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佛山陶瓷的发展历史,佛山陶瓷的发展历史简介(从南庄看佛山建陶进化史)

03-01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佛山陶瓷的发展历史】,佛山陶瓷的发展历史简介,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从南庄看佛山建陶进化史

谈及佛山建陶进化史,绕不开南庄镇。南庄镇从1998年对陶瓷集体企业转制,到2002年建设华夏陶瓷博览城,2006年建设陶瓷总部基地、瓷海国际、国际陶瓷卫浴城,再到2008年的腾笼换鸟,2014年的绿岛湖片区陶瓷电商和2016年成立的陶瓷产业促进会……南庄陶瓷的发展历程正是一部完整的中国陶瓷产业发展史,即从生产到会展商贸,再到陶瓷服务中心和陶瓷电商经济,从产业低级阶段不断走向高级阶段,在与时具进中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佛山陶瓷的发展历史,佛山陶瓷的发展历史简介(从南庄看佛山建陶进化史)

陶瓷博览会助力中国陶瓷走向世界

华夏陶瓷博览城是当前中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齐全的陶瓷博览城。在此举办的博览会,成交额数以十亿计,成为大规模、高档次博览会的代表。华夏陶瓷博览城和在此举办的博览会,成为国内外商家展示企业风采、推广先进产品和进行实质交易的极佳平台,成为中国陶瓷走向世界的通道。

以华夏陶瓷博览城为中心,周围密布着几百家大中型陶瓷企业,销售和中转的相关产品可辐射到全国各省市近3000家生产企业和欧美、中东、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前来的国内外经销商和厂家代表达数十万人次,年贸易额达几百亿之多。

陶瓷是佛山的一张名片,经过多年努力,南庄已经成为了陶瓷资金洼地、信息集聚地、产业高地和销售中心,“陶瓷之都”雏形已现。2016年3月,南庄镇成立首个陶瓷产业促进会,开启了陶瓷企业家平台整合创新的新时代。促进会首届理事会共有91家成员单位,根据计划,促进会目标打造一个从提供最简单直接的信息交流到走向研发、投资、创业甚至“走出去”的协同平台。

让信息技术整合建陶产业资源

抱团发展已经佛山陶瓷企业的成为共识。在佛山南庄镇陶博大道边上的众陶联大厦一楼展示厅里,巨大的电子屏幕上一串13位数的黄色数字快速跳动着,约就在半年前,左边第一个数字变成了4,这意味着众陶联打造的线上交易平台累计成交金额突破400亿元大关,这距离平台上线只有不到两年时间。截至去年9月,加入平台的采购商达563家,供应商有3514家,平台上企业产值超过2215亿元,接近中国陶瓷产业48%的份额。

中国陶瓷行业经过30多年的蓬勃发展,融资困难、采购不透明、低层次同质化竞争、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正制约着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此背景下,2016年3年月1日,由东鹏陶瓷、新明珠陶瓷、佛山市陶瓷产业联盟、中国陶瓷城集团等14家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发起成立的众陶联应运而生,拉开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建陶产业链资源的序幕。

该平台以“产业+互联网+金融资本”为核心路径,从陶瓷供应链为切入点,以金融资本为驱动,以互联网平台为支撑,将各陶瓷企业的采购集中到平台上,从而构建“B2B+O2O”的陶瓷产业链全球性集采平台,消除中间环节,提升产业效率与产业资源的集中度。

参与各方还将平台所带来的供应链金融、大数据开发、资金池、资本市场回报等多重收益,提升平台上集聚的陶瓷产业链整体盈利水平,增强产业发展活力,最终构建陶瓷产业上下游协作共赢的生态系统。

众陶联的出现,吹响了陶瓷行业作为传统行业的代表转型升级的号角,探索了一条上下游供应链结合的供给侧改革之路。推动行业深度改革需要数据支持,众陶联在原有的大数据库基础上,正打造新的大数据事业部,通过搭建产品、管理、物料等模型,帮助企业采集到针对性数据,提升综合能力。

在生产端,众陶联还将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物色更容易理解陶瓷行业生产、销售和管理需求的IT服务商,帮助企业搭建起信息化管理闭环,提升陶瓷企业信息化水平。

此外,众陶联还将致力推动针对建陶行业智能制造的标准化,“我们和景德镇、行业专家联合,推动智能制造专家数据库建立,确定智能制造标准流程,寻找智能制造的企业试点。” 众陶联总经理蔡初阳说,希望通过五年时间把行业公认的智能制造实现路径摸清楚。

【记者】高绮桦

更多阅读:

千年匠心传承,支撑佛山建陶屹立世界产业之林

【作者】 高绮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2、佛山陶瓷的发展历史

佛山陶瓷的发展历史

佛山陶瓷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展望(粘贴于佛山政府网政务公开专栏)摘要: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佛山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基地,陶瓷产业的发展对佛山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国内外陶瓷行业竞争的加剧和形势的发展,佛山陶瓷产业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受内外因素影响,佛山陶瓷产业发展面临不进则退、小进也退的严峻局面。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佛山陶瓷产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佛山陶瓷产业的发展历程。其次,分析佛山陶瓷产业的现状,包括其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最后,展望佛山陶瓷产业的发展前景,指出其发展的方向是:走可持续道路、做强区域品牌、增强自主创新、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等。关键词:佛山;陶瓷产业;发展历程;展望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谈及陶瓷,就不得不令人想到佛山。

佛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佛山的历史文化多种多样,而陶瓷文化无疑是其中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传播最广的。石湾陶瓷则更是佛山的一张亮丽“名片”,它使佛山获得“南国陶都”的桂冠,并延伸发展了“大佛山陶瓷”地域经济的概念。

一.佛山陶瓷产业的发展历程佛山是镶嵌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佛山陶瓷历史源远流长,南风古灶,五百年窑火不断,石湾公仔,享誉中外。佛山陶瓷生产始于唐,奠于宋,鼎盛于明清,今天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陶瓷产地之一,其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建国以前的辉煌与没落佛山石湾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中已揭开其烧陶的历史序篇。秦汉时期,石湾制陶技术已有较高的水平,本地出土的大批陶俑、动物、器皿等,证明此时已形成了初具地方特色的陶瓷艺术。

六朝时期,石湾人已掌握了陶釉技术。唐代,石湾已出现陶瓷商品性的生产。宋代,石湾陶瓷产品已由圆型窑生产向龙窑生产过渡,逐渐形成了陶瓷商品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体系。明代,石湾陶瓷业进入繁荣时期,这时的石湾,作为民间陶瓷商品生产的集中地(即所谓民窑),已经形成显著的行业生产特色,兼融中原各大名窑生产技术和高温釉彩的普遍使用,使石湾陶瓷制造技术日趋完善,美术陶瓷以一种极具地方民俗特色的艺术开始出现,又极大地提升了石湾陶瓷的艺术品位。

《明诗综》有载:“石湾瓦,甲天下”,概括反映了当时石湾陶瓷生产的地位。清代,石湾陶瓷业进入鼎盛时期,大量各式日用陶瓷品的生产和风格独特的陶塑瓦脊、建筑装饰构件、陶塑神仙佛像、园林用品、外陈设品、文房用具、艺术人物以及花鸟虫鱼等美术陶瓷的生产,不仅经营着中国华南多个省、区的广阔市场,而且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各国市场,成为当时生产技术和商品经济都相当发达的陶瓷生产营销基地,为当时佛山形成与湖北汉口、江西景德、河南朱仙并称全国四大名镇,列为全国商品集散中心“四大聚”之一,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清代中叶以后,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佛山的陶瓷业由停滞而趋向衰弱。国民党统治时期,佛山陶瓷业不但不能发展,而且日渐萧条、衰退,洋瓷输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至解放前夕,佛山的陶瓷业已奄奄一息。尽管如此,它仍然顽强地生存下来。(

二.建国之后的重新崛起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手工业,我国陶瓷业获得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建立了社会主义的陶瓷工业体系。在这一时期,佛山陶瓷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以石湾为中心,生产美术、化工和建筑陶瓷产品,在国内及出口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出口量在70年代占全国的20%。

但佛山陶瓷产业的高速发展还是在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改革开放后,以石湾为龙头的佛山陶瓷业抓住千年未遇的发展良机,迅速调整生产布局,引进先进设备,改革生产技术,开发建筑装饰陶瓷,创造了千年陶都的再度辉煌。在只有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历程中,佛山陶瓷业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改革开放至二十世纪80年代末。

佛山建筑卫生陶瓷开始起步,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的兴起。1982年广东佛陶集团率先在中国大陆引进第一条意大利年产30万平方米彩釉砖自动生产线,80年代中期,佛陶集团又率先在中国大陆从德国引进了第一条现代化的卫生陶瓷生产线,标志着中国陶瓷业迈出了告别传统工艺和传统生产方式的第一步。期间主要以国有企业为骨干,政府在投资、技术装备引进或开发等方面大力扶持。

大型国有企业广东佛山陶瓷集团可以称之为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发展的领军企业,当时的条件下,该企业在投资、生产、技术、产品、管理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培养了大批陶瓷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为佛山陶瓷高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佛山陶瓷集团作为我国建筑卫生陶瓷的基地,聚集了当时各方面技术力量,生产不断上升,企业效益不断增长,因此带动了当地一些国有及集体陶瓷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陶瓷产品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由于当时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线许多设备要引进,投资大,项目建设审批、贷款等环节较多,建设周期长,生产技术门槛较高,所以生产的发展跟不上需求的增长,形成了卖方市场,企业的效益极好,压砖机被喻为“印钞机”。

第二阶段是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中期。佛山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实现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发展,供需达到平衡。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适逢由佛山直接管辖的四个县接连改为由佛山代管的县级市,如南海县改为南海市、顺德县改为顺德市,这些刚成立的县级市政府为发展经济,鼓励发展陶瓷产业,石湾周边的乡镇,如顺德的乐从和南海的南庄、西樵、罗村大建乡镇陶瓷企业。同期广东率先进行企业转制改革,个人资本开始进入陶瓷产业,部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开始转制为民营企业,体制和机制的改变,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生产格局。同时佛陶集团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采取技术入股的形式为乡镇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或咨询,促进了陶瓷业的快速发展,也为佛陶集团自己培养了竞争对手。这时的技术装备仍以进口为主,由于技术引进投资大、投资成本高、资金筹措难,装备国产化进程不断加速,不断有新的国产设备投入,如大型球磨机和喷雾干燥塔等。

随着陶瓷企业数量的增加,生产能力的扩大,产品产量成倍增长,佛山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基地。佛山陶瓷产业在这一阶段获得快速发展,与政府的鼓励分不开。但是,因政府对陶瓷产业没有统一的规划,随处建厂房,还没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佛山出现处处冒烟现象,陶瓷无序竞争现象也在这一阶段开始出现。

此时,佛山陶瓷产业供需达到平衡,产品价格稳中有降,产品的内销主要靠本地和各地的陶瓷批发市场,产品的出口以补偿贸易为主,出口量不大。第三阶段是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末期。这是佛山建筑卫生陶瓷发展提高时期。一些乡镇企业及私人企业,在当地政府(主要是镇级政府)的政策�。

江西瓷砖和佛山瓷砖那个好?

佛山瓷砖相对来说更好一些。佛山瓷砖更好一些的原因:

1.佛山陶瓷在中国的陶瓷行业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佛山陶瓷产区现有陶瓷企业价格350多家,生产线达1200多条,拥有很多实力雄厚的企业和度的设计品牌,在产品质量、技术开发等方面一直走在国内同行前列。

2.在全国陶瓷产业发展中起着引领潮流的积极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佛山陶瓷进入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阶段,涌现出一大批竞争力强的企业,包括欧新中源、新明珠、蒙娜丽莎、罗马利奥、顺成、宏宇、雅士高夫、金意陶、神诺陶瓷、金舵陶瓷等多家品牌。选购瓷砖的注意事项:

1.瓷砖没有必要选太贵的,只要质量过得去就可以了,就平常普通品牌的瓷砖就可以了,但也不要买那些太过于便宜的杂牌砖,也不要买太贵的进口瓷砖,这些都是没必要的,最重要的是颜色和表面纹理是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

2.瓷砖除了要注意大块砖的报价以外,还要特别留意小花砖和腰线的价格,这些才是最暴利的,表面看起来几块钱一片,但是积少成多啊,所以砍价的时候,不要只看大块瓷砖的价格,小块砖的价格也要砍价。

佛山陶瓷十大品牌有哪些品牌?

的陶瓷十大名牌有蒙娜丽莎、东鹏、顺辉、鹰牌2086这些品牌,其中鹰牌2086产品设计强,深受市场的追捧。这边的瓷砖生产工艺高品控严格,提供的瓷砖产品普遍都很不错,家里装修就是找的这个品牌购买瓷砖,他们的瓷砖价格不贵,售后服务也很不错,直接百度了解下。

本文关键词:佛山陶瓷有多少年的历史,佛山陶瓷的历史发展史,佛山陶瓷历史悠久,佛山陶瓷的发展历史介绍,佛山陶瓷产业发展历史。这就是关于《佛山陶瓷的发展历史,佛山陶瓷的发展历史简介(从南庄看佛山建陶进化史)》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