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学道悟道,为什么要学道、从道
关于【人为什么要学道悟道】,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人为什么要学道悟道:《老子》告诉你,为什么要学道、从道?
《道德经》第16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复命”为何意?不是生命的轮回,而是回归生命的本来。回归生命的本来,或回归本性,不是生命的最终结局,而是当下生命的提升。
从“不知常”到“知常”,从“知常”到“从道”,这是生命的觉醒,也是智慧的觉醒,由迷到明,由凶到吉。
什么是“常”?常就是不变,就是永恒,就是守一。“常”与“无常”是相对的,世间万象是“无常”的,变化无常只是万物之现象;而“常”是指世间万象背后的根据,是万物的本质,是宇宙人生的规律与法则,这就是“道”或者“常道”。
“不知常”的世人容易陷入事物的表象之中,而且非常“自我”,自以为是,执迷不悟,做事往往为现象左右,无法把握事物的规律与大势,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知常”,认识了宇宙人生的“大道”,认知世界不再局限于“自我”,很容易从“自我”挣脱出来,但也容易摇摆不定,“若存若亡”。只有知行合一的人,既能“知常”,又能“从道”,“勤而行之”,“慎终如始”,才会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圣者境界。
如果我们从生命的本源或归宿来看待生命的过程,就会洞然明白,一切都是幻相。你看世间万物,生机勃勃,变化无穷,但最后终于寂静。
世事也是如此,变化纷呈,但终归于虚静,与其被动到最后,不如主动“早服”,这就是“重积德”,因此,“致虚守静”是日常工夫。
我们为何要学道从道?用老子的话讲,有以下几点:
一是“知常曰明”,不知常则迷。学道就是做一个明白人,而不是糊涂一生;不知常,就会凭感觉做事,恣意妄为,终无好报。
二是“没身不殆”、“无遗身殃”,学道就是学会自我反省,节制自我,平衡自我,不会斤斤计较,与人争锋,而是见素抱朴,不与人争。
三是“执古”可以“御今”,学道可以通晓古今,万法如一,道通为一,执一可以御众,执古可以御今。
四是“求以得,有罪以免”,学道会让人知道应该追求什么,超越世俗价值与功利,挣脱是非得失漩涡,做一个世间逍遥人。
2、人为什么要学道悟道,闻道悟道的方式不同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德经》第41章
人的智慧和领悟力不同,行为的打开方式也不同。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和境界。
老子根据不同的人对道的认识水平的高低,把闻道悟道的人划分为3个层次,即上士、中士、下士,3个层次的人对道的体悟不同,领悟水平不同,因而对道的行为方式也不同。
01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士”,是指悟性高的人,也是悟道较深的人;“勤”,勤奋、勤勉;“行”,实践、践行。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意思是,上等悟道之士听了道以后,努力去实践道。上士为什么会非常勤勉地按照道的原则去做事?
因为他们听懂了道,能够心领神会道的奥妙之处,体悟到道的精神实质,并对道深信不疑,反映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上就是积极努力地实践它,使自己与大道完全融合。
在一些人的眼里,道是一种信仰,可以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应该终生奉行。孔子就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听到了道,晚上死了也不觉得遗憾。
由此可以看出上士的特征:对道有着深刻的体悟,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能够把道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并且实践一辈子,直到盖棺定论的那一天。
孔子评价他的弟子颜回对道的坚持,“其心三月不违仁”。这里的“三月”不是指3个月,而是指很多个月,也就是长久。颜回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有深入的理解,并且把“仁”贯穿于自己的言行之中,始终不会离开“仁”,应该说颜回就是上士。
而对于普通的人来说,道代表正确的做人做事的规则和规范,不但要知道,要理解,而且还要照着做,这样做,准没有错。
02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士”,是那种理解力、领悟力处于中层的人;“亡”,同“无”,“若存若亡”的字面意思是若有若无,在这里是指将信将疑的意思。领悟力中等的人听了道之后,将信将疑,因心存疑惑,践行道的时候是时断时续。
中士听人讲了道之后将信将疑,有两个原因,一是自身觉悟的局限,不能准确把握道的精神实质,半信半疑;一是学习不够深入全面系统,一鳞半爪,对道一知半解,理解不透,甚至似是而非。
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它告诉人们什么是正确的,应该做的,应该怎样去做才对;什么是不正确的,不应该做的,对人们的社会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中士之人,对道也懂得一些,对于一些事情也能判断出对与不对,也知道该怎么做,但是又不是全懂,不能全然按照道的要求去做,时而实践,时而疑惑,疑惑便会犹豫不定,在半信半疑之间徘徊。
还有一种情况,对道不能完全投入其中,不能持久坚持,时不时地会放纵自己一下,不懂得应该精进,用一生去实践自己认可的真理,不能把正确的道理转化为指导行动的强大思想武器。
世上大多数人都是属于中士之人,受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知道真理是好的,认可真理,有是非观念,知道对与错,但是只能断断续续地坚持一段时间,坚持不了长久。
相对于颜回能长久地坚持“仁”,孔子说而其他的人,“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有的只能做到数天,有的最多坚持个把月,也就是只能在短时间内坚持“仁”,而不能持久。
孔子的弟子冉求说,孔子之道好是好,可是自己能力不足,言外之意是自己自己不能长期坚持下去。孔子就批评他说,由于能力不足半途而废,起码说明行动了,而他是根本就没有行动。孔子实际上是在教育他,学习了道就要马上行动,行动后要坚持下去,不能懈怠,更不能找各种原因为不坚持而开脱。
以冉求为代表的这一类人,懂得道的好,却不能长期坚持,就相当于中士。
03 下士闻道,大笑之“下士”是什么人呢?应该包括两种人,一种是天资低、悟性差的人,对道一点也不开悟;一种是不认可道的人,对道持否定的态度。这些都是见识浅薄的人,他们的眼光永远看到的只是眼前的东西,看不到未来的回报,付出了就要马上回报,眼下看起来没有回报的事,坚决不做。
下士听到了道,就大笑它。下士为什么要大笑呢?
因为,第一种人悟性低,只能理解浅近的道理,而理解不了大道,不懂得道有多好,听道就像听天书一样,觉得不知所云;第二种人认为道是荒诞不实的,觉得传播道的人纯粹是胡言乱语,信口开河,一听道就放肆地哈哈大笑,便会愚昧无知地嘲笑修行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浅陋而无见识之人,往往会嘲讽他所不理解的真理,正所谓“无知者无畏”。
常言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少数人指的是那些有见识、有思想的人,他们看得比常人远,而没有见识的人因为看不到长远,就不能理解那些掌握真理的人,他们以自己的无知嘲笑先知,甚至迫害告知,如布鲁诺因坚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教会视为“异端”,活活烧死。
然后,老子说:“不笑不足以为道。”下士如果不笑,也不足以称之为大道了。
道很玄妙,它的本质隐于表里,只有那些有见识、看得远的人才能体悟,透过现象看本质。而悟性差的人参不透大道,如果他们说自己明白了道,这就说明他们所说的不是道。
所以,当我们遇到难题的时候,一定要向有见识的人请教,而不要向愚者征求意见,愚者要么是给不出什么意见建议,要么是给的意见不一定是好的建议,反而会误事。
结束语中国有句老话:“百人闻道,十人悟道,一人行道。”悟道的人很多,能彻底悟透道的人不多,而悟透道并能实行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这段话也恰恰反映了老子所说的3个层次,悟道较深的人是深信不疑,全面去实践;一般人是半信半疑,断断续续;不开悟的人是完全不信,不但不去做,还嘲笑真理。
闻道悟道的程度,决定了一个人是上士、中士还是下士,对道的领悟的程度不同,其行为方式也不同,境界也不同。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们要尽量从高处看人生,即使不能做到上士,也要尽量不做浅薄无知的下士,对于不了解的人和事不要轻易嘲讽,以免使自己显得浅薄。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本文关键词:为什么想学道,为什么学道的人很少,为什么要学道经,为何学道,为什么要学道家。这就是关于《人为什么要学道悟道,为什么要学道、从道》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