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稿>正文

中秋节是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

05-13 互联网 未知 投稿

关于【中秋节是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中秋节是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颇富浪漫色彩 古人如何过中秋?

中新网北京9月10日电(记者上官云)吃月饼,拜月祈福,与亲友共赏一轮明月……关于中秋节,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秋节和教师节同时出现在9月10日这一天。此前据媒体报道,天文科普专家表示,这两个节日出现在同一天,这种“巧合”本世纪仅有三次,实属罕见。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郑艳介绍,中秋节的主要寓意在于庆祝丰收,家庭团聚,以及提倡人际交往等。不为人知的是,它也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节日。

中秋节是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

资料图: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圆月与北京的现代建筑相映成趣。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中秋节时也有很多美食可供品尝:月饼又称“团圆饼”,是明月和团圆的象征,此外还有一些应时的瓜果,也是人们的心头好。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传统节日的由来,往往源于人们的生活需求。郑艳说,目前学者们对中秋节的起源与形成有着各种的见解。

总结来看,中秋节与旧时人们对于月亮持续的重点关注有关,而对于月亮的这种关注则来自于人类生存的需要。

中秋节祭月、拜月的习俗一说与秋祀有关,即秋季谷物成熟向土地神报告丰收,而中秋节祭月活动是秋报的遗俗;一说与福寿延绵和多子多孙的诉求有关。

它与秋分节气有啥关系?

中秋是秋天的节日,很多习俗都与秋季的时令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秋分。

在一年的农事活动中,秋分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点。从历史来看,承担“秋报”功能的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

中秋节是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

资料图:中秋之夜,福州圆月当空照。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郑艳表示,早在周朝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分别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

但是一般认为,祭月时会期待比较圆满的月亮,而秋分的日期每年都不相同,不一定有圆月,所以逐渐将祭月的时间固定在八月十五。

这个节日何时确定?

郑艳说,大概说来,古代二、八月的春、秋分迎暑寒之气,因而祭日月成为岁时礼仪传之久远。

隋唐以来,中秋赏月玩月成为文人时尚。宋代,以赏月为中心的中秋节俗形成,中秋成为世俗欢愉的节日。

明清之后,以赏月为中心的文人风尚减弱,普通民众的功利性愿望以及世俗情感成为中心,中秋也成为民众时间生活中的重要节点。

中秋节有多浪漫?

中秋节是一个极富浪漫色彩的节日。

郑艳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月亮一直是光明、温柔的象征。静谧的秋夜,望月而立,与月对话,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人特有的浪漫。

中秋节是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

资料图:大月饼色彩斑斓。 王中举 摄

朗朗星月夜,望之生情,又有闲趣,下笔生风或是互相和韵一番,更能增添中秋夜的滋味,比如李白与月同歌舞,有月亮、有美酒、有才情,自是人间好风光。

这些传说与中秋有关?

实际上,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也带有很多奇妙色彩,比如拜月之俗,据说起源于一个月光可为“照美镜”的故事。

此外,有说法称,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故事很美,愿望也美。

月饼有啥小故事?

月饼又称“团圆饼”,是明月和团圆的象征。

据学者考证,月饼约产生在明代。郑艳解释,宋代文献中虽提到“月饼”之类,但不是中秋节所特有,直到明代文献出现了关于中秋月饼的大量记载。

比如,据沈榜《宛署杂记·民风》“八月馈月饼”条记载,明代无论士绅官宦,还是庶民百姓,在八月都要做面饼相互赠送,饼大小不等,叫做月饼。

中秋节是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

资料图:新鲜出炉的月饼香气扑鼻,令人垂涎。王昊阳 摄

再有,市面店铺的月饼用果仁、果脯做馅,形状多样,有的一块就值几百钱,可知此时的月饼为在八月里为中秋节特制的,成为各家送人的礼品。

后来,月饼又有了南北之分,据《北平岁时志》记载,京城内广东店、苏州店卖南式月饼,满洲饽饽铺卖北式月饼。

中秋还有哪些应景美食?

包括月饼在内,中秋时应景的美食其实不算少。

如前所言,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要迟至明朝才盛行,而在此之前的中秋食品,主要以应时的瓜果(比如西瓜、苹果等)为主。

各地也有一些不同的中秋食俗传承至今。郑艳举例,比如山东即墨吃“麦箭”,这是一种用白面摊成的煎饼,再加上肉馅或素馅,用秫秸卷成筒状蒸熟,吃时加上调料。

古人如何过中秋?

赏月、吃月饼……中秋节的很多习俗温馨又富有人情味。

宋朝的中秋节是一个世俗狂欢的节日。往往八月十五还没到,街上许多店铺开始售卖新酿的美酒,人们争相登楼赏月,酌酒高歌。

中秋节是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

资料图:北京,一轮明月当空照,中秋之夜月亮圆。 中新社记者 翟璐 摄

郑艳提到,中秋习俗主要包括祭月、拜月等与月亮有关的信仰习俗,也有赏月、玩月等娱乐习俗,再有就是互赠月饼、瓜果等礼物以及合家团圆的习俗。

古人过中秋基本上就包括如上内容,即中秋前后互赠月饼等礼物,中秋夜合家团圆,一起赏月、走月。

此外,中秋节放假自古有之。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中秋放假一天,以后朝代大多沿袭。

中秋节为何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的主要寓意在于庆祝丰收,家庭团聚,以及提倡人际交往等。其中,家庭团聚与人际交往是中秋节的主要内容,所以中秋节又名“团圆节”。

过节时,人们互赠月饼、瓜果等,象征着亲友间美好的祝愿,扩大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情感联系。文人雅士则善以诗词为馈赠表达祝福或是怀念。(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中秋节是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今年中秋节有两个不一般之处

文 | 读书君

中秋节是中国民间一个重要的节日,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因为这个节日基本都在秋天的中期,所以被叫为中秋节。

中秋节,民间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等习俗活动。

中秋节是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到了明清时期,已成为了和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从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我国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诗人张九龄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形象地概括了中秋佳节,亲人朋友汇集一堂共赏月的美好愿景。

中秋节是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

中秋节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节日,作为一个已经有了上千年历史的节日,中秋节所被赋予的寓意和文化内涵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今年的中秋节在9月10号(农历的八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中秋节马上要到了,那么今年的中秋,又和往年的中秋节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01 第一大不同之处

中秋节是一个以月亮为中心的节日,是月光的盛宴。早在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尚且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于是,有了对自然、天体等的崇拜,比如太阳、月亮,并由此而产生了相应的祭日、祭月等祭祀活动,人们借此于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保佑、祈求、幸福。

中秋节是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

在如今的人看来,这种做法有些迷信和可笑,而在当时的那个时代,这不仅只是民间说法讲究,民间做法而言,它更成为了国家的一种祭祀礼制活动。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中国,岁时节令和农业生产是紧密联系的。

中秋节是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

“春种秋收”是万物的生长规律,农历八月时节,已经到了农作物收成既定的季节。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也是祈求丰收的节日。而祈求丰收离不开祭祀,在很多地方,中秋有祭祀土地之神的传统习俗。

古有“春秋二社”,民间将立秋之后的第五个“戊日”视为秋社。这时,农业生产已经到了秋收的时候,需要立社祭祀土地神。

秋社祭神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到了宋代时,衍生出了不少的习俗活动,比如吃糕点、饮酒等。

中秋节是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

到了如今,有不少的农村地区其实还有“做社”、“煮社粥”的传统习俗。比如读书君所在广西地区,就依旧还有这样古老的传统习俗。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什么是“社”?因为在民间,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常常提到“立社”。

“社”这个词,在甲骨文中,和“土”是同一个字,到了金文之时,“社”和“土”分化,在“土”的左边加了“士”,表示神灵的意思。

“社”的本义呢,就是指人们聚土成堆,用来祭拜的土地神,即社神。如《左传》“后土为社”,“后土”即土神。

中秋节是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

总言之呢,古代指土地之神,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

在阅读古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社”和“稷”两个词往往是连在一起,它们合在一起,就是指五谷之神,现在这两个合词表示国家的意思。

在古代,立社祭祀,体现了古人们对养育万物土地和巍峨的高山的敬重和崇拜。

在民间,大约在中秋前后,人们会立社祭祀,以祈求土地神能够给这一年带来好的收成,并感谢土地神的滋润和养育。

中秋节是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

而在民间,还有根据中秋节在秋分前亦或者秋分后,来预测年景的说法讲究。

例如谚语说“分后社,白米遍天下;社后分,白米像锦墩”。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说如果秋分后面才是中秋节,那么则预示着这一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粮食满天下;如果中秋节在秋分之前,那么说明这一年的收成可能不会太好,粮食像“锦墩”一样昂贵。“锦墩”,表示用锦装饰的一种坐具,在古代,锦是一种比较昂贵的物品。

中秋节是以农历来计算的(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而秋分属于二十四节气,老祖宗是用干支历来计算的。从称谓意义上说,虽然这两个词都是表示秋天的一半,但是两者之间很大可能上不是同一天。为此,民间就有了“分后社”、“社后分”的说法,并以此来推测年景情况。

中秋节是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

今年的秋分日期是公历的9月23日,中秋节的日期是公历的9月10日,由此,今年对应为“社后分”。按照老祖宗的说法“分后社,白米遍天下;社后分,白米像锦墩”,那么今年可能是相对比较歉收的年景。

当然,这只是民间的经验推测和预想,不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02 第二大不同之处

老话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不过,今年的月亮,十五的月亮十五圆。

中秋节是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

按天文观测到的,通常来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主要是由于月球公转速度不恒定而造成的。

众所周知,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地球上看到月亮,那完全是靠太阳放射的光芒。

根据星体的运转规律,每到农历初一,月亮就会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此时被照亮的月亮半球背着地球,即月亮以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而且和太阳同升同落(即月球和太阳位于地球的同侧,这叫做日月相合,又叫做“朔”),人们在地球上就没有办法看到月亮,此时人们将其叫为“新月”。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地球处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亮上亮的一面就会全部向着地球,即月亮由小而逐渐变满,变圆变满就是满月,那时我们看到的就是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

中秋节是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

月相的变化,就是从新月渐渐变成满月,又由满月渐渐变成新月的过程,周期大概是29.5天,被称为一个“朔望月”。

不过,由于“望”处在整个周期的中间,农历的时间日期虽然是固定的,但是月球星体的运动轨迹和时间并不是一成不变,分秒不差的,受引力大小、两星体距离远近等影响,月球有时候走得快一些,有时候走得慢一些,所以就出现了有时候是八月十五月亮圆,有时候是八月十六月亮圆现象。当然,还有可能是八月十四、八月十七圆的情况。

中秋节是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

根据数据统计,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出现的频率,相对于其他的时间日期要高,不管是以往的时候,还是近10年的情况。比如2016年中秋到2019年的中秋,基本都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2020年的中秋,才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为此老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并非不是没有道理。

根据观测研究发现,今年圆月出现的时间是9月10日17时59分左右,刚好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当天。所以,今年的月亮,还是十五的圆。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今年和往年一样不会变化和受影响的:那就是中秋节所带来的团圆美好、阖家幸福,人民安康!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关键词:中秋节怎么过节的,中秋节都是怎么过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过中秋节是怎么过的,中秋节是怎样过的。这就是关于《中秋节是怎么过有什么习俗,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