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什么意思(真实的孔子:生活讲究)
关于【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什么意思,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真实的孔子:生活讲究,性格磊落,很会养生,还善于自嘲
文:吴笑山(读史专栏作者)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孔子就是端坐孔庙里,不苟言笑,古板无趣,甚至有点酸腐气息,类似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的样子。
真实的孔子的形象是怎么样的呢?
他发现自己有错误,认错痛快,性格磊落,让人看了心生喜欢;
他痴迷音乐,有点呆萌;堪比当今狂热粉丝;
他生活讲究,有点小资;健康长寿,远超同时代人;
有的时候,处境尴尬,但他勇于自嘲,赢得真心敬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教师中的老司机,他的教学方法有点特别。对待不争气的学生,他老人家毫不客气,严厉批评;但是,即使是被他严厉批评过的学生,也都对他毫无怨言,并且终生追随。
这样的孔子,可能颠覆了你心目中那个穷酸、木讷、死板的教书匠的形象吧?
今天就以这篇短文,依据公认的史料,来从几个小的侧面描述一个大家可能不太注意的孔子。
敢于认错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好意思,这话错了,因为孔子就被称为古今第一圣贤。但是,有意思的是,孔子的确也会出错,而且,是当场被自己的学生们发现并指出来的。
孔子遇到自己出错的时候,会怎么应对呢?他不仅没有遮遮掩掩,东拉西扯,反而直截了当地承认错误。
一次,孔子应其学生子游之邀,到子游任职的鲁国小地方——武城一游。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说的是,发现当地老百姓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笑着说:杀鸡何必要用杀牛的刀呢?治理这样一个小地方,用不着施行礼乐教育。
想不到子游当即反驳:我听老师您说过:“君子学了礼乐就会关心爱护他人,老百姓学了礼乐,就会容易遵从并接受君子的领导。”
孔子听了,当即在一众学生面前认错,说道:“同学们,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是和他开个玩笑罢了。”
与某些领导者认错时的拖泥带水相比,孔子他老人家简直是干脆利索的一个爽快大叔啊!
勇于自嘲
处境尴尬时,孔子还能经得起调侃,勇于自嘲。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一次和学生走散的时候,子路发疯的到处找老师,打听老师的踪迹,一个当地人说,城东门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尧帝,脖子像远古的首席大法官,肩膀像郑国的著名宰相子产,可是从腰部以下比大禹短子三寸,一副狼狈不堪、没精打采的样子,真像一条丧家狗。
这是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们走失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外城的东门,郑国人对孔子的评论。
试想当今,哪一个大学教授、校长听到这样的比喻,不会拍案而起,勃然大怒?
但是,你知道孔子的反应吗?
孔子欣然笑道:说我外表和圣人相像倒是不敢当,说我像丧家之犬,倒是真有点像。真是像啊!真是像啊!
痴迷音乐
孔子他老人家,曾经三个月都尝不出肉的鲜美滋味了!为什么?买不起?买不到?不想吃?都不是。
原来呀,孔子听了当时最著名的音乐家的演奏的《韶》后,激动地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动听的旋律在脑海里不停地盘旋,就像美国的黑鹰直升机一样,轰鸣、轰鸣,搞得老人家学习了三个月都沉浸在音乐之中,忘掉了肉的味道。
另外我们知道,三是指的是多的意思,也就是说,孔子可能超过三个月不知肉味。
这与当今一些歌迷狂追小鲜肉、大歌星不相上下,甚至还要厉害啊!你说孔子是不是有点呆萌?
此外,日常中的孔子也可能是经常伴随着音乐的,有的时候,他老人家听到别人唱歌很好听,就要求对方再唱一遍,自己跟随学习伴唱,显得非常可爱。
即使在极端的情况下,孔子也离不开音乐。比如,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曾经在陈国被围,断粮七日的时候,他的学生们都饿的前心贴后背的时候,孔子却照样领着大家天天弹琴唱歌,要知道,孔子可是和学生们一起挨饿的啊,他老人家可没有开小灶、搞特殊啊!
只有一种情况下,孔子不唱歌,可能也不弹琴,就是亲朋好友去世的时候,“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那我们是否反过来想一想,是不是就可以说不哭的时候,他老人家就是天天唱歌弹琴呢?
这和我们大家心目中那些呆板、迂腐的酸秀才大相径庭吧?
有点小资
孔子是一个穿衣非常讲究的人,他认为服装不仅是自己的形象,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在夏天的时候,孔子穿粗葛布或者细葛布的单衣,轻松凉快。但是,里面必定有一件打底衫,否则,就漏点了,显得不够体面。
在冬天穿皮衣,孔子在皮衣外边套有一件罩衣,如果是黑色羊皮大衣,外表的罩衣就用黑色的,白色麑皮大衣,罩衣就用白色的,黄色的狐狸皮大衣,罩衣就用黄色的,不管怎样,颜色搭配协调。
孔子还有个“二爱十不吃”的饮食习惯。
二爱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很多朋友以为这里所说的是好和吃的讲究。其实啊,不是说吃的好,而是要吃的精细,必须把“食”谷壳去干净,舂(cho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者乳体内去皮壳或捣碎)的精,利于肠胃吸收。
十不吃是:
食物放的时间长而变味了,不吃;
食物没煮熟,不吃;
食物不和时令,不吃;
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
食物臭恶了,不吃;
肉割得不正,不吃;
吃肉不能超过吃谷物;
各类食物要搭配不同的酱料,没有合适的酱料,不吃;
美团外卖的酒肉,不放心,不吃(趁机黑一下美团哈);
吃饭的时候,始终配有姜,但是也不多吃。
此外,喝酒不严格限量,但是不会喝的稀里糊涂。
孔子活到73岁,可谓高寿。这应该和他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有关。要知道,春秋时代的人,平均年龄也就是三四十岁,他几乎活到了别人两倍的年龄。
因材施教
作为一个号称是中国最早、最著名的老教师,孔子的教育方法也与众不同,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这是不是有些保留呢?或者说,是对学生们留一手呢?
那我们看看他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唯一的儿子是怎么样教育的吧:有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什么叫“趋”呢,“趋”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恭敬的动作,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
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不学诗何以言(你不学诗你怎么能正确的说话)?”“是。”退而学诗。
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怎么能在社会立足)”“是。”退而学礼。
据孔子这个唯一的儿子回忆,他的父亲一辈子也就教了他这么两句。
对待不争气的学生子弟,孔子可不会给他们好脸色了。
比如:孔子的学生冉求担任鲁国权臣季孙氏的总管,协助季孙氏搜刮民财。孔子在多次委婉劝说、暗示无效了,爆发了,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意思是,冉求不是我的学生,你们这些小伙子们可以敲锣打鼓去攻击他!
还有一次,学生宰予大白天睡觉不学习,之前宰予曾多次向孔子表白过,痛改前非,却老毛病再犯,孔子大发雷霆,痛斥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意思是,腐朽的木头不可以雕刻,垃圾垒的墙没办法刷。把宰予骂作是垃圾和腐木!
严厉而又特别的老教师孔子的教学成果怎么样呢?
小的时候,我那出生于清朝末年,裹着小脚,大字不识几个的奶奶,曾经念念有词跟我念叨过:“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意思是孔子一生教授过的学生大约有三千人左右,其中非常贤明出众的有72人。
要知道,春秋的时候,全中国的人口也不过两千万左右,大致和当今河南省人口的五分之一差不多。用易中天先生的话说:孔子的教学规模,相当于又办清华又办北大。可以说,孔子的教学事业,成绩特别突出!
以上给你介绍的孔子,是否和你过往感觉的孔子是不是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
顺便说一句,今年是孔子的2570岁诞辰,让我们有空的时候翻一翻和孔子有关的书籍,缅怀一下这个挺有意思的老教师吧!说不定会对你我的人生有一点点帮助。
2、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 ,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什么意思?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
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如下: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译文: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如今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
本文关键词:圬怎么读,粪土不可圬墙也读音,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不可圬也怎么读。这就是关于《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什么意思(真实的孔子:生活讲究)》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