检索时,分别以“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ERB)”“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behavior(EFB)”“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PEB)”“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havior(EPB)”“eco-friendly behavior”作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在初步检索的基础之上,再以研究对象聚焦在旅游和旅游者作为筛选标准进行二次筛选。在国内文献的检索上,借助中国知网,以“环境责任行为”“环境负责任行为”“亲环境行为”“环境友好行为”“生态负责任行为”“生态友好行为”等关键字进行检索,在此基础上,剔除并非聚焦于旅游者的文献。最终形成该领域研究的文献池。
2.1.1 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兴起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Cheng, Wu & Huang, 2013)。而近年来,全球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由自己的惯常前往异地参与旅游活动和体验,而这种大规模和大范围的全球人口流动也必然会带了各式各样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以及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Scott, Peeter, Gossling, 2010)。因此,为了减轻人为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关环境责任行为的研究在不同的领域都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诸如环境教育领域(Ballantyne, Packer, Everet,2005; Powell, Stern等人, 1995)、消费者环境行为(Luchs, Nayor, Irwin, 2010)、亲环境的行为(Han, Heesup, 2015; Harland, Staats, 2010)、旅游酒店选择(Park, Boo, 2010; Halpenny, 2010)等行为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强调;与此同时,旅游过程中游客的环境行为也引发了旅游与休闲研究学者的关切。由此可见,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以及游客旅游过程中给旅游目的地带来的消极环境影响,构成了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研究背景与缘起(何学欢,胡东滨,栗路军,2017)。因此,在此背景下,如何界定游客的环境责任行为,如何去确定环境责任行为的维度和对其进行测量,以及讨论基于不同理论视角去研究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形成机制和实施有效的旅游目的地环境责任管理,这些都成为国内外有关游客环境责任行为领域重点探讨的内容。
2.1.2 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概念界定
(1)环境责任行为(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ERB)
用于描述环境行为的专业术语有很多,如有关注环境的行为(environmentally concerned behaviors)、环境有意义行为(environmentally significance behaviors)、环境负责任行为(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s)以及亲环境行为(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s)(Lee at al.,2013)。当前,学界对于环境责任行为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不同领域的学者对环境行为的称谓及内涵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外学者对于环境责任行为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相关学者如Arbuthnot(1977)及Urien & Kilbourne (2011)等最早提出“环境行为”(Environmental Bebavior)的概念,广义上的环境行为,即包含积极的、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行为,也涵盖了负面的、不利于生态环境的行为;但在一般的文献中更多的是指前者(Arbuthnot, 1977; Berger, 1997; Porortinga at al., 2008; Claxton, Chawla & Kennedy, 1999)。Hiens(1987)提出“负责任的环境行为”(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并将目的为解决和防范环境问题,基于个人责任感和价值观的有意识行为定义为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此后,也有一些具有社会心理和环境心理学背景的学者将这种具有积极的、有益于生态环境的行为称之为“亲环境行为”(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PEB);Kollmuss和Agyeman(2002)将亲环境行为概况为“个人或群体有意识实施的是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化的行为”。
Borden和Schettino(1979)首次提出了环境责任行为(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ERB)这一概念,将环境责任行为界定为个人和群体为了补救(remediation)环境问题而实施的一切行动;并且他们基于“态度-行为”的逻辑框架,验证了个体所持有的环境态度与实施环境责任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认为环境责任行为是由个体内在的环境态度直接驱动下的行为表现。此后的大多数学者,沿用了环境责任行为这一专业术语,Sivek和Hungerford提出环境责任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为减少自然资源的利用,或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一系列行为”(Sivek & Hungerford, 1990)。相对于Borden和Schettino(1979)提出的定义,Sivek和Hungerford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定义更具有一般性和包容性,因而在后续的研究中被广泛引用。值得一提的是,环境责任行为与亲环境行为在内涵上比较接近,都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包容性,在已有的相关文献中,两个术语相互混用的情况十分常见。因此,我们可以将环境责任行为与亲环境行为视为不同学科背景下内涵等同的概念。
此外,还有学者提出“环境关怀行为”(environmentally-concerned behavior)及“环境有意义行为”(environmentally significant behavior)的概念;其中环境关怀行为主要是指个体参与环境保护而付出的各种“努力”(effort),并受到环境关怀意识(environmental concern)的影响(Axelrod & Lehman, 1993)。也有学者将环境关怀行为应用到市场营销的研究中,用以分析消费者在产品消费过程中所采取的环境关怀行为的表现及其作用因素。不过总的来说,环境关怀行为被使用的范畴比较狭窄,而该专业术语所包含的环境关怀意识(environmental concern)却被后续的研究者关注。此外,“环境有意义行为”的概念,不同于一般的亲环境行为,而是具有典型的激进环保主义色彩的实践,特指个体积极促进环境保护、优化环境质量的行动。
总之,纵观国外有关环境行为的研究,与环境责任行为相关的概念和专业术语十分丰富,但各概念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正如Kiatkawsin和Han(2017)所言,环境责任行为、亲环境行为、环境友好行为、生态友好行为等属于是可以互换的;不同的术语背后是研究者学科立场和理论视角的差异。基于以往研究和本研究的学科立场,本文采用环境责任行为这一较为普遍化和一般化的概念作为本研究的统一术语,来表达个体主动维护环境、保护环境的一切实践和举措。需要说明的,在现有的国内研究中,与环境责任行为有关的学术词汇也十分多样,并且在引介和翻译过程中,同一词语常常有不同的译词,如“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在国内常被翻译成“环境负责任行为”或“环境责任行为”,本研究采用“环境责任行为”这一更普适化的词语来表达。
(2)游客环境责任行为(tourists’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TERB)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有关环境责任行为的术语非常多,但各术语的内涵基本一致;对于环境责任行为在旅游研究领域的运用,其研究的语境虽然被放置在旅游这一具体的情景中,并且研究的对象更明确是处于异地旅游和体验的游客;但是对于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概念界定也如环境责任行为一样深受研究者学科立场和视角的影响,形成多元化的表达和内涵。
从目前已有的有关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研究来看,研究者对于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界定依然没有达成一致的认知,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游客的环境责任行为时,也常常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学科背景采用不同的术语表达。来自旅游管理、企业管理或工商管理学科的学者更倾向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对游客环境责任这一概念进行界定,游客的环境责任行为正是旅游者作为利益相关者履行自身责任的一种具体表现,是促进旅游地资源可持续的重要推手(贾衍菊,林德荣;2015)。而在环境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的文献中,“亲环境行为”或者“环境友好行为”更常用来刻画游客在消费和活动过程中,对于环境友好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一种青睐;李文明等人(2019)指出游客的亲环境行为是游客在旅游地对广义的环境及环境要素所作出的亲善行为,涵盖了保护性行为在内的共情行为、尊重行为、学习行为、审美行为以及依恋行为等高层次游客文明旅游行为。还有部分学者分别采用“旅游者环保行为”“旅游者可持续行为”以及“旅游者生态文明行为”等术语来表达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参与旅游地环境保护和维持当地自然生态所作出的一切行为与努力。其中旅游者环保行为更偏向于是旅游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的关注焦点(万基财、张捷、卢韶婧,2014);而旅游者可持续行为是对游客回应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种理论化设想(朱梅,2016);旅游者生态文明行为是源自于生态文明理论,是旅游者积极参与旅游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表征。具体参见表格1。
表格1 旅游情景下游客环境责任行为(TERB)相关术语
术语 | 定义 | 代表文献 |
旅游者环境(负)责任行为(TERB) | 旅游者在旅游或休闲过程中,针对旅游地所实施的减少环境负面影响、促进环境保护且不干扰生态系统的一系列行为。 | Lee, Jan, Yang, 2013;Cheng & Wu, 2015 |
游客在度假区特定情境下,做出有利于度假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 范钧等,2014 | |
游客主动减少自然资源利用,或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行为。 | 周玲强等,2014 | |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主动减少负面环境影响或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行为。 | 余晓婷等,2015 | |
游客做出对目的地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并主动促进自然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行为。 | 窦璐,2016 | |
游客在休闲/旅游过程中,针对目的地或景区所实施的减少环境负面影响、促进环境保护的一系列行为。 | 柳洪波,2016 | |
参加节事的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做出有力与旅游节庆环境可持续发展或减少旅游节庆环境负面影响的行为。 | 邱宏亮,2017 | |
游客环境友好行为(TEFB) | 游客在休闲/旅游过程中,针对目的地或景区所实施的减少环境负面影响,促进环境保护的一系列工作。 | 李秋成和周玲强,2014 |
游客环保行为(TEPB) | 游客再次购买和推荐生态旅游产品,并愿意为其支付更高价格的意愿强度。 | 刘静艳等,2009 |
游客在景区游览过程中做出爱护旅游资源,保护当地自然、人文生态环境的各种行为。 | 姚丽芬和龙如银,2017 | |
游客生态文明行为(TECB) | 游客在旅行或休闲活动中自发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及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系列行为。 | 张环宙,李秋成,吴茂英,2016 |
旅游者在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消费环节中以文明的方式对待资源和环境,通过消费活动生态化来维护旅游地生态系统完整性与稳定性的行为。 | 朱梅,2016 | |
游客可持续行为(TSB) | 一种不负面影响全球及旅游地自然环境或有利于全球及旅游地环境的旅游者行为 | Juvan & Dolnicar, 2016 |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纵观现有的关于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研究可知,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实施主体是旅游者,是旅游者作为个体在旅游过程中所实施的一系列行为,这与旅游目的地居民、管理部门及民间环保组织等行为主体是完全截然不同的;因此,在对游客环境行为责任进行定义是应该强调和突出旅游者作为行为的主体。并且,游客在实施环境责任行为是在异地,即其行为实施的环境为非惯常性,具有暂时性和异域性的特征,因此,其行为也更易受环境的影响。此外,游客的环境责任行为也具有多元丰富性,不仅包含节约用水用电、不乱丢垃圾等在旅游情景中的私域环境责任行为,也包括劝导同行旅伴及其他旅游者的环境规范、或为其他游客提供积极环境责任行为示范的公域行为;因此,在界定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时,要注重明确游客行为的多维性(邱宏亮,范钧,赵磊,2018)。综合以上分析,本文将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界定为,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中实施的一切减少旅游景区环境负面影响或有利于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具体行为。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王河,博士、博导,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岭南建筑家,“南粤工匠”技能大师,广州大学建筑设计院硕士生导师,南粤古驿道网特约撰稿人。
黄治奇,澳门城市大学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国际旅游管理博士、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硕士,深圳市零柒伍伍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曾获英国国际室内设计大奖、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亚太IAI“最佳设计大奖”、中国设计30年最佳案例娱乐类“最佳设计奖”、2017-2018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年度封面人物、2013年度中国十佳娱乐空间设计金奖等荣誉。
相关阅读:
「链接」
「链接」
2、旅游系统的概念 旅游系统的概念简述
旅游系统的概念 旅游系统的概念简述
1、旅游系统即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撑与保障子系统四个部分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和目标的综合体。 2、旅游系统的特点:整体性,层次性,复杂性,开放性,动态性,地域性。
旅游系统构成要素是什么
商、养、学、闲、情、奇。1、商“商”是指商务旅游,包括商务旅游、会议会展、奖励旅游等旅游新需求、新要素。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密切交往带来了规模庞大的会议会展等商务活动。
根据全球商务旅游协会发布的2014年报告预测,中国将在2016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务旅游市场。2、闲“闲”也就是休闲度假,包括乡村休闲、都市休闲、度假等各类休闲旅游新产品和新要素,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和主体。3、养“养”是指养生旅游,包括养生、养老、养心、体育健身等健康旅游新需求、新要素。旅游原本就是一件身心愉悦的活动。
当养生邂逅旅游,健康旅游应运而生,成为不少人青睐的旅游新模式。其中,中医养生旅游的发展最为强劲。4、情“情”,是指情感旅游,包括婚庆、婚恋、纪念日旅游、宗教朝觐等各类精神和情感的旅游新业态、新要素。
5、学“学”也就是研学旅游,它的内容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纯粹的留学,而是介于游与学之间,贯穿了语言学习和参观游览,包括修学旅游、科考、培训、拓展训练、摄影、采风、各种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6、奇以探奇为目的的旅游新产品、新要素,包括探索、探险、探秘、游乐、新奇体验等,在我国近年也发展迅速。
旅游系统要素是什么
旅游系统的基本要素可分为四体, 即主体(旅游者)、 客体(旅游资源)、 媒体(旅游业) 载体(旅游环境)本文关键词:旅游系统的概念和内涵,旅游系统的概念及其组织结构,简述旅游系统的概念,旅游系统的概念和特征,旅游系统概念的理解。这就是关于《旅游系统的概念 旅游系统的概念简述,旅游系统的概念(旅游涉入和目的地形象、地方依恋与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研究)》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