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井底之蛙的故事原文,井底之蛙的故事(安知鱼之乐”你知道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么)

01-21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井底之蛙的故事原文】,井底之蛙的故事,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知道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么?

“濠梁之辩”出自于《庄子.秋水》,讲述的是庄子与好友惠子在濠水游玩,在桥上观水中游鱼而引发的辩论。

井底之蛙的故事原文,井底之蛙的故事(安知鱼之乐”你知道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么)

濠梁之辩

我们来看一下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 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 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在这段话中,庄子与惠子辩论的焦点起源于庄子说的那句“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在这里,我们先简要了解一下惠子这个人。

惠子名惠施,是“名家”的代表人物,其事迹多出现于《庄子》中。是庄子的好朋友。“名家”以擅长辩论著称,所以庄子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次提及自己与惠子辩论的事迹。

了解了惠子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二者之间的辩论,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

当庄子提出“鱼之乐”这个观点之后,惠子提出一问,“你不是鱼,怎么能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惠子在提出在提出这一问的同时,已经抛出了自己的论点。“子非鱼”所以“子不知”,你的观点是错误的。

那么庄子就用惠子论点来反驳他,你不是我,你无法对我的论点下定论。

惠子也是辩驳高手,立刻用庄子反驳他的观点来反驳庄子。我不是你,那我不能定义你,同样,你也不是鱼,你也不能定义鱼的快乐。

庄子然后跳出这个是与不是的论据,说了句,当你惠子提出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这个疑问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我知道鱼是快乐的了,我是在桥上知道鱼是快乐的,(因为庄子观鱼水中游)。

井底之蛙的故事原文,井底之蛙的故事(安知鱼之乐”你知道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么)

水中游鱼

这样看来,我们会发现,其实庄子与惠子之间的这个辩论其实是在玩儿文字游戏,目的在于一个辩。与友人之辩是有乐趣的,尤其是庄子自己占到了上风。


《庄子》一书是庄子所作,他描述这段辩论情节自然不是为了强调“辩”这个过程。那么庄子写这一段“子非鱼”的故事是要说明什么呢?我们要看《庄子.秋水》全文才能找到答案。

《秋水篇》以寓言形式来讲述对客观事物的认知。

全文以河伯自大为开篇,顺流东去见到北海之后望洋兴叹,才知道自己的眼界太过狭隘,从而抛出庄子第一个思想论点,眼界决定了你的世界。

井底之蛙的故事原文,井底之蛙的故事(安知鱼之乐”你知道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么)

望洋兴叹

如海神所说,井底之蛙不见海,夏天小虫活不到洞天。即便是与他们讲了大海与冬日的寒冰,他们也不会理解。河伯见到了大海之后,海神才与河伯谈论道理。

庄子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在他看来,很多人都是井蛙夏虫一般,他所说的,他的世界观不一定会得到世人的认可,因为他们的眼界没有达到。其实也是如此,庄子的思想境界确实很高,而且他是不愿出世为官的。道家的思想本就是清净无为,这是他的主张。所以在《秋水篇》的文末,庄子写了楚王邀请他为相,他以神龟喻己,表达出了自己的选择。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认为,庙堂富贵无意义杀死神龟,也就是杀死他自己,所以他选择在泥中生活。为何身居庙堂为相,在庄子看来是杀死自己呢。因为庄子主张的思想是“无为”,顺应自然。那么他为相就是违背了自己的思想主张,无异于杀死他。

庄子在《秋水篇》通过河伯与海神问答的行事阐述了庄子自己对宏观与微观的认知。

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北海若曰:“否。夫 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 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

在庄子那个时代,能提出大与小之无穷尽,不可度量这个认知,并以时间之无限来论证空间之无限,不得不说,庄子当真是大智之人。

阐述了宏观与微观的认知之后,庄子进而表述从宏观和微观去看待世界的,从而抛出有形可量化,这是对自然事物的认知。而无形的,不可度量的,则是人的思想境界。

同时庄子又对贵贱进行了论述。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 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庄子认为,遵循“道”(也就是指自然之理),世间万物并无贵贱之分。不过是出发点不同而已。在明确了贵贱之后,再去阐述大道的发展以及何谓“道法自然”。

这样,《秋水篇》层层递进来把庄子的思想主张表达出了。

那么在《秋水篇》的文末,庄子写了几个故事,并以“子非鱼”的故事为结尾。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个小故事的开端。

庄子观鱼水中游,说了“鱼之乐”。

这其实就是庄子的思想的一个具象化。游鱼在河水中,这就是自然之理,所以庄子以道法自然的认知,以己观鱼,得出快乐这个结论。

我们知道,庄子有个著名的典故,就是“庄周梦蝶”。

井底之蛙的故事原文,井底之蛙的故事(安知鱼之乐”你知道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么)

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简言之就是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忘了自己是庄周,当自己醒了之后,也不知道自己蝴蝶还是庄周,从而进入"物化"的境界。

而庄子得出鱼之乐的观点,其实也是一种“物化”哲学思想的体现。

井底之蛙的故事原文,井底之蛙的故事(安知鱼之乐”你知道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么)

庄子

庄子,身为道家思想的著名代表人物,其思想境界之高,眼界之广,理论之玄不是几言文字就可以说的清楚的。所以本文更注重于向大家推荐一下庄子的著作,希望大家能够有兴趣去了解一下《庄子》这部思想巨作。

2、井底之蛙的故事原文:井底之蛙的故事

井底之蛙的故事

“叮咚叮咚……”小青蛙坐在井里,听见小溪的流水声,如唱着歌儿般美妙动听。外面的世界一定很美吧!它决定出去看看。

可它刚准备出门时,突然看见昏暗的天空上划过一道刺眼的闪电。紧接着,就听一声惊天巨雷,正好劈向这口井。小青蛙吓得四肢僵硬,嘴不停地颤抖。

又过了几天,小青蛙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出去看看,可是井外面却刮起了沙尘暴。漫天黄沙,就连井里的水面上也铺满了尘土。小青蛙不停咳嗽着,自言自语道:“外面的世界,太糟糕了!我再也不出去了!”

沙尘暴过后,晴空万里。一只小鸟停在了井边,它叽叽喳喳地说:“小青蛙,你想出来看一看吗?”小青蛙摆摆手说:“算了,谢谢你!我……我害怕……”

小鸟扇动着翅膀说:“外面的世界并不可怕呀!你看,天很蓝,风很轻。而且从我家看到的风景很美,我可以保护你!”于是,小青蛙半信半疑地跳出井口,跟着小鸟来到了它的家。

果然,从小鸟家看到的风景很美,青山苍翠,流水清澈。井以外的世界,并不是它想象的那么糟糕。小青蛙明白了:想要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克服心中的恐惧!

井底之蛙的故事

从前。有一口很深的井。里面住着两只青蛙。一只叫小绿一只叫小黄。他们从来没有出过这口井。天天看着和井口一样大的天。常常幻想着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终于有一天。来了场暴风雨。雨水把井填满了。他们趁着这个机会跳岀了井去。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副美丽的画面。在这里有花,有树,有河,有草。他们觉得非常惊奇,于是他们决定到其他地方去看看,闯一闯。小绿去了一片森林。这里有小鸟,小虫,小鹿还有许许多多它的同类,让小绿交了许多朋友,非常开心。于是小绿在这里住下了。而小黄去的地方。却是另外一个世界。他来到一个有高楼,有大厦,有房子,有飞机的地方。他来到这城市。这里有很多的人。非常喜欢吃野味儿。比如说"青蛙"。它害怕自己有一天也变成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还不如井里安全。于是。她就想回到井里。从此井里只有一只青蛙了。

井底之蛙的故事

过了几个月青蛙忽然想起了小鸟对它说的话:“外面的世界大得很呢!”于是青蛙就想:“我跳上去看一看,看一下世界是不是有那么大吧!”

于是青蛙用力一蹬很快就跳了上去一看,果然和小鸟说得一模一样。它高兴极了!

它跳着跳着就跳到了森林,它看见了鲜花和小树,还看见了一片绿油油的小草,好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它高兴极了,“呱——呱——呱”地叫了起来。

它又来到了一片开满五颜六色的花朵的地方,抬头一看,看见了许多白云,有的像小白羊,有的像一匹白马在奔跑,还有的像一头大象,有趣极了!

它又来到了池塘,它看到了有许多动物和植物,有小鱼、小虾、荷叶……

最后青蛙就在池塘里安居乐业了,从此它每天都很开心。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做人要突破自己才可以有更大的发现!

本文关键词:井底之蛙的故事和道理,井底之蛙的故事简短,小学二年级井底之蛙的故事,井底之蛙的故事50字,井底之蛙的故事视频。这就是关于《井底之蛙的故事原文,井底之蛙的故事(安知鱼之乐”你知道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么)》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