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对辛亥革命有贡献的人物,那些参加辛亥革命的著名共产党人
关于【一位对辛亥革命有贡献的人物】,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一位对辛亥革命有贡献的人物:1911年,那些参加辛亥革命的著名共产党人
“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
——《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毛泽东
今天是辛亥革命109周年纪念日。
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第一座里程碑。虽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是其留下的历史遗产和经验教训,启迪着先进的中国人寻找国家的新出路。
一些早期共产党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毛泽东、陈独秀、朱德、董必武等。正是在这场革命中,他们经受战火的洗礼,产生民主革命思想,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毛泽东:弃笔从戎、投军报国的热血青年
1911年,革命风起云涌,长沙风雨欲来,立志救国救民的毛泽东成为革命的积极参加者。他多次回忆这段经历,称自己“也是这许多人(革命者)里的一个小卒”。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到毛泽东就读的中学宣讲,号召师生推翻腐败的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
中学时期的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976年)
师生们“每一个人都专心一意地听着”。会后,毛泽东毅然走上从军报国的革命道路,成了湖南新军的一名士兵。半年后“南北议和”,南京临时政府解散,毛泽东决定离开军队,继续回学校念书。
这段军旅生涯虽然只有半年,但却极大地启发了毛泽东,特别是让他对辛亥革命的失败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后来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广泛发动组织人民群众、以全新的理念建设人民军队,这都建立在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基础上。
秋收起义油画
陈独秀:辗转江淮、秘密革命的公学老师
辛亥革命运动初期,陈独秀作为青年爱国知识分子投身革命洪流,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自1903年起,从日本回国的陈独秀就开始秘密联络安徽等地爱国志士筹建革命组织,虽屡遭镇压,却愈挫愈勇。他常常以教学身份为掩护,“一肩行李,一把雨伞,足迹遍江淮南北,到处去物色革命的同志”。陈独秀等人的宣传鼓动效果显著,逐步在安徽地区革命新军中形成强大力量,是“安徽、江苏革命力量的母体”。
陈独秀(1879年—1942年)
武昌起义后,安徽于当年11月宣布独立,陈独秀被任命为都督府秘书长。但他的政治抱负很快因为革命失败而落空,只能在苦闷和反思中继续求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电影《辛亥革命》剧照
1914年,由于被当局列为第一“要犯”,陈独秀秘密逃往日本。他再次回国后,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的狂飙。
朱德:满腔热忱、驰骋疆场的护国名将
1907年,已对革命怀抱憧憬的朱德进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学习,期间“秘密传阅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并在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后秘密加入同盟会。
朱德(1886年—1976年)
武昌起义后,云南革命党人于10月30日发动昆明起义,朱德被讲武堂教官蔡锷指定为队官参与攻打总督府,并获成功。此后几年,朱德一直在蔡锷的领导下,“讨袁护国”出生入死,成长为“护国名将”。
电影《辛亥革命》剧照
后来,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朱德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了革命生涯的另一次重大转折。在延安时,回顾起辛亥革命时期的经历,朱德曾对史沫特莱说:“我知道我终于踏上可以拯救中国于水火的道路,满腔热忱,觉得中国青年着实可以使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董必武:秘密战斗、不为功名的有志之士
1905年春,19岁的董必武以优异成绩考取武昌文普通学堂,接触到湖北革命党人刘静庵等,受到革命熏陶。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 他确信中国只能走革命的道路求得自强自立,为此特改名“必武”以示革命决心。
董必武(1886年—1975年)
武昌起义后,闻讯无比激动的董必武立即赶赴武昌,直接参加战斗。辛亥革命失败后,忧愤交加的董必武东渡日本,并参加了孙中山重建的中华革命党。此后,董必武受命回国秘密组织“倒袁”军事斗争,还以律师职业为掩护参与护法战争。
电影《辛亥革命》剧照
董必武参加辛亥革命时,曾给亲友写了一首诗:“重违庭训走天涯,不为功名不为家。旋转乾坤终有日,神州遍种自由花。”虽然革命热情不减,但斗争挫折也让他深思革命的出路,并最终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基点出发,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
电影《辛亥革命》剧照
主要参考文献:
[1]金冲及.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J].党的文献,2011(04):27~35.
[2]范忠程.毛泽东与辛亥革命[J].中共党史研究,2011(11):60~65.
2、一位对辛亥革命有贡献的人物,冯宝哲回眸历史
李仲特
李仲特(1858-1936),又名李异,异材,号俱非子,晚号一如居士,陕西蒲城富原村人。其父李智盛(蔚然)虽是农民,无涉学问,但却重视孩子读书。他农忙种田,农闲时推着手推车贩卖水瓮,以此供养其子上学。仲特与其胞弟桐轩也不负父望,于1878年(光绪四年)双双考中秀才,成为当时蒲城东北乡的一大新闻。
李桐轩
仲特性刚毅而仁厚,天机聪悟而好谌深之思,其后便以教读赡家。他善于深思穷理,尤好天文、数理之学,常于夜间独立旷野,按图观天象,对各大行星之名目及运行规律,逐渐通晓,开始学习绘图。他幼年学习过珠算,23岁读了《算法统宗》,便对数学发生浓厚兴趣。后在外地买到《梅氏丛书》、《则古昔斋算学》等书,日夜研习,逐步学会了几何、代数和微积分等。他在永丰镇教书时还悉心培养侄儿李仪祉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产生了极强的启蒙效应,使仪祉幼时即对自然科学萌生了极大兴趣,为其日后研究水利奠定了初步基础。
李仪祉
1888年(光绪十四年)参加同州府院试。因当时柯逊庵督学陕西,很重视数学,考试中初次出数学题目,参加考试的其他考生多不能答,李仲特却寻绎题理得出答数,书以交卷而无算式。学使惊异,问他“是否学过算学?”,他答复说“没有。”学使又问“何以得知答数?”他回答“想出来的。”学使大奇,遂录用之,胞弟桐轩也因成绩优异而被同时录取,被选拔到三原宏道书院学习。他还托友人从上海买回书目多种,日夜研习,系统地学习了几何、代数、微积分等课程,学艺大进,莫不精深。他还浏览了声学、光学、电学、化学、力学、地质学和各种工程技术书籍,获得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和发挥,特别是在测绘、铁路建设等方面都有所成就。
1890年(光绪十六年)李被陕西舆图馆聘请,参加测绘本省地图工作,后任陕西省舆图馆馆长。清末至民初使用的西安府县地图即为其绘制,其图精细,人称善本,疑与印刷品媲美。他还手制测量仪器多种,为陕西的测绘工作作出了贡献。
1893年(光绪十九年),李仲特去杭州,充任浙江学政徐季和之幕僚,仍注意自学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并绘制了一份《秦晋豫三省黄河图》,为黄河流域的地理勘测以及考察黄河提供了依据,该图现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李由浙江返陕继任陕西省舆图馆馆长,行李,新书数箱,除诸子百家外,多系新出版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精本。李便继续指导侄儿李仪祉学习这些新书,新的知识大大开拓了仪祉的眼界,为其以后的深造增加了新的动力。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陕甘总督陶勤肃聘请李仲特主讲兰州兰山书院,开甘陇新学风气。在此期间,李与陶的儿子拙存常谈数理,拙存认为立方以上已无法画图,李不以为然,便作进一步钻研,甚至通夜深思试绘,终于绘出了九乘方廉隅诸图,以说明开方之理,在此基础上编著了《开方数理图说》二卷。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他因母病辞职回陕,亲侍汤药。母亲去世后,充任省城高等学堂教习,担任算学教师,次年随四川提学使郑叔晋入川,参加川汉铁路勘测工作。
井勿幕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蒲城井勿幕在日本东京求学,加入了同盟会,并奉孙中山之命,于当年冬回陕,联络革命志士,发展同盟会组织。李仲特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返陕,立即加入同盟会,并与焦子静、张拜云,王子端及胞弟李桐轩等十余人,在西安富平会馆创办健本学堂,招收各地有志青年,培养革命人才。他将自己的薪水,悉数资助,尽耗所入,无怨无悔。
焦子静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李仲特任西潼铁路筹备局秘书。并倡议兴办延长油矿、北山牧场等。是年秋,正式成立中国同盟会陕西分会,李仲特被选为会长。与井勿幕、景梅九等组织秘密机关,宣传革命。其胞弟桐轩、侄儿约祉、仪祉同期均已加入同盟会,时人有“一家人四口,革命党两双”的美誉。
李约祉
1909年其侄李仪祉获举人衔,从京师大学堂毕业,经过他的引荐又被西潼铁路局派赴德国留学深造,可以说他一直指引着李仪祉的求学之路。李仪祉以后能够在我国水利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被人们誉为“一代水圣”,李仲特功不可没。
陈树藩
1911年辛亥革后,李因看到当政者多无远略,很多人追求高官厚禄,争权夺利,造成兵祸连结,生灵涂炭的悲惨局面,一度消极退隐,研究佛学。由于德高望重历任当道者均礼聘其为顾问咨议。陈树藩督陕时,靖国军举义渭北,陈以李仲特深孚众望,特请其去三原调停。李到三原对举义诸人说:'时局混沌中有此一帜,革命之曙光也。诸公善为之。余老矣,不能助也。'他回西安后,不但未向陈树藩复命,反而编写了《陈树藩祸陕论》,印成小册子,公开散发,揭露陈的罪恶行径。因为他说话直爽,不避锋芒,人们称他为'土开花'(注:土制之火炮)。
杨虎城
以后,李仲特或住西安,或居北平,继续钻研数学,列诸乘方指数,见其次序厘然秩然,因以阐明开方之理。于1930年完成了他的第二部数学著作《级数比类》四卷。同年冬,杨虎城主陕,邀李仪祉回陕任省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为蒋介石所阻。杨请李仲特致书相召。他欣然命笔,说明原委,促其侄速回陕西服务桑梓。仪祉遵命旋即返陕,为陕西水利工程开创了新的局面。
邵力子
1933年李仲特已76岁,眼瞎耳聋,然神志洁朗。有客来访,他常大骂军阀贪官,表现出一身正气。当时主持陕政的邵力子,因清末曾在西安任教,早与李仲特结识,这时故友相逢,促膝交谈,邵力子对李的学问、道德,异常推崇。
李仲特于1936年7月9日病逝,终年79岁。无子,以其侄约祉为嗣。其年10月5日葬于故里蒲城富原村北祖茔。邵力子撰写的《蒲城李仲特先生墓志铭》中说,'生平行谊略近禹墨,厚人薄己,衣不帛,食不肉,夏不持扁,淡于荣利,独喜科学,好著书……皆苦思冥索,不屑傍依,其天性然也。……铭曰:国有与力学为先,学不周用耕石田。科学梯磴畴人篇,十载面壁空钻研。鼓吹更化调琴弦。功成寂落一蒲团。世纲久绁思高骞,净土视我舌如莲。'
李仲特在数学方面研究的主要是代数方程和级数两大项,在代数方面的研究,包括在《开方数理图说》一书中,此书有1923年印本,流传较广,这本著作中最有价值者是关于数值方程的坐标图解法。在级数方面的研究,包括在《级数比类》(没有印本,原稿存陕西师大图书馆)一书中。李仲特对微积分进行过一些研究,有一定的认识。比较重要的成果是他对无穷级数的研究,这些研究虽属初等,然而却把我国历史上研究过的几乎所有的数项级数全部包括进去,这是他的一项重要成就。他特别注意图解,给读者增加了直观感。数学当时在关中称为绝学,李却无师自通,开了先河,时人称其为“天才”。他无疑是20世纪初叶陕西最有成就的数学家,也是一位堪作楷模的自学成才的典范。
冯宝哲先生简介:1938年生,陕西省蒲城县龙池镇人。高级经济师,中国楹联学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渭南市楹联学会原常务副会长、现顾问,蒲城县诗词曲联学会顾问。
图文来源:作者提供
原文作者:冯宝哲
整理编辑:义门村的故事
本文关键词:辛亥革命重要贡献人物,辛亥革命做出贡献的人,历史人物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为辛亥革命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一位对辛亥革命有贡献的人物有哪些。这就是关于《一位对辛亥革命有贡献的人物,那些参加辛亥革命的著名共产党人》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